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你有幸年輕時在巴黎生活過,那麼你以後一生中,不論到哪裡它都會與你同在。
——海明威
海明威的這句話,讓全世界的人對巴黎充滿了美好的幻想。
巴黎不僅是法國的首都,更是聞名世界的藝術之都,它是19世紀的歐洲油畫中心,印象派美術在這裡發源,芭蕾舞、電影,也都誕生在巴黎。
藝術之都巴黎
- 1 -
♪ 是什麼成就了羅浮宮? ♪
在巴黎,和藝術有關的建築很多,巴黎聖母院、巴黎歌劇院、蓬皮杜藝術中心等等,而其中最為知名的,無疑是那座被公認為「全球七大博物館」之首,世界最高藝術聖殿——羅浮宮。
其實,羅浮宮一開始,只是一個用來保護巴黎的城堡,可是塞納河右岸風景太好,法國國王就從原來的王宮,搬進了羅浮宮居住。
既然國王住進去了,那肯定要給羅浮宮擴建升級啊。沒想到,這一動工,前前後後修繕擴建了600多年,羅浮宮從此被打造成了世界上最華麗龐大的宮殿之一。
今天的羅浮宮佔地面積198萬平方米,相當於35.4個大英博物館,8.25個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或者2.75個故宮。
宏偉華麗的羅浮宮
法國王室不但喜歡修房子,還喜歡收藏,他們在法國國內乃至全歐洲到處搜集藝術品。
法國大革命的時候,政府沒收了皇室收藏,想著這麼多東西放哪呢?他們把這些藝術品全都送進了羅浮宮,羅浮宮就這麼變成了一座博物館。
事情到這裡還沒有結束,我們都知道,大革命期間,法國出了一個天才拿破崙。
他打遍歐洲無敵手,而且每打一個國家,就把人家的藝術品搶走,數千噸藝術品被運回法國,送進了羅浮宮,羅浮宮的館藏,一下擴充了好多倍。
這麼幾輪下來,羅浮宮到底收藏了多少藝術品呢?
超過40萬件藝術品!
展出的也有3萬5千件,其中稱得上「傳世名畫」的就超過3300幅,不乏達文西,米開朗基羅等人的曠世傑作。
- 2 -
♪ 如何更好地欣賞羅浮宮? ♪
到今天,羅浮宮已經是全球規模最大,藏品最多的頂級博物館了,全世界熱愛藝術的人,無不夢想著能夠去羅浮宮參觀。
但是羅浮宮太大了,藏品也太多了,許多人來到這裡,走斷雙腿,也只能看到一小部分展品,最後帶著遺憾離開。
更可惜的是,由於每年超過1000萬人來拜訪羅浮宮,為了保護展品,博物館給每件展品周圍都遠遠地拉一條線,萬裡迢迢跑去羅浮宮,結果只能這樣看:
參觀《蒙娜麗莎》現場,你確定能看得見?
怎麼辦,難道羅浮宮收藏的偉大藝術,真的就沒有辦法好好欣賞了嗎?
這個問題也困擾著博物館方,他們也想讓全世界的藝術愛好者,能夠更好地感受羅浮宮和其中藏品的風採。
一個叫熱那維·布列-布提的人站了出來,她是法國著名的藝術史學家,法國文物保管主任官員,羅浮宮雕塑部主任,還是羅浮宮歷史研究部門的創始人。
簡單來說,她是這個世界上最懂羅浮宮的人,沒有之一。
熱那維·布列-布提
她拉上了羅浮宮先後五任館長,帶著羅浮宮歷史研究部門一起,編著了一本權威的書——
《羅浮宮》
為了寫這本書,全法國的博物館專家,藝術史學家,研究員和大學教授都被動員起來,做了超過30萬字的研究,從中濃縮最精華的部分,打造了這本空前絕後的書。
你再也找不到任何一本書,能夠把這麼多權威人士聚在一起,如此全面地介紹羅浮宮的歷史,藝術特色和館藏了。
- 3 -
♪ 羅浮宮和《羅浮宮》有什麼差別? ♪
你可能會問,在書上看羅浮宮,真得能和親自去感覺一樣嗎?
我要說的是,不是一樣,而是通過這本書,你會收穫更多。
之前說了,參觀羅浮宮的人實在是太多了,你就是去到現場,也只能擠在人群中遠遠地看一眼,但是有了這本書,你就能隨時隨地,享受一個沒有人的專屬羅浮宮。
羅浮宮這種古代宮殿,到處都是值得欣賞的細節,沒人帶著看,很容易就忽略了,這本書給你呈現的,就是包括羅浮宮的博物館專家在內,全法國藝術史專家討論出來的最值得看的部分。
比如:這張天花板上的雕刻,每年參觀羅浮宮的1000萬遊客中,根本沒有幾個人注意到。
天花板的細節也都能看得清楚
這本書的攝影師是熱拉多·隆多,他是歐洲著名的歷史遺蹟拍攝專家,得到了官方的許可,他可以帶著一隻全歐洲最出名的攝影團隊,深入博物館內部實地拍攝。
你去看博物館,一般用多久,三個小時?半天?一天?而這隻攝影團隊,拍了多久呢?整整10年!10年,拍攝了590張作品,每一張都是精心打磨,嘗試過各種角度,力求把羅浮宮的藝術品,完美展現出來。
就算是你自己去現場,也未必能感受到照片給你帶來的震撼。
除了官方的權威內容和全歐洲最專業團隊拍攝的照,這本書的出版團隊也很厲害——北京美術攝影出版社。
它一貫以出品高質量藝術圖書知名的。
在這本書上,他們不計成本地選擇了170磅的進口超淨度雪紡銅版紙,8開巨幅印刷,最大程度還原了那些偉大藝術品的原貌。
當你翻開這本書,《蒙娜麗莎》、《維納斯》還有《勝利女神》,從古至今的偉大藝術品,都為你一個人展現風採。
《羅浮宮》
長按二維碼
擁有一個專屬於你的羅浮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