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樣的孩子容易遭遇校園霸凌?遇到校園霸凌怎麼辦?

2020-12-13 美媽講繪本

喬治上學路上被六年級的「大個子邁克」搶走了午餐,他只好每天中午餓肚子。

幸好喬治的好朋友哈瑞特發現了這個問題,喬治向哈瑞特訴說了自己的煩惱聰明的哈瑞特幫喬治想到了一個好主意……

閱讀南希·卡爾森的作品,對孩子身心健康的發展,能起到教益深遠的正面影響,她擅長採用看似稚拙的繪畫手法,通過童趣盎然的情節,巧妙地詮釋出深邃的主題。

《請不要隨便欺負我》中,她通過生動有趣的故事,提醒小朋友在遇到校園霸凌的時候,積極尋求幫助、合理反抗,學會保護自己。

在這個故事中,我們可以讀到校園霸凌的幾大關鍵問題——

一、什麼樣的孩子容易遭遇校園霸凌?

首先是不善交際、不合群。喬治是一隻膽小的兔子,經常獨自一個人去學校,這給了大個子邁克可乘之機。

其次是內向型、低自信。當大個子邁克得手後,喬治也不敢反抗,這又助長了霸凌者的氣焰。

二、遭遇校園霸凌的孩子有什麼表現?

衣服、書本或其他物品被撕毀卻無法解釋;

害怕去學校,無故繞道,成績突然下滑,情緒容易波動,愛哭或者抑鬱。

三、遇到校園霸凌怎麼辦?

家長要適時引導,孩子要學會求助併合理反抗。

《請不要隨便欺負我》推薦給每一個身處校園中的孩子!

開學的第一天,喬治很興奮。

突然,一個身材龐大的六年級傢伙從灌木叢裡跑了出來。

「喂,小崽子,把你的錢全都掏出來,不然我就不讓你過去!」

「我沒有錢。」喬治說。

「那就把你的午餐給我。」

「這也叫午餐?明天你最好帶點好的來!」

喬治飛快地逃走了,他從沒有跑得這麼快。

那天的午餐時間,喬治沒有東西可吃。

那天的晚餐,他吃得特別多。

第二天中午,大個子邁克又把喬治的午餐搶走了。

一周下來,喬治變得焦慮不堪,整個人都要崩潰了。

課上的時候,他沒法集中精力,別人叫他的名字都能把他嚇得跳起來,而且他還總是很餓。

好朋友哈瑞克發現了他的異常,他聽說了喬治的遭遇後,便拉著他去見校長。

「沒用的,大個子邁克不在這所學校。」喬治說。

此時,哈瑞克有了好主意……

作者簡介:

【美】南希·卡爾森,世界暢銷書作家、傑出插畫家。她的兒童圖畫書被翻譯成多種文字,獲得各種獎項,吸引了成千上萬世界各地的小朋友,並有六部作品被搬上舞臺。

譯者:溫婷

相關焦點

  • 當遭遇「校園霸凌」時,我們怎麼辦?(自救手冊)
    其中一個特別多的呼聲就是當我、我的孩子遭遇校園霸凌事件後,我們該怎麼辦?這個問題問的特別好。回答問題首先是來分析其成因。二、從學校的角度來看,行為規範的引導、素質教育重視度、教師對學生公正性管理,學校對於學生的暴力行為監管力度及處理方式等是管控、防治校園霸凌最佳場所。
  • 對校園霸凌說不,還孩子純淨校園
    根據中國人民大學中國調查與數據中心做的一項調查發現,言語欺凌的發生率最高,調查中有將近一半(49.6%)的初中生遭受過言語形式的校園暴力;其次為社交欺凌,有37.7%的初中生遭遇過校園內社會交往上的欺凌;而有19.1%的初中生在校園裡遭受過身體上的暴力傷害;網絡欺凌作為校園暴力的新形式,其發生率也達到了14.5%。
  • 單挑吧,校園霸凌
    我該怎麼辦?」陸續有同學積極地回復君昊。小學畢業後,大家分散各校,但還是挺關心彼此。「怎麼說呢,打架其實很不錯的,我之前和同學打過一次架,感覺很有成就感。我們都不讓著對方。」有同學說。「可這不是簡單的同學打架,是校園霸凌!」另一位同學反對。
  • 校園霸凌源於什麼心理?
    校園霸凌實際上是指孩子們之間權力不平等的欺凌與壓迫,它一直長期存在校園中,發生這些同儕間欺壓的行為,可能包括肢體或言語的攻擊、人際互動中的抗拒及排擠
  • 聚焦校園霸凌:「鬧著玩」也可能構成傷害!
    >公認容易受欺負、不能保護自己的孩子、 抑鬱、焦慮或自信度低的孩子、 不那麼受歡迎、朋友少的孩子;◆ 不合群的孩子,被同伴認為討人嫌、討厭。即使沒有以上任何特徵的孩子,也可能遭遇霸凌。至於霸凌者,有兩種截然不同的類型:第一類是有良好同伴關係的孩子,很有社交權力(即容易在社交活動中影響別人),而且對自己的受歡迎程度特別緊張,喜歡主導和控制別人。
  • 【講座回顧】言語、肢體、關係霸凌……丨如何跟孩子討論和應對校園霸凌?
    校園霸凌中有哪些不同的角色?身為家長,我們要如何與孩子討論校園霸凌?2022年1月13日晚,由明見諮詢中心舉辦的青少年專題公益科普直播第一講順利開展!→ 明見諮詢中心5場公益科普直播開講啦!丨青少年專題明見諮詢中心的心理諮詢師王祥君老師帶來主題為校園霸凌的直播講座!直播間近千位家長、青少年在線聆聽了本場講座。在近90分鐘的講座時間裡,王祥君老師從霸凌的定義出發,談到校園霸凌中存在的不同角色,結合心理學的知識理論和生活中的案例,闡述作為家長的我們要如何與孩子討論和應對校園霸凌。
  • 校園霸凌,現實遠比電影殘酷
    在我國,29%的學生曾在30天內遭到過校園霸凌、55.5%的校園暴力案件因瑣事而起、案件多發生在廁所等隱秘場合、57.5%的案件涉及故意傷害、11.59%的案件導致受害人死亡……校園霸凌並不僅是毆打暴力毆打、虐待以及肢體衝突,這是大部分人理解中的校園霸凌,但校園霸凌遠不止此,還包括言語霸凌、社交霸凌等多種形式。
  • 校園霸凌事件層出不窮,荷蘭各界攜手應對,共建和諧校園
    2019年,由周冬雨和易烊千璽主演的《少年的你》上映,揭開了校園霸凌事件的惡劣性質,引發了全民對於校園霸凌的關注與討論。2020年11月20日世界兒童日,百度發布了《加強知識科普,讓孩子遠離侵害——2020世界兒童日搜索大數據》報告。
  • 真實的校園霸凌比電影殘忍一百倍
    這也很符合我們平時在網際網路上看到的那些霸凌視頻,視頻中的男男女女使用各類令人髮指的手段欺負同學。一段網絡上流行的校園霸凌視頻截圖,這樣的視頻可以找到上百個怎麼會有人可以像魏萊這麼壞?為什麼有一些孩子非要欺負另外一些孩子?這些人是魔鬼嗎?最容易想到的答案是,這些孩子是被人教壞了。這很符合我們的一般看法,孩子做不好,就是爸媽沒教好。
  • 當校園霸凌發生之時……
    當校園霸凌事件發生後,被欺凌的孩子受傷害最大,不僅身體受折磨,心理健康也極受影響。且不說性格是否變得敏感孤僻、膽怯多疑,就連校園也變成想要逃離之地。在本該好好享受教育的年紀,卻要忍受無端的惡意。柳州事件中被欺凌的孩子,由於長期處於恐懼、受虐的狀態,已患中度抑鬱。
  • 淺析《聲之形》:校園霸凌的背後,是家庭教育的失敗和孩子的孤獨
    因為與常人不同,是個殘疾人的她時常受到同學的欺負,男主角也是其中一個,他不僅毀掉了少女賴以生存的助聽器,還對她實施了一些暴力行為,少女因為這些校園霸凌的行為而選擇了轉學。漫畫劇情發展到這裡,還沒有結束。接下來接受霸凌行為的變成了男主角,也是原先欺凌少女的成員之一。因為同樣的經歷,所以男主角對少女產生了同理心,並對她產生了悔恨愧疚的心理。
  • 芬蘭人引導孩子應對校園霸凌的啟發:永遠不做旁觀者
    如何解決校園霸凌,一直是讓教育者頭疼的難題。今天,學院君將和大家分享芬蘭一個關於預防校園霸凌的項目做法,同時,也給大家提供關於引導孩子反霸凌的4點建議。 >模擬遊戲的方式,讓學生操控著遊戲中的虛擬角色,通過角色去體驗在學校裡可能遇到的各種霸凌場景,讓學生體會被欺凌者的無助。
  • 校園霸凌行為應該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校園角落裡的暴力,對於受害的未成年人來講屬於噩夢,有的人可能一生都難走出的這樣的陰影。讓法律保護每一個少年的你,每年全球有2.46億學生遭遇校園欺凌,極大地危害著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校園霸凌對於被欺凌學生造成的傷害通常是身體上和心靈上受到雙重創傷,並且容易留下陰影長期難以平復。
  • 合一心理 | 校園霸凌,我們與惡的距離!
    Olweus 將校園霸凌定義為:一名學生長時間並且重複地暴露於一個或多個學生主導的負面行為之下霸凌並非偶發事件,而是長期性且多發性的事件。校園霸凌可能包括肢體或者言語的攻擊、人際互動中的抗拒及排擠,也有可能是類似於性騷擾般的談論性或對身體部位的嘲諷、評論或譏笑。
  • 享熱點┃對校園霸凌 堅決說不!
    校園霸凌實際上是指孩子們之間權力不平等的欺凌與壓迫,它一直長期存在校園中,發生這些同儕間欺壓的行為,可能包括肢體或言語的攻擊、人際互動中的抗拒及排擠,也有可能是類似性騷擾般的談論對別人的性或對身體部位的嘲諷、評論或譏笑。通常被稱作小孩子不懂事而模糊化。校園霸凌源自社會學習。
  • 只因姓「川普」,美國11歲男孩長期遭遇校園霸凌
    本周,一對來自美國德拉瓦州的父母告訴媒體,自己11歲的兒子因姓氏與美國總統川普相同,一直是校園霸凌的受害者。梅根·川普(Megan Trump,與川普家族無關聯)周二在ABC新聞當地臺WPVI的一檔節目中表示,因為學校無法遏制她兒子約書亞·川普(Joshua Trump)遭遇的校園霸凌行為,約書亞決定改跟繼父姓貝託(Berto)。
  • 校園霸凌背後的深度心理分析,細思極恐!每個人都應該看看
    2019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布的一則報告提到[3]:全球 32% 的學生,在近一個月內都曾遭遇校園欺凌,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的少年,可以完全避過校園欺凌。 可見,校園霸凌不是個例,而是值得所有人深思的社會和教育問題。 二、霸凌從何而來?
  • 馬思純曾遭遇校園霸凌 小時候造成的傷害至今不知該如何面對
    馬思純曾遭遇校園霸凌 小時候造成的傷害至今不知該如何面對時間:2020-06-06 16:42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馬思純曾遭遇校園霸凌 小時候造成的傷害至今不知該如何面對 人的一生要談放下是何其地不易,有的人要用一生來彌補自己犯下的錯誤,有的人卻要用一生來修復自己的心理創傷
  • 影評《少年的你》,關於校園霸凌,遠不是我們以為的那麼簡單
    影評《少年的你》,關於校園霸凌,遠不是我們以為的那麼簡單影評《少年的你》,如果你是受到霸凌的陳念,你會怎麼辦?電影《少年的你》熱映已過,據說票房大勝,海量影評讚譽主演周冬雨和易烊千璽的表現力。以下簡評:一、關於校園霸凌本片之所以引起廣泛的關注和討論,是因為我們都經歷過校園生活,或多或少的經歷或見識過校園霸凌,但那時候我們忙於學習和成長,我們害怕又茫然,從未深思,成年後回頭看,卻深有體會那種絕望和孤獨。
  • 《少年的你》刷屏背後:真實的校園霸凌,比電影殘忍一百倍
    但是有的孩子卻覺得:上學路上的每一步都像是走向地獄!沒錯,想說的就是校園霸凌!每個人都是校園霸凌的親歷者。校園霸凌有多可怕?我看過一個公益節目:工作人員請 13 對父母帶著孩子一起,觀看幾段真實的校園霸凌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