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館窺天下】第38期 北京自然博物館:「線上科普」傳遞抗疫力量

2020-12-26 中國科學技術館

  2020年的春節,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不期而至,它的到來打破了中華大地往昔的寧靜,牽動著十幾億同胞的心。面對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北京自然博物館積極戰「疫」,於1月24日(大年三十)緊急採取了暫時閉館的措施,並通過微信公眾號、新浪微博官方平臺,以「線上科普」的方式,開展特色主題活動,用科學傳播力量。

  北京自然博物館推出為期6天的「自然館春節線上課堂」(圖1),主要涉及「春聯解讀與動物分類學」「鼠科動物知識」「古哺乳動物知識」「現生植物與地質礦物」「昆蟲知識與繪畫」「英文歌曲與欣賞」等內容。前兩期,以原創春聯「運似門齒長長長長長長長,福如子孫長長長長長長長」為引,在給觀眾「拜年」的同時,還將鼠科動物最重要的體態特徵和繁殖特性以中國傳統文化的形式呈現出來,並對此進行了科學解讀。而「似鼠非鼠」則通過展廳實景照片、標本化石圖片、研究釋義圖、「隨堂測試」課程學習單的方式,介紹展廳重要的古哺乳動物標本和科研成果。最後一期,藉由影片《音樂之聲》中的經典歌曲《哆來咪》的旋律鼓勵公眾,以樂觀積極的態度面對生活。

圖1.北京自然博物館的「自然館春節線上課堂」

  春節集中線上課程結束後,北京自然博物館信息中心在短時間內繪製了一幅「新冠肺炎」科普漫畫作品(圖2),並於2月1日向公眾推送。針對幼兒讀者的需求,北京自然博物館的講解員還錄製了音頻,向小朋友們講述漫畫內容,告訴他們「新型冠狀病毒」的由來,指導他們進行個人防護,還引導他們正確認識人類與野生動物之間的關係、認識野生動物保護的重要性與方法。此漫畫一經推出,便受到孩子和家長們的青睞,並紛紛留言表達對其的喜愛與讚賞。他們說這是「黑暗中的一縷陽光,莫名感動」;「要讓孩子科學認識,避免恐慌,還要懂得感恩,從小培養家國情懷」;「越是危急關頭,父母越應該控制自己的情緒,保護孩子不受危機影響,同時還可以讓孩子學會如何應對危機」。

圖2.北京自然博物館製作的科普漫畫

  此後,北京自然博物館微信號公眾和微博平臺依然堅持每日推送各類高品質的科普信息。這些文章或為本館科研科普人員原創,或是科研科普領域專業人士從自然科學的角度,以淺顯易懂的語言轉譯專業術語,輔以創新的表現形式,更加直觀地介紹與病毒及疫情相關的知識與信息,來幫助公眾理解這些科學知識。推出的《「超級病毒」為何總是源於蝙蝠?》、《疫情之下有貓家庭如何消毒?》、《古生物也會得傳染病嗎?》、《假如病毒感染了你》、《吃海鮮會感染新型冠狀病毒嗎?》等文章均受到公眾的一致好評。其中,《疫情之下有貓家庭如何消毒》 一文結合當下疫情對寵物的影響,針對養寵家庭,通過大量手繪插圖,從科學的角度,用詼諧幽默、通俗易懂的語言,生動形象地講述了消毒劑對寵物的危害以及如何正確消毒等內容。由於文章視角獨特,形式新穎,語言生動,一經推送便引起了《北京日報》的注意,在對作者採訪和改寫後,2月11日將其登載在《北京日報》客戶端。

  當然,除與疫情相關的科學知識外,北京自然博物館對其他科學主題的知識內容也進行設計編排:根據各個學科及館內主題展廳,推出了「自然博物知多少」的線上答題活動;介紹各展廳的在線全景參觀方式,送上科學研究部的專家為孩子們製作的《動畫裡的昆蟲》直播課(圖3),以及科普教師錄製的手工製作課程等精彩線上學習活動。

圖3.《動畫裡的昆蟲》直播課

  在這個抗擊疫情的非常時期,北京自然博物館通過開展線上課程活動來滿足公眾們學習的需求;通過多樣的表現手段和輕鬆活潑的呈現形式,來滿足公眾們的心理和精神需求,在傳播科學科普知識的同時,傳遞正向積極的能量。讓我們靜候花開,攜手共渡難關!

(作者:張一涵 吳亦凡 本文第一作者系北京自然博物館信息中心宣傳專員,第二作者系北京自然博物館信息中心網絡編輯)

(欄目主持人:齊欣,編輯:劉巍)

(本文轉載自:《科普時報》2020年3月20日(第8版)「館窺天下」欄目)

相關焦點

  • 「館窺天下」第59期:奧塔哥博物館:講述紐西蘭人的自然故事
    目前館內擁有150多萬件來自世界各地的藏品,分享著奧塔哥、紐西蘭乃至世界的自然、文化和科學故事,是紐西蘭最傑出的博物館之一(圖1)。博物館精確還原了紐西蘭恐鳥的骨骼模型(圖2),這是世界上最完整的恐鳥骨骼展示,並在此基礎上重建了1:1比例大小的恐鳥模型,附上一根根羽毛,放置在逼真的立體背景中,讓參觀者身臨其境感受遙遠時代的野外場景。
  • 中山三院抗「疫」一線影像入藏廣東革命歷史博物館
    包括但不限於:廣東抗疫一線醫護人員及其他工作者的抗疫影像;媒體在抗疫一線拍攝的錄像、照片;廣東支援、幫扶湖北等地的錄像、照片;社區街道防疫管控工作的錄像、照片;志願服務影像;與抗疫相關的原創藝術作品,如歌曲,詩朗誦,音樂劇等;能夠反映抗擊疫情工作,具有歷史價值或特殊意義的其它音視頻。接受捐贈的方式為無償捐贈或移交,時間至2020年6月30日止。
  • 2020年中國口腔醫療行業十大新聞|口腔醫院|醫療|新聞|抗疫|論文|...
    本10大口腔新聞涵蓋國家政策、產業投資、技術創新、學科視野、口腔文化、疫情等熱門話題,可窺中國口腔產業發展風向。--《口腔觀察》新媒體編輯部1:國際口腔醫學博物館開館2020年11月5日,位於空軍軍醫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內的國際口腔醫學博物館開館。
  • 博物館現「線上預約潮」!上海自然博物館、玻璃博物館人氣排名...
    原標題:博物館現「線上預約潮」!上海自然博物館、玻璃博物館人氣排名「全國前十」   五五購物節期間,消費者在享受購物狂歡的同時,也有不少市民前往博物館
  • 「2020年北京市商業連鎖企業抗疫事跡展覽活動」在北京工藝美術...
    為記載這場具有歷史意義的特殊戰役,弘揚北京商業連鎖企業的責任擔當精神,傳承敢於應戰迎接挑戰的拼搏意識,12月4日下午,由北京市商務局支持、北京市連鎖經營協會主辦、北京工藝美術博物館承辦的「2020年北京市商業連鎖企業抗疫事跡展覽活動」在北京工藝美術博物館揭開帷幕,北京市連鎖經營協會七十餘家會員單位參加活動。
  • 長沙博物館邀您參加「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科普知識有獎競答活動」
    2月17日,科普聯動共克時艱,助力戰「疫」誓竟全功——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科普知識有獎競答線上有獎競答活動正式上線!活動舉辦單位本次線上活動由中國自然科學博物館學會主辦,由中國科技館、上海科技館、中國鐵道博物館、中國溼地博物館、中國地質博物館、國家海洋博物館、重慶自然博物館、北京自然博物館、青島水族館、北京天文館、山西省科技館(排名不分先後)領銜承辦,另有130餘家承辦單位、支持單位協助開展,包括了科普場館、動物園、保護區、高校博物館、圖書館、國際學校、出版社
  • ...讓使命與責任在抗「疫」路上傳遞力量——記奈曼旗公安局土城子...
    當先鋒 做表率 讓使命與責任在抗「疫」路上傳遞力量——記奈曼旗公安局土城子派出所王洪實 2020-02-20 09: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肯德基與你一起抗「疫」,讓愛傳遞
    和許多愛心機構一樣,肯德基中國也積極行動起來,在保障員工安全及餐廳營運安全的基礎上,還把餐廳變成暖心應援站,力所能及承擔社會責任,先後在全國範圍向一線醫療單位免費贈送餐點,並開展為城市公共服務者送早餐行動,為疫情防控工作貢獻自己的力量。
  • 我為抗「疫」傳遞正能量——順德師生戰「疫」作品聯展
    日前,珠江商報聯手順德各家學校發起的「我為抗『疫』傳遞正能量——順德師生戰『疫』作品聯展」火熱開展中,得到了眾多師生、家長的支持和好評,目前活動全網累計關注度近10w人次,在區內引起熱議。 本期,我們繼續展出順德區京師勵耘實驗學校優秀的師生作品。
  • 白天沒時間逛博物館,北京自然博物館開啟夜間參觀要不要去?
    本次夜間參觀,北京自然博物館為來館的小朋友準備了學習單,他們可根據學習單內容進行參觀,並填寫學習單,博物館會根據學習單完成情況進行抽獎,完成較好的小朋友可能獲得北京自然博物館原創定製禮物。連結夜間參觀怎麼預約?8月20日,北京自然博物館夜間參觀預約系統將開啟。
  • 科普繽紛秀,科技正當時!雲遊科普館第二期,精彩繼續!
    科普繽紛秀,科技正當時!雲遊科普館第二期,精彩繼續!我們有幸生活在一個科技日新月異的時代而這些科技有幸能滿足我們每一個天馬行空的想法本期雲遊科普館帶你「探索科技奧秘」了解新鮮科技,窺探未來生活雲遊科普館 精彩天天有相信許多小夥伴觀看了第一期節目
  • 方大九鋼:貢獻抗「疫」穩產的鋼鐵力量
    中國江西網問政江西訊 歐青、吳益凡 記者李亞男報導:有一種力量,堅如磐石,臨危不懼;有一種力量,赤膽忠肝,大義擔當;有一種力量,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大考中,成為抗疫情、穩經濟的中流砥柱和中堅力量!
  • 全民抗疫,每個人都是不可或缺的力量
    疫情防控對於城市而言,既是治理能力的考驗,也是群眾力量的發動。以疫情防控為抓手,清遠市有針對性地組織開展「創文鞏衛守護健康」四項行動,助力全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進一步推動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這其中,個人力量的充分發揮,起到了秉軸持鈞的關鍵作用。  強信心,做好宣傳普及。
  • 官宣38號:文藝演出「雲端」上演,江蘇大學大學生藝術團為抗「疫...
    ··· 同舟共濟 共度難關 ···2月28日晚,由共青團江蘇大學委員會、江蘇大學公共藝術教育中心主辦,大學生藝術團、校學生會、校學生社團聯合會承辦的江蘇大學第十九屆「江大之春」大學生文化藝術節開幕式暨「五湖四海同抗『疫』,青年學子展風採」文藝演出通過線上直播形式在這個春天如約而至
  • 傳遞戰疫中國策,釋放疫後新力量,2020健康界峰會盛大啟幕
    聚焦「疫」線,傳遞行業最強音大時代裡的醫務工作者把命運交給時代,那些英雄的名字,帶著畢生致力醫療健康的砥礪光華,一個個地走進社會視線:鍾南山、李蘭娟、王辰、喬傑、葛均波、張文宏7月24~26日成都現場,以「開幕式暨致敬中國抗疫智慧盛典」「現代醫院領導力論壇」「健康縣域論壇」與「西部醫療健康博覽會」等特色模板煥新內涵:平戰結合、醫防融合、高質量發展、單體多院區、區域醫療中心、防治一體化、疫後新布局、應急救援等熱點話題,聚焦「疫」線,打造戰「疫」啟示錄,為全球醫療機構傳遞應對疫情的積極信號,緊扣行業脈搏,場場價值為王。
  • 居家抗「疫」線上課堂|草編小金魚視頻教程來咯!姐妹們!編起來!
    點擊上方「長春女性」關注↑↑↑↑居家抗「疫」 &線上課堂第6期2020年春天很特別我們不能出門感受春天但也不能辜負了這春光不負春光這期課堂春姐姐天氣在回暖往後的日子充滿了希望姐妹們學起來吧居家抗「
  • 上海科技館/自然博物館9月12日至9月18日門票半價!網上預約購票...
    > 重要公告根據市文化和旅遊局對上海旅遊節活動的統一部署,為進一步促進消費、惠及民生,更好地實現公益科普類場館的社會效益,上海科技館、上海自然博物館(上海科技館分館)將於2020年9月12日至
  • 「多元和包容」的九龍坡區博物館-迎來第44個國際博物館日
    先後被授予九龍坡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科普教育基地、重慶市科普基地、國家公共文化政策研究實驗基地、全國人文社會科學普及基地、重慶師範大學歷史與文博學院和重慶工商大學的實習基地,是我區對外交流的文化名片。按照區委、區政府的總體部署,巴人博物館將深度融入巴渝國醫城整體打造,啟動提檔升級工程,再樹國有博物館旗幟、再鑄巴文化主題博物館金字招牌。
  • 北京:博物館裡的七夕夜
    「七夕」情滿四合院民俗展中浪漫談活動在首都博物館舉行。新華社記者 羅鑫 攝新華社北京8月26日電(記者強力靜 羅鑫)初秋夜晚,微風習習。在北京中華世紀壇日晷下,精美的月球燈前,身著漢服的「牛郎」「織女」從「鵲橋」兩端緩緩走向對方、最終相會,攝影師為他們定格下濃情蜜意的瞬間。「今天是我和男朋友度過的第一個『七夕』,這樣過『七夕』特別有儀式感。」38歲的汪婕說。農曆七月初七是中國傳統節日七夕。
  • 上海科技館、自然博物館開放影院,恢復團隊接待
    據介紹,上海科技館、上海自然博物館將繼續實行限流措施,瞬時承載量和單日最大承載量均調整為原定的50%,即:上海科技館瞬時承載量為6750人,單日最大承載量15000人;上海自然博物館瞬時承載量為2950人,單日最大承載量796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