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又到了菠蘿滿大街的季節,
一溜好幾個品種,
鳳梨、菠蘿、香水菠蘿、金鑽菠蘿
還有網上賣的泰國小菠蘿
到底怎麼回事兒?
我們一起漲「姿勢」
菠蘿和鳳梨是不是一個東西先來看一張網友概括的鳳梨和菠蘿的區別圖↓↓
市面上還流傳著很多類似的鳳梨菠蘿的差異分析,內容大同小異,總結下來主要有三點:
1、鳳梨的葉子比較光滑,不帶鋸齒
2、鳳梨的肉刺比較淺,削皮即食
3、鳳梨不用泡鹽水就可以直接吃
聽起來頭頭是道是不是?但我要告訴你的是,這純屬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
菠蘿原產於巴西,16世紀初傳入中國。因為「果皮似菠蘿蜜而色黃」得名。
當它傳到臺灣後,臺灣人民又給它起了個更唯美的名字:鳳梨。閩南話鳳梨的發音酷似「旺來」,所以也被叫作旺梨(ông-lâi)。
也就是說,鳳梨和菠蘿只是同一水果傳入不同地區後演變出的不同名稱而已。
類似情況在水果界並不稀奇,比如車釐子和櫻桃、獼猴桃和奇異果、土豆和馬鈴薯、西紅柿和番茄、樹莓和覆盆子、柳丁和橙子、百香果和西番蓮、芭樂和番石榴……
菠蘿(鳳梨)是個大家族,有著各種性格迥異的家庭成員。據說全球目前已有70多個不同的菠蘿品種。
最近兩年很紅的所謂臺灣金鑽鳳梨,就是經改良的其中一個品種,體型大,肉刺少,口感好。許多水果商正是抓住了這一點,大賣「鳳梨」概念。菠蘿搖身一變,身價就能翻一番。
所以準確的說,上圖所謂鳳梨和菠蘿的區別分析,其實只是一種菠蘿和另一種菠蘿的品種比較而已。說白了,不過是商業驅動下的人為話題性誤導。
為什麼鳳梨不泡鹽水就能吃既然菠蘿和鳳梨是同一種東西,為什麼會有菠蘿需要泡鹽水,而鳳梨可以直接吃的情況呢?
好吧,這又是一個商家混淆概念的小伎倆。
上面我們說了,菠蘿(鳳梨)家族有很多性格迥異的成員。例如名叫峇里的小朋友,它是個淘氣包,平時很不聽話,不喜歡被人吃掉,它就會想辦法搗點亂,讓人們吃它的時候受點苦,喉嚨發癢什麼的。
還有一類菠蘿則喜歡和人類打交道,總是很懂得照顧我們的感受,比如名叫卡因的小朋友。
從學術角度解釋的話,菠蘿中含有一種叫菠蘿蛋白酶的物質,它就是使人們喉嚨發癢、引發過敏的真兇。用鹽水泡過之後,就可以使這些酶失活。
而之所以出現所謂的「鳳梨不需要泡鹽水」,其實是因為不同品種中菠蘿蛋白酶的含量不同,導致了有的菠蘿品種可以直接吃。
為什麼我們要吃菠蘿因為好吃嗎?好吧,算一個!不過,除了好吃,菠蘿還有其他的好處。
(是的,我們吃貨就為好吃嗎?!膚淺!恩,沒毛病!)
鳳梨幾乎含有所有的人體所需的維生素,16種天然礦物質,並能有效幫助消化吸收。菠蘿減肥的秘密在於它豐富的果汁,能有效地酸解脂肪。
菠蘿蛋白酶能有效分解食物中蛋白質,增加腸胃蠕動。
豐富的維生素B能有效地滋養肌膚,防止皮膚乾裂,滋潤頭髮的光亮,同時也可以可以消除身體的緊張感和增強肌體的免疫力。
菠蘿中含有大量的菠蘿蛋白酶,這種酶具有明確的消炎作用,能促進血液循環及傷口癒合,也能起到預防關節炎、增強骨骼的作用。
菠蘿能夠降低血壓,稀釋血脂,食用菠蘿,還可以可以預防脂肪沉積。
發燒、咳嗽、嗓子疼都是感冒最明顯的症狀,而菠蘿中的菠蘿蛋白酶能夠緩解嗓子疼和咳嗽的症狀,在感冒時可以適當食用一些菠蘿。
怎麼挑到好吃的菠蘿優質菠蘿的果實呈圓柱形或兩頭稍尖的卵圓形,大小均勻適中,果形端正,芽眼數量少。
切開後,果目淺而小,內部呈淡黃色,果肉厚而果芯細小的菠蘿為優質品;劣質菠蘿果目深而多,內部組織空隙較大,果肉薄而果芯粗大;未成熟菠蘿的果肉脆硬且呈白色。
用手輕輕按壓菠蘿,堅硬而無彈性的是生菠蘿;挺實而微軟的是成熟度好的;過陷甚至凹陷者為成熟過度的菠蘿;如果有汁液溢出則說明果實已經變質,不可以再食用。
通過香氣的濃、淡也能判斷出菠蘿是否成熟。成熟度好的菠蘿外皮上稍能聞到香味,果肉則香氣馥鬱;濃香撲鼻的為過熟果,時間放不長,且易腐爛;無香氣的則多半是帶生採摘果,所含糖分明顯不足,食之無味。
菠蘿的正確打開方式來吧,手把手教你。
在英文裡,蘋果是apple,菠蘿叫pineapple。長得這麼像,它倆是不是有近親關係呢?
在此,有必要先普及一個英文知識:apple除了指蘋果外,也泛指果實。早期在歐洲,所有的果實都叫apple。
關於pineapple的由來,有一種說法是菠蘿樹在口語裡也叫「Pine」,所以pineapple實際上是the apple of pine的縮寫。
民間還有另一種未經考證的說法是,17世紀時歐洲人第一次見到菠蘿,覺得它長得和松果(pine-cone)↓↓很像,所以就給它起名為pineapple。反正,不管哪種說法,都跟蘋果一點關係沒有。
吃得起菠蘿的都是土豪菠蘿是一種易種植,生長周期很短的水果,幾乎一年四季你都能吃到菠蘿。但在過去,歐洲歷史中,菠蘿可是相當尊貴的水果。
因為是熱帶植物,在歐洲種植菠蘿難度很大,歐洲人直到1675年才種植出了菠蘿,且種植成本非常之高,所以只有貴族才能吃得起菠蘿。俄羅斯的凱薩琳大帝和英格蘭查爾斯二世都是它的鐵桿粉絲。
皇家園藝師約翰·羅斯向查爾斯二世進獻首個在英格蘭培育成功的菠蘿 (1675年)
作為歐洲最高級的炫富手段,那個時候的鑽石金子,都比不上手裡提個菠蘿來得有面子。
英國貴族在家裡舉辦派對,都會在桌上擺個菠蘿,以彰顯自己的身份和地位。然而這個菠蘿是不能吃的,因為是租來的——當時還有專門出租菠蘿的公司。
時至今日,白金漢宮還能看到當年皇室用的菠蘿紋刀叉,價值昂貴。而開掛的英女王擺國宴接待外賓的時候,桌上還會擺上幾個菠蘿。
1761年,第四代鄧莫爾公爵在自己的蘇格蘭領地上為了表彰菠蘿而建了個寺廟
觀賞菠蘿、空氣菠蘿又是什麼鬼下面這個東西你一定見過,但你一定不知道它也叫鳳梨吧↓↓
在鳳梨科家族中,分食用鳳梨和觀賞鳳梨。觀賞鳳梨因為花朵葉子都很好看、卻不結果,也被稱作菠蘿花。觀賞鳳梨品種很多,常見的有粉玉扇、步步高、吉利紅星、五彩鳳梨……
觀賞鳳梨:鴻運當頭
而空氣鳳梨就更另類了。它是地球上唯一不需要泥土,依賴空氣中的水分就能生長茂盛,而且還會開花的植物!它長這樣↓↓如果你是能把仙人掌都養死的植物殺手,恭喜你,空氣鳳梨一定適合你。
這個光有個鳳梨頭的植物,就是空氣鳳梨了
好了,說回鳳梨和菠蘿。「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鳳梨和菠蘿,不過是叫法不同,說到底,還是商業利益在作怪,認真你就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