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貝賈國龍:正餐思維像一堵牆 擋著西貝的快餐路

2020-12-12 中國經濟網

  12月2日,在世界中餐業聯合會、紅餐網主辦,紅餐品牌研究院承辦的「首屆中國餐飲品牌節暨2020中國餐飲品牌力峰會」上,西貝創始人賈國龍發表的重磅演講引發行業熱議。

  五年七戰,西貝為何堅持做快餐?從「永不上市」到「合適的時機會上市」,改口背後的原因又是什麼?現場,賈國龍用一個小時的時間,深入分享了自己最真實的心路歷程。

  說實話,今年餐飲業真不好幹,疫情重創行業,上半年挖了大坑,下半年能把坑填起來的企業有多少我不知道。西貝今年的目標就是全年盈虧「打平」。如果做到了,我們就算勝利了。

  我今天分享的主題是西貝這五年的快餐探索之路。從2015年開始到今年,西貝探索快餐已經5年了。今天,就《五年七戰:屢戰屢敗 屢敗屢戰——西貝的快餐探索之路》跟大家做個分享。

  從西貝燕麥工坊、西貝燕麥麵到麥香村

  正餐思維像一堵牆,擋著西貝的快餐路

  這五年間,西貝前後共做了7次快餐的探索,最早是從「西貝燕麥工坊」開始的。因為我們是做西貝莜麵的,就想把莜麵單獨拎出來,換成國際化一點的表達,於是就有了西貝燕麥工坊。

  作為以燕麥為主打的餐廳,西貝燕麥工坊其實只做了幾個月,也沒有在市面上開店,只是在我們的研發小院,大概200平米的空間投了200多萬做了一個餐廳,內部做了幾次風測,後來就關了。所以,這個燕麥工坊除了我們自己人,應該大多數人都不知道。

  當時,有一個美國朋友很喜歡吃燕麥工坊的燕麥麵,他一直跟我說,這個到美國開肯定可以的。後來,我就請了咱們圈裡的一些朋友來測試,做了兩次測試,大家都不以為然。他們說,你這個東西太小眾了,你只賣給老外嗎?中國有幾個老外?

  沒有得到大多數人的認可,我們就把燕麥工坊關掉了,換成了「西貝燕麥麵」。

  燕麥工坊雖然有燕麥麵之類的產品,但總的來看,還是更像一家烘焙店,而不是一家餐廳。我們要把它做成餐廳。西貝畢竟是做中餐的,於是就有了西貝燕麥麵。

  西貝燕麥麵的LOGO是一個廚師舉著麥子,slogan是「天天吃燕麥,我是健康派」。大家在媒體上第一次聽到西貝要開10萬家店,應該就是從西貝燕麥麵開始的。

  當時我們設想,未來西貝要開出無數個小飯館,開成人們的加油站,到處都是,大家餓了就想來,就近加油。但後來,經過九九八十一改,西貝燕麥麵已經改得不是10萬+店的種子了。

  比如,門頭原來挺好看的,越改越不好看;產品開始是以燕麥麵主打,兼做其他的麵食,後來卻加了小籠蒸菜等很多產品,變成四不像……

  改到最後,已經改得沒方向了。而什麼事都得專注去做,所以最後,西貝燕麥麵也關了。

  第三個嘗試是「麥香村」。麥香村其實是我們買過來的品牌。

  它是呼和浩特的三個百年老字號之一,原本被臺灣人註冊了,後來國營食堂轉制,我把這個商標買回來後一直放著沒用,那時候就決定拿出來開快餐,主打油潑麵和羊肉麵。

  麵食,是中國一個很大的品類。中國最多的麵館是什麼?蘭州拉麵。所以,做麥香村的時候,我們也是奔著10萬+的目標去的。

  但後來,我的一個餐飲朋友,當時長沙麥當勞的老總李清江,他到北京看了一圈麥香村後,跟我說「趕緊關掉,肯定不能10萬+,開不下去的,出餐速度慢、翻臺率低,坪效都算不過來,肯定虧」。

  還有人評論說我「捨本逐末,個人夢想前置」。相比10萬+麥香村,他更願意先看到500家西貝,因為,國內市場缺的不是快餐店,而是真正讓消費者放心的正餐廳。

  我覺得說得也對,2017年底,就把麥香村停了。當時,我的總結是,快餐是一個需要強大系統支撐的食品工業,與中餐根本不是一個行業。正餐還是以廚師為主,玩的是傳統烹飪,但快餐本質上是食品工業,玩的是標準化、大規模、低成本、高效率。

  從燕麥工坊、燕麥麵到麥香村,差不多走了兩年時間,我才意識到,正餐思維像一堵牆,擋著西貝人,擋著我。

  「放棄」麵食賽道再出發

  西貝超級肉夾饃、西貝酸奶屋屢敗屢戰

  原本麥香村暫緩之後,我已經不想乾麵食快餐了,但快餐的種子還在。在某個時機的觸動下,我突然發現了中式漢堡的機會。麵食怎麼也找不到感覺,但世界上的漢堡其實也就是面夾肉,兩片饅頭夾一塊肉,主食、肉、菜都有。

  當時我覺得,中國最像漢堡的就是肉夾饃。於是,我們決定做肉夾饃,一夜之間就把構想做好了,要做超級肉夾饃,不做小肉夾饃。

  超級肉夾饃是我們在快餐領域做的時間最長的,開的店也最多,北京、上海、深圳十幾家店,三個團隊在幹。

  但是,前後做了兩年多,超級肉夾饃卻十店九虧。這本來是我們最有信心的一次,肉夾饃用的料也很好,剛開業時口碑也還不錯,很多顧客都說好吃。但後來,顧客吃著吃著就不吃了,復購率不夠,營業額卡在一個水平上不去了。

  折騰了2年多,碰上了今年的疫情,我們才決定把超級肉夾饃店全部關掉。

  現在回想起來,我們想把中國好多菜比如小炒黃牛肉、番茄炒蛋加在肉夾饃裡,解決一頓飯,但從現實來看,這些菜似乎更適合配米飯。

  超級肉夾饃折騰了2年多後,就到了「西貝酸奶屋」。咱們是西北的內蒙人,對內蒙的東西比較熟悉,剛好飲品比較流行,就想做一家「以飲帶餐」的快餐廳,用酸奶作入口,配了麵食、烤串、肉夾饃等產品,讓人們來喝酸奶,同時吃飯。

  不到20天,我們就做出了一家酸奶屋。後來,前面提到的那個美國朋友也去體驗了。看完後他又跟我說,「太漂亮了、太喜歡了,這個去美國肯定行」。

  除了這個美國朋友,我們全公司的人也都覺得很好。然後,我們就在北京開始開了線下店,開業一個多月就竄到了大眾點評周邊飲品店的第一位。

  但是,酸奶屋要做餐廳的,怎麼變成飲品第一了呢?於是,我們就去跟大眾點評網的人談,問他們能不能把我們歸類到餐廳裡去。他們說不行,酸奶屋的名字就是飲品,而且顧客就是把你認知為飲品店的。

  這樣折騰了一年多,酸奶屋一直是以「飲」為主,飲品佔了60%甚至70%,「餐」的銷售佔比卻一直沒突破40%。這很尷尬,我本來是想「以飲帶餐」的。

  後來,我反思了一下,意識到自己現在的策劃能力嚴重有問題,太傳統了,把自己的想法想當然地加到顧客身上,想像他們也有跟我們一樣的需求。酸奶屋又是一次不成功的探索,但也可以說是成功的,因為它成功地讓我們知道,這不是我們要的。

  成為人們飯桌上的一道菜

  從弓長張到賈國龍到家功夫菜

  接下來,就進入我們投入資源比較大的現炒快餐品牌「弓長張」,這個是受「小女當家」啟發的。

  我去深圳小女當家吃過幾次飯,跟小女當家創始人聊了很多。他說,其實西貝適合做現炒快餐,因為我們的廚師多,管廚師的能力也強。

  當時,我們全國門店有2萬多名員工,其中30%是廚房的,廚師有6000多個。我覺得這個想法有道理,於是就成立了一個做現炒快餐的項目組,開始做各種嘗試和研發,包括機器人炒菜。

  機器人炒菜也投入了很多,和幾家機器人公司合作,一個工位站一個機器人,所有的料都裝在機器人肚子裡,靠程序控制,總的來看,也很成功。

  我認為,我們的機器人炒菜已經顛覆了現在炒菜的模式,現炒如果全靠人來完成,那它就不是做快餐的。人有情緒,也有手藝高低,但機器人沒有,一個機器人就炒一道菜,十道菜就配十個機器人,完全可以實現全自動。它是可以跑通的。

  至此,我自認為已經找到了中式快餐入門的鑰匙,也符合西貝的基因,原本計劃今年開100家店,但想來想去還是放棄了。

  為什麼?和新零售有關,我把它稱作是「一場危機的機會」。

  因為疫情,消費者天天在家吃飯,天天叫外賣,所以我們線上商城一個叫「羊蠍子」的產品就賣得特別好,我自己在家也會叫外賣吃。我認為這是一個到家的好產品,是一個工業化的好產品。

  後來,店裡的師傅又發現了其他的菜品也適合這樣做,包括酸菜魚、梅菜扣肉等。我們把這些功夫菜都做出來試吃,吃的過程中就覺得,零售其實也是正餐的一個方向。

  於是,我們從三四月份開始重視這個業務,到家這個產品也越做越有感覺,品類也越擴越大,從一兩個擴到了現在的二三十個。

  現在,我們已經在北京開了一家體驗店——「賈國龍到家功夫菜」。有人問,西貝前面做了6個品牌,用了各種各樣的名字,前面帶的都是西貝,這次為什麼把我自己的名字用上了?

  用自己名字做品牌名,風險很大的,做不好就招罵,我跟我的研發人員、管理人員講,「我已經把自己的名字賭上去了,基本就是用「人頭」擔保,如果做不好,顧客罵我,那我只能找你們了」,這就是種動力。

  其實,我的名字在2001年就註冊了商標,當時,商標代理公司跟我說,西貝生意這麼好,我要把名字也註冊商標,不然被別人註冊去開一個「賈國龍莜麵村」就很尷尬了。雖然他是想掙我的錢,因為註冊商標要交服務費嘛,但我覺得講得還蠻有道理的,就交錢註冊了,後來也一直沒用。

  功夫菜,開始是準備叫西貝功夫菜的,但我有一個做品牌戰略諮詢的朋友跟我說,「你別用西貝,大家都知道西貝是賣莜麵的,現在功夫菜做的卻是各種菜系,從定位理論來說,消費者心智不可改變,還是換一個名字吧」。

  然後,我們就起了一堆名字,但都不太合適,又去商標檔案庫裡找,當看到「賈國龍」的時候,我想,能不能用自己的名字,「賈國龍功夫菜」?好像不錯,我就把這個想法告訴我朋友,他說這個名字不錯,如果做商標名的話應該不輸於王守義十三香。後來,我們就用名字做了商標。這也是一種嘗新。

  最近我們家鄉一個團隊,要在我們家鄉開一個賈國龍功夫菜零售店,類似體驗店,銷售目標設定得特別少,幾百萬。我說你太小瞧我了,我在家鄉還是有一定名氣的,衝我這個名字都得多賣好幾倍,我就是一道菜。

  前段時間我也接受了一個採訪,主持人突然問我,你將來的墓志銘想寫什麼?我說我的墓志銘寫「我就是一道菜」。我其實就想成為人們飯桌上的一道菜,讓人們吃得有滋有味,這也是我的人生理想之一。

  但拿自己的名字做商標,風險非常大。這是賈國龍到家功夫菜開店之後,顧客對我們的一些吐槽:

  「真的無法好評,太貴了,味道又是那麼一般。一份紅燒肉賣到90多,我是吃不起了。是加熱菜嗎?真的不明白在搞什麼菜系。」

  「快餐,這種形式我可以接受,方便快捷,食材安全有保障,但是這個性價比可就要被噴了...」

  「人均一百多吃加熱包,理解不了。」

  「地面上吃飛機餐。」

  「有種在餐廳一起吃外賣的感覺。」

  「為什麼我下館子還吃不上現做的?」

  罵的人挺多的,但顧客罵什麼我們改什麼,現在改得挺好的,到店顧客的滿意度也越來越高。

  最近,有一個挺大的媒體寫了一篇挺大的文章,說賈國龍功夫菜「翻車」了。我心想,功夫菜還只開了一家店,說「翻車」也太早了吧?我希望同行朋友能去我們店裡體驗一下,因為現在功夫菜的復購率還是不錯的,顧客反映也不錯。

  我跟公司的人講,你們一定要頂住,這次是以我名字命名的,用人頭擔保的,要是頂不住,以後創新就真沒戲了。

  最後,借用《摔跤吧,爸爸》裡面的一句話,「我們負責刻苦訓練、認真比賽,村民們負責說三道四、冷嘲熱諷」,對這句話,我特別有同感。但願這次能成,這次一定要成,我們下的決心比較大,特別希望得到同行朋友的幫助和反饋,謝謝大家。

  資本也是一種能量

  西貝會在合適的時機準備上市

  新京報提問:我是新京報的記者,很多媒體、顧客對賈國龍功夫菜有一些垢病和質疑,主要是認為在門店賣盒裝半成品菜沒有煙火氣,未來,賈國龍功夫菜如何克服消費者在認知層面的難題?第二個問題,之前一直有傳聞說西貝想要上市了,我想求證一下,西貝有沒有上市的計劃?如果有,能不能給我們透露一點?

  賈國龍:上市我們這次是真的,由原來的決定不上市到決定上市,也是這次疫情給我們的啟發。

  我發現,我們自身的實力沒那麼強,餐飲是現金流行業,但我們平時很少跟銀行打交道,疫情停業了才發現現金根本不夠。停三個月,按一個月全額工資發,三個月就要發接近6億工資,到哪兒找那麼多現金?

  受疫情觸動,我覺得資本也是一種力量,一種能量,還是要正確認識資本,所以我們就改了口了,我們不會再說得那麼絕對,如果有合適的時機,我們還是會讓資本投資我們,還是會上市。

  關於功夫菜體驗店的煙火氣,我們也從眾多的顧客意見裡發現了這個意見。

  其實,我們現在基本每個菜都會帶一個火,大份的帶個卡式爐,小份的帶個酒精爐,把煙火氣解決了。

  沒有煙火氣是最初的客人反映,開始的店叫賈國龍功夫菜,現在已經改成了到家功夫菜體驗店,告訴客人我們這個產品主要是到家的,在店吃是體驗。當客人知道這個產品的主場景是到家的時候,他對這個包裝的接受度就會更高。

  還能再幹30年

  西貝的未來和賈國龍功夫菜融為一體

  現場聽眾提問:我覺得中餐有可能很難走,但看到西貝以後就看到了希望。西貝就像是燈塔一樣。今天您的分享讓我看到偉大企業家的精神,我想問您,西貝餐廳未來的發展有什麼計劃?

  賈國龍:其實我把做餐飲當作打遊戲,我這一生就是遊戲人生,只要好玩,這個事對社會有意義,參與這個遊戲的人有利,我就會參與遊戲。

  做西貝這個品牌,又疊加賈國龍功夫菜,也是基於這樣的想法,一對大家有利,進來的人通過付出勞動能夠有好的收益,二是對社會有貢獻。

  為什麼堅持在快餐、零售上死磕,是因為「一頓好飯,隨時隨地」是我的夢想,也是西貝人的願景,所以我們才一直在試,不是說一定要賺多少錢。

  進入零售也是基於我們的願景,零售產品腿長,為什麼?我講一個故事,我加拿大的一個朋友有一天給我發微信,說他在加拿大超市發現了西貝功夫菜,我說不可能,我們沒賣到加拿大,肯定是假的。

  然後他給我拍了視頻,像真的,我馬上給團隊打電話,問「我們的貨到加拿大了?」團隊說是的,一個外貿代理公司進了我們一百萬的貨,就到加拿大了。去加拿大開店,這件事在西貝內部已經說了五六年,現在西貝的產品到了加拿大超市,我卻不知道,而且還是一百萬的貨。零售能實現我們一頓好飯隨時隨地的願景。

  你問西貝下一步怎麼辦?

  西貝是我的姓拆開,我做了32年,馬上就33年,現在我又用自己的名字命名了一個品牌,而這個事就應該真的能夠實現我的願景,我覺得應該會再做30年。這就是西貝的未來,西貝的未來和賈國龍功夫菜就應該是融為一體的。

  昨天我吃了陶陶居,感觸很深,中式正餐的路,真的還是要用廚師,還是要在門店裡做,還是要恢復中國的傳統手藝。

  快餐是玩標準化的,零售工業品玩的是更極致的標準化,但中式正餐要反思自己的標準化。做正餐,要開大規模連鎖,要做所謂的標準化,魅力一定會下降。魅力下降競爭力就下降,西貝已經踩過的坑你們不能再踩了。

相關焦點

  • 快餐不靈,西北菜撐不起上市夢,西貝賈國龍的資本故事怎麼講?
    對於賈國龍關停快餐、轉型餐飲零售的舉動,業內人士認為,西貝主營的西北菜市場空間有限,近年嘗試快餐又屢次失敗,單一的業務難以支撐「上市夢」,轉型零售除了發展新業務,還可以吸引資本。 實際上,主營西北菜的西貝,在經歷幾年的高速發展後,已陷入自身的增長瓶頸。
  • 賈國龍:西貝放棄「弓長張」,年內關停「超級肉夾饃」
    新京報訊(記者 王萍)12月2日,在首屆中國餐飲品牌節上,西貝創始人賈國龍透露,西貝的「超級肉夾饃」將在今年內全部關停,西貝酸奶屋北京首店也計劃在下個月關掉。原計劃今年開店100家、主打現炒下飯菜的「弓長張」項目也已經放棄。他表示,放棄「弓長張」的原因與新零售有關。
  • 入股小女當家,弓長張首店將開…西貝再次按下快餐的播放鍵!
    愛折騰的西貝~ 死磕快餐的西貝,越挫越勇…… 近日,有網友在微博上反映,西貝莜麵村深圳一門店強制收取5筆者認為,小女當家這種經營模式,恰恰適合西貝目前往快餐方向的轉型路向。 西貝的「快餐路」一點都不順遂 賈國龍曾表示:「餐飲業的最高境界其實是做快餐。把一項創新大規模複製到全球才算做企業,只有做快餐才能把西貝推成國際大牌。」 一直以來,賈國龍從來沒有放棄在快餐領域的涉獵。
  • 西貝重啟快餐:「弓長張」定位國民食堂,主打33道現炒下飯菜
    西貝又推中式快餐品牌「弓長張」,定位是「國民食堂」,主打「33道現炒下飯菜」。   消息一出,即成熱點。   儘管賈國龍婉拒了大量採訪,但是從透露出來的關鍵信息,已經有N大看點。   第一大看點:國民食堂   賈國龍認為,快餐這種「國民食堂」,是未來的方向。
  • 西貝按捺不住想上市 賈老闆是真缺錢 還是想學海底撈?
    年初,一篇題為《西貝賈國龍:疫情致2萬多員工待業,貸款發工資也只能撐3月》的文章刷屏網絡。文章稱,在全國60多個城市有400多家西貝莜麵村在疫情面前不得不停業,只保留了100多家外賣業務。這使得在消費最旺盛的春節前後,西貝在一個月時間內損失了7-8億元營收。
  • 西貝上市懸疑:股權結構不清晰 品牌迭代試錯成本不菲
    但貸款畢竟是要還的,幾年前,賈國龍曾經表示西貝的目標是開出10萬家店,為此進行了一系列的拓展和創新,但最後失敗離場,餐飲業雖然資金鍊充足,但如果要想規模化高速發展離不開資本的助推,海底撈上市後的發展賈國龍也看在眼裡。「西貝如今在品牌、規模和行業地位上可以說優勢較大,尤其西貝莜麵村的主業還有進一步擴大的可能。只要梳理好股權結構,加強組織能力建設,進一步夯實企業文化,未來上市可期。」
  • 西貝上市不容易:要過股權結構、品牌迭代、成本「三道坎」
    但貸款畢竟是要還的,幾年前,賈國龍曾經表示西貝的目標是開出10萬家店,為此進行了一系列的拓展和創新,但最後失敗離場,餐飲業雖然資金鍊充足,但如果要想規模化高速發展離不開資本的助推,海底撈上市後的發展賈國龍也看在眼裡。「西貝如今在品牌、規模和行業地位上可以說優勢較大,尤其西貝莜麵村的主業還有進一步擴大的可能。只要梳理好股權結構,加強組織能力建設,進一步夯實企業文化,未來上市可期。」
  • 提問:簡餐和快餐、正餐的區別是什麼?
    今天一嘉飯本著認真負責的態度繼續尋找簡餐的解釋。Q : 簡餐是什麼意思?和快餐正餐有什麼區別?A1:簡餐是鑑於快餐和正餐之間,簡餐是取快餐的快,操作簡單,沒有廚師,容易複製。取正餐的菜品,選擇比快餐較多,有一定的服務,有一定的派系區分。(從字面理解進行分類)A2 : 快餐、簡餐、中餐是按照時間來進行區分的。
  • 被西貝入股後,它開出快餐全新模式:迴轉現炒小碗菜!能否突破?
    從稱重模式變成了小碗菜;利用「迴轉壽司」的餐線模式,人不轉,菜轉;「數碗」買單……  快餐是一門刀尖上的生意,核心就是極致效率!小女當家的現炒快餐模式2.0版本到底有哪些突破?跟著職業餐飲網去探探店吧!
  • 西貝賈國龍:中餐界的折騰王
    中餐的快餐化作為一個世紀難題,就是如此的一塊沒什麼肉的硬骨頭,至今沒有出現一個真正的快餐連鎖。就連打造了肯德基、必勝客的百勝都折戟中式快餐——東方既白。中餐界做的最風生水起的當屬海底撈,是因為站在火鍋這個不需要廚師,最容易標準化的賽道,才讓它迅速擴張。作為行業前三甲,西貝創始人賈國龍雖不在火鍋賽道,卻是中餐標準化的痴迷者,多次表達自己追趕麥當勞、星巴克的野心。
  • 放棄弓長張、關停超級肉夾饃,西貝入股小女當家後有了新動作
    西貝屢敗屢戰的快餐之路前段時間,西貝創始人賈國龍受訪時表示,自己將改口西貝永不上市的言論,他將會重視資本市場,西貝正在找資本和時間準備上市,而採訪中對於西貝旗下一些快餐項目的發展,賈國龍坦言,弓長張這個項目他準備放棄,而超級肉夾饃也準備關停,並打造了賈國龍到家功夫菜,欲繼續徵戰快餐市場。
  • 西貝又開快餐店,只賣33道現炒「下飯菜」,這次能成嗎?
    「疫情還沒有結束,西貝卻又放大招了!」 近日,西貝發布了一則為新快餐品牌「弓長張」尋找旺鋪的訊息得到了熱議,這個快餐品牌走「現炒」模式,這也是繼西貝燕麥麵、西貝麥香村、超級肉夾饃後……,西貝又一次再戰快餐賽道!
  • 海底撈開10元麵館、西貝做國民食堂,平價消費潮來了?
    繼上次漲價、撤回、道歉的神操作之後,又因做快餐先後刷了一波存在感。近日海底撈的麵館「十八汆(cuān)」突然火了,主打中式澆面,9塊9一碗炸醬麵、奶茶加甜品10多塊,價格驚豔了一眾京城酒仙橋上班族。而在幾天之前,西貝放出消息,正在籌備新的快餐品牌「弓長張」,定位國民食堂,主打33道現炒下飯菜。這已經是西貝第N次重啟快餐了。
  • 炒菜類快餐憑啥吸引西貝等頻頻入場?它的精髓生意經都在這兒了
    上述提及的這兩家店,她都體驗過,這家正餐餐廳堅持大廚現場烹飪且好吃實惠,而這家快餐餐廳的出餐速度極快、性價比也很高,她疑惑的是:這個快餐餐廳為何這麼快就倒下了?正餐和快餐本屬於不同的賽道,按理說不會形成強競爭關係,為啥廝殺的如此慘烈?
  • 酸奶漲價近一倍,西貝酸奶屋正在迅速作出四大改變!
    在開店的同時,內參君觀察到,西貝酸奶屋的門店迅速做出了四大改變:改變一:DIY酸奶漲價近一倍,肉夾饃變小賣半價混合賣燒烤、肉夾饃、甜點的西貝酸奶屋,首先在產品價格上做出調整:(1)DIY散裝酸奶從開業時的33元一斤漲到目前的60元一斤,漲幅接近1倍。
  • 西貝一個饅頭21元,生菜49元,月薪5千以下真吃不起!
    博主向小田發微博稱,「西貝和海底撈漲價,之所以產生較大輿論反彈,是因為得罪了一大批微博網友,畢竟95%的微博網友月收入在5000元以下。」 這名網友表示,自己在西貝賈國龍微博評論區看到有人截圖了楚學友的評論。 網友帖子提供的截圖,正是楚學友轉發向小田微博內容。根據截圖時間顯示,向小田原微博發布時間為4月11日下午13點23分;而楚學友轉發時間則為4月11日下午13點25分。
  • 正餐>快餐?連鎖>加盟?堂食>外賣?大家的鄙視鏈都錯了!
    做正餐的,往往瞧不起做快餐的;做連鎖的,瞧不起做加盟的;做堂食的,瞧不起做外賣的。本文由紅餐網專欄作者餘奕宏(微信號:shikonghui )授權發布;做正餐的人瞧不起做快餐的人,認為做快餐沒有技術、手藝和匠心。做直營連鎖的人瞧不起做加盟的,覺得只有做直營連鎖才是真正的王道,才是真正的品牌。
  • 告別模仿西式快餐,迎來「現炒"時代!誰是新中式快餐之王?
    前有西貝4月啟動全新中式快餐項目「弓長張」國民食堂,6月份宣布入股快餐品牌小女當家;後有海底撈多個快餐麵館品牌:北京「十八汆」、成都「撈派有面兒」、鄭州「佰麩私房面」、西安「新秦派麵館」相繼曝光…… 巨頭入局,讓快餐之爭變得更激烈。
  • 看不懂,為什麼海底撈、西貝、九毛九要這樣起名?
    十八汆、弓長張橫空出世, 引發餐飲「起名」大吐槽 西貝的現炒快餐品牌弓長張宣布北京尋鋪,和海底撈的麵館十八汆被媒體曝光幾乎在同一時間,兩大餐飲巨頭先後擠進快餐賽道,引發了行業內的一波情緒小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