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展藝術家鹽田千春眼中的2015年威尼斯雙年展

2021-01-08 藝術中國

 

以下文字是外媒「ArtReview」給在2015年威尼斯雙年展不同國家館展出的藝術家以及策展人發出了一份調查問卷,在雙年展開幕式的準備階段公布他們的回覆。以下問卷是針對日本藝術家鹽田千春發出提問的。鹽田千春是日本代表。日本館位於綠園展區。

能向我們透露一下您的威尼斯雙年展的展覽計劃嗎?

非常榮幸能夠有機會參與這項世界上最古老的藝術展,這次與我合作的策展人是中野仁志,他曾於2007年在神奈川策划過我的個人作品展。這次我將會呈現一種新的裝置藝術,名為「手中鑰匙」(The Key in the Hand),包括兩隻小船,紅線以及許多鑰匙。

鑰匙是一種我們非常熟悉而且珍貴的東西,它可以保護重要的人們,也可以保護我們的生活空間。它同樣啟示我們打開門戶,探索未知世界。正是基於這樣的想法,我想要使用鑰匙,來展現浸透提供者不同的回憶以及長期日常使用所累計的記憶。當我在雙年展這個舞臺創造這個作品時,我第一次感受到提供給我鑰匙那些人的記憶與我自己的記憶的融合。這些記憶又將會與世界各地來觀展的人們的記憶相結合,讓他們能有機會用一種新的方式交流,來更好地理解每個人的情感。

你是否會用一種不同的方式來對待這次雙年展?比如你會怎樣去做一場「典型」的展覽?

這次雙年展的不同不在於空間(威尼斯,日本館)或者與之前展覽的不同,而在於我現在是代表日本展覽。代表我的國家去展覽與我過去所做的完全不同。但是對於我,藝術比身份更重要。

對於你,「代表」你的國家意味著什麼呢?你覺得這是榮耀還是難題?

我之前從未以我的國籍來標榜自己為一名日本藝術家。當我開始思考我作為一名日本藝術家可以做什麼時,我便陷入了掙扎——因為我曾經一直問自己,我作為一名遠離日本常居海外的人,怎麼可以更好地代表我的國家呢?對於我,這種掙扎又是藝術創作所必須的。但是現在我更加意識到,我應該堅持自我,不被我的文化所束縛,作為一名藝術家只要將它反映到我的作品即可。

你怎樣看待前來威尼斯觀展的不同觀眾,屆時眾多的藝術家同行,畫廊主,策展人和評論家將會共聚開幕式,而且未來幾個月大眾也會蜂擁而至?

將我的作品呈現在威尼斯雙年展上一直是我的夢想。我非常期待開幕式,但是我不願去考慮誰會過來觀展或者我的作品應該取悅誰。因為如果我這樣做,只會給我的創作帶來麻煩。我更願把注意力房子我的作品上。

對於雙年展,你最早或者最好的回憶是什麼呢?

我對於雙年展最早的記憶是從1990年。當時我所的在藝術學院老師村岡三郎,作為日本館代表參展。當時我正在學習作畫,所以雙年展的觀展讓我可以思考更大的可能性。

我對於雙年展最好的會議是從2001年。哈拉爾德·史澤曼是當年最為神奇的策展人,而且我也從未見過任何別的與藝術相關的人像他那樣。他非常敏感,令人鼓舞,而且為藝術家們竭盡所能。他重逢認識到當時中國藝術家所面臨的困難情形,並且積極地幫助他們;他將很多中國藝術家介紹到威尼斯,而且為創立中國館做出了開創性貢獻。

毫無疑問,你將會非常忙,但是你會期待看到什麼呢?

過去的一些展覽我認識了幾位藝術家,這次他們同樣會在雙年展上展出,所以我非常期待看到他們的作品,並且能夠再一次和他們見面。我特別期待探索法國館去看波瑟爾·卯傑洛,在2009年(莫斯科雙年展Co. Art)和2010年(社會和文化中心,馬德裡)我和他曾共同參展過。我同樣也期待德國館,奧拉夫·尼克萊,2004年我和他在塞維亞雙年展上參展過。

在威尼斯擁有一座國家館會對你的祖國的藝術場景有怎樣的影響呢?

過去幾年來,所有已經在日本館展出過他們的作品的日本藝術家他們現在都居住在日本,所以我相信現在一定有輕微的變化。但是我已經在德國生活了17年了。我覺得我們都變得越來越國際化了。可能這才是怎樣影響我的祖國吧。如今藝術視角已近變得越來越廣泛開放。

相關焦點

  • 日本藝術留學:鹽田千春!靈魂的顫慄!
    2019年6月20日 - 10月27日,位於六本木的東京森美術館舉辦了鹽田千春目前為止最大規模的個人展。作為東京第一藝術喵,這種大展本喵自然不能錯過啦。現在就跟著本喵進入鹽田千春的「線」的世界吧。在觀展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鹽田千春。鹽田千春(Chiharu Shiota),1972年出生於大阪,現在在柏林工作生活。
  • 中國藝術家扎堆威尼斯雙年展 主題闡釋中國變化
    本屆雙年展參展陣容強大,通過國家館展覽、平行展、主題展等形式,展出來自88個國家和地區的藝術家的現代作品。從國家館的展覽來看,各個國家均帶來國內知名度比較高,且具有代表性的藝術家,作品囊括架上繪畫、攝影、裝置和影像等,藝術形式豐富多樣,參展的藝術作品互動性很強,拉近了藝術與觀眾之間的距離。
  • 第56屆威尼斯雙年展:全世界的未來
    第56屆威尼斯雙年展:全世界的未來2015年5月9日-11月22日44項由非營利性組合和國際機構共同推廣的平行展,也將同期在威尼斯城內展出。奧奎·恩威佐強調,為紀念1974年威尼斯雙年展上各領域藝術家們就1973年智利政變在藝術領域所做出的及時回應及努力,今年雙年展將在坐落於綠園城堡(Giadini)中心館內的展區中舉行跨領域的現場項目。
  • 在家「親臨」「威尼斯雙年展」,一起雲看展吧
    相信很多寶寶都沒有看過展覽了,今天我們邀請了ACG純藝插畫專業的曼曼老師,帶大家一起線上雲看展,接下來讓我們一起走進「威尼斯雙年展」吧~~ # 威尼斯雙年展 # 威尼斯雙年展(LaBiennale di Venezia)是一個擁有上百年歷史的藝術節,是歐洲最重要的藝術活動之一。
  • 威尼斯雙年展:主題展之世界的聲音
    兩年一度的藝術盛會威尼斯雙年展又要開始了,其中主題展歷來都最受人們關注的。都說主題展是威尼斯雙年展最為學術的一部分,但它還是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政局、財經、意識形態的影響。  在威尼斯雙年展中,主題展(Central Pavilion)作為最核心的展覽,直接與雙年展的主題相聯繫,緊密地把世界各國的藝術集中起來,使雙年展成為名副其實的藝術EXPO。
  • 若想生活在「有趣的時代」,來威尼斯雙年展
    近日,「第58屆威尼斯雙年展」隨著媒體預展的開放拉開帷幕。本屆雙年展共邀請了來自全球38個國家的79組藝術家參與,同時設有90場國家館展覽。公眾開放日從2019年5月11日將持續至11月24日。以藝術之名,走進威尼斯水城威尼斯常年吸引著世界各地的無數遊客,這其中就包含著諸多作家、藝術家。所以,天然具備文藝基因。威尼斯雙年展已有超過一百二十年的歷史,在世界三大藝術展中最為悠久。
  • 2019年威尼斯藝術雙年展:7個展覽推薦
    『3x3x6』系列的『CASANOVA X』,4K影片,10』00』』截圖,第58屆威尼斯雙年展,中國臺灣館本次中國臺灣館的位置設計獨具匠心:數碼藝術家鄭淑麗的展覽開設在Palazzo dellePrigoni
  • 威尼斯雙年展不能錯過的作品
    [摘要]第56屆威尼斯雙年展金獅獎日前頒出。由於總策展人奧奎·恩威佐的特殊身份,本次獲獎名單呈現出明顯的政治化色彩。獎項聚焦非裔、女性及少數派加納藝術家艾爾·安納祖1944年生於加納,但一生中大部分時間在奈及利亞度過。安納祖曾執教於奈及利亞大學,後又擔任領導工作。持續不斷的藝術創造和教育實踐使他成為非洲在世藝術家裡最重要的一位。安納祖的作品主要取材於可回收的材料,比如瓶蓋、真空牛奶包裝或易拉罐上的拉環。
  • 首位進入威尼斯雙年展的黑人藝術家
    勞娜·辛普遜(Lorna Simpson)1961年生於美國,是目前美國最重要的觀念藝術家之一,其創作涉及攝影、繪畫、裝置、拼貼、影像等媒介,其中最為代表的是瓶貼作品,而近幾年來勞娜開始的繪畫創作也越來越受到關注。
  • |雙年展|威尼斯雙年展|客家文化...
    記者從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以江西龍南傳統客家圍屋為創作主題「圍屋之變——關於中國傳統移民建築的對話」的當代藝術展,將於2021年5月22日-11月21日在義大利威尼斯參加第17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策展團隊與深圳國風藝術館共同策劃的2021年第17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準備展於今年8月18日-9月3日在星河國風藝術館(深圳)舉行。
  • 耿傑作品亮相2019威尼斯雙年展平行展
    伴著水城迷人的氣息,一個擁有上百年歷史的藝術界盛宴,也是歐洲最重要藝術活動之一的威尼斯雙年展(La Biennale di Venezia)拉開帷幕。為了讓國內優秀的藝術家順應國家「一帶一路」的政策,更好地「走出去」並參與到國際第一大藝術盛會,也為了讓來自世界八方的藝術愛好者、藏家及業界人士更好地欣賞了解中國藝術,國內最大的藝術品電商平臺HIHEY與歐洲文化藝術中心(European Cultural Centre)強強聯袂,聯合HIHEY歐洲負責人歷覽藝術 (Lilan Art)創始人Jennifer Abramoff在威尼斯雙年展期間舉辦
  • 「願你生活在有趣的時代」——2019威尼斯雙年展主題解讀
    這句話,正是威尼斯雙年展組委會在7月中旬確定的2019年第58屆威尼斯雙年展的主題。去年年底即已接受任命的策展人——倫敦海沃德畫廊(Hayward Gallery)藝術總監拉爾夫·魯格夫解釋道:「這一主題來源於一句中國詛咒(curse),暗示著不安和混亂的時代。」經過記者查閱資料,方知這句英文在西方世界廣為流傳,並被視為來自中國的一句俗語。
  • 威尼斯雙年展金獅獎頒出:藝術家亞瑟·賈法與立陶宛國家館
    當地時間2019年5月11日,第58屆威尼斯雙年展金獅獎獲獎者揭曉。美國藝術家亞瑟·賈法(Auther Jafa)獲得金獅獎最佳藝術家獎,同樣來自美國的藝術家吉米·達勒姆(Jimmie Durham)獲金獅獎終身成就獎,立陶宛國家館則摘得金獅獎國家館的桂冠。
  • 第17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準備展作品在深圳展出
    參展作品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 軒慧 通訊員李絲雨攝影報導)近日,2021年第17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準備展:「圍屋之變:各自為藝 共同生活——參展藝術家聯合個展」在深圳星河國風藝術館開幕,同期舉辦新聞發布會與藝術創作對話會。
  • 看圍屋之變,2021年威尼斯建築雙年展準備展將在深圳舉行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8月12日訊(晶報記者 謝晨星)8月18日-9月3日,2021年第17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準備展「圍屋之變:各自為藝共同生活——參展藝術家聯合個展」將在深圳國風藝術館舉行,展覽將龍南圍屋經典樣式、參展藝術家藝術生涯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以及為威尼斯建築雙年展而先期完成的作品草圖方案同時展出。
  • 威尼斯雙年展,「有趣時代」的一場景觀盛宴
    威尼斯雙年展(La Biennale di Venezia)始於1895年,被喻為「雙年展之母」。在國際藝術領域,它是掌控著藝術權威和最高學術標準的國際大展,與德國卡塞爾文獻展、巴西聖保羅雙年展並稱為世界三大藝術展,並位列其首,可以說是藝術界的奧斯卡。
  • 融創帶你1分鐘了解2020年威尼斯建築雙年展
    建築的一半依賴於思維另一半則源自於存在與精神在藝術不被旁觀的時代,2020年威尼斯國際建築雙年展似乎能將藝術家們融於建築的思考向現代人娓娓道來。|2020年威尼斯建築雙年展總主題「我們如何共同生活(How will we live together)?
  • 威尼斯雙年展十年觀察:從2009到2019,世界在關心什麼?
    作為一個有著 126 年歷史的國際藝術雙年展,威尼斯雙年展是全世界最重要的藝術展覽之一。在百年歷史的發展過程中,威尼斯雙年展被逐漸分割為「藝術雙年展」、「建築雙年展」、「威尼斯電影節」、「舞蹈雙年展」等等。其中,奇數年為藝術雙年展、偶數年為建築雙年展。儘管如今威尼斯電影節的名譽和風頭早已蓋過了威尼斯藝術雙年展本身的光芒,但它仍然承載著「藝術界的奧林匹克」的美譽。
  • 平衡竹蜻蜓變身當代裝置藝術——藝術家江祖祿受邀赴威尼斯參展
    據了解,由European Cultural Centre歐洲文化中心以及GAA Foundation 全球藝術事務基金會聯合主辦的「威尼斯建築設計雙年展——中國傳統藝術特展」將在7月如期舉行,策展方還將邀請藝術家江祖祿參加威尼斯建築設計雙年展,把具有中國傳統元素的當代藝術作品帶到國際前沿大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