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建立以前,大多數白酒都難登大雅之堂,歷史也比較短,所以白酒在古代的銷量並不好,只有少數幾款酒能被看中。「黃酒價貴買論升,白酒價賤買論鬥」這句出自清代詩歌集《清詩鐸》將白酒的地位講得很清楚,這說明哪怕是茅臺、汾酒,在古代也只有窮人喝。
那麼,古代哪些酒是達官貴人們喝的高級貨呢?
黃酒
黃酒的歷史最是古老,早在商周時期中國人就開始制曲、釀酒,到秦漢時期已開始用稻米曲藥釀製黃酒。
黃酒是達官貴人們的指定用酒,古代那些大文人哪個不是把它掛在嘴邊,寫到詩文裡,尤其是曹雪芹的《紅樓夢》,裡面的公子、小姐聚會時哪個不是人手一壺。
大詩人白居易在江州工作時有個好友叫劉十九,他邀請劉十九晚上喝酒還專門寫詩描述他們的友誼。「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哪怕是剛釀出來沒過濾的黃酒,這些以優雅自居的大文人也要在這麼冷的晚上約出來喝幾杯。
直到民國時期,這些貴族、文人都喜歡喝點黃酒。你看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那些大俠客喝的都是花雕酒、女兒紅等,這些都是有名的黃酒。
果酒
如果不談歷史記載,果酒的出現應該是最早的。不過能流行到現在的果酒應該是葡萄酒,漢朝張騫出使西域帶回來葡萄種子和釀酒技術,但是那時候只有皇宮裡有,外界根本喝不到。
除葡萄酒以外,古代高端人士還喜歡喝青梅酒、楊梅酒、桑葚酒、柑橘酒等。三國時期青梅酒相當流行,曹操拿它「款待」劉備,嚇得劉皇叔一激靈。
古代最大的網紅蘇軾是個實打實的帶貨達人,他在惠州時喜歡喝桂圓釀的酒,於是命名「桂酒」,後來又愛上了荔枝酒,又起名叫「紫羅衣酒」。同樣是果酒,怎麼荔枝釀的酒名字這麼文藝,桂圓酒像是應付一樣。然後蘇軾又喜歡上柑橘酒,柑橘酒被他稱讚不已,他甚至認為柑橘酒是大宋三絕之一。
乾隆皇帝也是愛酒人士,桑葚酒終獲他的寵幸。
藥酒
中國人對酒的研究與運用,可謂爐火純青,所以稱酒是「百藥之長」,來自東方的神秘中醫和高度酒的結合,這段故事還得歸功於先祖們無意中喝下發酵後的瓜果汁,才能發現它有緩解、治療傷痛的療效,所以之後能與中醫留下不解之緣。
古代人壽命大多不長,尤其是皇帝,繼位後哪個不想多活幾年。可是白天要面對繁忙的工作、吵個不停的臣子,然後就是批奏摺、訓兒子、跟後宮佳麗調情,所以皇帝多愛養生,哪怕是宴會都要喝藥酒。
乾隆皇帝這個人愛吃、愛喝酒,還重視養生,基本上頓頓都要喝點藥酒,最後還得了個古代壽命最長的皇帝。有人研究出乾隆最愛喝的藥酒是龜齡集酒,松齡太平春酒和椿齡益壽藥酒。
看到這裡我是淚流滿面,感情我們現在攢好錢趁著雙十一、雙十二囤酒,古代人根本看不,他們這樣也能自稱「酒友」?
歡迎關注曰酒,每日分享酒圈的有趣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