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元錢就能買上千張涉隱私人臉照片!「刷臉」真的安全嗎?

2021-02-07 都市快報

購物時「刷臉」支付、用手機時「刷臉」解鎖,進小區時「刷臉」開門……如今,越來越多的事情可以「刷臉」,用人臉識別技術來解決。 


近日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有九成以上的受訪者都使用過人臉識別,不過有六成受訪者認為人臉識別技術有濫用趨勢,還有三成受訪者表示,已經因為人臉信息洩露、濫用而遭受到隱私或財產損失。那麼「刷臉」時代,我們的人臉信息安全嗎?



對於人臉識別,多數人是又愛又恨,愛的是它的方便快捷,恨的就是安全風險。


嫌疑人「AI換臉」騙過人臉識別實施犯罪


在警方今年破獲的兩起盜用公民個人信息案中,值得注意的是,犯罪嫌疑人都是利用「AI換臉技術」非法獲取公民照片進行一定預處理,而後再通過「照片活化」軟體生成動態視頻,騙過了人臉核驗機制,得以實施犯罪的。



面具可代替人臉解鎖手機嗎?


測試中,科研人員在手機對面放上面具,然後進行光線、色溫以及角度的調節。通過幾次比對,手機成功解鎖。



專家表示,這款面具的製作成本並不高,3D列印技術就可以製作出精度尚可的人臉面具或頭套。只要不是在極暗或極亮的背景下,通過面具或頭套進行人臉識別的成功率高達3成。


專家表示,目前最簡單的人臉識別,只需要採集、提取人臉上的6個或8個特徵點就能實現。而複雜的人臉識別,則需要採集、提取人臉上的數十個乃至上百個特徵點才能實現。相比於解鎖手機,「刷臉」支付、「刷臉」進小區等應用,採集的人臉特徵點更多,安全性自然也更高。


此外,目前已經研發出了專門針對生物特徵的活體檢測技術,可有效識別掃描對象的生命體徵,大大降低了識別系統把照片或面具當人臉的風險。



經調查發現,在某些網絡交易平臺上,只要花2元錢就能買到上千張人臉照片,而5000多張人臉照片標價還不到10元



商家的素材庫裡,全都是真人生活照、自拍照等充滿個人隱私內容的照片。當記者詢問客服,這些圖片是否涉及版權時,客服矢口否認,但卻提供不了任何可以證明照片版權的材料。



這些包含個人信息的人臉照片如果落入不法分子手中,照片主人除了有可能遭遇精準詐騙,蒙受財產損失之外,甚至還有可能因自己的人臉信息被用於洗錢、涉黑等違法犯罪活動,而捲入刑事訴訟。


在專家看來,當下人臉識別技術的風險點,更多集中在存儲環節。由於人臉識別應用五花八門,也沒有統一的行業標準,大量的人臉數據都被存儲在各應用運營方,或是技術提供方的中心化資料庫中。



數據是否脫敏、安全是否到位、哪些用於算法訓練、哪些會被合作方分享,外界一概不知。而且,一旦伺服器被入侵,高度敏感的人臉數據就會面臨洩露風險。 


為了封堵這個漏洞,專家提出了多種技術改進,並進一步指出,人臉數據存儲應該建立更嚴格的標準和規範,技術開發方、APP運營方應該在更趨嚴格的監管、法律以及行業規範下採集、使用、存儲數據。 



針對人臉信息被濫用、盜用、隨意採集的現象,法律專家指出,《網絡安全法》明確將個人生物識別信息納入個人信息範圍。我國《民法典》規定,收集、處理自然人個人信息的,應當遵循合法、正當、必要原則,徵得該自然人或其監護人同意,且被採用者同意後還有權撤回。 


目前,《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信息保護法(草案)》正在面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草案提出,在公共場所安裝圖像採集、個人身份識別設備,應當為維護公共安全所必需,遵守國家有關規定,並設置顯著的提示標識。所收集的個人圖像、個人身份特徵信息只能用於維護公共安全的目的,不得公開或者向他人提供;取得個人單獨同意或者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


來源:央視新聞

相關焦點

  • 【2元錢就能買上千張涉隱私人臉照】近日,由全國信息安全標準化...
    【2元錢就能買上千張涉隱私人臉照】近日,由全國信息安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等機構成立的App專項治理工作組,發布了一份《人臉識別應用公眾調研報告(2020)》。報告顯示,有九成以上的受訪者都使用過人臉識別,具體用途當中「刷臉支付」最為普及。
  • 面具可代替人臉解鎖手機,2元就能買上千張人臉照片……「刷臉」真的安全嗎?
    購物時「刷臉」支付、用手機時「刷臉」解鎖,進小區時「刷臉」開門……如今,越來越多的事情可以「刷臉」,用人臉識別技術來解決。
  • 2元錢就能買上千張涉隱私人臉照,生活照、自拍照也被出售
    2元錢就能買上千張涉隱私人臉照,生活照、自拍照也被出售  Winnie Lee • 2020-10-27 09:30:21 來源:前瞻網
  • 我們的「臉」還安全嗎?2塊錢買就能千張人臉照片!當心「刷臉」打劫...
    根據央視報導,在某些網絡交易平臺上,只要花2元錢就能買到上千張人臉照片,5000多張人臉照片標價不到10元。在人臉識別技術大範圍應用於手機解鎖、APP登錄、身份認證、安防準入等場景時,大眾也產生了質疑:處處「看臉」,你的臉還安全嗎?畢竟,人臉信息直接與金融支付等個人資金安全關聯,而且具有不可變更性。
  • 2元能買千張照片,人臉識別時代如何保護我們的臉?
    2元就能買上千張人臉照片購物時「刷臉」支付、用手機時「刷臉」解鎖,進小區時「刷臉」開門……如今,越來越多的事情可以「刷臉」,用人臉識別技術來解決。 近日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有九成以上的受訪者都使用過人臉識別,不過有六成受訪者認為人臉識別技術有濫用趨勢,還有三成受訪者表示,已經因為人臉信息洩露、濫用而遭受到隱私或財產損失。那麼「刷臉」時代,我們的人臉信息安全嗎?對於人臉識別,多數人是又愛又恨,愛的是它的方便快捷,恨的就是安全風險。
  • 某些網絡交易平臺上 只要花2元錢就能買上千張人臉照片
    在日常的生活中,大家一定要加強保護自己隱私的觀念,你很不起眼的一個行為,可能就洩露了自己的信息。據央視新聞報導的情況,在某些網絡交... 在日常的生活中,大家一定要加強保護自己隱私的觀念,你很不起眼的一個行為,可能就洩露了自己的信息。
  • 大學女生宿舍健身練出8塊腹肌;2元錢就能買上千張涉隱私人臉照
    【2元錢就能買上千張涉隱私人臉照】 記者調查發現,在某些網絡交易平臺上,花2元錢就能買到上千張人臉照片。這些照片若落入不法分子手中,照片主人除了有可能遭遇精準詐騙,還有可能因人臉信息被用於洗錢、涉黑等而捲入刑事訴訟!
  • 細思極恐,2元錢就能買到上千張人臉照片,人臉信息別洩露!
    根據央視報導,在某些網絡交易平臺上,只要花2元錢就能買到上千張人臉照片,5000多張人臉照片標價不到10元。這些照片若落入不法分子手中,照片主人除了有可能遭遇精準詐騙,還有可能因人臉信息被用於洗錢、涉黑等而捲入刑事訴訟。購物時「刷臉」支付、用手機時「刷臉」解鎖,進小區時「刷臉」開門等等,如今越來越多的事情可以「刷臉」來解決。
  • 被偷走的臉丨2元能買千張人臉照,人臉識別安全引爭議
    如今,我們已進入「刷臉」時代。購物刷臉支付、手機刷臉解鎖,進小區時刷臉開門……越來越多的事情可以用人臉識別技術來解決。
  • 上千張人臉照片流出,人臉識別安全性引熱議,還能「刷臉」嗎?
    文丨張居正 審丨易桉導讀: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生活信息領域都可以通過刷臉來完成,這得益於人臉識別技術的快速發展。人臉識別技術是進步的產物,會越來越深入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給人們的生活提供更加便捷的選擇。
  • 2元就能買上千張人臉照片,App如何偷走你的臉?為何會自啟動?
    近日,央視新聞調查發現,只要花2元錢就能買到上千張人臉照片,而5000多張人臉照片標價還不到10元。人臉識別技術在App裡到底是如何應用的?App為何會頻繁「自啟動」?人臉識別技術在App中的應用問題很多App 開始廣泛應用人臉識別技術,但是因為應用方式不規範、安全措施不到位導致用戶的人臉、行蹤軌跡等個人敏感信息洩露,更有媒體曝出人臉信息買賣黑色產業鏈,5000 多張人臉照片標價不到10元。
  • ...委員會等機構成立的App專項治理工作組,發布了一份《人臉識別...
    文 / 夏洛特2020-10-27 07:27:38來源:FX168 【2元錢就能買上千張涉隱私人臉照】近日,由全國信息安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等機構成立的App專項治理工作組,發布了一份《人臉識別應用公眾調研報告(2020)》。
  • 「AI換臉」騙過人臉識別!這些應用更安全……
    」支付、用手機時「刷臉」解鎖,進小區時「刷臉」開門……如今,越來越多的事情可以「刷臉」,用人臉識別技術來解決。近日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有九成以上的受訪者都使用過人臉識別,不過有六成受訪者認為人臉識別技術有濫用趨勢,還有三成受訪者表示,已經因為人臉信息洩露、濫用而遭受到隱私或財產損失。那麼「刷臉」時代,我們的人臉信息安全嗎?對於人臉識別,多數人是又愛又恨,愛的是它的方便快捷,恨的就是安全風險。
  • 人臉支付、刷臉賣房……人臉識別的喜與憂在交替上演
    但是售房者們都未等到房款,卻等來了一個炸了鍋的消息——完成刷臉認證後,房子被過戶,錢卻沒收到。無獨有偶,僅僅被韋遠鵬一個人騙的受害者已經超過10人,受騙總額超1000萬元。業主們的損失少則數十萬元,多則上百萬元。目前警方已對韋遠鵬事件進行立案調查,這些售房者被過戶的房屋已經被凍結交易。
  • 刷臉被賣房?刷臉要方便更要安全 刷臉時代如何保證「臉」的安全
    不過,在刷臉的過程中,除了便捷以外,你的「臉」真的安全嗎?這些新技術應用在給人們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引發了一些信息採集與安全性方面的擔憂。尤其是在「刷臉」過程中,用戶的姓名、性別、年齡、職業,甚至用戶在不同情境狀態下的情緒等大量信息都被採集並儲存。
  • 上個廁所都刷臉?你的臉到底值多少錢?
    進小區刷臉、去看房刷臉、打車刷臉、註冊APP刷臉、甚至取個廁紙還需要刷臉,你碰到過嗎?這些真有必要嗎,還是人臉識別被濫用了?微博截圖「好害怕哪天去廁所都要人臉識別,通不過不讓上廁所。」「如果趕上拉肚子,會不會刷臉的時間就『一瀉千裡』?」「十步一刷臉,如廁也艱難。」不少網友留言。其實,取廁紙人臉識別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2017年,在北京天壇公園的公廁裡出現了6臺「人臉識別廁紙機」,「刷臉」才能取出60釐米至70釐米的廁紙。
  • 「人臉識別第一案」勝訴!刷臉是否會洩露隱私?侵權該如何界定?
    」的出現,更是實現了大家「一張臉」走天下的夢想,甚至連去超市購物都可以不用帶手機,刷臉就能搞定一切。「人臉識別第一案」勝訴但是在這樣的便利背後,其實也有很多隱藏著的隱患,甚至引發了很多消費者與商家之間的矛盾。比如這件發生在2019年4月的事情,就讓大家提起了對「刷臉侵權」相關事宜的重視。
  • 【關注】四處「刷臉」,我的臉還是我的嗎?
    購物時「刷臉」支付、用手機時「刷臉」解鎖、進小區時「刷臉」開門、坐高鐵時「刷臉」進站……如今,越來越多的事情可以「刷臉」,也就是用人臉識別技術來解決。  近日,由全國信息安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等機構成立的App專項治理工作組,發布了一份《人臉識別應用公眾調研報告(2020)》。
  • 無處不在的刷臉,真的有必要嗎?
    資料圖進小區、住酒店、買房、存包、取廁紙、上班、上學、逛動物園……人臉識別已經全面嵌入生活。近期,戴頭盔看房、人臉識別第一案、天津出臺條例禁止採集生物識別信息等相繼成為熱點,透露出人們對人臉信息洩露的焦慮。走到哪都需要「刷臉」,有必要嗎?人臉信息被「弄丟」的風險高不高?我們又該怎麼保護自己的「臉」?
  • 刷臉取廁紙?僅上海安裝上萬部 政協委員多年提案拒用人臉識別
    30秒快讀1、東莞一公廁的人臉識別廁紙機備受質疑,為了60公分的廁紙出賣自己的臉,而同一家生產的設備早已進駐上海,銷售人員還宣稱,上海已經安裝上萬部。2、商家不罷手,難道以後只能戴頭盔出行嗎?關鍵點就在於儲存人臉數據的「資料庫」,它正是隱私的最後一道防線,「資料庫」真的安全嗎?誰對「資料庫」有使用權?又是誰來管理「資料庫」?一旦被盜,我們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臉、指紋等被濫用,「臉權」自由沒了。更重要的是,明明有其它方式可以達到同樣的目的,比如可以用刷卡過門禁,為什麼無法非要強制刷臉,提高隱私洩露風險?這等同於「強買強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