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無關係!華熙生物發函直指福瑞達虛假宣傳

2020-12-18 C2CC傳媒

近日,有著「玻尿酸龍頭」之稱的華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熙生物),於官微發布了一則《致廣大消費者的公開函》,引起輿論關注。該函公開聲討山東福瑞達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福瑞達)借「華熙」之名進行虛假宣傳,誤導消費者。

△華熙生物發布《致廣大消費者的公開函》

華熙生物與福瑞達已毫無關係

究其緣由,據華熙生物在其公開函稱,近期有消費者反饋,山東福瑞達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在部分電商店鋪、微信朋友圈宣傳其shreda福瑞達詮潤玻尿酸鈉面膜,提到「福瑞達醫藥就是華熙」等帶有「華熙、華熙生物」及其相應產品的描述詞彙,之於廣大消費者造成一定的誤導。

基於此,記者也在電商平臺搜索shreda福瑞達詮潤玻尿酸鈉面膜產品時,發現確實部分店鋪確實存在華熙生物所說的上述情況,小部分店鋪甚至在介紹產品時有著「福瑞達做研發,華熙出錢,專利技術共用等」描述字眼。

對此,華熙生物在公開函中表示,潤百顏、BM肌活、米蓓爾、誇迪等品牌產品均系華熙生物自主研發,前述產品目前使用的核心技術、產權等均屬華熙生物自主所有。

不僅如此,華熙生物還以三個毫無關係,聲明目前華熙生物所屬品牌潤百顏、BM肌活、米蓓爾、誇迪與山東福瑞達毫無關係,並且兩家在公司主體、實際控制人、人員、品牌等方面和在相應護膚品及其研發技術上的歸屬上,均已毫無關係。

隨後,4月18日凌晨,福瑞達在其官方公眾號緊急發布《致廣大消費者的一封公開信》予以回應。

△福瑞達官方公眾號發布《致廣大消費者的一份公開信》

信中指出,「山東華熙福瑞達生物醫藥有限公司」是華熙生物的曾用名,2019年該公司已更名為「華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因此福瑞達與其已毫無關係。

「歷史遺留問題」的摩擦

近年來,隨著「玻尿酸、醫美」風潮愈受追捧,作為全球最大的額玻尿酸原料供應商,華熙生物發展迅速,旗下擁有潤百顏、BM肌活 、絲麗、米蓓爾、潤月雅、誇迪、德瑪潤等多個品牌系列。

而相比與華熙生物的熱度,成立於1998年的山東福瑞達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即福瑞達)低調許多。其是一家有著35年科研技術、專注玻尿酸研發運用的公司,主要從事與化妝品相關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推出了Dr.Alva、頤蓮、善顏等品牌。

同是以玻尿酸作為公司發展重點板塊的兩家企業,其成立發展之初的關係的確也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繫。並且從福瑞達回應的公開信中,其稱「福瑞達醫藥集團組建並孵化了眾多透明質酸企業,華熙福瑞達(華熙生物前身)是其中之一」的語句中,我們同樣能窺知一二。

據公開資料顯示,華熙生物的前身為山東福瑞達生物化工有限公司,成立於2000年1月,成立之初出資股東共有4家企業,分別為山東省生化藥品公司(後更名為福瑞達集團)、山東正大福瑞達製藥有限公司、山東正達科技有限公司(是華熙系的境外公司)、美國福瑞達公司,4家企業各佔股比25%。

接著在2000年8月,正大福瑞達將所持有的25%股比轉讓給正達科技,2004年正達科技、美國福瑞達則分別將手中持有的50%、25%的股份,轉讓給華熙境外公司開曼華熙。經過多年來的一系列股權轉讓,華熙系已持94.37%的股份,福瑞達集團(即最初的生化集團)僅持5.63%股份。

最後在2017年12月,福瑞達集團將持有的華熙福瑞達5.63%股份轉讓給香港勤信。至此,香港勤信全資持有華熙福瑞達,也就說明2017年底華熙生物已與福瑞達無股權關係,兩家獨立運營。

而出現上述華熙生物所控訴福瑞達在電商平臺和微信朋友圈宣傳時,存在部分店鋪宣傳時稱「福瑞達醫藥就是華熙」的誤導,也就更容易明白其事件緣由了,但福瑞達所回應的公開信中,僅對兩家企業關係作出相應解釋,卻並未對誤導宣傳一事做出回應。

值得一提的是,相信通過此次聲明事件後,大眾對於兩家企業的關係更為明了,還提高了消費者的知情權和產品的透明度,對企業今後發展同樣有利。

總結:良好的市場環境需要企業、社會、市場的共同監督,特別是近幾年玻尿酸行業發展態勢迅猛,如部分企業出現盲目逐利,不惜通過虛假宣傳等手段謀取市場,這不僅是對消費者權益造成侵害,更打破了市場正常的競爭秩序。一家企業想要長遠發展,必定靠的是其科研實力及品牌口碑的打造,而以虛假宣傳,綁定別家品牌的銷售伎倆,其違反《廣告法》、《發不正當競爭法》條例,是斷然不能取的。

相關焦點

  • 華熙生物與福瑞達先後發函 都說和對方已無關係
    4月17日、18日,華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華熙生物」)與山東福瑞達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簡稱「福瑞達美業」)先後公開發函,稱目前與對方毫無關係。 華熙生物此前與山東福瑞達醫藥集團有千絲萬縷的關係,此次發布的《公開函》,3次提到「毫無關係」。
  • 華熙生物想和福瑞達撇清關係恐怕沒那麼容易
    華熙生物和福瑞達最近鬧得沸沸揚揚。華熙生物稱福瑞達借華熙宣傳,有意誤導消費者。福瑞達稍後也發文,稱與華熙生物毫無關係。從雙方發函內容來看,華熙生物措詞似乎更嚴厲一些,用到了「虛假宣傳」及「不正當競爭」等詞彙。而福瑞達更多是陳列雙方的關係。從這一點可以看出,華熙生物想和福瑞達撇清關係的意願似乎更強烈一些。斬不斷,理還亂。
  • 玻尿酸終端市場競爭加劇 華熙生物與福瑞達大打「口水戰」
    4月17日,華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88363.SH,以下簡稱「華熙生物」)發布公開函稱,山東福瑞達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山東福瑞達」)產品SHREDA在部分網店、微信朋友圈宣傳時,出現「福瑞達醫藥就是華熙生物」等不實表述,對消費者造成誤導,屬於虛假宣傳、不正當競爭行為。
  • 華熙生物vs福瑞達:玻尿酸領域的一場奇怪之戰
    明明有關係但又急於撇清關係的怪相4月17日上午,新浪微博上認證信息為「北京華熙海御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稱華熙生物)發布《致廣大消費者公開函》,其內容稱:山東福瑞達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的一款面膜在部分電商店鋪和微信朋友圈宣傳時,提到了一些關於福瑞達和華熙關係的措辭不當,華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與山東福瑞達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 山東福瑞達怒斥「黑公關」,玻尿酸界再起紛爭
    一文,稱4月中旬以來網際網路上陸續出現用「虛假宣傳、不正當競爭、誤導消費者、侵權」等內容,攻擊企業及旗下品牌的「黑公關」行為。   實際上,這不是福瑞達首次在網際網路上公開「對線」。   前一次糾紛發生在4月中旬。
  • 兩家玻尿酸企業撇清關係的背後
    華熙生物在公開函中稱,山東福瑞達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在旗下一款玻尿酸面膜的宣傳中使用了「福瑞達就是華熙」「華熙出錢,山東福瑞達負責出技術和產品」等措辭,誤導了廣大消費者,屬於虛假宣傳、不正當競爭行為。要求福瑞達相關電商店鋪、社交媒體等立即刪除有關信息,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華熙生物的尷尬:核心技術花錢買來的,故宮口紅是「外協加工」
    2020年4月17日,華熙生物發布《致廣大消費者的公開函》稱,山東福瑞達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山東福瑞達)產品SHREDA在部分網店、微信朋友圈宣傳時,出現「福瑞達醫藥就是華熙生物」等不實表述,對消費者造成誤導,屬於虛假宣傳、不正當競爭行為。
  • 科創板醫美第一股:華熙生物的玻尿酸「神話」
    先被評為山東省獨角獸企業,後又華麗轉身為科創板「新貴」,華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華熙生物」)一路受盡熱捧、風光無限。但最近,華熙生物有點不太平。除了陷造假風波外,此前,有觀點還稱,華熙生物與山東福瑞達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山東福瑞達」)「捆綁營銷」,兩家企業的線上「口水戰」也引眾人圍觀。
  • 讓女人趨之若鶩,把男人錢包掏空:這種產品,暴利直追茅臺!
    二 除韓國合作方遭遇重大變故外,近期華熙生物還與老東家山東福瑞達掀起了一場罵戰。 今年4月,華熙生物與山東福瑞達在網上打起了「口水仗」。華熙生物發表《致廣大消費者的公開函》,公開聲討山東福瑞達借「華熙」宣傳,誤導了消費者。
  • 魯企觀察丨華熙生物:山東第一高價股的光環與爭議
    一路高歌猛進的華熙生物,同樣有躲閃不掉的爭議。此前,華熙生物的研發能力受到質疑。這是因為,華熙生物引以為傲的核心技術不是自有,是從別處收購而來——2001年5月,華熙生物向山東省生物藥物研究院購買了發酵法生產藥用透明質酸的初始技術,這才為華熙生物後來經營業績的爆發做下了鋪墊。
  • 「玻尿酸女王」成科創板女首富:身家力壓雷軍,華熙生物毛利率直追...
    科創板富豪榜,圖自《中國基金報》公開信息顯示,華熙生物前身為成立於1999年的福瑞達生物化工,2001年,趙燕入主公司後更名為華熙福瑞達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營玻尿酸生產,2006年市場佔有率即衝到全球第一。2008年,華熙生物在香港上市,2017年退市後,又於2019年11月登陸科創板。
  • 華熙生物財報靠線上賣護膚品撐「門面」?
    從三季報中可以看出,華熙生物營收穩步增長,但扣非淨利潤卻有所下滑,或許與其開拓市場砸下的大量銷售費用不無關係。值得注意的是,華熙生物在固守玻尿酸原料業務的龍頭地位同時,亦意欲開拓護膚品市場,這也讓資本市場對其有了更多的期待。
  • 靠一幫女人養活的華熙生物,真的值700億嗎?
    從三季報中可以看出,華熙生物營收穩步增長,但扣非淨利潤卻有所下滑,或許與其開拓市場砸下的大量銷售費用不無關係。值得注意的是,華熙生物在固守玻尿酸原料業務的龍頭地位同時,亦意欲開拓護膚品市場,這也讓資本市場對其有了更多的期待。
  • 韓國合作方造假「收紅牌」 華熙生物肉毒素業務夢碎?
    對於華熙生物而言,公司在這兩年因為「故宮口紅」而走紅,但實際上「故宮口紅」也並非華熙生物生產,而是由「外協加工方」蘇州瑩特麗科技有限公司生產。不僅如此,今年4月起,華熙生物與自己曾經的主要股東,現第一大供應商,同時也是重要客戶之一的山東福瑞達開始在網上進行「口水戰」,先是華熙生物在微信公眾號發布了《致廣大消費者的公開函》否認「華熙就負責出錢,山東福瑞達出技術和產品」的說法。
  • 華熙生物:趴在地上做實體 打造「國民產品」
    兩年後公司引入境外資本,於2000年1月重新成立山東福瑞達生物化工有限公司(即華熙生物前身)。正達科技(華熙系)是員工持股平臺,後來持有公司50%股份。隨後經營遇到了問題,國內唯一客戶博士倫福瑞達不再從公司進貨。當時管理山東福瑞達生物化工有限公司的凌沛學(現任魯商發展首席科學家)四處找投資,他與趙燕是北大EMBA班同學。「我們班的同學有做證券的、有做基金的,都來看過。
  • 華熙生物,買來的核心技術撐不住110倍PE減持壓力
    前身是中外合資的山東福瑞達,成立於2000年1月3日,由生化公司、正大福瑞達、正達科技和美國福瑞達分別以人民幣 75 萬元出資成立,註冊資本為300萬元。但到上市之前,上述這些公司已經全部退出。據招股書披露,截至2019年3月7日,華熙生物完成股改,它的股東已經多達31家,具體如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