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看別人家孩子!」孩子聽到這句話是什麼感受,很犀利卻扎心

2021-01-09 SUM電影

「甜甜,你看隔壁家的小海這次數學又考了個第一!」

「你看昨天和你一起玩的那個小弟弟,鋼琴都拿到證書了,你還整天玩!」

......

這樣教訓孩子的話語在生活中並不少見,甚至是很多家長的口頭禪。

最近,中國青年報有一項調查,在對2009名家長的問卷中,有83.4%的受訪者認為家長會拿自己的家的孩子和別人家的孩子作對比!

而在對孩子的期望值方面,家長最看重孩子的哪一些方面,最後得出以下的結論:

是否活潑有趣(54.5%);品性良好(54.4%);性格陽光(54.4%);和身體素質好(51.3%);

可以看出,現在的家長對於孩子的綜合素質和性格發展方面尤為看重!

復旦大學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的副教授沈奕裴指出,孩子之間的差異是很大的,「你可以看到有一些孩子可能內向,動手能力很強;你可以看到有一些孩子活潑外向,演講很厲害;家長卻很喜歡用自己孩子的弱點去和別人的優點對比,這樣就很容易焦慮!」

小明的秘密:聽聽孩子怎麼說

當我還是個小孩子的時候,我就明白一件事情:

別人家的孩子在還不識字的時候,就比我聰明;

他不用吃不用睡,可以沒日沒夜的寫拼音;

他從小大紅大紫,是每一個家長眼中的「模範代表」;

我的父母經常說:「你看看別人家的孩子,小腦瓜裡全是知識;而你,吃那麼多,卻學的那麼少!」

為什麼家長總喜歡拿別人家的孩子和我對比;

雖然我的語言不好,可是我的英語卻甩他一條街;

我今年運動會又拿獎了,可他只會坐在觀眾席裡當拉拉隊......

「別人家的孩子」教育法對孩子的影響

1,盲目進行攀比影響孩子心理發展

如果家長總是拿自己家的寶寶和別人家的孩子相比,會讓孩子覺得你對他的愛是有條件的,包括讓他變得更優秀,成為你攀比和虛榮的工具。

這樣一來,很多的孩子都會產生負面情緒,有的心靈脆弱的孩子會覺得不開心和壓抑,產生自卑,懼怕,憤怒和嫉妒的心理,在這樣情緒的困擾和影響下,不管是孩子的學業還是人際關係,都會陷入到低迷的狀態中,對於孩子自信心的建立也是很不利的。

2,孩子容易形成過激或者極端的性格特點

如果家長經常用「別人家的孩子」來提醒和暗示自己的孩子,那麼孩子會覺得自己在家長的眼中,不如別人家的孩子優秀,父母喜歡別人家的孩子遠遠超過了自己。

有的孩子在「不甘心」和「不服氣」的心理狀態下,做出很多的過激行為和自我傷害的行為來獲取家長對自己的重視;

同時,家長如果不理解孩子,也會覺得他們在無理取鬧,從而對於孩子更是嚴加管教,造成惡性循環!

3,容易導致孩子惡性競爭

如果家長過分的關注別人家的孩子,很容易讓孩子難以接受自己,在這種狀況下成長起來的孩子也不願意去接受別人的缺點,從而迷失自己,向著不利於自己的方向發展。

在人際關係的處理中,他們會覺得事事都要有目標,需要超過別人才能喚起家長的認可,而從來不去思考自己的目標到底是什麼,這樣做對不對!

有一些偏激的孩子還會通用讓別人犯錯來達到自己的目的,從而養成自私,任性、以自我為中心的性格特點,喜歡挑刺和尋找別人的缺點而看不到他們的優點,對孩子的人際關係發展有很大的影響。

4,容易讓孩子養成攀比的性格

家長的言傳身教對於孩子是有很大影響的,在對孩子的教育中,要教育孩子理性地看待自己和別人的優缺點,如果家長經常用別人家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作對比,會對孩子造成一種不良的示範。

既然拿「別人家的孩子」和自己孩子對比,會產生很多不良影響。

那麼,家長在日常的生活中,怎樣為他們樹立一個好的榜樣,幫助他們更好的成長呢?

家長怎樣科學有效的引導孩子

1,承認孩子之間的差異

由於每個孩子的家庭情況,成長經歷以及自身個性均有不同,所以,每一個孩子的成長變化,認知能力,性格特點,學業情況,人際關係的處理等都是不同的!家長需要理性客觀的承認孩子們之間的差異,不能使用固定的標準來對孩子進行評判和對比。

同時,孩子們區別於其他孩子的特點都是孩子們的個性發展,而這種差異恰恰是需要家長去呵護和理解的,所以,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需要注意針對孩子的特點進行針對性的提高。

2,用欣賞和發展的眼光去看待你的孩子

每一個孩子的天性都是純真的和善良的,家長需要尊重孩子的天性,不盲目跟風,不排除異己,用發展和辯證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的成長。

有的孩子覺得別人家孩子學鋼琴,自己孩子一定也要學習;別人家的孩子數學考第一,自己孩子也要考第一,卻忽略了孩子本身擅長的東西。

做父母的需要正確的認識到自己的孩子,找到適合孩子的興趣和發展之路。

在欣賞孩子優點的同時,也要教會孩子去欣賞和學習別人的優點,見賢思齊,真誠的讚賞別人,共同提高。

3,引導孩子「和自己比」,縱行對比

家長在生活中,需要教會孩子去反思,自己這一學期有什麼進步,和去年相比,多學了多少成語,提高了多少分,幫助別人的同時對自己有沒有提高?是否應該去徵求家長的意見,讓自己變得更為優秀?哪一方面有退步需要進行惡補和反思的?

在對自己進行反思的總結的過程中,如果覺得別人家孩子哪一方面確實需要孩子去虛心學習的,那就先對自己孩子表現好的一面進行讚揚,再去引導孩子去善於發現別人的優點和長處,取長補短。

相關焦點

  • 最傷害孩子的「4句話」,網友:第一句我媽天天說,太扎心了!
    最傷害孩子的「4句話」,網友:第一句我媽天天說,太扎心了!來自於最親的人的傷害往往才是讓人最痛徹心扉的。對於每個孩子而言,最親的是媽媽,傷害自己最多的也有可能是媽媽。尤其是有的媽媽說話不注意,常把這四句傷人的話掛在嘴邊,自己認為事,卻在無形中給孩子造成莫大的傷害。1.我怎麼會生下你這樣的孩子很多媽媽在孩子調皮搗蛋或者成績考得很差的時候,都會情緒激動的吼道我怎麼會生下你這樣的孩子。
  • 「中國式爸媽」傷娃的話Top5,句句扎孩子的心,你說過幾句?
    而這種效應被很多中國式爸媽用在了教育孩子方式和態度上。「中國式爸媽」傷娃的話Top5,句句扎孩子的心,你說過幾句?TOP1:你看看別人家XXX,再看看你父母都習慣性拿孩子作比較,尤其是當孩子上學了,父母會較為看重孩子的成績,孩子成績不理想的時候,父母也總是把這句話掛在嘴邊,想要刺激孩子,希望他可以變得優秀,但是卻忽視了孩子的感受。
  • 傷孩子最深的,往往是這「三句話」,多數父母第一句就中
    男孩與媽媽在電話溝通時,表達得不清楚,於是媽媽就罵他:你咋這麼笨呢?死了得了。接著,爸爸對他又是一頓吼:這點事都整不明白。就是這些話刺激到了他,沒過多久他就爬上了天台,還拍了一段視頻發給了媽媽,說要跳樓。後來民警勸阻時,男孩的情緒還非常激動:你們都管不了,我父母都不管我了!看得出,男孩真的被父母傷到了。
  • 「我愛你」下半句怎麼接?聽到這3句扎心回復,分分鐘讓你淚奔
    「我愛你」下半句怎麼接?聽到這3句扎心回復,分分鐘讓你淚奔其實我愛你在感情中並不值錢,因為很多人跟朋友在相處的過程中,就經常將我愛你這3個字掛在嘴邊。不過有的時候在一些特定的情況下,我愛你真的是一句非常浪漫的話。
  • 這句扎心的話讓家長抓狂,怎麼辦
    各位家長不要誤會,我絕不是勸大家一定要讓孩子去輔導班,而是針對這句扎心的話,和家長交流如何教育孩子的問題。我相信,一定有很多家長會在這句話面前堅定了讓孩子去輔導機構的決心,問題是,下定了決心後,不同的家長會有不同的表現。
  • 不要讓「別人家的孩子」毀了「自己家的孩子」
    我們常常從父母口中聽到「你看看別人家孩子XXX,多聽話懂事,學習成績好,畫畫也很棒……再看看你,什麼都不會,還不知道努力,怎麼也不給我爭口氣……」這樣類似的比較很常見,但是,我想說「別人家的孩子」再好,也是別人家的,為什麼不換個角度去看待問題呢
  • 還在羨慕別人家孩子「飆」英語?掌握這3個方法,你家孩子也可以
    現在的孩子真是比以前幸福多了,以前哪有什麼早教,能上得起學孩子都會感覺非常幸福,所以對於英語就比較不懂,然而現代孩子,不愧是受過早期教育,一出口就和別人不一樣,當你隨便走進一家商場,看見媽媽或者爸爸領著的孩子張口就用英文與店員友好地打招呼,真是讓旁人羨慕不已
  • 「孩子主動要求寫作業」聽到這句話老母親都酸了:這是別人家的娃
    其他的寶媽排隊發「羨慕,我酸了,別人家的孩子」。「居然有孩子自己想寫作業?」在學校開學的時候,那些曾經歡呼雀躍慶祝孩子「終於去上學了」的老母親,現在又開始被孩子的作業愁掉了頭。自家孩子一回家,就想著找東西吃,吃完開始玩,玩兒就想睡覺。生活習慣跟放假的時候沒什麼兩樣,可是開學了,我的孩子呀,你的作業呢?
  • 孩子從小把這3句話掛嘴邊,長大後可能是「白眼狼」,父母要注意
    若是孩子從小就把這3句話掛嘴邊,甚至都成了口頭禪,父母一定要及時糾正,不然他會變成「白眼狼」。一、 「我討厭你們!」在孩子2歲左右,就會進入第一個「叛逆期」,7、8歲時會進入第二個「叛逆期」,再加上青春期。這三個時間段,父母管得越嚴,孩子越叛逆,越不理解,可能就會經常把「討厭你們!」、「我討厭這個家!」之類的話掛嘴邊。
  • 孩子經常說這6句口頭禪,長大情商會很低,你家孩子說過嗎
    他們更擅長於處理人際關係,並且發展得都很棒,那些情商低的孩子有的時候說話不經過大腦,對於工作及家庭方面都會有很大的影響。所以在孩子小的時候,家長就需要糾正一下他們的情商避免未來會影響他們的生活。經常說這6句口頭禪的孩子,將來情商會很低,你家孩子說過嗎?
  • 當媽後最煩別人說這三句話,一聽就炸毛,你遇到過嗎
    今天幸孕姐給大家總結了當媽後最討厭聽到的幾句話,媽媽們可以直接轉給老公、婆婆,讓他們以後都避開這些雷。一、「不就帶個孩子嘛,有什麼累的」這句話一聽到真的就能氣得肝疼,不就帶個孩子?你體會過不敢睡熟,寶寶一醒就要起來餵奶的感受嗎?你體會過哄寶寶睡必須要抱著,一放下就哭的感受嗎?你體會過新生寶寶體質弱,三天兩頭跑醫院的感受嗎?
  • 胡彥斌的這首歌是寫給她的嗎?分手後的歌詞句句扎心!
    最近胡彥斌的歌曲《你要的全拿走》非常受歡迎,甚至有人提出「聽過了耳朵會懷孕」。胡彥斌的深情令人動容,這首歌的歌詞句句扎心,許多網友在聽了之後會想到他和鄭爽的感情,然後被他和鄭爽的感情所打動。有不少網友認為這首歌是胡彥斌寫給鄭爽的,歌詞裡寫道:「你要的全拿走,把回憶化成空。」
  • 媽媽,這就是你口中「別人家」的孩子?
    試想一下吧,如果你有一個整天只會吃喝玩樂的女兒(寄生蟲),而隔壁家的孩子又是那種超級聽話、成績優秀、家務萬能(總之奏是能幹)的天才,你會不會感到特別窩火呢?  什麼? 你還小?沒有孩子?不知道這種感覺? 沒關係,下面這部超級搞笑的漫畫可以讓你體會到這種感覺! 《極道超女(又譯:黑社會的超能力女兒)》
  • 五句讓孩子最討厭的話,你說過幾句?
    總結孩子們吐槽,上榜率最高的5句打消孩子積極性的話:Top1:最高分多少?班級排名多少?年級排名多少?這是孩子們提到最多的「隨口話」。而且還有具體情境:1.……孩子對所有事情的熱情都被一句「快去寫作業」打消了。Top3:你看看XXX這是我們最熟悉的話。別人家的孩子系列,讓自己的孩子永遠站在被比較的下端。可在我們學校,最提倡的是和自己比,和自己設定的目標比,和自己制定的行動計劃比,和自己的反思空間比。
  • 「高三黨」最渴望父母能聽到的3句話,句句扎心,句句又很現實
    「高三黨」最渴望父母能聽到的3句話,句句扎心,句句又很現實對於中國學生來講,當今學習壓力真的很大,學歷壓力巨大用在高三學生身上形容最為貼切。現在的很多高三學生,在校學習已經很累,但是有的父母還會繼續用不正確的言語鞭策學生,這些學生面對父母的這些話只能默默承受,他們心裡最大的渴望就是希望父母能夠聽到一些話,用正面的方式去鼓勵自己。
  • 別人家的孩子
    這兩天,哥倆做到了自覺學習,弟弟逮著早上和中午休息的空當做寒假作業;哥哥晚飯後一屁股坐下就是兩個小時,那個專注和認真都上升了N個層次,給人一種別人家孩子的錯覺,我不甚欣喜。父母的角色,無人可以替代;父母的責任,也是無可推卸。以前,我輔導哥哥作業時,眼睛裡只有作業,當孩子理解不了時,就開始變得面目可憎。
  • 你家孩子的這句回答,千萬要上心
    女兒:你不問問?媽媽:問過,也說不知道啊。女兒:這就算了?不求甚解!媽媽:知道就知道,不知道就不知道,這叫實事求是。你想知道,那你去弄清楚啊。我們從小都被教導別不懂裝懂,不知道並不可恥,所以聽到孩子勇於說「不知道」的時候,還會稱讚孩子實誠。
  • 不滿爸爸誇別人家孩子離家出走:不比孩子,是為人父母的最大的修養
    父親的初衷不難理解,他誇獎「別人家的小孩」,為兒子樹立正面的學習榜樣。 緊接著,再以「你看看人家,再看看你」之類的言語,做總結闡述。
  • 孩子的正向人生,從你「說好」話開始
    隨著孩子長大,學習壓力加重,王意中形容,這類問句會愈來愈像「在警局做筆錄」,問句一再重覆如同碎碎念,孩子索性就不回答,或是錯誤解讀家長的訊息,鑽牛角尖,陷入負面情緒愈來愈深。 更糟的是,有些問句甚至傳遞著威脅訊息,精神科醫師王浩威就曾在公車上,聽到一位媽媽怒斥兒子「你為什麼不讀書?考這麼差,這麼不爭氣,媽媽不如去死掉算了。」
  • 一胎兒子,二胎又是兒子是什麼感受?網友的回答扎心了
    想要女兒的理由也很多,比如有的認為「頭胎生女兒,二胎就可以隨便想生不生了」,有的認為「現在生女兒有福氣啊,女兒貼心孝順」……但是女兒不是你想生就一定能有的,那些,一胎兒子,二胎又是兒子的是什麼感受呢?我們來看看網友們的回答,現實又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