病例的嘔吐物和糞便,需要由經過規範培訓的人員在做好個人防護措施的前提下,嚴格按照相關消毒操作指引進行處理。
應做好全面消毒工作,重點對被患者嘔吐物、糞便等汙染物汙染的環境物體表面、生活用品、食品加工工具、生活飲用水等進行消毒,最常用的是含氯消毒劑,酒精對諾如病毒不起作用。清潔消毒人員要佩戴好一次性外科口罩、橡膠手套、一次性帽子、工作服、一次性防水鞋套。處理完後及時用肥皂或洗手液和流動清水徹底清潔雙手。
建議配製3份藥物:
✔ 1份藥物濃度(有效氯含量)不低於5000mg/L,用於嘔吐物處理;
✔ 2份藥物濃度(有效氯含量)不低於1000mg/L——1份用於環境消毒、1份用於工作結束後個人防護用品的消毒。
注意:如果學校有配置嘔吐汙染物應急處置包,可以只配製後2份消毒液。
用嘔吐包內的消毒幹巾覆蓋包裹嘔吐物,作用30分鐘後,將覆蓋了消毒幹巾的嘔吐物丟入垃圾袋/垃圾桶(不用浸泡消毒液)。
✔ 方法二
浸泡、覆蓋:用抹布等一次性吸水材料完全浸泡配好的消毒藥物(有效氯含量不低於5000mg/L)後取出,將嘔吐物表面完全覆蓋。
清理:小心移除到裝有配好的消毒藥物(有效氯含量不低於5000mg/L)的垃圾袋/專用垃圾桶中浸泡30分鐘,隨後可做廢棄處理。
注意:不要直接使用拖布或抹布清理。
對於馬桶或便池內的嘔吐腹瀉物,應先用含氯消毒粉(如漂白粉)均勻撒在上面(包括周邊)進行覆蓋,馬桶蓋上馬桶蓋,作用30分鐘後用水衝去。
用配製好的藥物(有效氯含量不低於1000mg/L)或汙染物應急處置包中的消毒溼巾對嘔吐物汙染的地面、桌椅、牆面等進行擦拭消毒。消毒範圍為嘔吐物周圍2米,建議擦拭2遍,消毒作用30分鐘後用清水擦(拖)拭乾淨。
病例所在班級座位及其前後三排座位用有效氯含量不低於1000mg/L的含氯消毒劑進行噴霧處理或2~3 遍的擦拭消毒,消毒作用 30分鐘後桌椅用清水擦(拖)拭乾淨。在消毒過程應儘量避免產生飛濺和揚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