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鹹蛋超人!
同是鹹蛋黃星淪落人,
今天請跟隨我們的腳步,
一起看看關於鹹蛋黃料理的故事,繼續沉淪!
鹹蛋黃,著實是個讓古人今人都自動分泌唾液的詞。前有鹹蛋黃肉粽、月餅,現有鹹蛋黃青團以及數不清的跨界創新料理。好似是「老天爺賞飯吃一樣」,源自其人見人愛的屬性,鹹蛋黃在料理屆的創新也都意外的成功,以至於讓美食研發者們都爭先恐後與其攀上關係,好蹭一波熱度。
追溯這位天賦型選手的前世今生,在清代美食家袁枚先生的《隨園食單·小菜單》中,如是寫它:「醃蛋以高郵為佳,顏色紅而油多。高文端公最喜食之。席間先夾取以敬客。放盤中,總宜切開帶殼,黃、白兼用;不可存黃去白,使味不全,油亦走散。」那時候,鹹鴨蛋是席上小菜。
袁枚先生對醃蛋的說法得到了真·江蘇高郵人汪曾祺的認可,就像烤鴨之於北京,早茶之於廣州,鹹鴨蛋之於高郵即是當地人最標誌性的美食標籤。汪先生曾在《端午的鴨蛋》一文中描述江蘇農村端午節時的風土人情,而其中最有味道的還是對家鄉高郵鴨蛋的介紹:「高郵鹹蛋的特點是質細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別處的發乾、發粉,入口如嚼石灰。油多尤為別處所不及。」
高郵是水鄉,出鴨,其中高郵大麻鴨就是較為著名的鴨種。鴨多,鴨蛋也多。善於醃製鴨蛋的高郵人,還很會做雙黃鴨蛋,對半切開,兩顆正圓流油的鴨蛋黃直直地勾引著人們去下筷。最後,吃遍各地的汪先生,就感慨一句:「曾經滄海難為水,他鄉鹹鴨蛋,我實在瞧不上。」結束了這個話題。自然,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家鄉的寶藏美食自是不容取代,就算是一顆鹹鴨蛋也能衝出世界。
早在100年前,會吃的廣東朋友就把鹹蛋黃融入到廣式月餅中,傳統粵菜中如鹹蛋黃蒸肉餅這樣的菜式也有出現。在廣東地區,做鹹蛋黃菜會只用鴨蛋黃多些,那蛋白去哪兒了?做麵條或點心,原來舊時代也有漁民將其抹在漁網上編織鴨蛋網、捕魚釣蝦的。
另外,受粵菜飲食影響頗深的東南亞地區,也有兩個摯愛鹹蛋黃的國度不得不提,就是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由於地理位置靠海,兩地的海鮮料理都做的出色。尤其在獅城,滿大街的海鮮餐廳裡都少不了Chili Crab這道「國菜」辣椒螃蟹,但若詢問當地朋友,他們會牆裂推薦你一嘗的就是鹹蛋黃口味了。
兩人叫上只一斤半的大蟹,當蟹黃遇見鹹蛋黃,雙方油脂相融疊加,在鍋中翻炒升華再三後,端上桌時仍滋滋冒泡的蛋黃金沙覆蓋在蟹殼的每一面,上手不將舌尖照顧到蟹殼裡外多次,都不會罷休。蟹肉的鮮嫩當配上酥沙的鹹蛋黃,真可堪稱一騎絕塵。
上世紀90年代,上海乍浦路、黃河路等美食街的興起,吸引了很多粵菜廚師的關注,於是本地廚師和粵菜廚師互相取長,創新出了像鹹蛋黃冬瓜這樣的海派菜,俗稱有腔調、突破刻板傳統的「模子菜」。就這樣,鹹蛋黃菜系在上海流行了起來…
回看今朝,鹹蛋黃菜系就像一個復甦人類味蕾的信號,袁枚先生對它的分類是:小菜單。它不獨美,配白粥時為主角無需多說。反倒當配角時,卻成了位出彩到搶過主角風頭的主。那在滬上米其林餐廳,它又有哪些發揮呢?一起來看看!
2019上海米其林一星:南麓·浙裡(黃浦)
2019上海必比登推介餐廳:南麓·浙裡(靜安)鹹蛋黃南瓜,被歸類於江浙菜一類,嘗它來經營精緻杭幫菜的南麓·浙裡自不會錯。與普通切條不同,餐廳將南瓜切片,與處理細膩的鹹蛋黃慢推翻炒,出鍋後的每一片南瓜片上都包裹住了鹹香酥口的金沙,內層軟糯,鹹中帶甜,一口即入魂!
2019上海米其林一星:大董(徐匯)
2019上海米其林一星:大董海參店(靜安)春夏季節,將古詩詞意境與美食運用的融會貫通的大董,將鹹蛋黃用綠豆飯裹上,再包上檸檬葉,做成一道點心菜。一眼看去滿目新綠,是屬於這個季節的清新可人。而綠盡紅出,即對照了王安石寫的:「柳葉鳴蜩綠暗,荷花落日紅酣」。
圖片來源於:大董
雍頤庭以供應江南菜見稱,菜式外相文藝精美,「小身材大容量」的一道春色滿園是近期時令特推。一籠三色:甜椒(紅)、豆苗(綠)、鹹蛋黃(黃),點心內餡是蝦仁和鮮豬肉餡兒,入口嘗到細細的金沙鹹香,「滿園春色」說的就是這十足的視覺與味覺享受。
圖片來源於:雍頤庭
鹹蛋黃之於粵菜的一大突破,定少不了流沙包的存在。御寶軒廣受好評的奶皇流沙包,皮薄餡滑,鹹蛋黃與奶香味雙管齊下,一舉稱霸你的舌尖味蕾,記得輕輕咬破、再而吸,小心燙口噢!
天氣升溫,街頭巷尾的小龍蝦店又開始蠢蠢欲動。王寶和上海餐廳推出有小龍蝦自助,全新加入了這款鹹蛋黃肉鬆口味,當酥脆的細沙包裹著軟嫩的小龍蝦肉,蝦肉與鹹蛋黃肉鬆一起入口,吮指不停。下班後,約?
本周末就是復活節了
不如安排一頓「鹹鹹的」彩蛋料理復活一下?
【本期互動】
巧了,你也是鹹蛋黃的超級擁護者嗎?
評論分享你愛的鹹蛋黃料理
可傳統、可創新
抽1名送《上海米其林指南 2019》噢!
周末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