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被各種導航慣壞後,原本就分不清東南西北的年輕人,有更多人成為了路痴。但真正路痴的誇張程度,仍讓很多人驚嘆,這是真路痴還是裝的呀,莫不是腦子不好使?
同一條路,冬天走和夏天走的感覺完全不同,白天和黑夜不同,順著走和逆著走也不同。排列組合起來,一條路能走出8條路來。
打滴滴或者和好友周末相約,確認定位時,只能靠附近建築的名字來判斷自己在哪。如果周圍沒有任何明顯的建築,就只能說自己在樹旁邊,在一朵雲彩下面。
大學的時候,我有一個女同學,課間從階梯教室出來上廁所,從廁所走出來後,經常會找不到回教室的路。
張愛玲在《天才夢》裡形容自己的路痴:「在一間房裡住了兩年,問我電鈴在哪兒我還茫然。我天天乘黃包車上醫院去打針,接連三個月,仍然不認識那條路。」
所以,路痴到底是怎麼回事?是天生的嗎?
1970年以來,通過對老鼠的實驗,我們已經確認哺乳動物擁有3種和方向有關的細胞。有辨別南北的方向細胞,負責搞懂自己定位的位置細胞,還有負責形成空間概念的網格細胞等。
總之,既有指南針,還有配套的坐標系,將二者結合後,還要擁有「你能搞懂自己的定位嗎」的綜合能力。當然,記路還需要一定的視覺記憶力。
三種細胞結合起來後,方向感特別好的人,會在腦中建立起看起來很高級的虛擬地圖,還能順時針逆時針90度旋轉,或者軸對稱翻轉。
這幾類細胞有一類發育的不太好,就可能影響整體的認路能力。比如叔本人,對人類擁有方向細胞這事兒還是蠻驚訝,難道真有人能自動找到北嗎?
這真的不是鴿子的獨特能力嗎?
不過哪怕是因為遺傳、成長環境之類的原因,導致這三種細胞有的發育得不太好,但為了辨識方向,每個人都會發展出自己的策略。
比如分不清南北,就提升觀察力。在大自然,靠太陽的位置,樹葉的生長狀況判斷南北,在城市也可以靠住宅區的陽臺朝向、樓與樓之間的間隔判斷南北。
如果沒法建立自己的腦內三維地圖,那就將手機地圖背下來,需要的時候直接套用。或者乾脆記憶具體坐標,比如某家鴨脖店往左拐。
反正要是真的沒有方向感,各種和方向有關的細胞不發達,對於認路這事兒,也還是可以「硬記」的,記憶這方面靠的就是海馬區了。
美國密西根大學曾對雙胞胎進行了記憶測試,研究人員找來500多對雙胞胎,讓他們看屏幕上的人臉、地點、物體和單詞,然後對他們的大腦進行核磁共振掃描。
結果是,回憶人臉和地點時,同卵雙胞胎的大腦活動出現了高度的相似性,但回憶單詞或者普通物體時,他們各具差別。這表明人類對於面孔和地點的識別能力,可能受遺傳影響較大。
所以方向感的確有天生的成分,後天的訓練只是一部分。
比如有的小孩子,去過一次公園或者姥爺家,下次就能帶大人找到。這種方向感很好的學齡前兒童不乏多見。
此外,方向感的確可能和性別有關。男性比女性的方向感更好,空間能力也更強。
有人說這和智人的演化歷程有關,漁獵採集社會中,男性需要長途跋涉到距離村社較遠的地方捕獵,這要求他們必須能夠找到回家的路。而女性則主要是在家附近負責採集。
但研究者還研究過其他動物,似乎不論是老鼠等哺乳動物,還是烏賊這類軟體動物,雄性的方向感總是比雌性要好一些。
此外,女性在舌頭下面滴上一滴雄激素後,她的方向感與空間感的測試得分也會上升。
據此推論,方向感的性別差異,可能只是演化的一種無害副產品,而非經過自然選擇。就像人類女性的大姨媽,人類男性的乳頭一樣。
雖然現實世界中女生路痴確實更多些,但也不排除一些人的破罐破摔。反正也不認路了,就直接跟導航走吧!或者跟身邊的人走就行。
畢竟,聰慧的人總不能處處都聰慧啊。來點無害的缺點,中和一下完美的自己沒什麼不好的。
不過廣大路痴可以了解一個事實,那就是如果真想認路,哪怕方向感天生不好也完全可以。
說到刻板印象,除了「方向感不好」外,女性還有個「記憶力好」的標籤,而認路這件事,除三種方向相關的細胞外,還和記憶力有很大關係。
女性相比男性,在認路時更偏好記地標,比如火鍋店、奶茶店和各種商場。在城市中生活,這可能是更實用的一種認路方法。
2004年,研究人員發現倫敦的計程車司機擁有更大的海馬區,這表明為了記憶道路、搞懂定位與規劃路線,他們的大腦後天經歷了大規模的長期訓練。這取得了顯著的效果,計程車司機成為了倫敦行走的人形GPS。
而每天上下學車接車送的小學生,路痴比例大幅度增加。
總之,方向感可能是天生的,但並不影響後天對認路技巧的掌握。很多路痴可能只是懶而已。
不過現在GPS和導航軟體這麼發達,不認路對生活也沒啥大的影響。但有的人連導航的地圖也看不懂,對於他們我只想說,咱不能徹底放棄治療啊。
資料參考:
https://www.scientificamerican.com/article/the-brain-cells-behind-a-sense-of-direction/
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5/12/151207081824.htm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