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有種說法叫藥食同源,實際上任何一種藥物和食物,都有自身不同的寒熱屬性。有些病症是不能與某種食物同食的,否則可能會導致藥效降低或者增大毒副反應的概率。所以,吃中藥是有講究的,這四個常見的禁區最好不要觸碰,學會忌口。
一、蘿蔔。
當服用滋補類型的中藥時,尤其是含有人參、黃芪、首烏等藥物成分時,是要禁食蘿蔔的。因為蘿蔔與人參這類的補品性能相剋,其屬於寒涼蔬菜,具有破氣之功效,若在服用此類型中藥前後食用蘿蔔,就會削弱溫補的藥性,使得藥效降低達從而不到治療效果。
二、濃茶。
在服用中藥期間有一個大忌諱——喝濃茶。這是因為濃茶裡含有比較多的鞣酸,它會和中藥裡面的生物鹼發生反應,產生沉澱,影響人體對藥物的吸收。很多人喜歡茶,是因為茶具有自己獨特的品性,但對於要服用中藥的人群來說,最好是壓制住喝濃茶的習慣,以免削弱藥性,耽誤病症治療。
三、生冷食物。
對於服中藥治療寒症的患者來說,生冷食物是不宜吃的。比如一些冷飲、刺身、涼拌菜餚等,這些生冷食物容易刺激腸胃,易造成腸胃不適,影響腸胃對藥物的吸收,大大降低中藥的藥效,同時還可能還會加重體內的寒症,可見忌口多麼重要。
四、油膩食物。
在服用中藥期間,很多人不忌口,仍然大魚大肉、無肉不歡吃得過於油膩。這樣會助溼生痰,滑腸阻氣,從而導致消化不良,造成腸胃負擔過重,影響藥物吸收,使得藥效作用降低。特別是那些本身脾胃不佳,或是要祛痰祛溼的患者來說,食用過多油膩食品,更是特別不好的行為。
以上一些服用中藥的4種禁區,非常常見,很多服用中藥的患者一不注意就會踏入,導致藥效削弱,達不到治病的效果。當然,服用中藥在忌口的方面,還有諸多學問,為了達到最好的治病效果,最好向專業的醫生仔細諮詢,以免觸犯忌諱。
同時,還有一點值得去注意,服藥期間也不能過分強調忌口,導致攝入營養不足,反而不利於病情的治療。特別是對於一些具有慢性消耗疾病的患者來說,在服用中藥期間,均衡營養同樣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