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外媒11月17日報導,根據俄羅斯與非洲國家蘇丹籤署的協議,俄羅斯將在蘇丹的紅海沿岸建立一個海軍後勤中心和修理廠。有國際軍事觀察人士指出,這意味著在蘇聯解體後,俄羅斯首次在非洲擁有軍事基地,俄羅斯似乎正「重返世界海洋」。而紅海又是連接地中海和阿拉伯海的重要通道,俄羅斯似乎已經極大拓展了其「重返中東」的戰略空間。
據俄羅斯媒體報導,近日,當美國大選和亞美尼亞、亞塞拜然陷入激烈衝突的新聞吸引大家目光之時,俄羅斯突然宣布,與非洲國家蘇丹籤訂了一份協議草案。該草案規定,俄羅斯可以在蘇丹的紅海沿岸,建立一座軍事基地。該基地的土地和港口設施由蘇丹當局免費提供,俄羅斯方面也可以通過蘇丹的現有港口運輸其基地所需的建築材料,軍事裝備和彈藥等。最終,該基地將交由俄方運營。協議的有效期為25年,在到期後,還可選擇再延長10年。
眾所周知,蘇聯曾在非洲國家索馬利亞擁有一個軍事基地,但是在蘇聯解體後,俄羅斯一直沒能在非洲擁有自己的軍事基地。該協議的籤訂也意味著,俄羅斯極大拓展「重返中東」的戰略空間。
根據這份協議內容,俄羅斯的海軍基地可以容納包括海軍軍人和文職人員在內的300餘人。協議還允許該基地同時部署4艘軍艦,包括核動力軍艦、潛艇。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俄羅斯宣布這一計劃的同時,美國海軍尼米茲號航母剛穿行了附近的荷姆茲海峽。這似乎預示著,美俄博弈似乎已經蔓延到了阿拉伯海乃至中東地區。國際問題專家熊李力分析稱,這意味著俄羅斯在非洲獲得了軍事立足點,可以進一步向印度洋方向發展。同時這也說明,不是只有美國能夠控制世界最重要的航道,俄羅斯對於紅海具有了重要的影響力;這極大改觀了俄羅斯的中東戰略、非洲戰略、印度洋戰略乃至對美歐的外交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