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付文超 吳雨佳
現在穿梭在城中大街小巷的快遞員、外賣員,他們時不時因為見義勇為,救人的感人事跡上熱搜,大家紛紛點讚。現在企業也都看到了這個群體對於社會的作用,開始對他們進行應急救護培訓,把他們「變身」為應急救護員,承擔更重要的社會角色。
8月28日,蘇寧物流聯合江蘇省紅十字會、江蘇省郵政管理局、江蘇省快遞協會、江蘇省人民醫院、南開大學藥學院聯合編寫全國首個《快遞員應急救護手冊》正式發布。
據悉,該救護手冊包含創傷出血、暈厥等十大常見意外傷害和交通事故等4大突發事件處理的緊急救護原則和建議。
此前,蘇寧物流開展了一項緊急救護知識的線上問卷調查。調研數據顯示,70%以上快遞小哥在日常工作中會遭遇過外傷出血、中暑、關節扭傷等意外傷害,60%以上快遞小哥遇到過他人車禍、溺水、暈厥等突發事件,大部分快遞小哥希望能掌握救人與自救的應急辦法,在遇到意外時能及時給與救助。
事實上,除了蘇寧物流,外賣平臺同樣在行動,美團和餓了麼都有這方面的應急救護培訓。
2019年5月15日,美團與全民互助急救平臺「第一反應」發起「AED獵人」公益行動。在送餐途中,騎手可以利用碎片時間對送餐經過的AED進行地圖新增、勘察維護,保證AED設備的正常使用;一旦出現需要救助的緊急情況,經過培訓的在場騎手能夠迅速、準確地去AED裝置點取出設備並對患者實施救援,成為突發情況下的生命「急救員」。
2019年12月,餓了麼開展了「急救俠」項目,通過知識技能培訓,如心臟驟停、高溫急症等日常配送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危機情況,讓騎士學會自我救助,以及救助他人。在四川德陽,外賣小哥徐鑫遇路人暈倒,學過緊急人工心肺復甦的他立即停車施救,大約一分鐘後昏倒的女子睜開了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