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眾號:梅傑症候群
梅傑症候群是由法國神經病學家Henry Meige於1910年首先描述的一組錐體外系疾病,也是一種累及頭面部的特發性肌張力障礙,又稱特發性眼瞼痙攣--口下頜肌張力障礙症候群,以雙眼瞼痙攣和(或)口面部肌肉對稱性不規則痙攣性收縮為臨床特徵。多見於中老年人,平均發病年齡為50歲,男女比例為1:2~3,30歲以前發病者少見。偶可累及頸部、上肢、軀幹。治療上較為困難,常常導致患者心理自卑自閉、妨礙行走和閱讀、妨礙與他人正常交流,從而嚴重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
而在治療梅傑症候群的時候,往往會有誤診為乾眼症,以乾眼症開一點西藥藥水治療只會讓病情任意發展,後果相信大部分患者和家屬是不願意看到的。現在來科普下梅傑症候群與乾眼症的區別。
乾眼症:
乾眼症常見的症狀是眼部乾澀和異物感,其他症狀有燒灼感、癢感、畏光、紅痛、視物模糊易普疲勞、粘絲狀分泌物等。欲哭無淚,嚴重者完全沒有眼淚。而且由於長期眼乾往往容易合併眼部充血,結膜炎,角膜上皮破皮而有絲狀物粘附,長期之傷害則會造成角結膜病變,並會影響視力。但不會出現睜眼困難的情況,治療方面主要是人工淚液或淚小點栓塞術。
梅傑症候群:
一般過勞、久視、睡眠不足時症狀狀更重,休息之後症狀可以減輕。病程長,病久多虛,風邪乘虛夾痰夾瘀上犯,陰血不足,經絡阻滯,百脈失養,加之肝風鼓動,導致梅傑症候群的發生。其臨床症狀首發單眼瞼跳至頻繁,再到雙眼,會出現眉心發緊,睜眼困難等,眼乾,眼澀,會流淚。還會影響吞咽肌讓你吃飯吞咽困難,還出現不自覺張嘴、嘴角抽、吐舌頭等(肌張力障礙問題)。最後引發呼吸困難(呼吸肌)到了這一階段病情已經是最嚴重的階段了。
這便是兩個病症的基本狀況,神農解痙湯認為梅傑症候群的主要病機特點是經絡阻滯、寒溼困脾、痰熱內阻,肝風內動等氣機失調為梅傑症候群病理的發生提供了條件;對於梅傑症候群的治療從根源入手,強調先整體調節改善體內病態環境,以解痙收風,清熱除溼,滋補肝腎,補脾養血,化痰通絡,調和陰陽為基本治法。
1.解痙收風,清熱通絡
中醫上講,梅傑症候群屬於「痙症」的範疇,多由溫熱病邪,侵襲經絡而發病;或先夫稟賦不定,操勞過度,情志不暢,久之致肝。腎陰虛,陰不制陽;水不涵木,肝陽上亢,亢陽化風而發病;當宗筋受熱,經筋遲緩,眼瞼就會失去正常的開閉功能,患者就會出現眼瞼無力或者睜不開眼的症狀。
2.滋補肝腎,調脾養血
肝主筋,脾主肌肉,素問至真要大論說:「 諸風掉眩皆屬肝」。內經又日「曲直動搖之象也」,風性善動,表現在肢體則筋惕肉開,在局部則眼瞼振跳。又因肝臟藏血,血不足則不能養肝,肝陽化風上擾以致肝脾經絡失養為病。而脾主運化,為氣血生化之源,養血則熄風。
肝與腎與脾之間的病理影響,主要體現於精血失調和藏洩失司等方面。
3.化痰除溼,溫陽化瘀
中醫多認為老年梅傑症候群者多因病久入絡, 絡血不暢而瘀,或外傷瘀血內阻,新血不生,進而閉阻脈絡,血不養筋而成。此外,臨床上因陽衰寒化所致者,亦不少見,即陽衰不能化精生血,液涸寒燥,筋脈失榮,漸漸發病。
4.調和陰陽,調養氣血
很多梅傑症候群病機的發生是因為打破了肝,腎,脾等臟腑的平衡、寒熱平衡及氣血平衡。也就是陽氣與陰精(精、血、津、液)的平衡,而面部肌肉,宗筋的正常約束功能的主要動力來自於精氣,眼睛是人體精氣最為旺盛的組織之一。但是眾多宗筋,經筋中,與眼瞼最為密切的是足陽明胃經和足太陽膀胱經。此二經乃多氣血之經,而梅傑症候群患者素體虛損,無力提供充足的氣血供養,又多虛熱和鬱熱,故而出現典型性的梅傑症候群的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