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絕對是70、80、90後一代人的集體童年記憶。那些經典的不能再經典的動畫形象,絕對是終身難忘的:《大鬧天宮》裡一張京劇臉譜的孫悟空,《黑貓警長》裡英姿颯爽的黑貓警長,《葫蘆兄弟》裡七個性格各異,各有神通的葫蘆娃,《阿凡提的故事》裡風趣幽默,嫉惡如仇的阿凡提,《雪孩子》裡那個為了救小白兔而被火融化的善良的雪孩子,《邋遢大王奇遇記》裡不修邊幅、調皮搗蛋的邋遢大王,《舒克和貝塔》裡兩隻機智勇敢、懲惡揚善的好老鼠兄弟,《魔方大廈》裡奇遇不斷,膽大而具有冒險精神的小男主人公萊克……
而最難忘記的是這些動畫片開頭,閃閃發亮的「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片頭LOGO。在我們幼小的心裡,它就是精品動畫的代名詞。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成立至今,一共出品了近500部動畫片,你可能看過了近半數。如果說我們當時還會有什麼偶像崇拜的話,那一定會把「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當作神一樣頂禮膜拜。令我們感到意外的是,這樣一家國產超級動畫工廠,為什麼突然間就在今日銷聲匿跡呢?以至於我們給自己的下一代看動畫的時候,還要苦心去找畫質已顯低劣的老片。這些老片固然很好,但與如今的4K高清畫質的日漫、國漫相比,已顯得檔次低了一點。
要回答這個問題,就要一切從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的成立開始講起。
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是中國規模最大的美術電影製片基地,國家首批命名的動畫基地,成立於1957年4月。其前身為長春東北電影製片廠美術片組,漫畫家特偉和畫家靳夕為主要領導人。1950年,美術片組主要成員:特偉、靳夕、段孝萱、矯野松、劉鳳展、何玉門等二十餘名人員南遷上海,成為上海電影製片廠的一部分。
隨著人員的不斷擴大,1957年建立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特偉任廠長。萬籟鳴、萬古蟾、萬超塵、錢家駿、虞哲光、章超群、雷雨、金近、馬國良、包蕾、吳應炬等一批著名藝術家、文學家先後參與這一工作。從此,美術電影就以上海為基地,迅速繁榮發展。
其中,萬籟鳴、萬古蟾、萬超塵三兄弟,就是中國美術片的開拓者。(萬籟鳴、萬古蟾是親兄弟,萬超塵是他們的族弟,另外還有個老四萬滌寰在30年代改營照相業務)
建國前,萬氏三兄弟最轟動的動畫片是大型動畫片《鐵扇公主》。為了拍成這部影片,他們先後組織了100多人參加繪製,繪製了近兩2萬張畫稿,光是紙張就用了400多令。經過一年半的苦戰,拍出毛片1.8萬餘尺,最後成片長達7600餘尺,可放映80分鐘。
《鐵扇公主》是緊隨美國的《白雪公主》、《小人國》和《木偶奇遇記》之後的第四部大型動畫藝術片,標誌著當時中國的動畫藝術已經接近世界先進水平。這部動畫與迪士尼水平上下,幀數簡直天地良心!是全球第二,亞洲第一的黑白動畫片。這部片子也啟蒙了日本動畫元老手塚治虫,可謂是「日漫」的源流之一。
1941年完成後,以中國聯合影業公司名義發行上映,國人爭相觀賞,使"孤島"時期的上海人民為之揚眉吐氣,從此《白雪公主》再難獨霸卡通影壇。值得一提的是,該片中"人民大眾起來爭取最後勝利"這句鼓舞抗日鬥爭的話,放映時雖然被敵偽的電檢機關強行剪去了,但是到1979年,日本小松澤還在一篇文章中提到,當時《鐵扇公主》中的「孫悟空號召人民大眾起來反對牛魔王,實際上是諷刺日軍對中國的侵略。」
《鐵扇公主》賣座甚盛,投資方本打算在續拍新片,二萬也訂出了繪製《大鬧天宮》的計劃。但這時日寇已進駐租界,整個上海淪陷。時局的動蕩,讓二萬的計劃成為泡影。
建國後,萬氏三兄弟都進了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1963年,他們的《大鬧天宮》動畫夢終於變成了現實,並連續在國際電影節上奪魁,還在全世界幾十個國家上映,標誌中國美術電影已經進入世界先進行列。
同年代,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攝製了享譽世界的中國第一部水墨動畫片《小蝌蚪找媽媽》和獲得國際最高榮譽的水墨動畫片《牧笛》。創造了世界獨有的水墨動畫新工藝,把典雅的中國水墨畫與動畫電影相結合,形成了最有中國特色的藝術風格。
多年以後,日本的動畫大師高田勳和宮崎駿,看到這些水墨動畫「完全傻了,沒想到竟然能做出這樣的作品」。宮崎駿更是驚呼:「最好的動畫,在中國!」後來這兩位大師的畫風,受到了中國這些早期動畫風格的啟發,他們的代表作品,一躍成為東方動畫藝術的翹楚。
改革開放後,隨著體制改革,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由原來的國家資金支持,逐漸走向了市場化。這一時期重要作品是第一部剪紙系列片《葫蘆兄弟》、十三集動畫片《邋遢大王奇遇記》、系列動畫片《舒克和貝塔》和《魔方大廈》等。這些作品絕大多數是80後的集體記憶。
也就在這個階段,高田勳和宮崎駿懷著朝聖的心態,來到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參觀學習。正在為這些水墨動畫驚嘆不已時,上美廠的領導則反覆問他們日本「計件工資」的制度,因為當時國營企業改革大潮來襲,五六十年代的那種集體創作、固定薪酬的形式面臨著淘汰。
兩個日本導演對此非常失望,高田勳在一次採訪中說:「宮崎駿對中國的失望無以復加,我也如此。」 因為正是上美廠在五六十年代的「社會主義集體創作」,才孕育出《小蝌蚪找媽媽》這樣的經典佳作,之後一切向效率和效益看齊的思維,牢牢鉗制住了動畫電影的發展。
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這個階段的爆款動畫片《黑貓警長》、《魔方大廈》、《鏡花緣》、《舒克和貝塔》、《怪老頭兒》,其實都算是爛尾的作品。究其原因,在於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在面向市場過程中,遇到的種種挑戰、困難,人才流失以及更為複雜嚴苛的審核機制。
隨後的1999年,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製作了我國第一部嘗試商業化運作的動畫電影——《寶蓮燈》。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用了4年時間,動用半個世紀的圈內資源。請來徐帆、姜文、陳佩斯等一眾優質演員配音,劉歡、張信哲、李玟三位港澳臺實力唱將深情演唱配樂,與外國合作,運用3D特效,走遍了大半個中國取景,可以試想幾位製作者坐在桌上型電腦前一絲不苟的神情,而這部電影最終也斬獲2900萬票房,卻還是虧了100萬。
正如高田勳那次採訪所說的:「因為我們對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是很尊敬的,沒想到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高層卻只關心這個。一旦計件付酬,就再也拍不出中國學派的影片了。計件付酬不鼓勵創新——不斷投入新的短片很費錢,而系列片只要搞好開頭的部分,角色和背景定下來以後就不會花太多功夫。之前中國同行那種每一部短片都嘗試新手段的創作方式,在日本就是完全行不通的。我必須要提醒他們,中國有懂行的人。但是中國一下迎來了現代化,現在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都已經沒有原來的風格了吧。太讓人失望了。我太失望了。」
果不其然,2010年以後的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已經開始炒冷飯,吃老本。2015年出品了動畫電影《黑貓警長之翡翠之星》,2018年推出了3D動畫電影《阿凡提之奇緣歷險》。未來幾年中,上美影還將出品影院動畫片《大耳朵圖圖之霸王龍在行動》、《雪孩子之伴我一生》、《孫悟空之火焰山》。
幸好中國的動畫並未因為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的衰弱而沉淪,《秦時明月》系列、《畫江湖》系列、《魁拔》、《西遊記之大聖歸來》、《大魚海棠》、《白蛇:緣起》、《哪吒之魔童降世》……新時期一批優秀的動漫作品,正在積極影響著新世紀的青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