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鬱症患者為什麼會出現消極悲觀的念頭?

2020-12-13 騰訊網

當值編輯 | 阿楚

配圖來源 | 鬱金香繪畫療愈成長學校

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資訊的獲取越來越容易,消息的傳播也更為廣泛,曝光的抑鬱症人群自殺的新聞越來越多,抑鬱症,作為精神疾病中較為常見的一種疾病,終於在一次次的患者自殺新聞後,漸漸引起了人們的注意。

抑鬱症患者為什麼會自殺?我可以做什麼幫到他們嗎?有沒有什麼預防措施?

在意識到抑鬱症僅僅只是一種疾病、並不是患者「矯情」「想多了」之後,這是善良的人們看到新聞後心中通常都會有的疑問:我們可以做什麼,來幫助到他們?

抑鬱症患者為何會自殺?

為何抑鬱症患者會自殺?甚至一些平常都很樂觀開朗的人,為何患上抑鬱症後,也有可能會自殺?這要從抑鬱症的本質說起。

1、抑鬱症的本質:生鏽的大腦

就和其他疾病一樣,抑鬱症的本質也僅僅只是一種疾病,只不過病變部位在大腦,如果要比喻,普通人的大腦是齒輪光潔轉動靈活,而抑鬱症患者的大腦卻生了鏽,很難轉動。

且這種生鏽,並非是由患者本人意志導致的。意志力薄弱、情緒脆弱等,是生病的結果,而不是生病的原因。

無論患者患病前性格是樂觀開朗還是悲觀內向,都有可能患病。生了鏽的大腦,一方面難以像普通人那樣感受到快樂、對外界保有好奇心與熱情,患者因為大腦感受快樂的功能的丟失,會感覺自己被這個世界隔離在外,所有的快樂都與自己無關。

另一方面,在面對和普通的大腦一樣的事情的時候,生鏽的大腦往往很難做出如普通人那樣準確、常規的判斷,且本人也很難察覺自己思維和邏輯的不對勁,因此患者常會不知不覺就走到了情緒的深淵邊緣,如果這個時候,又碰到了刺激性的事件作為導火索,那麼就很容易引發悲劇。

然而,以上所說的這些都是疾病帶給患者的,患者因為大腦生鏽而異於平常的行為與情緒如:感到持續的悲觀絕望、提不起興趣、沒有力氣做事等,乃至於絕望的自殺,都是並非出於本人本意的。

就像心臟病人的跑步成績肯定沒有辦法像普通人那樣好一樣,是由於疾病造成的,而非病人本人疏於鍛鍊。

這也是為什麼不少自殺的抑鬱症患者救回來並經過足量的治療後,回頭看自己的生病當中的行為包括自殺舉動,都覺得不可思議的原因。

大腦認知功能受損,是抑鬱症患者自殺的主要原因。

意識到自殺行為不是患者本人意圖,對於抑鬱症患者本人與想要幫助抑鬱症人群的人來說,都十分重要。

2、心理、社會、性格等因素的影響

而抑鬱症畢竟不同於一般疾病,儘管現階段抑鬱症的發病機制仍不明朗,但影響因素卻已有結論,且涉及多方面,除了難以改變的生理因素外,心理因素、社會因素、患者本人的性格等,也是影響抑鬱症是否病發的關鍵。

很遺憾,國內現階段人民群眾對於精神疾病的重視還遠遠不夠,精神疾病看不見摸不著,普通人只看病人表面,是非常容易忽視的。加上認識不足,不少人仍然認為抑鬱症就是單純的心情不好、想太多了忙起來就就好了,甚至「都是矯情,我怎麼沒有得」這種想法,會在很大程度上刺激到患者的精神與情緒,加重病情。

以上種種原因,使得抑鬱患者在生活中易被忽視缺少陪伴,加上「我得病是因為我自己精神脆弱」的病恥感,倘若又在近期遭受比較重的創傷性事件,並受到他人的指責,都會進一步加重心理負擔,病情難以緩解,甚至加重出現自殺行為。

3、服藥早期

開始接受藥物治療,最初的那段時間,反而是抑鬱症患者較為危險的一個階段。

重度抑鬱患者因為深陷痛苦之中,難以感受到快樂,不少會有自殺念頭,但實際上真正實施的人並沒有那麼多,一個比較重要的原因就是,患者當時的精神狀態差到無法去做自殺這種高難度的事情。

前面我們提到了抑鬱患者的症狀之一就是沒有力氣做事,普通人做來習以為常輕鬆自如的事情如起床穿衣吃飯等,對於他們來說都是十分困難的,更何況是自殺這種高難度的行為。

因此,症狀最重的那部分抑鬱患者,反而並不會去自殺,因為雖然有念頭,卻沒有力氣實施。

然而,當患者開始藥物治療後,藥物治療早期是會有一定概率出現頭痛頭暈、嗜睡噁心等不良反應的,雖然這些反應往往會隨著繼續服藥而逐漸減輕甚至消失,但對於患者來說,卻會嚴重打擊藥物治療的積極性,不少人便是在服藥開始後覺得不良反應不舒服便自行停了,導致病情變得頑固難治。

另外,抗抑鬱藥所產生的療效,起效是有先後順序的。最先起作用的是幫助患者恢復日常生活的動力,也就是能夠逐漸有力氣去穿衣、吃飯、洗澡、散步等,而低落情緒抑鬱心境的改善,卻滯後於做事動力的改善,需要患者再堅持服藥一段時間,才能逐漸得到心境的改善。

因此,有些重度抑鬱的患者,在通過服藥找回一定的力氣後,心境卻並未得到足夠的改善,此時,反而會促使患者自殺。

這也是為何重度抑鬱患者治療初期家屬一定要注意的原因,但另一方面來說,只要過了這段時期,患者的危險便能得到大幅下降,堅持治療,治癒是完全可以的。

想幫助有自殺念頭的抑鬱患者,我們可以做什麼?

1、及時帶其就醫。

前面我們講到,患者此時大腦已產生病變,情緒、自殺行為等, 都是患者無法自我控制的,也很難僅僅通過自我調節走出來,尋求專業幫助是最好的方式。

不僅要帶患者及時看醫生,還需要在接受治療後監督其按時吃藥、按時複診,並做康復訓練。

2、陪伴與傾聽。

不要過多地去想患者為什麼會患病,追尋原因這種事情交給醫生做研究就好,應該更多地著眼當下,多多給予陪伴,如果患者願意傾述,就當他們的樹洞。

有自殺風險的患者,更應該時刻陪伴密切注意,儘量讓患者不要有獨處的機會。

3、擺脫以往不良的生活環境。

生活環境,也是抑鬱症病發的一個重要影響因素,無論是長期不良的人際關係、突發的重大創傷性事件,在患者接受藥物治療時,也要注意將過去的影響降到最低,向前看向前走是比較好的辦法。

儘量和讓自己覺得舒適的人相處,逐漸從以往不良的環境中擺脫出來,否則,即使已治癒停藥,重新回到以往的環境當中,仍然可能會因受到刺激而復發。

激將法是最不可取的一種,普通人之所以能被激到,是因為雖然被罵但仍然有力氣回擊、有動力去創造,而抑鬱症患者本身就是缺乏力氣缺乏動力,難以反擊,且一直處於深深的痛苦中,只會雪上加霜。

加油,只要不放棄,就會有希望的。

- End -

相關焦點

  • 抑鬱症患者,這6個症狀會常出現,不要以為這很正常
    1、心境低落抑鬱症出現患者明顯的特點就是心境低落,整天抑鬱悲觀,悶悶不樂,對任何事情都沒有興趣,無法產生愉悅感,隨著病情的發展心境低落表現明顯,很多患者會悲觀絕望,度日如年,總是有痛不欲生的感覺。針對心境低落表現要採取合理的應對措施,抑鬱症慢慢改善,心境低落表現才會好轉。
  • 抑鬱症患者為什麼經常有自殺的念頭?可能是這4個原因
    抑鬱症為什麼會有自殺的念頭?看一個抑鬱患者思維反芻的程度,也可以推測他自殺念頭的可能性。 3、大腦的結構 為什麼恰恰這些人會有這麼消極的想法,會鑽牛角尖無法自拔呢
  • 『疾病科普』為什麼抑鬱症患者會自殺?這10個症狀,擱誰身上都不好過
    06 情緒低落 抑鬱症容易引發苦悶、悲觀、絕望等消極情緒,所以患者常常唉聲嘆氣,有些嚴重的患者會出現感覺麻木症狀,甚至沒有傷心難過的感覺。
  • 抑鬱症的家屬應該怎麼做?又該如何陪伴患者呢?
    抑鬱症患者家屬或者抑鬱症患者朋友,該如何陪伴抑鬱症患者?抑鬱症患者他們最大感覺就是:「情緒消極、低落、悲觀、脆弱、想哭、害怕、自我認可價值感低、情感喪失甚至麻木、反覆出現想死的念頭…… ……」,除了這些,抑鬱症患者還有一個最大的明顯特徵就是:擁有很強烈的病恥感。
  • 為什麼會出現抑鬱症?抑鬱症的6個前兆,滿足3個的人要小心留意
    越來越多的人出現抑鬱症,抑鬱症的出現不僅會影響人們的情緒,還給人們生理上帶來一些危害,如果出現了抑鬱症,不容忽視,那為什麼會出現抑鬱症呢?性格在生活中,有很多人心態很好,積極樂觀,但是有一些人性格比較內向,遇到事情總往壞處想,比較悲觀消極,在工作中缺乏自信,憂慮過多,遇事容易緊張,會導致心理壓力過大,又不懂得及時去宣洩,長期如此積壓在心裡就會引發抑鬱。
  • 我國抑鬱症患病率達2.1%!患者身上發出來的信號,一個比一個痛苦
    在出現抑鬱症的徵兆時,一定要引起警惕,及時就診、治療,否則隨著病情的加重,患者甚至會產生自殺的念頭,嚴重危及生命。 一、情緒低落 抑鬱症早期比較明顯的表現是情緒低落,一些在他人看來十分細微的小事都會引起他們悶悶不樂的情緒,由於情緒不能及時得到緩解,越來越多不良情緒的積累,導致他們越來越悲觀,對生活的態度也越來越消極,每天都生活在絕望的情緒中,無論周圍的人如何熱情,也很難融入人群。
  • 樂觀的力量:樂觀人的平均壽命,比悲觀的人要長7年半
    為什麼樂觀的人會比悲觀的人要長壽呢?首先,有研究表明,樂觀的人知道如何調節情緒和行為,可以更有效地抵抗壓力、處理困難。樂觀的人往往有更健康的生活習慣,比如進行更多的鍛鍊。而悲觀的人相對來說情緒更偏向負面,他們的抗壓和抗挫折能力較差。其次,心身是一體的。
  • 抑鬱症的表現症狀
    ,嚴重者可出現自殺念頭和行為。1、心境低落主要表現為顯著而持久的情感低落,抑鬱悲觀。輕者悶悶不樂、無愉快感、興趣減退,重者痛不欲生、悲觀絕望、度日如年、生不如死。典型患者的抑鬱心境有晨重夜輕的節律變化。在心境低落的基礎上,患者會出現自我評價降低,產生無用感、無望感、無助感和無價值感,常伴有自責自罪,嚴重者出現罪惡妄想和疑病妄想,部分患者可出現幻覺。
  • 為什麼說抑鬱症患者朋友總是每天情緒低落的想哭?
    根據前期我在某乎刷到還有近期抑鬱諮詢的重度抑鬱症患者朋友經常性感到頭皮發緊發麻,起床後頭重腳輕的頭暈頭疼,這是為什麼呢?
  • 抑鬱症的表現 抑鬱十大症狀的表現
    那麼抑鬱症的表現有哪些呢?自我治療抑鬱症的方法有哪些呢?焦慮症和抑鬱症有什麼樣的區別?  抑鬱症的表現  1、抑鬱心境程度不同,可從輕度心境不佳到憂傷、悲觀、絕望。病人感到心情沉重,生活沒意思,高興不起來,鬱鬱寡歡,度日如年,痛苦難熬,不能自撥。有些病人也可出現焦慮、易激動、緊張不安。
  • 抑鬱症怎麼自己調節 這些表現可能是抑鬱症
    抑鬱症這種疾病想必大家都不陌生,我們平時也會經常聽說這種疾病,它主要是人心理上的疾病,治療比較困難。其實輕度的抑鬱症也是可以自己調節的,那麼,抑鬱症怎麼自己調節呢?抑鬱症有哪些表現?治療方法有哪些?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 為什麼得抑鬱症的人總是那麼想死
    據一項統計,在中國自殺和自殺未遂的人群中,50%-70%是抑鬱症患者。抑鬱症患者如果不予治療,約三分之一會自然恢復正常,大概需時半年到一年;另三分之一會反反覆覆,拖成慢性;再三分之一最終會選擇自殺。抑鬱症自殺原因主要有三個方面:抑鬱症患者經常過分沉溺於消極的思維中而無法自拔,也就是大腦裡不停地思考一些不好的事情,特別是自我攻擊、自責甚至自罪的想法,即思維反芻。
  • 什麼是抑鬱症?是一種發生在精神上的疾病,患者會對生活失去興趣
    導語:抑鬱症(depression)通常又被稱為抑鬱障礙,患者的臨床的心情會十分地低落,從悶悶不樂的情再到自卑抑鬱,甚至討厭這個世界,出現自殺的情況。嚴重的抑鬱症患者會有幻覺、以及妄想症,他們都生活在自己的世界裡,不想與其他人交流。
  • 輕度抑鬱症患者,大多會有5個明顯特徵,中了一個,也需引起重視
    對於輕度抑鬱症的出現,萬萬不能輕視。如果你身邊有抑鬱症患者,其實會有一些很明顯的特徵。 1.睡眠不好 抑鬱症患者的心理會發生很大的變化,經常胡思亂想,這樣就會極大地影響自己的情緒。 如果負面情緒長時間地存在,會影響到睡眠,使人入睡困難,還會出現睡覺做噩夢、或半夜醒來後無法入睡的情況。
  • 抑鬱症有哪些表現?
    在情緒低落的影響下,患者自我評價低,自感一切都不如人,將所有的過錯都歸咎於自己,常產生無用感、無希望感、無助感和無價值感。感到自己無能力、無作為,覺得自己連累了家庭和社會;回想過去,一事無成,並對過去不重要、不誠實的行為有犯罪感;想到將來,感到前途渺茫,遇見自己的工作要失敗,財政要崩潰,家庭要出現不幸,自己的健康必然會惡化。
  • 抑鬱就是悲觀難受?微笑抑鬱症或許更可怕一些?
    診斷抑鬱症的發生大多都是和病症有關係的,想要儘早的診斷出抑鬱症,那麼就需要我們自身或者身邊的朋友多些觀察,一旦發現自己或者身邊的朋友出現下面這些症狀以及病症,一定要及時的就醫,學莫耽誤治療。 1、患者整天面對微笑,但是微笑背後內心是痛苦的。
  • 抑鬱症的前兆
    答:我沒有得過抑鬱症,但接觸過無數抑鬱症的人,從他們身上看到一些相同症狀。對於「鬱抑症前兆」沒有一個明確的定義,可以參照以下抑鬱症前兆的症狀加以對照: 1、莫名哭泣:不知為什麼,自己莫名其妙的傷心,愛哭,控制不了; 2、心情低落: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覺得自己迷茫,自卑,焦慮,憂鬱,擔憂過度。
  • 抑鬱症會導致思維遲鈍、記憶力下降嗎?為什麼?
    相當遺憾抑鬱症唯一難以恢復的就是記憶力,但是很多患者抑鬱症發病後記憶力根本沒變差。 很多人只以為抑鬱症是不開心,是沒興趣,是消極悲觀,其實這就是我們整個社會對抑鬱症這種醫學疾病認知的偏差,比如你說的思維遲鈍,記憶力下降,就是抑鬱症三大核心症狀之一,思維遲緩的典型表現。
  • 抑鬱症患者為什麼「懶」、「不愛動」?
    但也許你會採用自我批評,或使自己感到羞愧的方式來告訴自己不要深陷其中。最終,這會讓你在抑鬱時,陷入消極、羞愧的體驗中。 雖然,可能你努力激勵自己達到更好狀態的意圖是好的,但是批評、內疚和羞愧的語言通常沒有幫助,反而會讓我們感覺更糟。
  • 患上抑鬱症會出現哪些症狀?作為家屬應該怎麼幫助患者?
    因為真正的抑鬱症患者對自己沒有任何懷疑,他們確信自己是可恨的,對自己的不幸及世界上的不幸都負有責任。而抑鬱的人,還不至於厭倦自己,他常常會有「還剩半杯水」的想法,他也會思索自己的這種想法是否正常。但他應當知道,這種懷疑對自己是有好處的,如果他時常無法確定自己是否生病,這就意味著他沒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