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近期,一瓶瓶色澤金黃的冷榨紫蘇油,從貴州油研純香生態糧油科技有限公司黔東銅仁思南塘頭紫蘇油料新品種產業化訂單高效生產基地出發,遠赴寶島臺灣,這是疫情結束復工後該基地的第一筆12萬元訂單……
為「貴州有好油」,讓山區人民吃上「安全、營養、健康」的高品質食用植物油,為貴州12大農業特色優勢產業之油茶產業的快速發展,省農科院油菜研究所不斷研發創新。餘順波,科技特派員、省農科院貴州油菜研究所優質食用油研發部負責人、貴州油研純香生態糧油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多重身份折射出這位科技工作者牢牢把握科技競爭主動權,把服務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產業轉型升級作為主攻方向,走出一條科技成果轉化與助力脫貧攻堅的產業發展之路。
逆風的方向更適合「飛翔」
「誓言把油菜變為貴州老百姓看得見、摸得著的財富!」貴州省農科院油菜研究所,就是因侯國佐、杜才富等兩代致力於油菜、油料科研攻關的農科人而名揚省內外。薪火相傳,2015年,油菜研究所為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和助力脫貧攻堅,積極響應科技體制改革,成立貴州油研純香生態糧油科技有限公司,其前身是省農科院貴州油菜研究所優質油料研發部。餘順波說。
作為公司的創立人,餘順波親歷了公司由低谷走向良性發展的每一段歷程。
該公司成立之初依託貴州油研30多年來的科技成果,就已創新集成了國際領先的「脫皮冷榨菜胚油」純物理工藝技術,配備了國內先進水平的「油菜籽脫皮冷榨」精深加工生產線,年生產能力達4000噸;研發出油研純香、油研素香、油研小榨香等系列脫皮冷榨菜胚油新產品。
種植技術、產品的領先並沒有讓「油研純香」一上市就獨佔鰲頭,反而因為資金困難、產品單一、市場較小、宣傳投入較少等原因,銷售困難,年銷售僅100餘萬元,年年虧損。
2018年1月,該公司通過產學研合作,圍繞藥食同源特色紫蘇研發大健康新產品,研究集成「低溫超微分子」加工技術,研發出「智蘇寶」紫蘇油,為三高、便秘、腫瘤人群提供養生康體專用紫蘇油。新業態的出現讓該公司擺脫了產品單一的困難。
砥礪前行的道路上,公司收穫了滿滿的榮譽:2016年獲得思南縣工業生產先進企業和新增規模型工業企業稱號;2017年獲得「貴州十大特色優質糧油產品」、省科技型企業、獲得新產品外觀發明專利2項;2018年獲得思南縣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中國優質農產品開發服務協會會員單位。
油料產業助推脫貧攻堅
5月24日,躲過了中午的日頭,在德江縣平原鎮上堰村紫蘇種植示範基地,上堰村幫扶幹部喻必貴就帶著記者到地裡查看紫蘇種植情況。
「今年的紫蘇長得真好,哪像紫蘇苗呀,簡直就像紫蘇『樹』,估計今年每畝能收80多公斤紫蘇。」喻必貴抓起一棵紫蘇說道:「基地採用『經果林+紫蘇』套種模式,減少鋤草人工,公司對我們農戶種植的紫蘇進行訂單回收,合作社也有我們每一個農戶的股份,讓我們有信心能更好地將紫蘇種下去。」餘順波說:「我們生產出的『智蘇康』紫蘇油新產品從塘頭農村進入貴陽,進入特色農超,產品還遠銷重慶、四川、廣州、浙江等市場,2019年9月起出口到臺灣銷售,科技成果轉化成效顯著,市場銷售倍增。」
兩年多來,餘順波及其油研團隊在思南、德江等地建立了特色油料新品種產業化訂單高效生產基地,通過與當地合作社、種養大戶合作,截至目前已建立優質油菜、特色紫蘇產業化扶貧生產基地5000餘畝,助力當地產業扶貧取得重要成效。
讓貴州好油走進美好生活
「在我們的規劃中,打造有貴州特色的油料體系,不光光是冷榨菜籽油、紫蘇油,我們下一步將會逐漸擴大『貴州油研』家族,建立更加完整的食用油產品研發體系。」餘順波說。
2020年3月,面向貴州特色「油茶籽、青花椒」等12個農業特色優勢產業,油菜研究所加快油研純香科技研發力度,踐行產學研聯合,引進「茶葉籽油生物發酵法生產工藝」發明專利技術,開展創新研究與示範,研究集成「生物發酵技術+分子蒸餾技術」的高品質茶籽油新工藝技術,該技術核心既能生產高品質茶籽油,又同時生產茶籽餅料生物飼料、茶皂素等副產品,提高副產品開發利用效益。
目前,該團隊研發的高品質茶籽油新產品已上市銷售,正在研發高品質花椒油、早餐營養油、保健護膚茶油等新產品,除此以外該團隊還著手研發茶皂液、茶粕等再利用和新產品,力爭在副產品上實現突破,在日用化工、生物農藥等領域廣泛應用。同時,公司還規劃在油料多元化開發與全資源化利用的技術路線上取得突破,力爭在優質特油料高品質制油技術、蛋白多肽新技術、新產品研發及餅粕配套應用技術方面取得重要進展。(記者 段超木)
推薦閱讀:
江西提高油茶新造和低改補貼標準
[兩會聚焦]發展油茶產業 保障糧油安全
廣西油茶牽手東協潛力巨大
行走威寧,高山油茶正飄香
(來源:貴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