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網際網路法院對上海美術電影製片訴安徽衛視《來了就笑吧》節目侵權一案作出一審判決,認定《來了就笑吧》綜藝節目中藝人王祖藍cosplay成「葫蘆娃」造型構成侵權,要求立即停止播放「葫蘆兄弟」的相關內容,並賠償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10萬元經濟損失及2000元合理支出。
據報導,王祖藍因「葫蘆娃」被起訴已不是第一次,2012年王祖藍在湖南衛視《百變大咖秀》節目中模仿過葫蘆娃,湖南衛視同樣被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告上法庭,最終判決賠償同樣是十萬兩千元。
一石激起千層浪,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近年來頻頻打侵權官司這一現象,在網際網路上引起了熱議。
據公開資料顯示,自2016年下半年以來,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關於著作權等的法院開庭信息已超過1000條,儼然,版權官司的收入在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的利潤中,已是相當值得期待的一部分。而這也不僅讓人聯想起去年「視覺中國」因靠版權官司為主要利潤來源引起的風波。
放眼全球,靠版權官司盈利的文化類企業很多,這類企業多擁有一定量的IP版權,而其中翹楚非迪士尼莫屬,關於「版權狂魔」迪士尼的故事有不少:日本某小學畢業生在泳池米奇圖案作為畢業紀念,因具有宣傳學校的意義,迪士尼便以「侵害著作權」為由,要求校方撤銷畫作;在奧斯卡頒獎典禮上,著名歌手舞蹈家因飾演「白雪公主」作為開場,舉辦方被起訴……
然而,迪士尼在通過打版權版權官司獲益的同時,卻不以官司賠償金作為主要利潤來源,而是以各IP版權為核心,不斷開發產業鏈,形成一套融合電影、電視、遊戲、音樂、旅遊、出版、網際網路全產業文化娛樂生態鏈。更重要的是,迪士尼在不斷擴展著它的IP庫,從一隻米老鼠起家,各種動漫形象不斷推陳出新,並且通過收購等手段,擁有了皮克斯、漫威、盧卡斯工作室等IP大戶,在版權官司的保護下,不斷延伸出更多的新IP。
而反觀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曾經擁有輝煌的過往:《大鬧天宮》《葫蘆兄弟》《黑貓警長》《舒克與貝塔》等動畫片,是幾代人的共同記憶,然而進入新世紀後,雖然作品也不斷推出,然而再能稱得上IP的作品鳳毛麟角,更遑論圍繞IP開發產業鏈。
「北京市網際網路法院」網站截圖
誠然,智慧財產權對一個企業的發展至關重要,保護好自己的智慧財產權有利於防止企業自身的利益被侵犯,而對文化產業類企業來說,保護好IP更是至關重要,版權保護是企業最重要的「護城河」。但是挖「護城河」的目的在於讓「城裡」更好的生產、建設,打智慧財產權官司是為了為公司創造良好的智慧財產權環境,進而創造更多智慧財產權。
而現在,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只是抱著之前的IP去打官司,如同把 「護城河」當成了「養魚池」,「城裡」的生產、建設卻毫無進展,甚至因為「釣魚」的收益毫無進取心。
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二十一條規定:「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作品、著作權(署名權除外)由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享有的職務作品,其發表權、本法第十條第一款第(五)項至第(十七)項規定的權利的保護期為五十年。」
誕生於1986年的《葫蘆兄弟》已經34歲,再通過訴訟創收也只有16年了,而《黑貓警長》已經36歲。進入新世紀後,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除了一部《大耳朵圖圖》外,再無能讓觀眾記得住的IP,何況「大耳朵圖圖」的形象,並沒有展現出值得去「侵權」的商業價值。照此下去,「護城河」中終將「無魚可釣」。
透視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股權結構,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有限公司直接控制人為上海電影(集團)有限公司,起背後控股股東則是上海市國資委。
作為文化產業類國企,不能僅靠打官司「吃老本」來實現國有資產的增值保值,如何聚集主營業務,不斷擴充IP庫,以IP為上遊向下遊延伸產業鏈,通過強化版權來為產業鏈護航,才是健康的發展道路,一味通過打官司「躺賺」賠償金,無疑「涸澤而漁」,終會「坐吃山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