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歲進入體制內,還有晉升提拔的空間嗎?

2020-12-08 華圖教育

按公務員招考規定,35歲以後會被限制參加公務員考試。所以對於很多考生來說,35歲是他們最後奮鬥的一年,一旦考不上將會永遠錯失體制內崗位。如果在35歲僥倖考上公務員,會是什麼情況呢?圖圖認為有3種:

1、人才引進

這種招考方式主要以研究生、博士生為主,為了搶到人才,各省都出臺了不同的福利政策,有些飛去還給人才提供福利房。研究生主要被安排到事業單位工作,這類人才上岸的年齡差不多在26歲左右。如果是博士生,肯定會成為事業單位重點培養的對象。博士生如果被安排到專業技術崗位,直接就能被評為中級職稱,工作幾年後就能混到副高級別,薪資待遇什麼的也很優厚。

如果被安排到管理崗位,可以直接被任命為管理七級(正科級公務員),未來前途必定不可限量。普通事業單位職工可能幹一輩子都只是中級職稱,基本沒有晉升副高的機會。就算是在管理崗也只是管理九級,很難晉升為管理八級。所以,博士生在事業單位的競爭力是非常大的。

如果是黨政機關單位,可以直接免試成為公務員,一年實習期滿後可直接晉升為正科級實職幹部,任職滿兩年,有機會晉升為副處級幹部。由於人才引進渠道非常特殊,所以學歷越高在晉升提拔上的優勢也就越大,只要晉升順利,博士生完全可以在十年內晉升為廳級幹部。

2、軍隊轉業

如果是軍官轉業到地方上任職,35歲大多以營級幹部為主,可以擔任副科級實職崗位。也會被安排到公務員崗位工作,雖然無法享受行政編制,但可以使用專門的軍轉編制,也算是有保障。這類人因為有部隊工作的經驗,所以在晉升提拔上並不會有太大的困難。如果是團級幹部,可以直接享受副處級待遇,工作兩年後就有晉升正處的資格。不過團級幹部大多以40歲以上的為主,30多歲的很少見。

3、國有企業轉入

如果國有企業幹部想要調任地方工作,最低級別也是副處級起步,35歲就被安排到副處級,前途自然一片光明。而且這類人通常有很深的人脈關係,前面肯定是一片坦途。

除此之外,還有普通退役軍人的安置,現在也只能被安排到事業單位工勤崗位,發展空間很有限,只能勉強達到混日子的級別。最後能不能考上幹部崗位,完全看自己的能力和運氣。

相關焦點

  • 行政、事業單位提拔處級幹部有年齡限制嗎?
    不管是行政單位還是事業單位,想要從正科級幹部提拔為處級幹部,除了任職年限這一硬性條件外,還有年齡方面的限制。事實上,不光是科級提拔為處級,體制內所有崗位在提拔時都要遵循 「四化」 要求,所謂 「四化」 即革命化、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一直都有明確的限制。
  • 體制內的35歲,究竟是怎樣的一個「坎」?網友:不再年輕靠邊站吧
    原標題:體制內的35歲,究竟是怎樣的一個「坎」?網友:不再年輕靠邊站吧都說職場是吃青春飯的地方,其實想來也確實如此。30歲後的青春,這碗飯,已經逐漸變涼。30歲後的職場還會有你的一席之地嗎?30歲後,身體機能能比上20歲的年輕人嗎。
  • 公務員五年內可以提拔到正科嗎?有這些條件,升副處都沒問題?
    普通本科畢業生進入公務員隊伍,按照目前黨政領導幹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副職晉升正職,需在副職崗位上任滿兩年,下一級正職晉升上一級副職,需在下一級正職崗位上任滿三年」的規定,公務員想五年內從科員晉升正科,理論上時間是不夠的。
  • 事業單位工勤編能提拔為副科級幹部嗎?如何才能晉升?
    看到有人提問,【事業單位工勤編能提拔為副科級幹部嗎?如何才能晉升?】,小編先給出結果,這是可以的,途徑還不止一條,下面簡單的分析下。關於問題中需要指出來的幾個問題一、體制內的編制要知道,現在說的體制內的編制,一般指的是公務員的行政編(參公單位的事業編)、事業單位的事業編、其他(央企、電信、菸草、銀行等等)簡單的判斷是不是體制內,就看看是不是滿足「
  • 體制外到體制內,35歲想辭職,一線城市15萬劃不划算
    35歲,這個年紀很尷尬。每當夜深人靜自我反思,感覺自己活得很窩囊、很失敗,大小也是一個碩士,幾乎是一事無成,高不成低不就,這種懸崖狀態最難受。從體制內,到體制外,再想回到體制內,我到底做錯了什麼?從資產來說,奔忙在一線,房車是有了,但屬於「二手」。
  • 這屆35歲+的中年人為何紛紛念起了體制內的好?
    是啊,一個二十多歲的公司,目前公司裡基本上都是二十多歲的年輕人,那麼多年前就進了公司的那批人「凍齡」了嗎?如果沒有,那麼,他們去了哪裡?除了特定行業和自己創業以及體制內人士之外,那些在私企外企小個體打工的人,過了35歲真的很容易失業嗎?知乎上這個高贊高答的帖子給了我們一些答案:現在網上流傳的35歲很多人會失業,究竟是危言聳聽,還是真實存在的?
  • 在基層工作,35歲還沒有提拔副科級,這輩子還有前途嗎?
    那麼,在基層工作35歲還沒有提拔,到底還有沒有前途呢?其實,在縣區一級,特別是鄉鎮街道等最基層的行政事業單位,35歲還沒提拔的幹部還是比較多的,大部分公務員在35歲時已經按照職務與職級並行享受了副科級待遇,但是事業編制還沒有提拔的卻大有人在。很多人對基層幹部的評價是,如果35歲之前還沒有提拔,那基本上已經沒有什麼前途了,這也是很多基層幹部自身的看法。
  • 縣級體制內,這三個崗位最容易從副職轉為正職,你知道嗎?
    大家知道,在體制內,要想得到提拔使用是非常困難的,要靠工作能力,也要靠人脈關係,有時候還得靠運氣。在不同的崗位、不同的單位上,提拔使用的機率都是不一樣的。很多人認為,在體制內,從副職提拔到正職是理所應當的,只有一步之遙,比如從副鎮長到鎮長。
  • 體制內,這幾個單位最愛高配幹部,調過去提拔機會更大
    在體制內,低職高配是一種非常普遍的現象,但在上輪的機構改革中,已經對這種現象進行了一定的整治,除去一些特殊的部門之外,一般的單位都不再允許低職高配。但有些單位依然會享受這樣的待遇,同樣級別的單位,可能配備幹部的行政級別是不一樣的,因此,對於這些單位的人員來說,提拔晉升的機率要更大一些,更容易一些,那麼,具體都有哪些單位呢?我們以縣級為例,去看一看,具體的單位都有哪些?第一,紀委監委。
  • 35歲後不要考注會了能有發展空間嗎?
    35歲是職場人的梗,有人說過了35歲的職場是快畫句號了,也有人說過了35歲的都能將要轉型做中高層領導,那麼作為把職業生涯規劃再財會行業的我們來說,35歲後不要考注會了能有發展空間嗎?考了注會呢?會獲得更大的晉升機會嗎?高頓cpa小編給大家提幾個中肯的建議。
  • 40歲的人晉升無望,辭職風險大,非常尷尬,如何選擇職業方向?
    1,晉升希望不大幹部提拔需要年輕化,單位需要活力,要不停地輸入新鮮血液。年輕人思想活躍,思路開闊,敢闖敢拼,40歲在年齡上不佔優勢。想用十幾年的積累的工作經驗,和人脈再上一層樓,或者通過轉行來實現事業的第二春,但是因年齡限制,往往達不到要求。
  • 北京大學75%畢業生進入體制,體制內是工程人的歸宿嗎?
    也就是說,超過四分之三的北大畢業生進入體制。雖然這篇《南方周末》的文章有標題黨之嫌,仔細分析文章數據的話,可以分析出不少問題,但是不管怎麼說,這一統計數據還是反映了一個現實的問題——體制內越來越吃香了。
  • 體制內吃虧的為什麼總是老實人?這是我聽過最顛覆三觀的答案
    領導口頭說不讓老實人吃虧,提拔的卻都是親近他的人,你該怎麼辦?2.為什麼有人送禮,別人高高興興接受,而你的禮品卻送不出去?3.為什麼別人通過一次飯局,就把難事給辦了,而你卻羞於各種飯局?4.和其他單位或者部門的領導打交道,你該如何做?5.你的上級經常讓你辦一些灰色事,你該如何辦?6.領導到底喜歡提拔哪種類型的下屬呢?
  • 三十六歲正科幹十多年提拔不了,輸在一個字上:命!
    在體制內混,有時候真講點命。有個朋友老李,四十八九歲,以前是部隊副團轉業,36歲,到質監局辦公室當副主任(定主任科員),能力很強,人緣也很好,同事們都比較看好他的前途。那時候質監局還是垂直管理,為了進步,他主動申請到縣質監局工作,提了一級任局長,想著以後再從縣局局長位子上提拔市局領導或到省局任職。當時他有個部隊首長在省局當領導,原想著憑著這層關係應該會有一定機會。不成想,質監系統改革,不再垂直管理,第一輪人事調整他沒調回市裡,提拔不成,反而由局管幹部變成了縣管幹部。後來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調回市局擔任辦公室主任。
  • 找工作都要 35 歲以下,35 歲以上的人都哪去了?跑不了3個下場
    要求35歲以上的,應聘的人需要特別優秀,要求特別高,高出了汪磊的天花板。對此他非常鬱悶,也非常好奇,招聘的崗位都要求35歲以下,那麼35歲以上的人都幹啥去了?35歲成了汪磊的魔咒,也成了很多中年人的魔咒,35歲的職場人,到底該何去何從?
  • 體制內退休老領導,給年輕人的5句話,有人工作幾十年都沒弄明白
    有一天,他跟一個好兄弟喝酒的時候,談到了職場人際關係,尤其是體制內。讓他的兄弟感到非常有壓力,小威就說句:我們不需要什麼高人指點,但是一定要有引路人,不然,真的會出力不討好,有時候得罪了人自己都不知道。小威說:「我在入職之前,父親帶我去見了一個他的老領導,老領導已經退休了。
  • 在體制內生存,修心很重要
    認識一個90年代初的大學生,在鄉鎮幹了10多年,三十多歲了還是個科員,老牌大學生的工作熱情和尊嚴感消失殆盡。於是抓住機會考進縣城某機關,進了城之後,發現除了生活方便了很多之外,晉升的機會更加渺茫。於是有人就說了,走公務員這條路,就是這點不好,職務晉升是最核心的價值取向和目標追求,要麼強融進這個暗藏刀光劍影的圈子,使出渾身解數往上擠,要麼才氣過人,硬本事考上去,要麼就只能一輩子坐冷板凳,勉強自己安於平凡。其實這只是很多人過於悲觀的論斷了。相對來說,公務員的各項保障和社會地位還是不錯的,能夠得到晉升的也大有人在。
  • 體制內不爭不搶不進步的佛系青年,他們是這麼想的
    常年從事公務員管理工作,進入體制內不想升職的越來越多,特別是近幾年90後甚至是95後招錄的公務員,好多都是佛繫心理,讓領導都不知道怎麼管理他們。其實,體制內,現在的佛系青年越來越多,這些佛系青年,普遍有以下一些特點:一是家庭條件比較好,只求工作穩定。對於進入體制內,就是求一個穩定的工作和父母的面子,自己對於這份待遇是不在乎的,對於職位的晉升也是無所謂的。
  • 基層官場中,「無知少女」的前途還有過去那麼好嗎?
    在官場中,有這麼一種說法:「無知少女」將佔盡優勢,受到各級的歡迎,優先獲得提拔晉升的機會。事實是真的嗎?我麼一起去看看。所謂的「無知少女」是指無黨派人士、高級知識分子、少數民族幹部、女幹部,俗稱「無知少女」。
  • 公務員報考年齡,為什麼限制35周歲以下?這幾類人卻不在限制範圍
    大家都知道公務員考試,還有一個年齡限制要求,那就是在18周歲以上,35歲周歲以下,說到這裡很多人好奇,為什麼要設置35周歲以下這樣一個年齡門檻?難道35周歲以上就真的不能夠成為公務員了嗎?公務員報考年齡為什麼要設置在35周歲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