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日軍最常用的三款武器:92式步兵炮,89式擲彈筒,92式重機槍

2021-01-08 志方讀史

(一)九二式步兵炮:大隊級配置,2門

九二式步兵炮的研製始於1928年,1932年設計定型,全重216公斤、長2米、高77.4釐米,採用輪式炮架,最大的特點是便於攜帶。

簡而言之:在沒有車輛的情況下,該炮可分解為三大部分或十個小部分,即可用畜力亦可用人力,為日軍施展迂迴穿插的戰術平添了助力。

(由此令人想起日本在甲午戰爭中使用的7釐米青銅製山炮,也具有優良的分解重組功能,亦十分適應山地機動作戰)

九二式步兵炮

九二式步兵炮體積小、重心低,所以射擊範圍比較大,即可充當曲射的榴彈炮,也可充當平射的加農炮,甚至該炮還能像迫擊炮那樣進行大仰角射擊,且彈道比迫擊炮穩定,精度也遠超過之;有時,藉助九二式步兵炮的高射角度,還可將其布置在反斜面陣地上,做到保護自己的同時打擊敵人。

九二式步兵炮

後來,為了加強步兵大隊的反戰車火力,日軍又為該炮配備了破甲炮彈,對盟軍的中型坦克構成了很大的威脅。

也即是因為此炮的較強適應力和戰鬥力,當1944年新四軍繳獲此炮後,日軍第61師團之南浦旅團竟表示願意用100挺輕重機槍換回。

(二)八九式擲彈筒:小隊級配置,2門

日軍九二式步兵炮的最大射程是2788米,若遠程轟擊後不能有效消滅敵軍,就需要步兵衝鋒解決。為加強近戰優勢,八九式擲彈筒應運而生。

這種擲彈筒口徑為50毫米,炮長410毫米、重2.7kg,炮筒長260毫米、重1.6kg,最大射程700米。因其發射筒和人的前臂差不多長,又被中國軍隊稱為「手炮」。

八九式擲彈筒

因該炮造價低、重量輕、易於攜帶、能使用士兵隨身攜帶的十年式手榴彈,故而從1929年投產開始,再到1945年日本戰敗,此型號的擲彈筒一共生產了12萬具。

同樣是八九式擲彈筒,在太平洋戰爭期間讓美軍吃盡了苦頭。

後來美軍點評日軍武器,送給了它一句評語,「日本陸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唯一值得評價的兵器」

八九式擲彈筒

據說,每個使用89式擲彈筒的日軍士兵都是身經百戰的老手,在400米的實戰接觸中,兩人操作用一分鐘就可發射40發炮彈,且命中率高達85%—95%。

淞滬會戰中,中央軍18軍42旅的36挺重機槍中的32挺就被該擲彈筒敲掉。

後來,為了躲避89式擲彈筒的打擊,國軍的重機槍陣地一般都採取「打一槍」便轉移陣地的做法。

不過,89式擲彈筒的精準射擊主要是靠射手的感覺和經驗,若是沒有戰鬥經驗的新兵使用,就很容易產生每發不中的情況。

(三)九二式重機槍:中隊級配置,12門

在中國戰場上,九二式重機槍有個家喻戶曉的綽號:「雞脖子」。

原因是該槍槍口前方有一防火帽,配合槍身上的散熱片來看,整體好似一隻鬥雞,加上其射擊時會發出「咯咯咯」的聲音,故有此命名。

九二式重機槍

據資料顯示,該槍實際戰鬥射速為每分鐘200發以上,有效射程1000米。

由於裝備了光學瞄準鏡,九二式重機槍的遠距離命中率相當高。

可以說,此槍除了55.3kg的全重頗受詬病外,評其「槍響人亡」絕非誇大。

這也是為何在抗戰劇《亮劍》中,李雲龍執意要帶走繳獲的九二式重機槍而被政委趙剛阻攔,後考慮該槍對抗日軍民的威脅更是忍痛用手榴彈將其炸毀。

當然,該槍也只能在中國戰場上逞兇,因為當時的歐美各國為了提高火力的持續輸出型,一般都採用100—250發的彈鏈供彈,而日本卻反其道而行之,只用區區30發保彈板供彈。

說穿了,該槍就是日本資源匱乏且工業基礎落後歐美的典型表現。

相關焦點

  • 抗日戰爭中日本的重機槍—92式重機槍
    在曾經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湧現出了許許多多先進的軍事武器裝備,特別是德意日為首的軸心國,作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發起者,他們的軍事實力之強也是毋庸置疑的,所以這幾個國家的先進武器更是如同過江之鯽,數不勝數,今天兵哥要介紹的就是二戰中日本最著名的一款重機槍,這就是92式重機槍。
  • 俄媒詳解解放軍九大步兵武器 95式步槍未上榜(圖)
    資料圖:92式半自動手槍。  俄羅斯軍隊消息網5月26日文章概述了中國解放軍軍隊使用的不同類型的步兵武器。也許正因如此香港特別行政區是獲得最新型武器的地區之一。  俄媒稱:「我們來看看香港地區和中國其他地區使用的九種步兵武器。我們將採用在中國使用的武器符號。西方使用連詞符來表示中國武器,而中國則不使用。例如,中國使用QLZ87而不是QLZ-87。」值得注意的是,文章並未提及裝備數量巨大的解放軍主要單兵裝備:95式自動步槍。
  • 92式重機槍的滑稽,原來也是無奈之舉
    抗戰時期,日軍使用的重機槍主要是一種——九二式重機槍。雖然在現在看來,這種機槍的弊端非常多,但是當時我軍卻將其視若珍寶,而對於當時軍事十分發達的美國來說,他們對這種武器嗤之以鼻,並且嘲笑92重機槍為啄木鳥,很笨拙、呆板。
  • 從89式到97式:二戰日本研發的坦克,都是移動鐵棺材!
    89式坦克有兩種型號:一種是89式中型坦克,戰鬥全重12.7噸,車長4.3米,車寬2.15米,車高2.2米,武器為一門57毫米火炮,彈藥基數100發。另一種為89乙型坦克,動力裝置從最初的汽油機改為柴油機。
  • 從54式64式77式92式到國產9毫米警用轉輪手槍來看西方五大左輪手槍
    點擊播放 GIF 0.6M自建國以來,中國警察的常規佩槍先後換裝手槍有54式、64式、77式和92式9毫米口徑,這些都是專為軍事作戰研發生產的軍用槍枝。以上依次為54式、64式、77式和92式9毫米口徑手槍2002年4月24日,公安部在重慶召開論證會,會上論證了92式手槍,也有人提到了轉輪手槍。中國第一支警用轉輪手槍終於在2005年的最後一個月,亮相北京警察學院的新型特種警用裝備展。此時此刻,中國警察仍在使用軍用槍枝作為執法武器。
  • 「18式」手槍能否徹底淘汰92式?
    ▲辣手神探中出現的54外貿版213手槍 為了給軍警提供一種小型自衛武器,中國以瓦爾特PPK 7.65mm自動手槍為藍本,仿製成功了52式
  • 二戰「豆戰車」的代表——日本九七式中型坦克,如何成為日本主力
    而是劍走偏鋒,選擇了體積小、重量輕的裝甲車,最具代表的就是今天的主角——九七式坦克。 一、 一波三折的新戰車 1936年,日本軍部根據前線士兵的要求,準備對現有的步兵戰車進行改良升級,以便更好地適應新的戰場環境好人員保護。
  • 中國VN17新型履帶式步兵戰車
    VN17是一款集強大火力、防護力、機動性和信息化能力於一體的全新一代30噸級重型履帶式步兵戰車,是適應現代化戰爭需求,具有多種作戰功能的新型步兵戰車。 VN17履帶式步兵戰車主要用於快速部署、快速機動、突擊對抗、反恐維和、地域控制等行動,可獨立進行突擊、警戒、巡邏等任務,也可協同主戰坦克作戰。作戰環境主要有山嶽叢林地、沙漠戈壁和城市。其作戰樣式主要有山嶽叢林地攻防戰、沙漠戈壁地攻防戰、城市作戰、反空降作戰及非戰爭軍事行動等。
  • 97式雲爆彈一次性瞄具,08式火箭筒打完就扔,沒有回收不浪費嗎?
    在不同的作戰環境下,單兵突擊使用自動步槍,單兵對付裝甲目標使用便攜反坦克武器,單兵對付低空目標使用便攜防空飛彈或單兵防空炮,單兵對付掩體使用雲爆彈或火箭筒或噴火器,單兵對付集群目標使用輕重機槍或雲爆彈或火箭筒,單兵還能使用狙擊槍對付重要個人或輕裝甲目標或低空目標。總之,可供我軍單兵作戰使用的武器庫已經非常強大,今天要聊的就是我軍的PF97式93毫米單兵雲爆火箭。
  • 抗戰後就淘汰的日本擲彈筒,上世紀80年代,我軍為何又撿起來?
    在抗戰中,有一個武器各位朋友特別熟悉,就是擲彈筒。擲彈筒這款神器曾經給我軍造成了不小的傷害。抗戰時期的武器,理所應當隨著時代就變成了古董。可是令你驚訝的是,我軍在上世紀80年代竟然還在用擲彈筒,這就是傳說中的情懷版諾基亞嗎?
  • 裝甲鐵拳好搭檔——中國04式步兵戰車
    裝甲鐵拳好搭檔——中國04式步兵戰車 從二零零九年的國慶閱兵開始,作為九九,九六等主戰坦克中老搭檔,零四步兵戰車都會出場。它和坦克一樣採用履帶式底盤,因此很好的跟隨坦克機動,通過雷射炮等武器和搭載的步兵為坦克提供近距離火力支持。
  • 二戰:英國步兵武器裝備大盤點
    關於二戰步兵槍械武器盤點,之前咱們盤過日本步兵裝備,美國步兵裝備,德國步兵裝備,蘇聯步兵裝備,今天咱們來盤一下昔日的英國步兵裝備,沒有看過前幾期的朋友,希望點讚+關注,精彩節目不迷路,現階段主要盤的是二戰步兵武器裝備,後續盤一下現代戰爭電影使用的武器裝備及性能!希望軍迷朋友們及時關注,精彩不容錯過!
  • 中國89式裝甲車立下汗馬功勞,損失也不小
    幸虧埃塞政府軍大舉反攻才扭轉局勢,打得叛軍節節敗退,而其中發揮關鍵作用的便是中國產武器——89式裝甲車。 埃塞政府軍使用的配備14.5高機炮塔的89式裝甲車 ZSD-89裝甲運兵車(研發代號:WZ534)又稱為89式履帶裝甲輸送車,是中國北方工業公司生產的一款履帶式裝甲輸送車
  • 井延坡丨細數新四軍武器:破鐵鍋造的手榴彈照樣打鬼子
    近期,中國軍網井延坡工作室約請軍史專家徐平為您盤點新四軍使用過的武器裝備,敬請關注。破鐵鍋造的手榴彈照樣能打鬼子│細數新四軍主要武器裝備(一)■徐平木柄手榴彈手榴彈是一種用手投擲、由延時或碰炸引信起爆的小型爆炸或化學彈藥,因其最初外形象石榴,故名。是歷史最悠久、人們最熟悉的步兵近戰武器之一。
  • 連最精銳的德械師,都夠喝一壺的
    無論是士兵數量,還是武器裝備配置,完全就不在一個水平線上。 日軍一個常規編制下的步兵聯隊,滿編人數一般是3800人,如果算上師團配置下輔助兵種,往往能達到4000人左右。這個規模要明顯大於同時期中國陸軍的一個步兵團。當時中國陸軍步兵團的規模,普遍在兩千人以下。即使是最新編的整理師,也就是咱們常說的德械師,其下轄步兵團規模也不會超過三千。
  • 「轉盤機槍」是志願軍的標誌之一丨盤點抗美援朝志願軍經典武器
    這款輕機槍由蘇聯著名的槍械設計師瓦西裡·捷格加廖夫於1923年開始設計,1928年正式裝備蘇軍,型號定為「DP-28」,在中國音譯為「德普式輕機槍」,為蘇聯二戰時期最重要的輕武器之一。
  • 為什麼重機槍彈頭會脫落?——從對越自衛還擊某戰例說起
    突然215高地上隱藏的越軍火力點向我進攻的步兵分隊猛烈射擊,衝在最前面的2連3排遭到火力突襲,付出了較大的傷亡,不得不停止進攻。2連在重新組織了進攻序列後,由副指導員帶領2排從正面進攻,副連長帶領1排從左面的山谷側面迂迴,連長指揮重機槍、40火箭筒、82無後座力炮和60迫擊炮佔領了215高地前方的一個無名高地,用火力支援兩個步兵排的進攻。隨著重機槍等支援武器開始射擊,敵軍的火力一度遭到了壓制。
  • ...塞月,掌中鳴驚雷——QNL95式多功能刺刀;國產QSZ92G式自動手槍
    本期朵顏吾衛給大家帶來的是我國QNL95式多功能刺刀與國產QSZ92G式自動手槍。 1994年,軍方提出多用途刺刀指標,而後隨槍族一同進行設計定型試驗、部隊使用試驗等考核,最終,多用途刺刀隨95式5.8mm班用槍族一同設計定型為QNL95式多功能刺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