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您讀懂
航天六院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相關政策
編者按...
2019年3月,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國有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的指導意見》(廳字〔2019〕19號,以下簡稱19號),要求2020年年底前,集中力量將尚未實行社會化管理的國有企業退休人員移交街道和社區實行社會化管理。實行社會化管理後,國有企業新辦理退休人員管理服務工作與原企業分離。地方政府、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和六院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部署要求,分別成立了組織領導機構、制定了實施方案和計劃,明確了責任人,推動各項工作穩步開展。
根據院統一部署,由院規劃部牽頭,會同相關部門編印了《航天六院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宣傳提綱》,現通過院官微進行廣泛學習宣傳。
★ 目錄 ★
為了讓廣大退休職工更全面的了解國家政策,更清楚的知悉實行社會化管理後,各方面福利待遇的保障措施,現對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工作的有關情況介紹如下:
一、依據性文件
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工作的依據性文件包括國家、地方政府、集團公司和六院文件,具體如下:
(一)國家文件
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國有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的指導意見》(廳字〔2019〕19號)
(二)地方政府文件
中共陝西省委辦公廳 陝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陝西省國有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工作實施方案》(陝辦字〔2019〕117號)
中共西安市委辦公廳 西安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西安市國有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市辦字〔2020〕3號)
關於印發《北京市推進國有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京人社服發〔2019〕141號)
中共上海市委辦公廳 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於進一步推進上海市國有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的實施意見》的通知(瀘委辦〔2019〕56號)
《武漢市國有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關於印發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相關工作流程的通知》(武社管辦〔2020〕1號)
(三)集團公司文件
關於印發《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天科戰〔2019〕1047號)
(四)六院文件
《航天六院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推進工作方案》(院規〔2020〕10號)
根據國家、地方政府、集團公司及六院相關文件精神,院屬各法人單位均出臺了各單位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工作實施方案。
二、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的意義
(一)保障退休人員生活質量的必由之路
街道和社區是退休人員生活和活動的主要場所。社區具有信息靈通、服務便捷的特點。實行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有利於解決企業管理服務所存在的問題,有利於退休人員的生活保障和社區各項工作的實施。
一是養老得到保障
退休人員養老金、醫療費等通過社會統籌來解決,意味著退休人員的法定權益得到了國家的保護,可以避免當企業因種種因素導致經營效益不良、破產等情況對養老金、醫療費拖欠的情況,可以切實解決退休人員的實際問題,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二是就近得到照顧和幫助
退休人員社區化可以通過社區解決企業因退休人員居住分散,很難在第一時間給予他們切實幫助的問題。通過社區醫生的定期隨訪、健康保健和醫療諮詢服務等可以為年老體弱、行動不便的退休人員提供及時服務,就近通過社區進行關心和護理。
三是就近參加學習和活動
隨著社區管理服務的不斷加強和完善,退休人員可以在社區組織下定期參加時政學習,了解國內外形勢、關心國家大事、學習文化知識、提高自身素質。參加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健身益智、陶冶情操,不斷充實精神文化生活。
(二)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
人口老齡化是經濟發展、社會進步、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醫療衛生條件改善的重大成果。但是,隨著老年人口的增加,老年人日常生活照料需求與供給之間的差距日益加大。面對新情況,把養老放在社會大環境中統籌考慮,走家庭養老和社會養老相結合的居家社區養老道路,是解決中國當前養老問題的正確選擇。
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就是要積極創造並形成一個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託、機構為補充、醫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讓全社會方方面面都來關心關愛退休人員的晚年生活,使廣大退休人員共享改革成果、經濟發展成果和社會進步成果,維護退休人員最根本的利益。
(三)政府職能轉變的必然要求
隨著經濟、社會不斷向高水平發展,要求政府必須轉變職能,從原來以行政命令的方式來管理一切事務,幹預市場運行中轉變過來,一切按市場規律辦事,依法按章行使好政府職能,體現法治政府、服務政府和責任政府。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作為政府加強對公共事務的管理監督的重要舉措和重要內容,主旨就在於關心好、服務好退休人員,推動經濟社會持續、穩定、健康發展。
三、政策解讀
(一)什麼是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
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是指職工辦理退休手續後,人員管理與原企業分離,已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職工,其養老金實行社會化發放,人員移交至城市街道和社區實行屬地管理,由社區服務組織提供相應的服務。實施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不是簡單把退休人員推向社會,而是單位與街道社區聯動,共同做好對退休人員的管理服務。
(二)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的主要任務有哪些?
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的主要任務有:社會保障管理服務有效銜接、黨員組織關係轉移接收、人事檔案實行屬地集中管理等。
1
社會保障管理服務有效銜接
實行社會化管理後,街道和社區社會化管理服務機構為退休人員提供活動學習場所和各類管理服務資源,各類社會保障待遇要按時足額支付。
2
黨員組織關係轉移接收
退休人員中黨員的組織關係轉入相應街道和社區黨組織,由街道和社區黨組織負責將退休人員中的黨員編入黨支部,並組織開展黨的各類活動。鼓勵採取黨建共建、活動聯辦、場所共用等多種形式,加強國有企業黨組織與街道和社區黨組織的聯繫對接。
3
人事檔案實行屬地集中管理
退休人員的人事檔案移交屬地實行集中統一管理,由地方黨委和政府指定單位做好檔案管理工作。移交前,按照屬地政府的有關要求,企業負責做好人事檔案脫密處理、數位化加工;移交後,檔案管理部門按有關規定做好檔案提供利用工作,並實現檔案服務數位化、便捷化。
(三)國有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的人員範圍包括哪些?
國有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的人員範圍包括尚未實行社會化管理的國有企業已經退休人員,國有企業管理的事業單位退休人員一併移交實行社會化管理。
(四)國有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的移交地如何確定?
西安市明確國有企業退休人員移交原則以戶籍所在地為主,兼顧長期居住地、企業所在地等;北京地區以戶籍所在地為主,兼顧長期居住地;武漢和上海地區按照屬地政策要求進行移交。
(五)社會化管理後,養老金和醫療保險待遇如何保障?
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後,統籌範圍內核定的養老金由社會保險基金管理中心統一發放,統籌外養老金由原單位按規定處理。已參加基本醫療保險的退休人員按規定繼續享受相應待遇,基本醫療保險未納入地方管理的退休人員,相關企業與地方協商做好醫保關係轉移接續工作。
(六) 社會化管理後,統籌外待遇如何保障?
根據中央規定,按照新人新辦法、老人老辦法、統籌兼顧、逐步消化的原則,妥善解決統籌外費用。對符合有關規定(一般包括各級政府、原國家行業部門、集團公司等的規定)的現有退休人員統籌外費用,按現有方式發放。對企業自行發放的現有退休人員統籌外費用,由企業按現行途徑妥善處理。不再新增統籌外項目,不再提高發放標準。
(七)社會化管理後,退休人員享受哪些方面的服務?
實現社會化管理後,社區將為退休人員提供如下的社會化管理服務:一是配合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做好確保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工作,保障退休人員基本生活;二是為退休人員提供社會保險政策諮詢和各項查詢服務;三是跟蹤了解退休人員生存狀況,協助企業職工養老保險經辦機構進行領取養老金資格認證;四是幫助死亡退休人員的家屬申請喪葬費和遺屬撫恤金;五是集中管理退休人員的人事檔案;六是組織退休人員中的黨員經常開展組織活動,加強退休人員的思想政治工作;七是建立退休人員健康檔案,有計劃地開展健康教育、疾病預防控制和保健工作,提供方便的醫療、護理和康復服務;八是組織退休人員開展有益身心健康的文化體育活動,指導和幫助他們通過各種形式的社會公益活動發揮餘熱,開展自我管理和互助服務。
(八)社會化管理後,地方政府如何保障社會化管理服務經費?
地方各級財政部門要將中央和地方國有企業退休人員由街道和社區社會化管理服務的經費納入財政預算管理,予以必要保障。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經費一般包括管理機構履行職能所需人員經費、辦公經費及退休人員活動經費、黨組織工作經費、檔案管理服務經費,以及社會化管理服務的基礎設施建設經費和開展專項業務經費等。
(九)社會化管理後,活動場所是否受影響?
退休人員的活動場所不因社會化管理而受影響,在街道社區活動場所不能滿足退休人員活動需求前,原有活動場所仍作為退休人員活動場所使用。
(十)社會化管理後,退休人員活動將如何組織和開展?
社區將組織國有企業退休人員開展有益身心健康的文化體育活動,指導和幫助他們通過各種形式的社會公益活動發揮餘熱。在三年過渡期內,根據適老性原則,各單位可結合本單位退休人員集中居住情況與所在街道社區採取「活動聯辦、場所共用」的模式,協同組織開展好退休人員的相關活動。
(十一)社會化管理後,單位如何開展關心關愛?
根據中央、集團等上級文件精神,各單位要繼續關心關愛退休人員,做好走訪慰問等工作,採取多種方式使退休人員能夠了解企業改革發展情況、提出意見、發揮餘熱。實行社會化管理後,單位關心關愛職工的情感紐帶不會中斷,將繼續開展通報會、座談會等活動,並做好重要節日的走訪慰問工作。
(十二)社會化管理後,退休人員出國(境)手續如何辦理?
按目前政策要求,退休人員在脫密期內和退休的廳(局)級以上幹部,不撤銷備案,因私出國(境)證照由單位人力資源部統一管理,申請因私出國(境)需履行審批手續。
成楠/編輯
張美書 張平/審核
歡迎訪問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第六研究院
投稿郵箱:httjnews@sina.com
主辦:航天六院企業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