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審視過我的人生了,我很滿意

2021-02-18 思弩
上個月有一則新聞刷爆了許多人的朋友圈,不知道大家現在還記不記得,是關於25歲女孩吳思患癌去世的消息。

吳思是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的的一名碩士畢業生,她曾經患過抑鬱症,逐漸走出來之後,自學考了心理諮詢師的證書,她希望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和專業知識去幫助更多的人,想去成為一名心理諮詢師。

無奈這個願望還沒來得及的實現,2018年9月,剛剛畢業不到兩年的她,被確診了子宮未分化肉瘤。這種癌症,在目前也不易發現,更難於治療。

假設,在我們懷揣著希望將要去實現願望之際,這樣的厄運降臨到我們頭上,你我各會怎樣去面對?

我想,她當初一定也深陷絕望的泥淖,想到自己正值一個奮鬥的年華,想到自己當一名心理諮詢師的願望,想到年邁的父母將白髮人送黑髮人...

但後來我們都從她身上發現,這種絕望是短暫的。從她陸陸續續放到豆瓣上的個人日記中,我們看不到罹患癌症的抱怨,感受不到命不久矣的痛苦,相反的,她字裡行間透露出來的點滴幸福和溫暖,充滿著治癒心靈的力量。

也有網友詢問過她,會不會覺得命運這樣對待一個善良努力的人,很不公平。

她的回答是:「有同學正碩士畢業,外人只看見光鮮亮麗,但其實壓力大到爆,反而生病這種能被同情,他們說都沒地去說。沒有人活著是容易的,能被人理解苦難的人已經比不被理解的人好很多了。所以,我審視下自己的人生,已經很滿意了。」

而在她最後的遺囑中,依舊沒有忘記遺體捐獻的事。最終,她的眼角膜讓一個10歲的小姑娘和一位患有圓錐角膜的17歲少年重見光明,而她的遺體則留在了母校用於醫學研究。

闊別母校兩年,她恐怕沒想到有一天會以這樣的方式重返母校。

在生命的最後一刻,她這樣寫道:「下午2點48分,我走了,帶著幸福和憧憬永遠地離開了這美麗的世界

自她的事情發生至現在,我一直在想,我們該用一種怎樣的態度去面對我們生活中的挫折和坎坷。

我們的態度決定了這個世界將會怎樣回報我們。假如吳思怨天尤人的度日,或許我們會可憐她,同情她,認為她年紀輕輕,實在惋惜,多年之後偶然再想起她時,也恐怕也僅僅只剩下伶仃的可惜;

而相反的,她現在這樣幽默的面對所剩不多的日子,我們讀到她筆下記錄的生活中有趣而溫暖的畫面,捧腹大笑過後常常會不自覺的眼含淚水,今後的日子,每每想起她,也會眉眼帶笑的懷念:她這個人啊,即便到現在,都是一盞長明不滅的燈。

她是用一種怎樣的態度去抗爭命運的呢?堅強?勇敢?幽默?我想這些都不足以概括。我想用一個很平淡的詞語形容她:溫柔——是包容且靜默,不問不怨,不哀傷的勇氣;是對生活的熱愛、世界的善意;是坦然面對從前與今後的決心...

溫柔從來不是輕聲細語、軟弱不堪的代名詞,也並非只是不溫不火的生活態度,它明明意味著一切溫暖的力量,是強大內心的外化。

想起曾經在網易雲上聽到過一首曲子,叫做《城南花已開》。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故事裡的主角,是一位得了骨癌的少年。他最喜歡三月,繁花盛開的熱鬧又喧囂的時候;他還喜歡音樂,給自己取了個帶著希望的ID,就叫城南花已開。

後來,少年希望自己最喜歡的曲作家可以以自己的名字寫一首曲子。他到底有多喜歡這個名字呢?再後來,就有了我們聽到的這首曲子。聽過的人都說,這首歌很好聽,帶著春天的熱鬧和悸動,帶著生命的活力和憧憬。

城南說,希望明年三月可以帶大家一起去看城南花開。於是,在一個花季到另一個花季的日子裡,38萬人陪他一起等待著花開。很遺憾啊,在最後離花開還有三天的日子裡,城南離開了。

「城南花已開,願君長安在。我們看到了這個故事的開頭,也見證到了結尾,也知曉不會再被回復。可是很多人還是固執的想著:一切都會好起來的,城南的花都開了。

今後我們只要聽到這首曲子的旋律,就會想起這首曲子的來源,就會想起當年有過那麼一個少年,很喜歡三月,很喜歡花開,並且把他的喜歡,毫無保留地分享給了我們。那靜靜地流淌在旋律中的溫暖的力量,不會隨著時間的變遷而消逝,它在紮根發芽,盛開出來的花,悄悄地落在了每一個人心裡。

這個簡單的故事給我們的不僅僅是一首曲子,還有那藏在這旋律裡寄託著無數人的輕輕淺淺的溫柔。

說到這裡,我想要表達的觀點已經很明確了,我希望我們都懂得如何重視生命的溫度,以及對待生活該用怎樣的態度。在網上看到了一句來自靈魂的發問:「有的人25歲就死,只是到了75歲才埋葬,我們究竟是活了365天,還是活了1天重複了364遍?假設生命十年一次可以重新來回,我們每個人都有十次機會,可以擁有好多次人生,那麼我們是否會有不一樣的態度去珍惜每一次的機會呢?

不管是活1次,還是活10次,都取決於我們面對生活的態度,取決於我們想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選擇權永遠在我們手裡,而路在我們腳下。而經歷過一些磨難或是困苦之後,即便不能讓我們變得堅強勇敢,卻也能讓我們學會溫柔,一種名為溫柔的力量。

我希望,最後時刻來臨的時候,我們都能像吳思醫生這樣,溫柔且知足地說:我審視過我的人生了,我很滿意。

相關焦點

  • 我迷茫的人生....
    這就是迷茫的所在,你不知道該如何去選擇以後的人生,路還是要走了,但你卻喪失了選擇的勇氣。迷茫的我路,該如何走?這是每個人迷茫的時候都應該想明白的問題。在知乎上有大四的學生給我發了一個問題,他說:他已經大四了,卻不知道以後走下社會自己做什麼?很迷茫。我回答他說:你之所以這樣,是你對自己的專業不滿意或者對自己的專業知識不認同。但不管怎麼樣,你都要進入社會的,你要面對生活,社會這座大學會讓你重新選擇專業,選擇一個適合你自己生存的專業。所以,沒有必要的為自己的知識或專業不滿意而迷茫。
  • 如果容許我再過一次人生,我願意重複我的生活
    如果容許我再過一次人生,我願意重複我的生活1:人不就是這樣嗎,安慰別人的時候頭頭是道,自己遇上點過不去的坎立馬無法自拔。人一輩子,相隨心轉,如水在河,岸寬則波平,岸窄則浪激,沒一定的。只要心地好,何愁無前程。
  • 對話美食作家王剛 | 我對自己一直很滿意
    他睡過草坪,掏過下水道,在餐館裡做服務員。他被人糟糕地對待,在八年間待過 60 多家館子,他曾被輕易地呵斥和咆哮。直到一盤再尋常不過的 「盤龍茄子」,他的人生開始有了轉機。「水煮肉片」、「冷吃兔」、「蒜蓉粉絲娃娃菜」…… 這些菜從他的視頻裡走出,被擺在了一張又一張風格迥異的餐桌上。網友們評價,「別的博主教你做美食,王廚師教你開飯店。」
  • 微小說,我想我的人生有你
    我就這樣認識了我的醫生哥哥,江南,晚上他下班我就跟著他,他一定很早就發現我了,但是他一直沒有說話。快到家的時候他終於忍不住了,轉過身來溫柔地問我,「你為什麼要跟著我呀?」我抿著嘴不說話,他又問,「是找不到家了嗎?」
  • 我想要過怎樣的人生?
    我們究竟要實現怎樣的人生?怎樣的人生才是有價值的?我認為一個有價值的人生首先要做有價值的事,什麼是有價值的事呢?有價值的事首先應該和錢有關。他要能夠讓我們活得體面,足夠的物質就會有足夠的選擇權。然後還應該讓我們有一種價值感。
  • 人生由我 坦然自在的過
    講真,表面安靜的我內心一直有一股叛逆的小宇宙,騷動的心曾一度試著用各種東西改造成一隻滑板但都以失敗告終。加上經濟條件不允許和各種學習壓力,讓我一直壓抑了這個叛逆的念頭。最近看完了梅耶.馬斯克的《人生由我》這本書,感觸頗深。這是一個神奇的女子,首先她是一個成功的單身母親,頂著生活的壓力培養了三個優秀的孩子。
  • 女婿帥氣又多金,我很滿意,半夜聽他倆臥室一聲音,我把門揣了
    ☀ 無論你的人生歷經多少磨難,生命中總會有束光,足以穿透黑暗。大學的時候女兒談了一個農村的男朋友,踏實又上進,我很喜歡。畢業的時候女兒卻嫌他窮和他分了手,無論我怎麼勸都不聽。我勸她人品好才重要,她嫌我囉嗦。為了她的感情問題我操碎了心。今年女兒說要帶個男朋友回來,保證我滿意。果然沒多久,給我帶回來了。他比我女兒大十幾歲,顯得比較年輕,有自己的公司,看起來對我女兒也挺好,嘴巴也很甜,來買了一大堆禮物。我對他很滿意,張羅著一大桌好吃的。
  • 我的人生按下了暫停鍵
    最大的特點就是愛面子,總是把名譽看的比生命都重要,總是想得到所有人的讚美,特別在意別人的看法,甚至是別人不經意的一句話我都會思考老半天。看著是突然病倒了,實際上長期積累的結果,任何事都是由量變到質變,只是最後一根稻草壓垮我。
  • 我上三流的大學不代表我要過三流的人生
    我上三流的大學並不代表我就要過三流的人生。很多人覺得上大學要上一個好大學,會對未來很有幫助,但是我並不是這樣想的,學歷只是一塊敲門磚,它不能決定我們未來的人生,人在每時每刻都要努力,選擇自己喜歡的不難,可是選擇自己喜歡的還能掙錢的難。
  • 當我懂得人生的意義後,我開始與自己和解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思考過「人生到底有什麼意義」這個問題,小編經常會反問自己,並為之痛苦長達幾年的時間。其實小編並不是一個過得特別慘的小孩,就是出生在普通的農村家庭,擁有普通父母和普通的人生。但是小編相信有些性格是天生的,比如天生的悲觀主義。
  • 我的人生與路遙的《人生》
    下筆寫出這個題目時,我的人生已經相當地《人生》:我大約在33年前的1985年,第一次知道路遙在他自己33歲那年寫就和出版了《人生》(1982年)。後來,我也在33歲那年走入了新的人生階段:女兒叫爸。如今,我比路遙去世時年齡大幾歲。
  • 三十三歲,已過而立之年,我卻覺得我的人生才剛剛開始
    三十三歲,已過而立之年,我卻覺得我的人生才剛剛開始今天下午的一切發生,都是那麼的流動、自然,在這之前,我對自己有很多的批判與否定,不相信自己。某一刻我真的好佩服自己的悟性與學習力,我一直以為我什麼都不會,卻不曾想我又一次給自己了驚喜,原來我確實很優秀,只是我被過往所蒙蔽。今天下午的經典語錄:放棄是新的開始。我也體會到了做自己喜歡的事對自己是有滋養的,我與身體產生了連結,身體從手腳冰涼到手腳慢慢溫暖直至全身。
  • 怒吼,「你沒有經歷過我的人生,就沒有資格評價我」
    其實,我前段時間剛跟F聊過,她現在特別忙,忙到沒有時間想其他的事,生活過得特別充實,每天的工作排得很滿,在工作中得到的自我價值的肯定,讓她很有成就感。我們談起了「什麼時候找男朋友?」F說,「我一個人過得這麼舒坦,為什麼還要找一個人呢?」
  • 我很滿意現在苦逼的生活
    02其實我知道,勸Sarah休息很難,忙過這段時間她還是會有新的任務,以她的性格怎麼可能容忍自己懈怠工作。戴上墨鏡,明天她又會是那個把出差加班視為平常、無所不能的Sarah。無論是身上的責任,還是為了我們的夢想,我們很難真的讓自己徹底放鬆下來。我自己又何嘗不是。
  • 我的新男友,老爸很滿意
    「我真的很好。」就是這句話,突然讓我老爸熱淚湧動,或許是我加了「真的」兩個字吧,他似乎就明白了我是真的挺過去了那段日子,現在也真的開始新的生活。他坐上我的車後,我打趣道:「這個是我運貨的小麵包,過段時間要換了。」看著我嫻熟地操作著,他應該是感慨良多的,卻還是一言不發。當然,我明白他有很多話要問我:現在怎麼樣?事情做得順不順利?有沒有男朋友?住得好不好?
  • 我在思考什麼
    在2011年秋天我踏進了大學的校門,孩子時期的我們去到一個放鬆的陌生環境,第一感覺便是興奮。我對周邊的一切產生了強烈的興趣,我下意識地開始擁抱這個陌生的世界。說來好笑,那時的我已經是一個法定的成年人了,但是我的一切想法和行為與兒童無異,簡單點說就是幼稚。說到這裡就不得不提我的家庭環境,我父母對我極好,現在看來那應該叫做溺愛。
  • 「我抒我讀」投稿|智者沉於思
    他不刻意的去描繪人生的奧義,行雲間卻道盡為人的哲理。「閒談莫論人非,靜坐常思己過。」然而世道嘈雜,真正能靜心獨處的人少之又少。而此書從「自我」、「命運」、「性格」、「讀書」、「反思」等多角度展示了對人生的思考,對心靈的審視,對事業的思辨,對友誼的解讀,對自我的認知,這些都帶給我一種沉靜的力量,可謂獨處並非孤單,唯有沉靜才能思辨。
  • 感悟性人生,我活著我快樂;感受式人生,我快樂我活著
    在感悟中,我們會在相反的人生閱歷中,相互證驗而真覺到美好,就能樂觀地把苦難當作財富,把失敗當作磨練,把一時的不得志看作天降大任的前奏。感受式人生:我快樂,我活著感受式的人生,是感而應、迫而動的被動接受。世界向我們推送什麼,我們就在接受什麼。
  • 「我想放棄了,可是我不甘心。」
    「不知道你有沒有體驗過那種走路累到多走一步都感覺會倒下,碰到床就能直接睡著,甚至隨便在哪都可以趴一會眯一下的感覺?04本次採訪中,我們找到了一位看起來很像「人生贏家」的人。一流本科,經過努力收到了三所高校院校的保研offer,目前是人大的研究生。之所以說是「看起來很像」,是因為每一個光輝的背後都有不為人知的艱辛。這世上沒有真正的人生贏家,只有付出與收穫。
  • 選擇題附答案 | 轉換人生的跑道,我可以做到嗎?
    在我今年的佔卜個案裡,有許多人想要跳槽或者創業。擁有傲人履歷的人生勝利組,開始思考生命熱情的所在,一些捧著鐵飯碗的公職人員,甚至也開始想要辭職創業。 他們很清楚胸口燃著一把火,卻沒有自信去做出改變,離開習以為常的職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