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年前在馬來西亞的仙本那學潛水,當地有個華裔餐館叫肥媽海鮮,幾乎每天晚上都會去吃。玻璃缸裡是當天打撈的各種海味,客人自選食材和做法。自然不會錯過摯愛的蝦蟹,試遍了各種口味,最後這個鹹蛋黃奶油的味道留在了味蕾記憶裡。後廚會放很多很多奶油來做這道菜,特別香,並不會膩。網上並沒有太多食譜供參考,我邊做邊回憶,算是復刻了這道菜,做了很多回,每次吃都很滿意。希望有朝一日可以再回那個小漁村,請戴眼鏡的小老闆指點一二。
鹹蛋黃奶油蝦
兩人份食材準備:
選用黑虎蝦是因為它的個頭大,殼硬肉緊,價格適中。選其他海蝦當然也可以,但請不要選河蝦。如果購買的是冷凍黑虎蝦,請提前冷藏解凍。
此處強化一個知識點:為什麼一提到解凍就強調是冷藏解凍?莊祖宜在《簡單豐盛美好——祖宜的中西家常菜》一書中回答了這個問題:「冷凍海鮮或者肉類在室溫或溫水中解凍,快速解凍的大顆粒冰晶會破壞肌肉組織,使肉質變得破爛且不斷出水。溫度升高也會讓魚蝦表面的酵素活化,加速分解蛋白質,產生腥味。」
順便說說我對食材量化的看法:燒菜不是烘焙,不需要那麼精確。每個人口味不同,有人喜歡奶味濃一點,那就放一整瓶200毫升淡奶油;有人偏愛鹹蛋黃的味道,用兩個鹹鴨蛋也完全可以;有人吃不了辣,去掉辣椒也不影響這道菜的整體風味。總之,以上量化值僅供參考,不要被條條框框束縛,保持創造和變通的活力,讓我們快樂下廚。
1、配菜準備:
① 剝開鹹鴨蛋取蛋黃,勺子壓成泥;
② 朝天椒切圈;
③ 新鮮咖喱葉洗乾淨即可,幹咖喱葉則用熱水泡開;
2、收拾蝦:
去頭(願意保留蝦頭就留著,需剪掉蝦槍,防止扎手扎嘴)、剪蝦腳(油煎時易糊,沒有存在意義)、開背去泥腸(入味,快熟,乾淨);
3、給蝦倒入一點料酒,抓幾下去腥,然後控幹水分,或者用廚房紙擦乾;
4、開火,熱鍋熱油放入蝦,大火煎至兩面變色後盛出,不要翻炒,洗鍋;
5、再次燒開鍋,放一點點油,攥幹咖喱葉的水分,和辣椒圈一起下鍋,翻炒出香味;
倒入淡奶油,大火煮開,放糖,試味並調整;
放煎好的蝦,翻炒收汁;
關火,放鹹蛋黃泥,拌勻,出鍋裝盤。
(這一步動作多並且快,大約在1分鐘左右完成,來不及拍動圖)
關火後放入鹹蛋黃,它才不會被高溫融化成油,還保留著固體形態,這對成品的賣相和口感都很重要。
入口是蛋黃細細沙沙的鹹,還有濃鬱奶香的甜,伴著似有若無的辣,強烈的咖喱氣味刺激鼻腔,這四重滋味包裹著成熟度恰好、脆爽彈牙的蝦肉,是一場能讓人暫時忘記高熱量警告的完美味覺體驗,你一定要試試。
May you enjoy every bite of life!
未經我允許轉載/抄襲/洗稿者長胖50斤得三高。
微博:黛西黎
微信:黛西梨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