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外勾結高買低賣 輸送利益上億!債市交易「老鼠倉」手法大揭秘

2021-01-11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內外勾結高買低賣,輸送利益上億!債市交易「老鼠倉」手法大揭秘

摘要

【內外勾結高買低賣 輸送利益上億!債市交易「老鼠倉」手法大揭秘】兩則債市「老鼠倉」裁判文書的公布,讓2013年「債市打黑」風暴的一些細節浮出水面。(中證報)

  兩則債市「老鼠倉」裁判文書的公布,讓2013年「債市打黑」風暴的一些細節浮出水面。

  這兩起案件都是金融機構從業人員將本來屬於金融機構的利益通過高買低賣輸送給「丙類帳戶」,並由個人私分。

  債市「老鼠倉」主角——「丙類帳戶」

  中證君先來科普一下什麼是「丙類帳戶」:

  銀行間債券市場交易帳戶按開戶者不同分為三類:

  甲類帳戶——主要為商業銀行;

  乙類帳戶——主要為券商、基金、保險等非銀行金融機構;

  丙類帳戶——大部分為非金融機構法人。

  業內人士指出,丙類戶的開戶門檻低,帳戶交易缺乏實質性監管,不少丙類戶的實際控制人是金融機構債券交易部門中供職的資深人士。一些金融機構從業人員在外開設丙類戶,在發行環節拿券,在交易環節與金融機構之間開展代持等灰色行為,藉機向關係人違規輸送利益。

  那麼為什麼是「丙類帳戶」?

  一位債券交易員告訴中證君,甲、乙兩類帳戶監管比較嚴格,因此在利用債券帳戶利益輸送時交易對手方通常為丙類帳戶。

  通過「丙類帳戶」花式輸送利益

  金融機構從業人員利用本公司帳戶與其控制的丙類帳戶在債券交易中「高買低賣」,丙類帳戶即可獲益,從業人員通過這樣的方式把利益從公司帳戶輸送到自己控制的帳戶中去。

  現階段通過內幕交易進行非法利益輸送主要通過異常的結算模式和結算價格來進行。當存在內幕交易和非法利益輸送時,交易一方金融機構的人員與丙類帳戶的人員相勾結,丙類帳戶實質成為強勢方,利用有利的結算方式,以及收付款和收付券之間的時間差,實現空手套白狼。甚至還存在金融機構直接低價賣出、高價回購債券等形式向丙類戶直接送錢行為。

  上述兩起案件亦不例外。

  在這兩起案例中,存在著兩個相同的「丙類帳戶」,分別是由賴某和王曉勇實際控制的上海唐紡國際貿易有限公司(下稱「唐紡公司」),2008年1月,唐紡公司與興業銀行建立債券結算代理關係;由王曉勇擔任法定代表人的上海泰慧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下稱「泰慧公司」),2008年10月,泰慧公司與包商銀行建立債券結算代理關係。

  第一個案例中的被告有兩位金融機構從業人員,分別是原中航證券固定收益部債券交易員張蕾和原榆次農商行債券交易員(後分別擔任過該銀行資金營運中心副經理和資金營運中心負責人)的王曉勇。

  他們是如何進行利益輸送的呢?

  判決書顯示,2008年至2010年間,張蕾先後與賴某、王曉勇等預謀,將屬於中航證券的利益輸送給丙類戶唐紡公司、泰慧公司,由個人私分。張蕾在此過程中交易28隻債券,獲利金額總計人民幣1762.358萬元。

  2008年4月至2010年5月,王曉勇先後與張蕾預謀,通過控制債券交易環節和交易價格等手段,將屬於榆次農商行的利益輸送給丙類戶唐紡公司、泰慧公司,由個人私分。王曉勇在此過程中獲利總額達人民幣875.602萬元。

  2008年6月至2009年6月,王某與張蕾預謀,利用王某擔任工商銀行資金營運中心債券交易員的職務便利,在「08鐵道部MTN2」、「08中石油MTN1」兩隻銀行間債券交易過程中,通過控制債券交易環節和交易價格等手段,先後通過張蕾將屬於工商銀行的利益輸送給丙類戶唐紡公司、泰慧公司,獲利總額達人民幣413.615萬元。上述獲利數額由被告人張蕾、王華、梁某、賴某、王曉勇私分,非法佔有為己有。

  此外,二人還通過代持的方式作案。

  2008年9月23日,張蕾以中航證券的名義,口頭委託榆次農商行、海通證券分別代申購面額1000萬「08網新CP**」債券,並指令兩家機構賣給中航證券。後張蕾委託榆次農商行買入該筆債券並代持。

  2008年9月26日,王曉勇以榆次農商行名義,以全價100.3656從恆豐銀行買入面額3000萬「08網新CP**」債券。後王曉勇將面額5000萬的該筆債券委託長江證券買入並代持。

  2009年3月13日,王曉勇、張蕾商定經貴陽銀行將該筆債券賣給包商銀行(泰慧公司代理行),張蕾將與王曉勇商定的交易要素告訴梁某,梁某當日根據張蕾提供的交易要素,指令王曉勇委託包商銀行以全價102.0190將該筆債券買入,同時指令包商銀行以全價103.0772賣給榆次農商行,獲利52.39萬元。

  2009年7月14日,王曉勇、張蕾商定將該筆債券再度賣給包商銀行(泰慧公司的代理行),王曉勇按照張蕾提供的交易要素,指令包商銀行以全價103.7738元買入該筆債券,同時指令包商銀行以全價106.0824賣給華夏銀行。上述交易獲利114.41萬元,由張蕾、王曉勇與梁某、賴某私分。

  最終,法院審理認為,張蕾與王曉勇均構成犯職務侵佔罪,分別判處有期徒刑六年和三年。

  非法獲利近億元

  第二個案例中,被告有四名金融機構從業人員,分別是原海通證券固定收益部交易員楊洋、原中國人保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固定收益部交易員謝東輝、原交通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金融市場部高級交易員馮堅和原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金融市場部承銷發行處處長王華。

  2007年下半年,楊洋利用職務便利,通過梁某將屬於金融機構的利益輸送給丙類戶唐紡公司、泰慧公司後,由個人私分。

  嘗到甜頭的楊洋,在2008年上半年又與謝東輝、馮堅、王華預謀,利用各自職務上的便利,採用委託其他金融機構代申購及代持、控制債券交易環節和交易價格、博取國債邊際利益等多種方式,通過梁某將屬於金融機構的利益輸送給唐紡公司、泰慧公司後,由個人私分。

  楊洋參與債券交易30筆,職務侵佔數額共計人民幣5240.92萬元;謝東輝參與債券交易5筆,職務侵佔數額共計1083.66萬元;馮堅參與債券交易5筆,職務侵佔數額共計810.62萬元;王華參與債券交易2筆,職務侵佔數額共計889.29萬元。

  法院認為,楊洋、謝東輝、馮堅、王華行為均構成職務侵佔罪,分別判處有期徒刑六年六個月、五年六個月、五年和二年九個月,並處沒收財產。

(文章來源:中國證券報)

(責任編輯:DF075)

相關焦點

  • 股市中「老鼠倉」事件多發,你知道什麼是「老鼠倉」嗎?
    很多人應該知道,在股市中有一條規定,相關從業人員不能直接參與證券股票投資,就是為了防止「內幕交易」。被告人利用自己的職務便利和獲取的交易指令,以父親和嶽父的名字開通股票帳號,通過電話指揮等方式以自有資金買入牟利。最終趨同交易股票達238隻,趨同買賣雙向交易金額超20億,非法獲利超4000萬元。
  • 利益輸送的幾種常見類型,你知道嗎?
    答:作為廉政語境下的一類腐敗行為,利益輸送是指公職人員利用職權將公共利益轉換成私人利益的活動過程,其實質是公權力的私有化使用。對該類腐敗行為進行類型化梳理分析,有助於準確界定和區分相關違紀和職務違法犯罪行為,從而更好指導監督執紀執法實踐。具體而言,根據利益輸送方式的不同,可以將利益輸送行為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 內外勾結!6億多件「空包」快遞單用於詐騙和刷單
    王某利用自己手裡的資源,跟快遞公司內部人員內外勾結取得相關快遞單號,並把單號放在自己的'空包「網站進行售賣,並將賣出去的單號通過物流公司的業務系統,再返還到快遞公司的伺服器內,以完成最終真實的物流信息流轉。經過核實,近兩年賣出去的」空包「單號總計6億多條,獲利近四五千萬元。
  • 古越龍山銷售員內外勾結低價賣酒獲刑,花13萬贓款為朋友買卡地亞手錶
    古越龍山銷售員內外勾結低價賣酒獲刑,花13萬贓款為朋友買卡地亞手錶
  • 0.3折「賣子」給大股東 田中精機被疑利益輸送
    3.91億元收購的子公司,最終1252萬元賤賣給大股東們,這家上市公司打的什麼算盤?   近日,田中精機發布公告稱,控股子公司遠洋翔瑞拒絕配合上市公司審計工作,已經處於「失控」狀態。自2019年11月起,公司擬不再將遠洋翔瑞及其子公司沃爾夫納入合併報表範圍,該事項將對公司2019年度財報產生重大影響。
  • 又一老鼠倉大案!女基金經理帶丈夫、父親炒股 3年交易30億 狂賺1億!
    原標題:又一老鼠倉大案!女基金經理帶丈夫、父親炒股,3年交易30億,狂賺1億!二審期繳清過億罰金 摘要 【又一老鼠倉大案!
  • 見微知著: 隱形利益輸送下的市場生態
    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上市公司是市場各方利益的匯集點,牽一髮而動全身,即便是細微的變化,都可能牽動和影響市場各方的利益擺布。在上市公司這個交匯點上,各方利益格局如何構建,恰是市場生態的側面印證。如果觀察幾起比較微妙的利益轉移個案,就能一窺其所呈現出來的市場生態。  有家做信息技術服務的上市公司,沒有實際控制人,第一大股東持股8.35%。
  • 沃森生物「賤賣門」餘波未了,牽出「高買低賣」隱秘往事
    背後是否存在盤根錯節的利益關係?上海澤潤手握的HPV疫苗真的具有那麼大的市場前景嗎?/ 01 /上海澤潤能成為第二個萬泰生物嗎?2013年1月,沃森生物出資2.65億元,收購了上海澤潤 40.6%的股權並增資,交易完成後,沃森生物持有上海澤潤 50.7%的股權。收購的時候,上海澤潤已成立10年,經營狀況不善,只有一款A肝滅活疫苗上市,二價HPV疫苗剛完成Ⅰ期臨床。
  • 紅相股份:高溢價收購難逃利益輸送之嫌,股東忙減持
    初嘗甜頭的紅相股份再次收購軍工企業,但與前次併購不同的是,此次收購志良電子存在明顯的利益輸送嫌疑,而且,標的公司相關產品的真實技術含量也有待考證。  利益輸送式收購  2018年3月1日,上市公司曾發布公告,擬以3050萬元的價格收購志良電子5%的股份,志良電子100%股權對應估值為6.10億元。
  • 千億市值的「晶片界茅臺」深陷利益輸送風波?
    12月2日早間,深交所下發關注函要求卓勝微充分論證相關業績考核指標設置的科學性、合理性,以及是否存在刻意降低業績考核指標向相關人員輸送利益的情形、是否損害上市公司股東利益。(小標題)是否存在輸送利益的情形此外,深交所要求卓勝微結合公司生產經營情況、歷年第四季度營業收入佔比情況、2020年第四季度需實現營業收入的同比增長情況以及行業周期性發展特徵、同行業可比公司第四季度營業收入佔比情況等,詳細說明公司2020年第四季度需實現營業收入目標設置的合理性,是否符合公司實際情況。
  • 邁信林關聯關係複雜疑存利益輸送
    邁信林即將上會,IPO之路看似一片坦途,但經鑑上市公司課題研究組發現,公司疑存諸多關聯關係、利益輸送質疑待解,同時高管任職履歷有瑕疵,還因疫情期間要求提前復工遭投訴,可謂問題多多。  關聯關係錯綜複雜,利益輸送質疑待解  邁信林成立於2010年3月15日,公司專注於航空航天零部件的工藝研發和加工製造,同時將積累的精密製造技術逐步推展至多個行業,包括汽車、電子等。公司主營業務的收入主要集中在航空航天、兵器船舶電子、汽車、民用電子四大領域。
  • 債市情緒迎來反轉,現券走強後收斂|債市綜述
    原創 Wind Wind資訊債市綜述6月12日,早盤避險情緒升溫,債市延續反彈走勢,在央行開展逆回購操作及A股走強的背景下,債市漲勢收斂,分析料短期債市有望延續反彈態勢。下周一統計局將公布5月固定資產投資、工業增加值等數據。
  • 立高食品或存利益輸送,募投項目疑點重重
    截至發稿,立高食品的上會結果還未公布,但經鑑上市公司課題研究組了解到,公司在財務數據、信息披露、食品安全等方面存在諸多問題,即使僥倖過會,未來發展前景依舊不容樂觀。財務數據或作假,利益輸送質疑待解立高食品成立於2000年5月11日,公司主要從事烘焙食品原料及冷凍烘焙食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 中國債市大革命:銀行間交易商、交易所、發改委在債市發揮什麼作用?
    2004年末,央行發布《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債券交易流通審核規則》,此舉為企業債券在銀行間債券市場上市掃清了障礙,也為銀行間發展為債市主板打下了重要基礎。當年10月,證監會、銀監會和央行聯合發布《關於上市商業銀行在證券交易所參與債券交易試點有關問題的通知》,允許試點上市商業銀行在交易所集中競價交易系統進行債券現券交易,兩市互聯互通邁出了重要一步。可惜的是,其象徵意義大於實質。由於銀行間債市與交易所債市在體量和交易方式上相去甚遠,並且商業銀行僅能在集中競價平臺進行交易,而不是專門的固定收益平臺,政策開閘後商業銀行交易寥寥,反響微弱。
  • ...天眼」7屆金牛獎10倍暴利牛基曝「老鼠倉」!原銀華明星基金經理...
    1年半後的2020年7月15日,周可彥被中國證監會天津證監局市場禁入,原因是建「老鼠倉」,涉及股票95隻,趨同交易金額接近3000萬元,合計獲利120餘萬元。 金牛基金經理難逃「老鼠倉」從公開資料來看,1972年出生的周可彥碩士學歷,基金從業經歷豐富。
  • 為了搞「老鼠倉」 他取現百萬獎金存到老婆同事帳戶
    來源:上海證券報 原標題:為了搞「老鼠倉」,他取現百萬獎金存到老婆同事帳戶7月8日,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公布了一則刑事判決書。判決書顯示,原中信建投交易部投資經理肖某在任職期間,使用他人證券帳戶,先於或同期於自己管理的券商自營帳戶買入或賣出相同股票70隻,趨同交易金額8000餘萬元,獲利金額20餘萬元。後肖某主動投案自首,一審被判有期徒刑1年,緩刑1年,並處罰金約56萬元。
  • 連續3年獲得金牛獎基金經理建老鼠倉!授意妻子買賣股票,被證監會查...
    來源:央視財經日前,證監會天津監管局對一起基金經理利用職務獲取未公開信息案(俗稱「老鼠倉」)作出行政處罰。這起案件的主角周可彥曾是業內知名基金經理人,2013年周可彥入職銀華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並擔任基金經理,曾連續3年獲得金牛獎。
  • 何享健女兒公司背靠美的好上市 突擊收購「關係」公司恐含利益輸送!
    實際上,近期,記者發現其上市前夕的併購也存在利益輸送的嫌疑。上市前夕「復婚」,恐暗藏利益輸送會通股份在上市前夕,曾進行過幾次資產收購。令人奇怪的是,會通股份此次收購廣東圓融時,廣東圓融的第一大股東卻變成了朗潤資產,持股比例為77.40%,但對於廣東圓融股權變更的相關細節招股書卻並未詳細披露。更值得玩味的是,此前,會通股份將廣東圓融出售後,兩家公司的實控人之間仍有著大量的資金往來。
  • 何享健女兒公司靠美的好上市 突擊收購「關係」公司恐含利益輸送
    實際上,近期,記者發現其上市前夕的併購也存在利益輸送的嫌疑。上市前夕「復婚」,恐暗藏利益輸送會通股份在上市前夕,曾進行過幾次資產收購。令人奇怪的是,會通股份此次收購廣東圓融時,廣東圓融的第一大股東卻變成了朗潤資產,持股比例為77.40%,但對於廣東圓融股權變更的相關細節招股書卻並未詳細披露。更值得玩味的是,此前,會通股份將廣東圓融出售後,兩家公司的實控人之間仍有著大量的資金往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