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創/深圳商報記者文燦/文廖萬育/圖通訊員韓躍武
11月24日,記者提前探營2020深圳菊花展,記者獲悉,位於紅荔畫廊的菊花藝術插花展現已開幕。本屆插畫展主題為生生不息。
本次展覽共分為五個區域,三種插花流派風格,分別為現代花藝設計、中國傳統插花藝術、日本小原流花道,包含三個大型現代架構作品、22個中國傳統插花作品以及33個小原流花道作品。其中,現代花藝設計由今日花藝設計學院設計並指導製作,中國傳統插花藝術作品由2019年世界花藝大賽亞軍、中國杯插花花藝大賽冠軍黃仔老師帶隊指導完成,日本小原流花道由二級家元協教授,荷蘭專業花藝認證設計師唐心老師帶領學生完成。參展作品具有一定審美水平和技術水準,有利於廣大市民了解更多插花藝術文化。
展覽區域中,入門大型花藝立體懸掛裝置為《生生不息》,一層層半月向中間聚攏的造型為萬物變化,生生不息,萬物圓始,既是對於深圳經濟特區成立40周年取得的成就的總結,也是對於未來,新時代,新機遇,新挑戰下的展望。入廳側面裝飾了懸掛藝術《龍騰盛世》,造型龍骨木為整體力學結構,懸掛於半空,猶如蛟龍出海,搭配造型,菊花,蘭花等花材,細膩又不失大氣,簡約又賦予中式禪意。進入展廳後,展現的是《錦繡山河》,將竹子橫切為一個個大小不一的圓環,錯落有致的組合成為#40#,點綴菊花等花材。將另外一部分竹子高低懸掛,猶如遠處高山層巒,寓意錦繡大好山河。
其次,中國傳統插花藝術展覽區域則展現了盤、碗、籃、瓶、缸、筒六大器皿的設計。中國傳統插花的顯著特點是花枝較少,選材重視花枝的美妙姿態和精神風韻。其一般具備端莊典雅的造型、富有詩意的畫面、形神兼備的意境、師法自然的手法等特點。傳統插花欣賞的點在於其作品是否表現了自然的美,萬物皆有靈,植物都有源。
中國傳統插花六大器皿中,碗花中藏,是六大器皿中最能代表女性的,含蓄、亭亭玉立。盤花深廣,盛放的水面比較大,其內蘊含著生命之源的水以及廣闊水面,象徵滋養萬物。筒重婉約,筒花源於五代而盛於北宋、金,截取竹竿的一段隔筒作容器,以隔腔盛水插花,造型優美。瓶花之所以為國人所喜愛,是因為代表了平安、吉祥之意。它善於表現花材的線條美,尤其是表現木本花材的線條與姿韻。缸器厚重穩健,宜選用較具質感和量感的枝材作骨架枝,大形花朵作焦點花,頗具雄健氣勢和凝重美感。籃花主要是通過籃身內空間及籃把與籃沿表現造型之美,既可豐盛繁麗表達喜慶之意,也可簡約清雅展現古樸自然之韻,因此廣為流行。
展廳另一側,是日本小原流花道設計。小原流創立於明治末年,至今通過一百多年的發展,已經成為日本花道三大流派之一。業內普遍認為它最接近中國古典插花的格,最能引起中國人的心靈共鳴。小原流也被稱為最尊重四季花草自然之態的流派,特色是先認識自然,再表現自然,作品格調高雅、清新脫俗,注重自然,生動活潑。
本次展覽中,小原流共展現了四個花型設計,分別是適合裝點家居生活的花意匠,展現文人趣味,重清淨樸素、舍華美奢侈、崇質樸天然、展雅之美的文人調、融入了琳派華麗繪畫畫的琳派調,和自由插洋花草、以及描寫自然景觀的盛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