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啞鈴媽媽
2020年是疫情影響之下不平凡的一年,這一年的高考狀元更是越過了艱難險阻的孩子們。孩子們的學習成績是家長們最擔心最關注的事情,可謂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樣的,成功的孩子們都有他們成功的秘籍。
最近,筆者將帶領各位讀者一起挖掘高考狀元們的成功秘籍。
下面就給大家分享重慶高考狀元謝欣穎的故事:
她是2020年高考理科狀元,她的高考成績726分,其中語文136分,數學149分,英語148分,綜合293。
而且她不僅是2020重慶高考理科狀元,還是2020全國同卷(二卷)全國狀元,更是2017重慶中考狀元,可謂是「三元及第」!
可以說,這個女孩一直以來成績真的優異,近乎完美的超級學霸,她是如何做到了呢?
記者採訪謝欣穎時,她總結了道:最好的學習習慣,是要專注做好一件事;學習最好的「技巧」是要發自內心地去熱愛。
說起學習習慣,我深有感觸,孩子上小學之前,我非常享受陪伴孩子成長的時光。
然而,孩子上了小學之後,家裡幾乎天天都在上演「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的故事。
她是一個從來不上補習班的女孩
謝欣穎的爸爸介紹,女兒從小沒有上過補習班,當其他孩子業餘時間被各種補習班佔用時,謝欣穎的業餘時間全部用來練琴、練書法、做手工。
為什麼謝欣穎在學習上投入的時間更少,卻取得了更好的學習成績呢?
謝爸爸坦言,從女兒一年級開始,他們就非常注重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他們家從來沒有出現陪伴孩子做作業時的各種焦慮,因為從小他就要求女兒獨立完成作業,他們只負責檢查作業,籤字而已。
媽媽非常注重培養謝欣穎的專注力,做的時候一定要做好,學習和玩都要一心一意。
在媽媽的要求下,謝欣穎一年級起就養成了不懂就問的習慣,她常常因為一個問題追問老師一個小時以上,「每個老師都可以成為一對一的補習老師。」
謝欣穎的高效就在於她有著獨立的學習習慣,從不依賴父母,不懂就問,因此根本不用上補習班。
她是一個把學習當作興趣的女孩
據謝欣穎的班主任熊老師介紹,謝欣穎聽課時非常的專注,有時候就連老師都很佩服。她從不放過任何知識點,上課時,她總是拿著兩種顏色的筆,用其中一隻不同顏色的筆記錄重點和難點。
熊老師說,雖然她說的學習方法,有時候其他孩子們覺得很老套,但是謝欣穎總是特別重視還會應用到學習之中。
因為她是一個真正把學習當作興趣的孩子,她具有非常強的目標感,非常善於聽取別人的學習意見,她是一個熱愛學習,研究學習的女孩。
她是一個多才多藝的女孩
常人眼裡,學霸的世界往往是枯燥的,他們兩眼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然而,謝欣穎卻是一個多才多藝的女孩,她從5歲就開始練習鋼琴,順利通過了鋼琴10級考試,除了鋼琴她還會演奏口琴,學校各種文藝活動都能看到她的身影。
課餘時間她也會追星,看漫畫,可這些愛好從來沒有影響到她的學習成績,豐富的愛好更開闊了這個女孩的眼界。
作為學霸的父母,謝爸爸也是一個樂於分享的人,他把女兒的學習經驗總結為以下幾點:
1. 從小學起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
班主任熊老師介紹道,謝欣穎的學習習慣超級好,有時候連她都感到很佩服。這和父母從一年級開始就培養她獨立和專注的學習習慣分不開的。
除了不參與孩子的作業過程之中以外,父母從她一歲開始就幫她訂閱了幼兒畫報和各種繪本。
小時候她還看不懂時,父母就引導她看圖,在興趣的引導下,她養成了做事專注的性格,這樣的學習習慣養成後,謝欣穎學習狀態投入非常快。
2. 陪孩子過周末
很多家長都認為孩子的成長離不開父母的陪伴,有些父母甚至為了陪伴孩子,頻繁更換工作,只為了找到能適應陪伴孩子的工作。
可是謝欣穎的父母一直在達州工作,他們並沒有因此更換工作,而是利用周末陪伴女兒,謝爸爸說:「陪女兒時,我從來都是心無旁騖的,工作的事情全部拋之腦後。」
其實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需要的不是無時不刻的陪伴,而是高質量的陪伴。
3. 培養孩子樂於分享的性格
熊老師說,謝欣穎是個非常樂於分享的孩子,她記得曾讓她給同學們分享學習經驗。她欣然接受了這個任務,並且埋頭苦幹一周,整理了上千字的學習方法,分享給同學們,這個大氣的女孩從來都不擔心被超越。
陽光豁達的性格也讓她贏得了好的人緣,有次去北京研學時她不慎摔傷,同學們爭先恐後地幫她推輪椅,讓她非常感動。
謝爸爸說,他們從小就告訴女兒一定要做個大氣的女孩,不能狹隘地在自己的圈子裡,這樣只會讓自己的路越走越窄。
著名哲學家、散文學家培根曾說過:「習慣真是一種頑強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
謝欣穎的成功離不開好的學習習慣。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