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醫角度講解梅傑症候群的經絡辯證及配伍用藥的特點!

2020-12-21 騰訊網

病之始生者,必起於燥溼、寒暑、風雨、陰陽、喜怒、飲食、居處。「百病生於氣也。」「氣」就是情志。「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怒就是發怒,喜就是高興;「悲則氣消」,悲是悲傷;「恐則氣下,寒則氣收,炅(jiong熱)則氣洩,驚則氣亂,勞則氣耗,思則氣結」。這些話,也是在說梅傑症候群的發病起源!

其實面部臟腑經絡各部病證有寒熱虛實的不同,在藥物配伍中,應有溫、清、補、瀉的選擇。如黨參、白朮、附子、肉桂、石膏、知母、大黃、枳實均入脾經、胃經,而性味不同。參、術甘溫,具有補氣健脾、資生氣血作用。附、桂辛熱,溫腎助陽,溫陽化氣。石膏辛甘寒,知母苦寒,清熱瀉火,清陽明氣分實熱。大黃、枳實苦寒,清熱導滯,清陽明腑實。

在梅傑症候群的論治中用法迥異。眼瞼下垂,胞虛如球,為脾虛氣弱證,常用參、術益氣健脾或配升、柴益氣昇陽;若見肢冷、便溏脾腎陽虛證,加附、桂兼溫腎陽。所以歸經和性味結合才能更好發揮藥物的治療作用。

「傷於風者,上先受之」,基於梅傑症候群,在風邪致病十分常見。以風藥居多,與風藥性味辛、溫,具有升、浮的性能有關。夾寒則頭痛、身痛、寒熱鼻塞,夾熱則眵多熱結、口渴便幹,風與溼合則赤腫溼爛。祛風藥頻為應用,或辛溫發散,或辛涼解表,或與清熱利溼,活血化滯合用,此為常用大法。

神農解痙湯醫生認為梅傑症候群的主要病機特點是經絡阻滯、寒溼困脾、痰熱內阻,肝風內動;神農解痙湯醫生根據多年臨床經驗,熟練運用祛風藥對辯證治療梅傑症候群上的特點,如引藥上行、升發陽氣、發散鬱火、補腎疏風等,充分利用了防風、羌活、白芷等藥氣味俱薄、升而浮的特性,將其疏散、升發的作用發揮到了新的高度。應用之廣,配伍之妙,用藥靈巧,形成了神農解痙方劑在臨床用藥的一大特色。

1.引藥上行

羌、防之類,味辛,性溫,辛散輕揚,李時珍謂:「酸鹹無升,辛甘無降,寒無浮,熱無沉。」這類藥物不但自身歸經上達頭目,而且能引藥上行。

藥用熟地、當歸、川芎、白芍、羌活、防風、白芷,方中四物養血活血,而白芷上行入胃經,羌活引諸藥入膀胱經,防風直入膀胱經,通療諸風,散頭目中滯氣,合方養血祛風,直達病所。

2.升發陽氣

頭為諸陽之會、神明之府,官竅所在,若因七情內傷、六淫外感、饑飽勞倦致脾胃受傷,中氣不足,清陽不升,則九竅不通利,遂生目病。

防風、蔓荊子、升麻、柴胡等昇陽風藥使陽氣升而充塞頭頂,則九竅通利,藥用黃芪、炙甘草、當歸、防風、蔓荊子、白芷、柴胡、升麻,治服寒藥太過,而真氣不能通九竅,眼睫無力,常欲垂閉,無疼痛而隱澀難開,方中黃芪、炙甘草補中治虛勞為君;當歸和血補血為臣;白芷、蔓荊子、防風療風昇陽為佐;升麻、柴胡為使;

3.發散鬱火

脾胃為氣機升降出入的樞紐,脾胃健運才能使清陽出上竅,濁陰出下竅,清陽發腠理,濁陰走五臟,清陽實四肢,濁陰歸六腑,若脾胃氣虛則升降失常。

谷氣下流,陰火亢盛,火乘土位,以致陰不制陽,方由茯苓、柴胡、人參、甘草、當歸、白朮、升麻、葛根、白芍、羌活、黃芪、防風、五味子、黃連、黃芩組成。以參、芪、術、苓、草補氣,升、柴、葛昇陽,歸、芍、五味養血潤肺,同時以羌、防散鬱遏之火,發散以伸陽氣,芩、連瀉陰火伏熱,達到益氣昇陽散火的目的。若無羌、防之散和芩、連之清,陰火上乘,壯火散氣,元氣不得恢復,補之無益又能助火。

4.補腎疏風

辨察秋毫而推論「肝腎無邪則目決不病」,勞瘵之人肝腎已極虛而無目病,認為目病者雖有虛的原因,若無邪氣入中未必發病,故主張治療中必先驅其邪氣而後補其正氣,以防助邪傷正之弊。

藥用生地黃、熟地黃、牛膝、當歸、枳殼、杏仁、羌活、防風,治肝腎兩虛,風邪所乘,症見翳膜遮睛,羞澀多淚。生地、熟地、牛膝補益肝腎,皆為沉降之品,惟配羌、防才能引藥上行,並能發揮疏風祛邪的作用。

相關焦點

  • 竟然是梅傑症候群的緣故導致的!
    梅傑症候群又稱為美格症候群(英文Megei症候群)是一種節段性肌張力障礙性疾病,梅傑症候群常常無明顯誘因下發病,但是從醫學角度來講,也是神經系統的疑難雜症。部分梅傑症候群由單眼起病,漸及雙眼。其餘首發症狀有眨眼頻度增加、精神疾患、牙科疾患、其它部位的張力障礙(主要在顱 頸部) 。那麼今天就給大家科普一下眼瞼跳動,睜眼困難!
  • 梅傑症候群應該怎麼治療?這篇文章說全了
    公眾號:梅傑症候群 梅傑症候群是由法國神經病學家Henry Meige於1910年首先描述的一組錐體外系疾病,也是一種累及頭面部的特發性肌張力障礙,又稱特發性眼瞼痙攣--口下頜肌張力障礙症候群,以雙眼瞼痙攣和(或)口面部肌肉對稱性不規則痙攣性收縮為臨床特徵。
  • 梅傑症候群的意志力、心態很重要!要有一個積極的心態!
    本文首發於公眾號:梅傑症候群 一個人得了梅傑症候群並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精神上垮了,對自己沒有信心,那這就無可救藥了……。不可否認,一個人的心態和情緒好壞不僅會影響身體健康,反之,梅傑症候群患者的心情好壞對於治療也很重要,甚至可以幫助戰勝梅傑症候群。
  • 梅傑症候群這麼多人選擇用古方止痙湯,你在猶豫什麼?
    梅傑症候群嚴重發病的時候,雙眼會緊閉,患者需要用手強行將一眼瞼掰開才能看得到東西。有的將手放在眉部呈「搭涼棚」狀,症狀即可減輕。有的遮蓋一眼,另一眼即可睜開。梅傑綜合症與繼發性眼瞼痙攣相區別。如面神經麻痺後繼發性面神經痙攣;腦炎後眼瞼痙攣;嚴重偏癱患者的反射性眼瞼痙攣;以及腦部血管、腫瘤引起的眼瞼痙攣。還有癔病性眼瞼痙攣。
  • 【收藏】日常按摩緩解梅傑症候群的小妙招!
    今天與大家分享一個日常按摩緩解梅傑症候群的小妙招(按摩攢竹穴)  攢竹穴,隸屬於足太陽膀胱經,位於面部,當眉頭陷中,眶上切跡處。該穴是臨床上常用的治療目內眥、眼瞼、上眼眶等處病變的常用穴位,通過取補或取瀉本穴,有祛邪、解痙、鎮痙以及清熱散滯、舒筋活絡的功效。如果你常出現下面這些眼部不適症狀,即可通過攢竹穴進行緩解。
  • 光明使者劉現忠:破解百年來「梅傑症候群」世界難題
    了解他的人無不為他高尚的醫德所敬佩,為他精湛的醫術所折服,他就是眼科的老主任劉現忠----困擾世界百年的「梅傑症候群」攻克者。 劉主任仔細查找資料,終於得知該病是由一百多年前法國的一位神經病學專家命名的「梅傑症候群」。常用的治療方法有藥物治療、肉毒素的局部注射、腦深部電刺激術但效果均不佳,可以說「梅傑症候群」是當時國際上仍未有效解決的世界性難題。
  • 面部抽搐情況多,是面肌痙攣還是梅傑症候群?
    面部感覺抽搐,大家首先會想到的是面肌痙攣,但還有梅傑症候群也會出現這種表現,大部分患者在起病初期會被誤診為面肌痙攣進行治療,但其實這兩種疾病的病因、臨床症狀表現還是不同的,那麼它們有什麼不一樣呢?梅傑症候群主要是椎體外系疾病,累及頭面部的特發性肌張力障礙,也是中老年女性較多見,首發症狀時雙側眼瞼痙攣,可逐漸累及口、面、下頜等部位,患者主要是會出現雙眼不自主的頻繁眨眼睛、睜眼困難、口面下頜等部位肌肉出現不自主運動,看上去像是「擠眉弄眼」,少數患者也會單側起病,逐漸累及對側。
  • 脖子抽、睜眼困難、噘嘴、磨牙、吐舌頭,病根竟是梅傑症候群
    之前梁紅怎麼也想不到,脖子抽動、睜眼困難、噘嘴、磨牙、吐舌頭,這些問題的病根竟是梅傑症候群。1996年,單位裡的骨幹梁紅生病了。不知道從什麼時間開始,她的脖子總愛抽動。雖然不影響正常生活,但畢竟不太雅觀,甚至有人誤會她自我感覺良好、瞧不起人。起先梁紅並不在意,認為是累了才會出現問題。
  • 預防梅傑症候群你需要試試這5個方法
    大家預防梅傑症候群的話,你需要試試下面這6個方法。 5、改善乾燥的環境 梅傑症候群患者應該儘量避免長時間呆在乾燥的環境裡,如空調房,最好是用加溼器保持房間一定的溼度
  • 眼瞼痙攣發展成梅傑症候群,一般需要多久?早發現,預防很重要
    其實,這要根據疾病的種類以及患者的身體素質來決定。一般眼瞼痙攣從早期發展到梅傑症候群需要幾個月至幾年的時間。 眼瞼痙攣屬於一種非器質性病變,通常來講,非器質性病變的疾病一般不會突然出現,眼瞼痙攣或者梅傑症候群的出現都是因為身體長期的問題導致而成的。所以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防範。
  • 中藥學:性味歸經,升降浮沉,配伍規則,六經用藥
    因此,一方面要通過炮製、配伍、減輕藥量、改進用藥方法等以減少藥物的偏性,同時要掌握藥物的禁忌以保證用藥安全。中醫所說十八反、十九畏等也是防止中藥毒副作用的有關論述。配伍的不同也可改變藥物的升降浮沉作用,在複方配伍中,少量性屬升浮的藥,在同較多的沉降藥品配伍時,其升浮性可受到一定製約。如升浮藥在一批沉降藥中也能隨之下降,反之沉降藥在一批升浮藥中也能隨之上升。此外,臟腑氣機的升降出入與春夏秋冬四時之氣也有關,即春夏宜加辛溫升浮藥,秋冬宜加酸苦沉降藥,以順應春升、夏浮、秋降、冬沉的時氣特點,說明藥物的升降浮沉特性還會在各種條件下發生相應的變化。
  • 經絡說:頸椎病的辯證調理
    為什麼從經絡來辨證調理,頸椎健康問題古已有之,在過去和現在乃至將來,都有一個不變的道理:頸肩腰腿疼痛之類的疾患,和身體的氣血循環有關係,經絡是這一循環的一個通道,所以我們從路道巡邏,監控和改善周圍發生的事故和意外是非常正確的選擇。
  • 腎病各種症候群都有什麼特點
    腎病種類多樣,識別患者屬於哪一種症候群對疾病診斷很有幫助。河南譽美腎病醫院今天就為大家總結一下各種症候群的特點。  1 腎病症候群  腎病症候群是指由多種病因和病理類型引起的腎小球疾病中的一組臨床症候群。
  • 治「經期症候群」,緩解煩躁、乳脹、腰痛,請收下
    文中所述配伍、方劑,須在專業人士指導下借鑑、應用!) 本文理論依據:《中醫婦科學》、《實用中西醫結合診斷治療學》 你好,我是中醫人,文君然。 今天這篇文說啊,我想跟你聊聊女性的「經期症候群」。 老規矩,我還是給你說個小故事。
  • 六經辯證依據經絡對不對?
    上一篇文章再讀傷寒論,太陽如何主表,太陽陽氣從何而來發出後,很多人留言,說太陽主表和太陽經沒有關係,六經辯證不是依據經絡。那麼是不是這樣呢?太陽主表和太陽經有沒有關係?根據中醫的理論,經絡在人體是客觀存在的。針灸就是按經取穴的,那個經的問題就針刺那個經的穴位。
  • 「中醫保健」穴位埋線疏通經絡 調和氣血
    兩者相同點,都是根據病情進行辯證選穴;不同的是埋線是將可吸收線埋入穴位,由於藥線吸收(約15天可自行吸收)時間長,可以對穴位產生較長時間的刺激。穴位埋線的特點1.埋線是一種融合了穴位封閉、針刺、留針、組織療法等多種效應於一體的複合性治療方法,多種刺激同時發揮作用。2.間隔時間長、作用持久。
  • 經方中桔梗的配伍應用規律探析
    分析經方中桔梗的配伍應用規律,有利於進一步明確桔梗的功用。本文擬分析相關經方的主治病證病位、病性特點,總結桔梗的用量及配伍規律,以期對指導臨床有所裨益。桔梗在經方中以「兩」計量的有4首,以「分」計量的有6首,具體見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