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九龍油麻地廣東道一唐樓(泛指建於上世紀六十年代前、沒有升降機及消防設施的房屋)單位昨晚發生致命火警,造成7人死亡,10人受傷留醫,其中7人危殆。死傷者為尼泊爾籍及印度籍人士。有消息指,事發前現場有來自數個家庭的尼泊爾籍人士正慶祝「排燈節」,大門附近地上放有燃點著的排燈,疑當中的蠟燭燒著雜物肇禍。
據香港消防處16日凌晨通報,11月15日晚上8時39分接報指,涉事唐樓的一樓單位發生火警。消防人員在3分鐘後趕到現場,現場主管到場後作出風險評估,估計現場可能牽涉大量傷者的情況下,分派3隊行動小隊進行救援。
3隊行動小隊中,一隊在涉事單位內部滅火救援,並救出11人,當中有人昏迷不醒;一隊在大廈外牆利用升降臺救出5人;一隊在大廈後巷救出4人,他們從涉事單位洗手間窗口逃生,跳至大廈後巷地面受傷。到場後約8分鐘,已將大火大致撲滅。
由於現場出現了大量傷者,現場主管將這起火警由「一級火警」,轉為「二級大量傷者事故」,增派額外的救護車和派出兩隊搜救專隊。行動中,香港消防處共出動68名消防人員,動用一條滅火喉、兩隊煙帽隊進行灌救。
18名傷者被送往4家醫院救治,當中12人嚴重受傷,主要傷勢是昏迷不醒、吸入性損傷、燒傷,以及逃生時腳部受傷等。最終,有7人送院後傷重不治,分別是4男3女,年齡介乎9至40歲。另有7人情況危殆、1人嚴重。
香港消防處九龍南助理區長張廣源表示,大廈屬舊樓,並無任何消防系統。涉事單位並非「劏房」(分間樓宇單位),屬開放式單位,面積約5米乘15米,內有餐桌布置。火警發生之前,他們正進行聚會。由於火勢猛烈,所有待救人士困在廚房附近等待救援,被困人士主要是少數族裔人士。處方會成立專責小組調查火災事故起因。
林鄭:全力救治傷者 做好善後工作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16日早上約8時半,抵達火災現場,聽取多名消防人員講解事件。有消防人員手持文件向林鄭月娥講解情況。林鄭月娥於15日深夜發表聲明,對火警導致多人傷亡表示極度哀痛,已指示相關部門全力救治傷者,並做好善後工作,包括調查起火及造成嚴重傷亡的原因。
同時,行政會議非官守議員16日發表聲明,就火警導致多名市民傷亡,深表哀痛。他們對死者家屬致以深切慰問,並祝願傷者能夠早日康復。行政會議非官守議員相信特區政府會向相關家屬給予一切可行的協助。
港澳辦中聯辦表示哀悼和慰問
國務院港澳辦發言人徐露穎16日表示,香港油麻地廣東道一樓宇15日晚發生火災,事故已造成7人死亡,10人受傷留醫。我們對火災中不幸遇難者表示沉痛哀悼,向傷者和遇難者親屬表示深切慰問。
她說,我們注意到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已第一時間採取措施,全力救治傷者。我們希望該事故儘快得到妥善處理,祝願傷者早日康復。
香港中聯辦16日對油麻地火災事故表示關切,對遇難者表示沉痛哀悼,對遇難者家屬和受傷人員表示誠摯慰問。香港中聯辦表示,如果特區政府有任何需要,中聯辦會提供協助。
特區政府民政事務局局長徐英偉16日表示,民政事務總署會盡力提供一切可行協助。徐英偉16日在社交網頁發帖文,向尼泊爾族裔長老表示深切哀痛及高度關注,並祝願傷者早日康復。
徐英偉16日還到訪「油尖旺多元文化活動中心」並指出,該中心設有臨時住宿設施供受害者棲身,自己亦有與留宿的家庭交談,了解他們的需要,並細心聆聽了尼泊爾族裔對中心服務的意見,以及對推動小區共融的建議。
徐英偉說,受害者現時需要更多情感支持,特區政府將繼續努力,並根據不同需求向受害者及其家人提供服務。
「排燈節」是什麼?
有消息指,事發前現場有來自數個家庭的尼泊爾籍人士正慶祝「排燈節」。翻查資料發現,「排燈節」(Diwali或Deepavali)又譯為萬燈節、印度燈節,也稱光明節等,是印度一個持續5天的節日,也是南亞最受歡迎的節日,人們通常在10或11月慶祝。
而為迎接「排燈節」,印度家家戶戶都會點亮蠟燭或油燈,因為它們像徵光明、繁榮和幸福。而在火警現場附近唐樓的尼泊爾籍居所門外,也擺放有排燈。
印度當地自本月14日經歷新年「排燈節」,為慶祝「排燈節」 (Diwali)許多民眾無視政府的燃放鞭炮禁令後,印度北部地區數以億計民眾籠罩在有毒氣體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