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掰手指會發出「咔咔」聲?經常掰手指會對手指關節產生危害嗎?

2020-12-18 騰訊網

為什麼掰手指會發出「咔咔」聲?經常掰手指會對手指關節產生危害嗎?

小孩子經常掰手指好嗎?長大了會得關節炎嗎?

日常生活中很多人總喜歡把手指掰得「咔咔」響

尤其是在小學或者初中的時候

總覺得把手指頭弄出「咔咔」的響聲是一件很酷的事情

有人說經常這樣做對手指關節不好也有人說這是一種正常的現象

那麼這樣做對手指究竟有沒有危害呢?掰手指又為什麼會發出「咔咔」的聲音呢?

為什麼掰手指會發出「咔咔」聲?

掰手指時產生的「咔咔」聲,在醫學上被稱為「彈響」。

彈響是正常的生理現象,這是因為人體各個關節之間都有個稱為「關節腔」的空隙,裡面充滿著潤滑關節的液體,而液體裡面還會有一些空氣。

當我們掰手指的時候,關節腔內空間會出現突然的改變,導致出現明顯的腔隙,這時液體內的氣體就會快速向產生的腔隙中擴散,與液體一道發出清脆的「咔咔」聲。

小孩子經常掰手指好嗎?會得關節炎嗎?

彈響能夠刺激關節周圍的毛細血管以及末梢神經等,從而加速關節處的血液循環。

所以,偶爾掰掰手指,並不會導致關節損傷,也不會引發關節炎。

另外,偶爾掰掰手指和關節粗大也無直接關係。關節粗大的本質是關節損傷後的骨質增生,既然偶爾掰手指不會導致關節損傷,那自然也不會導致關節粗大。

彈響在醫學上又分為正常性彈響和病理性彈響兩種,正常性彈響無需過於擔心,但是病理性的彈響就要注意了。

如何區分正常性彈響和病理性彈響?

正常的生理彈響:

1、僅發生在關節受到突然的牽拉或屈折時

2、兩次彈響前關節必須有一定時間的休息期

3、響聲清脆、單一、不重複,不含有混和聲響

4、伴有輕微疼痛或不適感,彈響後常有輕鬆感

但如果不符合上述4個條件中的任何一個條件,即為病理性彈響。

病理性彈響:

1、疼痛或腫脹:關節響聲伴有疼痛或不適感,並且都是可以連續發生的,有可能存在骨頭關節炎。

2、絞索:如果膝關節有卡住的感覺,可能會半月板損傷或滑膜類疾病。

3、活動受限:如果彈響並且存在關節活動受限,可能會是關節黏連導致。

4、以上特點可單一發生,也可合併出現。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彈響就是膝關節的彈響。有時我們會發現當下蹲起來或是跳躍時,我們的膝蓋處會發生嘎嘣的響聲,有的人可能響一次後就不響了,有的人可能一蹲下就會響,甚至能夠聽到膝蓋骨頭之間摩擦的聲音。這是怎麼回事呢?

為什麼膝蓋會經常響呢?

年輕人膝蓋響多是髕骨關節的問題

髕骨就是我們說的膝蓋骨,髕骨向內側移動或向外側移動,導致在屈膝過程中,髕骨的位移途徑發生了變化,撞擊了其他組織進而發生了彈響。一般這類病人都會有著膝關節內翻或者外翻。

如何判斷是因髕骨關節造成的彈響?

方法:讓一個人幫你把髕骨向外側移動,再下蹲,感覺以下膝關節是否還有彈響。如還有,將髕骨向內側移動,再次下蹲。若髕骨在任意一側固定時,膝關節的彈響消失,這就說明了膝關節的彈響是由於髕骨的移位引起的。

原因:內側肌肉過緊會將髕骨內移,外側肌肉過緊就會使髕骨外移。

處理:對於這種膝彈響的處理方法當然就是強化股內側肌或者股外側肌,松解股外側肌或股內側肌。當然還有可能是髂脛束等肌肉緊張使髕骨移位等。具體原因因人而異。

老人膝關節彈響多因退行性骨關節病

退行性骨關節病又稱骨關節炎、退行性關節炎、老年性關節炎、肥大性關節炎,是一種退行性病變,系由於增齡、肥胖、勞損、創傷、關節先天性異常、關節畸形等諸多因素引起的關節軟骨退化損傷、關節邊緣和軟骨下骨反應性增生。

本病多見於中老年人群,好發於負重關節及活動量較多的關節(如,頸椎、腰椎、膝關節、髖關節等)。過度負重或使用這些關節,均可促進退行性變化的發生。臨床表現為緩慢發展的關節疼痛、壓痛、僵硬、關節腫脹、活動受限和關節畸形等。

特點:彈響低鈍且頻繁,響聲發自骨外側的髕股關節,同時伴關節腫脹。MRI可看到關節退變,半月板呈「孤島樣」。多出現晨僵、無力、怕冷等症狀。

病因:尚不清楚,可能與高齡、女性、肥胖、職業性過度使用等因素有關。

治療:本病主要的治療方法是減少關節的負重和過度的大幅度活動,以延緩病變的進程。肥胖患者應減輕體重,減少關節的負荷。下肢關節有病變時可用拐杖或手杖,以求減輕關節的負擔。對晚期病例,在全身情況能耐受手術的條件下,可行人工關節置換術。

半月板損傷也是常見原因

半月板損傷:位於脛股關節內側或外側間隙,聲音清脆,發生頻率高,常伴關節絞鎖(卡住、疼痛),這與股四頭肌和膕肌也有關係。

較輕的半月板損傷並無痛感,走路甚至慢跑都不受影響,易被忽視,長期不診治容易造成關節軟骨損傷,最終可能導致骨性關節炎,甚至到膝關節置換的地步。因此,半月板的輕微傷應儘早處理。

膝關節不穩

韌帶鬆弛:關節活動幅度過大時,韌帶拉長後再回復時會發出悶響,通常兩側都會發生,容易出現於瘦弱人群。

膝關節彈響還有很多其他原因:如盤狀半月板、滑膜皺襞症候群骨關節炎、關節游離體、交叉韌帶陳舊性損傷、關節液不足等。如果關節彈響伴隨著疼痛,應及時到醫院檢查治療,以免病情加重。

相關焦點

  • 為什麼一掰手指,會有咔咔的響聲?經常掰手指,有什麼危害嗎?
    在上學的時候,你身邊可能會有這樣的同學,沒事時喜歡把手指掰得咔咔響。在喜歡掰手指的人眼中,這種行為很酷,但其實經常掰手指,對手部關節沒有好處,經常掰還會帶來一些危害。為什麼一掰手指,會有咔咔的響聲?掰手指時產生的響聲,其實是關節發出的一種生理性彈響。手部各個關節之間有個關節腔,關節腔中有關節液。當你掰手指的時候,會造成關節腔中產生一定的負壓。在壓力的作用下,關節周圍的氣體會向關節腔中湧入,和關節液發生作用,產生二氧化碳氣泡,進而會發出咔咔的響聲。
  • 經常把手指掰得「咔咔」響,但是你的手指可能會變這樣……
    相信大家都有過掰手指的行為,覺得「咔咔」響,特別地酷~但是背後卻隱藏著危害,大家可得注意了~ 掰手指為什麼會發出聲響?
  • 為何掰手指會「咔咔」響?到底能不能掰?骨科醫生給出幾個說法
    最近辦公室總是會響起有節奏的「咔咔」聲響,而這聲音來源於小A,她總是喜歡掰手指並強調這有節奏的「咔咔」聲可以激發她的靈感。同在辦公室的妙姐帶著好奇的心理試著掰掰手指,雖然聲音聽著很「爽」,但怕痛的妙姐還是放棄了。
  • 掰手指「咔咔」作響,真的有好處嗎?手指掰粗了,可以自己恢復嗎
    掰手指關節,掰得「咔咔」響,相信不少人平時都喜歡做這個動作。小編身邊也有同事這樣做,他們說是「緩解關節疲勞」。可事實真的如大家所說所想嗎?今天就為大家講講掰手指那些事!掰手指「咔咔」作響,真的有好處嗎?
  • 經常把手指掰得咔咔響,會得關節炎?手指關節會變粗?
    掰手指這個動作,可能很多人都會做,看起來很酷,不會掰的人可能還會自己練習,但經常把手指掰得咔咔響,真的沒有任何問題嗎?為什麼會響?經常掰,手指會不會變粗?還有人擔心老了以後會得關節炎?先別自己嚇自己,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下原因。
  • 掰手指「咔咔響」是骨頭摩擦?經常掰手指會給帶來哪些危害?
    生活中有些人有事沒事都會掰弄自己的手指,尤其是在一些影視劇中,耍帥或發狠的時候都會把自己手指掰的咔咔響,小的時候經常會聽別人說,這樣子掰手,雖然帥,但是對骨頭不好,老了會後悔的,從而不敢隨隨便便嘗試掰手指。但是掰手指真的對身體有害嗎?
  • 一掰手指就咔咔響,會傷指關節嗎?你可不要有事沒事就掰
    現實生活中,有少部分人存在不良習慣,總是喜歡去掰手指,在掰手指的過程中會發現手指出現了明顯的聲音,在掰手指的時候咔咔響,有這種情況發生很多人不以為意,認為這是正常的現象,因此總是習慣性去掰手指。那麼,手指經常受到外力影響出現了明顯的聲音,對人的指關節是否會造成明顯的傷害呢?
  • 手指一掰會咔咔響,是怎麼回事?經常掰手指,到底好不好?
    在生活中,總是能聽到手指被掰得咔咔響聲,可能在上班的過程中出現,也可能是在上課的時候聽到,總之,就是隨處可見。從很多電影情節中也能看到,練武術的人在比武之前,會將手指掰響,就好像是比武前的預熱一樣。對於掰手指,很多人都很感興趣,也會去學習,慢慢的也形成了習慣,不知不覺中就掰手指,直到聽到咔咔響聲,才覺得舒服。掰完一時爽,也有人產生顧慮,害怕經常掰手指會造成損害,到底會不會有損害,還需深入探究。經常把手指掰得咔咔響,會有危害嗎?我們可以先了解,為何手指掰過之後,會出現咔咔的響聲。
  • 掰手指和掰手腕人人可做?注意這四點,做好熱身運動不可少
    在生活中還有很多人習慣在閒暇時刻掰手指,經常有「咔咔」的聲響出現。或者和朋友同事之間掰手腕比力氣大小。但是,這些活動關節的方法真的沒有問題嗎?所有人都適合嗎?下面就亮健好藥君一下了解下吧。一、為什麼掰手指有「咔咔」的響聲呢?人體的關節其實並不是完全粘合在一起的。在關節中,關節囊和關節表面會形成一個封閉的腔體,裡面存有關節滑液,可起到潤滑和緩衝的作用。平時關節面在液體中會保持一定的可活動距離,以確保我們的關節可以完成握拳、抓取、蹲下、抬起等動作。
  • 手指一掰「咔咔響」,是身體有問題?專家:符合這4個特徵就正常
    我們在看動作片時,經常會看到這樣的鏡頭,就是在雙方交手時,有一方會將手指掰得「咔咔響」,感覺非常酷,氣勢也更強硬。所以不少人就會進行模仿,私下裡練習,通過練習,隨便一掰,手指關節處就會發出響聲,感覺很是威風。
  • 喜歡把「手指」掰得嘎嘎響,自以為很酷?卻不知有這幾種危害!
    在生活中,有很多人都喜歡把手指掰得「咔咔」響,尤其是在小學或者初中的時候,總覺得把手指弄出響聲是一件很酷的事情,而且還能在女孩子面前裝帥,也有很多人是從電視上學來的,剛開始的時候只是學著玩,到後面慢慢就變成了一種習慣,沒事的時候就會掰一掰,而且掰完之後覺得精神都變好了,不過會有很多人產生疑問,如果經常掰手指,會不會對關節有影響呢
  • 掰手指會造成關節炎?美國大爺用50年實驗求證了真相……
    我們經常可以在影視劇裡看到掰手指的場面,我們也經常自己沒事掰掰手指、扭扭脖子活動一下筋骨。但有些男孩為了耍帥就經常掰手指,聽著那「咔咔」的聲響又酷又社會。但有時候媽媽就會告誡你,不要老掰手指,小心長大像爺爺一樣得了關節炎!
  • 竟用一個數學模型,暴力解開「掰手指」的奧秘!看完我跪了......
    再按照利茲大學團隊的結論,計算出這個虛擬關節「掰手指」過程中的變化參數和發出的聲音。最後只需要將這個「聲音」和真實掰手指的聲音一對比,不就能知道利茲大學團隊說的對不對了嗎?分析數據後發現和模型得出的結果高度一致,這就有力的佐證了利茲大學團隊的發現:掰手指聲音來自於關節間空化氣泡破裂發出的聲音。
  • 手指掰得咔咔響到底傷關節不?
    比如心碎真的會死人嗎?折手指會不會傷害身體?脖子後仰會止住鼻血嗎?……https://www.wired.com/video/watch/doctor-debunks-common-health-myths這種觀念是錯的,「心碎症候群是真的」。人確實可能會因為心碎而死,它還有一個俏皮的日本名稱——「章魚壺心肌病」。
  • 年輕時經常掰手指頭,老了以後會得關節炎?真相究竟是怎樣的?
    十個手指頭輪流掰,誰響得多,誰就是贏家。掰手指不僅是一個遊戲,也是緩解壓力的方式。每每作業多了,或是感到疲憊了,找不到解題的靈感了,也都會掰手指。掰幾下,靈感就能來了。時至今日,掰手指依然是一個隨時都會做的習慣。生活之中,經常掰手指的人也不在少數。不知不覺就有了一個傳言:掰手指會導致關節炎!
  • 掰手指一時爽,一直掰掰就能一直爽?
    我們的關節並不是如想像中的簡單粘合,而是共處於一個叫「關節腔」的密閉空間中,外來營養的吸入一般靠負壓來完成。在關節腔中還充滿了能使我們順利完成碼字、搬磚等各種日常操作的滑液,它對關節的潤滑和緩衝作用可是槓槓的。在滑液中還有很多溶解了的氣體,在負壓達到一定程度時會被析出形成小氣泡。下面讓我們一起來掰個手指感受一下。
  • 喜歡把手指頭掰得「咔咔響」?看似很酷,卻不知這幾種危害
    而且也有很多人以為這樣很酷,其實,掰手指這樣的動作對身體並沒有太多的好處,嚴重的情況下還會帶來很多危害。張先生今年已經40多歲了,他曾經在年輕的時候就特別喜歡掰手指,尤其是在他覺得疲倦又很勞累的時候,更會把手指掰得咔咔響。
  • 了解 | 掰手指一時爽,一直掰掰就能一直爽?
    我們的關節並不是如想像中的簡單粘合,而是共處於一個叫「關節腔」的密閉空間中,外來營養的吸入一般靠負壓來完成。在關節腔中還充滿了能使我們順利完成碼字、搬磚等各種日常操作的滑液,它對關節的潤滑和緩衝作用可是槓槓的。在滑液中還有很多溶解了的氣體,在負壓達到一定程度時會被析出形成小氣泡。下面讓我們一起來掰個手指感受一下。
  • 不爽時偏愛掰手指 嘎吱響的聲音究竟從何而來?
    本期秘密為何掰指關節的時候會發出嘎吱的響聲?掰指關節會引起關節炎和關節粗大嗎?為何掰手指之後會感覺很爽?被惹毛又沒處發洩,只好把指關節掰的咔咔響洩憤。閒來無事不掰指關節總手癢,仿佛患上了強迫症。手指掰得嘎吱響時,自己總會有種古惑仔上身的快感。
  • 關節「咔咔」響,有時還會疼,還能繼續鍛鍊嗎?
    那如果遇到這種問題我們還能繼續健身嗎?這次我們就來詳細說說。人體的關節在運動時發出的這種響聲,叫做關節彈響。關節彈響可以分為生理性和病理性兩大類。●生理性關節彈響生理性關節彈響是來自關節腔內的清脆、單一、無痛的爆裂樣音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