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掌部穴位圖解說 大全

2021-02-07 針灸正骨論壇網










董氏奇穴,曾是董門祖傳數十代之針灸絕學,療效極佳,其效果較「十四經穴」有過之而無不及。董門歷來口授心傳,不著文字,不傳外姓。為造福百姓,後經其傳人傳出。「董氏針灸正經奇穴學」計740穴,分布於手、臂、足、腿、耳及頭面等處,區分為十個部位。為實用方便,我把「一一部位(手指部位)」、「二二部位(手掌部位)」的穴位綜合在一起,並分別繪製成手掌部及手背部董氏奇穴實圖發表在博客上,與朋友分享。手掌部的董氏奇穴共為55個穴位(或穴組)。
  董氏手部穴位是看得見、摸得著、易自療,且療效顯著,是董氏奇穴重要的組成部分。單用董氏奇穴的手穴或與14經的穴位結合應用,既可用於日常保健又可有效的防治多種疾病。
  董氏手部穴位的資料多來源於錄象資料及楊維傑先生的「董氏奇穴針灸學」。其手圖是我經長時間的反覆核對相關資料繪製的,但難免有不準確的地方,敬請專家指正。
  施術方法:⑴手掌部針刺一般可1—3分,留針15分鐘以上(一般是左病右取)。⑵可用三稜針扎出血。⑶可用五根木牙籤捆綁在一起,剪平尖端,每穴點刺2-3分鐘以上。⑷按穴位圖、找到痛點即可下針或按摩,穴位不準也絕無副作用,建議中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試用。(5)撓側是大指一側,尺側是小指一側,這裡的所有的手指寬度均按一寸計。
  手掌部董氏穴位詳解:55個穴組。
  手指部位:39個穴組
  1.五虎穴:拇指一節中線之撓側5分線上,5個穴點。治療全身骨腫、肺炎、支氣管炎、頸淋巴結核、扁桃腺炎、腳掌內側部份腫痛、肝腫大、肝硬化。以三稜針刺出黃水效佳。治療全身骨腫,或藥物性骨腫,可配靈骨穴、大白穴、復原穴效果佳。
  治全身骨痛,足踝扭傷。
  2.三黃穴:拇指一節中線尺側3分線上,3個穴點。主治肝炎、肝硬化、肝癌、子宮炎、卵巢炎、脅痛。
  3.中間穴:食指掌面第一節正中央。主治:疝氣、心悸、胸部發悶、膝蓋痛、頭暈、眼花、眼睛痠痛、背痛。
  4. 大間穴: 食指第一節正中央撓側三分處是穴。主治:心悸,心臟性喘息、心內膜炎、疝氣特效、扁桃腺炎、腹脹氣、膝蓋痛、眼痛、三叉神經、小兒氣喘、疳積。
  5.小間穴:大間穴上二分半處。主治:支氣管喘息,吐黃痰、胸悶、心悸、膝蓋痛、小腸脹氣、疝氣(特效)、角膜炎、扁桃腺炎。小兒氣喘、疳積、腸炎(特效)
  6. 側間穴:大間穴下二分半處。主治:支氣管擴張、支氣管炎、吐黃痰、喉炙臠、角膜炎、麥粒腫、心悸、胸悶、膝蓋痛、腹脹氣、小兒氣喘、疳積、扁桃腺炎、腸炎(特效)。
  7. 沉陰穴:小間穴撓側二分處。主治:睪丸癌、睪丸瘤、疝氣痛、攝護腺腫大、前列腺腫、陰莖痛、陰門腫痛。
  8. 木穴:食指一節中央尺側3分處是穴及上下二分半處的兩個穴,共三個穴。主治:肝火旺盛、眼病、口苦耳鳴、脾氣暴躁、肩膀酸痛、項緊痛、膽固醇過高、脅肋痛、胃脹氣。木一穴、木二穴、木三穴在臨床應用上,可任取一~二穴
  9、雙喘一、二穴:食指第一、二節之間的指橫紋橈側及尺側盡頭處是穴。主治:氣喘、支氣管炎、肺炎、發高燒。使用三稜針點刺出血立即見效。
  10. 下間穴:食指第二節正中央處是穴。主治:心悸、疝氣、背痛、頭暈、膝蓋痛、兩眼發酸。大間、小間、側間、中間、下間等五穴為治療疝氣之特效穴
  11. 浮間穴:食指第二節中央偏撓側三分上一分半處是穴。主治:疝氣、尿道炎、牙痛、胃脘痛、小腸寒脹。如刺出黃水神效。
  12. 外間穴:當浮間穴下三分處是穴。主治:疝氣、膀胱炎、尿道炎、牙痛、胃脘痛、小腸脹氣。如刺出黃水神效。浮間、外間通常兩穴一起取用(效果佳)
  13.天、人、地陽穴:人陽穴:掌心向上,當食指第二節中央撓側五分處是穴。天陽穴:當人陽穴直上二分半處是穴。地陽穴:人陽穴下二分半處是穴。 
  主治:睪丸炎、睪丸瘤、陰囊水腫、陰莖痛、疝氣痛、前列腺腫大、隱睪症。
  14. 內陰穴:食指第三節中央偏撓側四分下二分半處是穴。主治:睪丸炎、睪丸痛、陰莖痛、疝氣痛。天陽、地陽、人陽、內陰、沉陰五穴,為治療睪丸疾病的特效。對疝氣、前列腺腫、陰莖腫痛也有很好的療效。
  15. 火星上穴:中指第一節正中央處是穴。火星下穴:中指第二節正中央處是穴。
  主治:心悸、頭暈、狹心症、心臟性喘息、心臟瓣膜症、肩胛骨痛、胸痛、肺癌、多發性骨癌、兩腿痛、五十肩、嗝逆、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治療肺癌用於配穴,有立止胸痛之效果)特效主治:打隔
  16. 土興穴:兩個穴。土興一穴:中指第一節中央的火星上穴下三分處是穴。土興二穴:在火星上穴上三分處。主治:胃痛、急慢性腸炎、兩脅痛、脾臟炎、胃腺癌、牙痛。
  17. 火龍穴:中指第一節中央撓側三分線上、包括上下二分半處的穴共三穴。主治:心窩痛、心悶、胸痛、背痛、心臟擴大。特效:心絞痛、心臟麻痺。
  特效配穴:火龍穴任取一~二穴配心靈穴、肺靈穴治心絞痛、心臟麻痺奇效。
  18.心常穴:中指第一節正中央尺側三分線上、共三穴。主治:心悸、心臟性風濕病、心肌梗塞,狹心症、肺癌、肺結核、胸痛。配穴:心常一穴、二穴、三穴配靈骨穴、大白穴治肺癌、肺氣腫特效。
  19.雙靈一、二穴(係董氏七十二絕針之一):中指第一、二節橫紋正中央兩側各二分半處是穴。主治:肺癌、骨癌、心臟內膜炎、腎炎水腫、肝癌、肝硬化、血癌、白疲風、口腔炎、喉癌、百日咳、小兒瘠積、小兒消化不良、心臟擴大、狹心症、心律不整、胃腺炎、及重症急救。治小兒疾病,以三稜針刺出水或血效著。
  特效主治:肺氣腫、肺癌配穴:雙靈穴、火海穴、火靈穴、木華穴、靈骨穴、大白穴。胃腺癌配穴:治療配門金穴、四花上穴、通胃穴、通關穴、土水穴(特效)
  20. 脾腫一、二穴:可雙手取穴。中指第二節中央火星下穴上下各二分半處。主治:脾腫大、脾臟發炎、胃脹、腳趾酸痛、胸痛、肺炎、心臟病、背痛。特效主治:脾腫大。配穴:配三重一穴、二穴、三穴效果顯著。
  21. 木華一、二穴:中指第二節正中央撓尺側五分處。主治:小腿脹痛、胃腸脹氣(肝病引致)、脾臟腫大、腿部抽筋。又治肩痛。特效主治:小腿脹痛,木華一穴、二穴中任取一穴,治療小腿脹痛有(立解之效。)
  22. 開脾穴:中指第三節正中央點。主治:食慾不振,胃口不開、嘔吐、心悶、頭昏。
  23. 土航一穴:無名指第一節正中央點處是穴。主治:頭昏、嘔吐、胃脹、氣喘。特效主治:腹痛。
  24. 土航二穴:無名指第二節正中央處是穴。主治:腳麻、小腿外側痛、腹痛、頭昏。特效主治:腹痛
  25. 三眼穴:無名指第一節正中央點偏撓側三分處、共三穴。主治:消化不良、胰臟炎、脾臟炎、下痢、胃病嘔吐、失眠症、發燒、功同足三裡,本穴具有預防疾病、保健及強壯的作用、相當於足三裡。治療失眠配鎮靜穴。
  26. 鳳巢穴:無名指第一節中央偏撓側五分上二分半處、共三穴。主治:子宮癌、子宮瘤、子宮炎、月經不調、赤白帶、崩漏、輸卵管不通、子宮前傾或後屈、不孕症、陰門腫痛、肩凝症、卵巢炎。特效主治:子宮炎、子宮瘤、卵巢炎。特效配穴:以鳳巢一穴、二穴、三穴配婦科穴治子宮炎、子宮瘤、卵巢炎特效。主治:婦科百病。
  27. 復原穴:無名指第一節中央偏尺側三分及上二分半處,共3穴。主治:骨骼腫大、骨膜炎、筋腫痛、脊椎骨疝板症(骨刺)、坐骨神經痛、腰痛。
  28. 木靈穴(董氏七十二絕針之一):無名指第一、二節間之橫紋中央內外側二分半處,共2穴。主治:肝硬化、肝炎、肝癌、兩脅痛、膽囊炎、膽道蛔蟲症。痿症、半身不遂。以三稜針刺出黃白色液體、或刺出黑血均效。
  特效主治:肝膽疾病
  特效配穴:木靈穴配木海穴、木神穴、三黃穴、木黃穴治療肝膽疾病(特效)。
  29. 定喘穴:無名指第二節正中央偏撓側二分半是穴、共三穴。主治:支氣管喘息、脾喘、右心衰竭。特效主治:喘息特效配穴:定喘穴配木炎穴治喘息(效佳)。
  30. 還巢穴:無名指第二節正中央撓側五分是穴、共三穴。主治:子宮癌、子宮瘤、卵巢炎、卵巢囊腫、月經不調、赤白帶、輸卵管不通、子宮不正、安胎、陰道炎、尿道炎。配婦科穴治婦科百病。
  31. 木炎穴:無名指第二節正中央偏尺側二分半是穴、共三穴。主治:各種肝炎、肝硬化、腹水、兩?痛、腳抽筋、氣喘。特效主治:B型肝。特效配穴:木炎穴配合耳針肝治療B型肝。
  32. 偏肩穴:無名指第二節中央尺側五分處是穴。主治:肩背痛、五十肩、頸項痛、手背外側痛、慢性肝炎。偏肩穴配靈骨穴、大白穴、中白穴效果更佳。
  33. 太陽穴(原名眼黃穴):小指第一節正中央處是一穴、小指第二節正中央處是二穴。主治:太陽穴痛、偏頭痛、黃膽病、頭暈、頭昏、低血壓高、三叉神經痛、眼病、手指痛、眉稜骨痛。特效主治:偏頭痛、太陽頭痛、頭暈。
  特效配穴:太陽一二穴配靈骨穴治偏頭痛、太陽頭痛、頭暈,下針(一分鐘立癒)。
  34. 分水穴:小指第一節正中太陽一穴撓側三分及上下二分處三個穴。主治:坐骨神經痛、腰痛、腎炎水腫、耳鳴、耳型、腰脊椎疝板症(骨刺)。
  35. 水源穴:小指第一節正中央尺側三分三個穴。主治:頸椎骨骨刺、手麻、腹痛。(水源穴配中自穴治頸部骨刺)。特效主治:手麻特效配穴:水源穴配肺靈穴治手麻(卓效)。
  36. 通骨穴:小指第一、二節橫紋中央內外側三分、二穴。主治:坐骨神經痛、腰痛、脊椎炎、脊椎長骨刺。
  37. 水清穴:小指第二節正中央撓側三分及上下二分處、三穴。主治:偏頭痛、腰痛、腿痛、睪丸炎、腎炎水腫、尿道炎、膀胱炎。特效主治:偏頭痛、腰痛、腿痛、睪丸炎、腎炎水腫、尿道炎、膀胱炎
  特效配穴:水清穴任取一~二穴配中白穴。
  38. 水海穴:小指第二節正中央點尺側三分及上下二分、共三穴。主治:項緊痛、背痛、腰痛、坐骨神經痛。特效主治:腰背酸痛。特效配穴:配腕順一、二穴治腰背酸痛有(卓效)。
  39. 失枕穴:小指第二節正中央偏尺側二分上二分處是穴。主治:頸項痛特效,失枕、用腦過度致頭昏腦脹。特效主治:失枕穴治療落枕之特效穴。效果神速(針下立除)。
  手掌部位:16個穴組
  40. 土水穴:手掌的拇指第一掌骨之撓側骨下、大魚際的上方、共三個穴。劑量:沿骨下直刺五分~一寸半。主治:全身骨腫痛、骨膜炎、坐骨神經痛、腰痛、兩腿內側肌肉痛,急慢性胃炎、久年胃病、咳嗽、氣喘、扁桃腺炎。
  41. 重仙穴:手掌向上,當大指骨與食指骨之間骨縫下是穴。與手背靈骨穴相通。
  劑量:直刺一~二寸。三稜針刺出血主治:背痛、胸痛、肺炎、肺癌、肺氣腫、感冒、咳嗽、氣喘、心悸、膝蓋痛、退燒、喉炎。
  特效主治:治療背痛、胸痛。配穴:重子穴配重仙穴治療背痛、胸痛(特效)。
  42. 重子穴:拇指掌骨與食指掌骨之間,虎口下一寸處穴。與手背大白穴相通。
  劑量:直刺一~二寸。 主治:背痛、胸痛、肺炎、肺癌、肺氣腫、感冒、咳嗽、氣喘、心悸、膝蓋痛、退燒、喉炎。特效:小兒疾患,三稜針刺出血(特效)。
  43.金星上穴:在掌麵食指第二掌骨中央撓側。金星下穴:在金星上穴尺側的三分。劑量:針2-4分或使用三稜針點刺出血。主治:肺病、肺結核、肺氣腫、哮喘、支氣管炎。(金星上下穴配靈骨,大白兩穴使用效佳)
  44. 三風穴:手掌朝上,食指與中指叉口上2分半、5分、7分半處共三穴。
  劑量:直刺二~四分或使用三稜針點刺出血主治:頭風痛、項緊痛、偏頭痛、兩肩痛。
  45. 三齒穴:手掌朝上,當中指與無名指叉口上2分半、5分、7分半處共三穴。
  劑量:直刺二~四分或使用三稜針點刺出血。主治:牙齒痛、齒齦炎、咽喉炎、扁桃腺炎、胃炎、胃痛。
  46. 三河穴:手掌朝上,當無名指與小指叉口上2分半、5分、7分半處共三穴。
  劑量:直刺二~四分或使用三稜針點刺出血。主治:坐骨神經痛、子宮痛、下腹痛、兩腿痛、膽疾、脊椎骨長骨刺。特效主治:治療腰痛、坐骨神經痛
  47. 三毛穴:手掌朝上,當食指掌骨骨上正中央上5分、1寸、1.5寸是穴。
  劑量:斜刺三分。直刺二~五分。 主治: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胃腺癌、肺結核、肺癌、鼻癌、支氣管炎、氣喘、扁桃腺炎、肺病。
  48. 三火穴:掌面朝上,當中指掌骨骨上正中央上5分、1寸、1.5寸是穴。劑量:斜刺三分。直刺二~五分。 主治:心律不整、心臟性風濕病、狹心症、心臟擴大、胸痛、背痛、耳鳴、偏頭痛、前額頭痛、頭暈。選顏色青紫之穴位下針奇效。
  49。三星穴:掌面朝上,當無名指掌骨骨上正中央上5分、1寸、1.5寸是穴。劑量:斜刺三分。直刺二~五分。 主治:兩脅痛、肋膜炎、黃疸病、肝炎、口苦、耳聾、兩腿內側筋痛、胃脹、脾臟腫大。
  50. 手解穴(董氏三十二解穴之一):小指掌骨與無名指掌骨之間,握拳時小指尖所觸之處是手解一穴,距一穴上五分「向手腕方向」是手解二穴。劑量:直刺二~八分。針下立解或用三稜針扎出血即解。主治:解暈針,或下針以後引起之麻木、針口痛、氣血錯亂之刺痛、坐骨神經痛、(下針立解)腰痛、三叉神經痛、全身痛、開刀後傷口疼痛、又解食物中毒、藥物中毒、急性胃腸炎疼痛難忍、拔牙時麻醉止痛、子宮手術之麻醉止痛(當麻醉使用,需配心靈穴)。二穴兼能治膽疾、膽石症、膽囊炎、神經麻痺。針下立解,或以三稜針出血即解。(手解穴為最佳之止痛穴,故治療肺癌、鼻癌時必須加針本穴。)
  51.上高穴(董氏七十二絕針之一):手掌第四、五掌骨之間處(手解一穴上一寸「向手腕方向」或手解二穴上五分為上高穴。直刺2-8分。主治:腹膜炎、肋膜炎、盲腸炎、卵巢炎、急慢性小腸炎、增高。特效主治:腹膜炎。配穴:上高穴配下高穴為治療腹膜炎之特效穴。
  52.下高穴(董氏七十二絕針之一):手掌第四、五掌骨之間處,手解一穴上二寸,手解二穴上一寸處(向手腕方向)。主治:腹膜炎、肋膜炎、盲腸炎、卵巢炎、急慢性小腸炎、增高。
  特效主治:增高。特效配穴:上高穴配下高穴同時具有促進腦神經皮質素分泌之作用,故又可以增高,下針二十次約可增高五~十公分,超過二十歲以後,效果較小。
  53.三海穴:手掌朝上,當小指掌骨上正中央是二穴,下五分(向手指方向)是一穴、上五分處(向手腕方向)是三穴。劑量:直刺二分~五分。主治:急慢性腎盂炎、膀胱炎、子宮瘤、卵巢瘤、子宮炎、卵巢炎、坐骨神經痛、腰痛、脊椎炎、腎虧陽萎、早洩、增高、項緊痛、後腦疼痛、膽汁分泌不足。
  54. 骨關穴(董氏七十二絕針之一):手掌朝上,當腕橫紋正中央下(向手指方向)五分偏撓側五分或食指與中指叉口直上腕橫紋處下五分。劑量:直刺三~五分。主治:坐骨神經痛(奇效),半身不遂(特效)脊椎骨增生壓迫神經痛(骨刺)十二指腸炎、解尿酸毒、食物中毒、藥物中毒。(董氏三十二解針之一)
  特效主治:坐骨神經痛(奇效)
  55. 穴道名稱:木關穴(董氏七十二絕針之一):手掌朝上,當腕橫紋正中央下五分偏尺側五分處是穴。亦即中指與無名指叉口處直上至腕橫紋下五分偏尺五分處。劑量:直刺二~五分。主治:腰痛(特效)心悶、兩脅痛、黃疸病、坐骨神經痛、腿痛、腹膜炎、全身關節痛(特效)解尿酸毒、食物中毒、藥物中毒。(董氏三十二解針之一)特效主治:全身關節痛、尿酸性關節炎。
  配穴:骨關穴,木關穴治療尿酸性關節炎。

以上內容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您看此文用 秒,轉發只需1秒呦~-

不要自私,轉發朋友圈,朋友愛死您~


識別以上二維碼可添加官方課題負責人微信。諮詢以下8月份安排。



   

微信號:13671117092(←長按複製)

添加個人微信號諮詢 中醫培訓 中醫課程,洽談合作,分享中醫知識等。

用  · 秒,轉發只需1秒呦~ 

點擊下方有驚喜。


相關焦點

  • 人體手掌穴位圖解大全
    從整體上看,手部是一個倒置的人體縮影,從手掌根部至整個手掌,相當於人體的頸部和軀幹,反映了胸、腹腔中各個臟腑、器官的健康狀況;拇指
  • (高清詳解) 手掌穴位圖解大全
    具體治療方法:治療穴位是指甲邊上的商陽穴和第一關節的大腸穴, 手法是深壓緩揉,感到疼痛就行了。如若達不到此種程度,多花工夫揉搓大腸穴。按摩的穴位 :肝穴 (大腸、商陽穴、神門穴)(手掌穴位圖解大全)提高生殖功能可刺激小指第一關節掌側的腎穴;加刺位於腎穴之下的命門穴,手掌小指側的生殖區,手背的陽池穴;手掌中央的心包區、無名指指甲旁的關衝穴,對安神寧心,調節植物神經也有效。每天用香菸灸這些穴位和區帶8-10次,同時在做家務活的空閒時間裡,認真仔細地按壓這些穴位和區帶,更年期的種種症狀一定會減輕。
  • 人體手掌穴位疾病圖解大全
    從整體上看,手部是一個倒置的人體縮影,從手掌根部至整個手掌,相當於人體的頸部和軀幹,反映了胸、腹腔中各個臟腑、器官的健康狀況;拇指、小指則代表上肢;食指、無名指則代表下肢;中指代表了頭面、五官。具體治療方法:手掌上有許多治療哮喘有效的穴位。哮喘穴,位於食指中指分岔處的手掌上。哮喘穴是治療哮喘穴位中最為有效的穴位,哮喘發作時,應首選此穴,在家裡,用香菸灸很有效。感到燙時,把香菸從穴位上方移開,隔一會兒,再灸一次,共灸8--16次,哮喘發作便會止住。如果討厭香菸,可把4-5根牙籤捆成束,刺激哮喘穴也可。
  • 董氏奇穴丨手掌部穴位詳解(收藏版)
    為實用方便,我把「一一部位(手指部位)」、「二二部位(手掌部位)」的穴位綜合在一起,並分別繪製成手掌部及手背部董氏奇穴實圖發表在博客上,與朋友分享。手掌部的董氏奇穴共為55個穴位(或穴組)。  董氏手部穴位是看得見、摸得著、易自療,且療效顯著,是董氏奇穴重要的組成部分。單用董氏奇穴的手穴或與14經的穴位結合應用,既可用於日常保健又可有效的防治多種疾病。
  • 面部穴位圖解大全 按摩臉部穴位圖
    每日分享更多中醫知識中醫認為「頭為諸陽之會,面為五臟之華」,按摩美容即運用一定手法,作用於面部的穴位,使面部氣血流暢,達到美化容顏的目的。面部穴位圖解大全詳解 睡前面部美容穴位 手法教程面部穴位按摩可促進血液循環、祛病養生,還能有效去除角質和廢棄物,並補充營養及水分,從而改善膚色,使皮膚得到完全的放鬆和恢復。面部按摩要求手法要穩定,部位要準確,力度要適中,快而有序。
  • 面部穴位圖解大全 | 按摩臉部穴位圖
    面部穴位圖解大全詳解 睡前面部美容穴位 手法教程面部穴位按摩可促進血液循環、祛病養生,還能有效去除角質和廢棄物,並補充營養及水分,從而改善膚色,使皮膚得到完全的放鬆和恢復。面部按摩要求手法要穩定,部位要準確,力度要適中,快而有序。臉部穴位除了美容,緩解疲勞,還可以瘦臉。我國傳統中醫學中的面部穴位按摩可以達到臉部」減肥「的目的。
  • 面部穴位圖解大全 按摩臉部穴位圖 彩圖
    面部按摩的主要部位是,額部、眼周、鼻、二顳、二頰、口周及下頦部。 左手掌、中指撐緊額部肌肉,右手中指插在指間左右按摩。 兩手中指和無名指在額部做螺旋形按摩。 兩手食指或中指輕按太陽、睛明、頰車、聽宮、迎香、人中等穴。 用手小魚際向上南推眼外角魚尾紋。兩手輕拍兩頰及下頦。食、中、無名三指併攏輕叩前額中部。 兩手全掌及手指輕摩整個面部,以使面部皮膚及肌肉恢復彈性。
  • 手部穴位圖(高清詳解)
    以下位於人體手部的穴位 ,學習掌握手背、手掌穴位按摩方法。可高清另存為下載手部穴位圖解大全中醫認為手部經絡穴位豐富,既有手三陽經、手三陰經及其穴位循環與分布,又有十四經的溝通聯繫,眾多經外奇穴的分布,治療手穴能治療全身疾病。手部穴位圖(高清詳解)
  • 手掌穴位詳解十分珍貴--一定要收藏
    當你身體稍有不適,可以通過手掌穴位進行調整達到治病強身目的,可以用按摩,也可以用手針療法。
  • 手掌腳膝穴位可以治百病,90%的人不知道!
    這是以經絡理論為基礎,在手部的一些特定穴位上按摩或針刺,以治療疾病的療法。它具有疏通經絡,調和氣血,協調陰陽之功效。對於各種疼痛性疾病,急性扭傷等有較好的療效。 有關上肢與全身的聯繫,早在《內經》中就有記載,如《靈樞·動輸》說:「夫四末陰陽之會者,此氣之大絡也。」
  • 手部穴位
    在人體的身上,有幾百個神奇的穴位;在小小的手部,有很多個穴位,手部有反射區,按按人體的手部穴位,便能緩解某些疾病,甚至痊癒。
  • 面部穴位圖解大全
    我國傳統中醫學中的面部穴位按摩可以達到臉部」減肥「的目的。通過按摩刺激臉部及耳部的穴位,讓疲勞、浮腫的臉恢復活力哦!左手掌、中指撐緊額部肌肉,右手中指插在指間左右按摩。兩手中指和無名指在額部做螺旋形按摩。兩手食指或中指輕按太陽、睛明、頰車、聽宮、迎香、人中等穴。用手小魚際向上南推眼外角魚尾紋。兩手輕拍兩頰及下頦。食、中、無名三指併攏輕叩前額中部。兩手全掌及手指輕摩整個面部,以使面部皮膚及肌肉恢復彈性。
  • 面部穴位圖解大全 按摩臉部穴位圖 埋線師、美容師別錯過了!!
    左手掌、中指撐緊額部肌肉,右手中指插在指間左右按摩。 兩手中指和無名指在額部做螺旋形按摩。 兩手食指或中指輕按太陽、睛明、頰車、聽宮、迎香、人中等穴。 用手小魚際向上南推眼外角魚尾紋。兩手輕拍兩頰及下頦。食、中、無名三指併攏輕叩前額中部。 兩手全掌及手指輕摩整個面部,以使面部皮膚及肌肉恢復彈性。
  • 手部穴位圖(手心穴位圖)及按摩保健療法
    根據中醫經絡學,人體最重要的12條經絡中,與手相關的有6條,此外,手部還有99個穴位(區)。醫學專家提示,按摩或按壓這些穴位,能起到治療疾病和保健的作用。勞功穴:位於手掌心橫紋中,仰掌握拳時中指尖所指處。
  • 手部穴位按摩教程!
    舉起你的左手或右手放於胸前,攥緊成拳頭堅持30秒後,打開手掌。打開後,手掌白白的顏色是馬上消失呢,還是會殘留短暫的時間?當緊緊握拳時,會壓迫到手掌的血管,而這樣的擠壓動作會阻斷血液系統流通,因此手掌會變成白色。變成白色的手掌,若能馬上恢復原來的膚色,就表示血管健康。
  • 中醫美容COCO姐分享:面部穴位圖解大全
    面部穴位按摩可促進血液循環、祛病養生,還能有效去除角質和廢棄物,並補充營養及水分,從而改善膚色,使皮膚得到完全的放鬆和恢復。面部按摩要求手法要穩定,部位要準確,力度要適中,快而有序。      臉部穴位除了美容,緩解疲勞,還可以瘦臉。我國傳統中醫學中的面部穴位按摩可以達到臉部」減肥「的目的。通過按摩刺激臉部及耳部的穴位,讓疲勞、浮腫的臉恢復活力。
  • 手掌按摩法,按手掌,治百病!
    中醫講,人體全身都遍布穴位,穴位關乎人的命脈,對我們至關重要。
  • 穴位按摩治病大全
    十指連心,「十宣」穴位於此處,可宣洩心中鬱結之氣。40個常見穴位及治療疾病大全!1.扁桃腺疼痛——合谷穴「合谷」是將拇指和食指張成45度角時,位於骨頭延長角。指壓「合谷」對於緩解扁桃腺疼痛非常有效,合谷穴不僅能用於扁桃腺疼痛,對於牙痛、高血壓、面皰也很有效。
  • 手部穴位與全身臟腑經絡關係
    手部反射點兩千多年前《黃帝內經》認為人體局部與整體有辯證統一的地方。《靈樞》也有診魚際紋路之法及爪甲診病法。唐代王超《水鏡圖訣》就介紹過小兒指紋診病方法。「手掌信息關全身。」這些認識,是古代醫學家診斷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凡事物的局部都相似於該事物的整體,這是全息定律的基本定則。人,是以五臟為中心,通過六腑、經絡溝通表裡,運行氣血而構成了—個有機的整體。「十指連心」,現代解剖學證實,手神經直接連著大腦,當臟器有病變時,就由自律神經傳到大腦,然後,再通過腦脊髓神經把變化情形顯示到雙手上。
  • 最全腳底穴位圖解大全
    傳統的中醫理論中,人體有十四條經絡(俗稱正經),共365個穴位,和每年的天數相同,以象徵「天人合一」的中國文化基本理論。至於後世由實驗、證明所陸續發現的新穴,至今已達4000多個,可說是一套極為完備的實用醫學。將人體肝、心、脾、肺、腎等五臟,及膽、小腸、胃、大腸、膀胱、三焦等六腑的活動功能,及相互關係分析歸納成臟腑學說,而五臟六腑各有經絡連繫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