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臀部的骨性標誌和肌肉

2021-02-12 針刀醫學培訓中心

關節突的定位:上位椎體的下位關節突,下位椎體的上位關節突。

腰椎的關節囊定位:   上一個棘突的中點劃一條線與後正中線旁開2CM,2.3CM的縱線相交的點為關節囊。     

L3橫突:L2,L3椎間隙劃一條橫線,與後正中線旁開5-6釐米處的縱線相交的點。                

L3橫突在骶棘肌的外側緣。                 

先摸到12肋下緣觸到骶棘肌外側緣,再觸到的骨性突起就是。

L5棘突:   雙側的髂後上棘連線和後正中線相交的地方往上一點的骨性突起為L5棘突,也叫十七椎。 

 L5橫突:髂後上棘與L5棘突連線中點。

乳突:  上關節突後緣卵圓形  突起。 

副突:  橫突根部後下方有一骨性突起。 

髂後上棘:俯臥位,摸到的兩個骨性突起為髂後上棘。            

從髂後上棘向髂前上棘附著的6塊肌肉分別是:臀大肌,骶棘肌,背闊肌,腹內斜肌,腹外斜肌,闊筋膜張肌。1月12日龐繼光針刀臨床與精細解剖特訓班(北京)

髂結節 :髂後上棘向前5-6釐米,或者髂前上棘向後4-5釐米,髂結節與股骨大轉子尖端連線中下三分之一 的交點,可以治療股骨頭壞死。此點能進關節囊,直刺能緩解髖關節高壓。 

骶管裂孔:一側的髂後上棘與對側的坐骨結節的連線,另一側的 髂後上棘與對側的坐骨結節的連線的交點就是骶管裂孔。 

梨狀肌的體表投影:髂後上棘與尾骨尖劃一條連線,分成三份,取中間一份與 大轉子的連線,做外三分之一安全。  

臀上皮動脈:梨狀肌上緣線外三分之一。 陰部神經:       梨狀肌下緣線中內三分之一。 

臀上皮神經:髂前上棘與髂後上棘連線分成三份,取中間的一份,再2份之一中點偏外側向下3-4釐米。

股骨大轉子尖端:大轉子向上1-2釐米。 大轉子附著的三塊肌肉是:臀中肌,臀小肌,梨狀肌。 

臀大肌:         

起點:髂骨翼外面,骶,尾骨背面及骶結節韌帶。        

止點:股骨臀肌粗隆和髂脛束。        

支配神經:發自脊神經骶叢的臀下神經。

臀大肌勞損 

【解剖】

臀大肌是人體最大的一塊扁肌,呈菱形,覆蓋了臀部的大部分。它起於髂骨翼臀面臀後線後方的骨面、髂嵴後部、骶骨尾骨背面及骶結節韌帶上部,肌纖維非常粗大,平行向外下,大部分移行於髂脛束的深面,小部分止於股骨的臀肌粗隆。此肌與大轉子之間有臀大肌轉子囊。

從尾骨尖至股骨幹上、中1/3交點連線代表臀大肌的下緣,從髂後上棘畫一線平行於上述之線,兩線之間所形成的菱形即為臀大肌的體表投影。

【功能】

臀大肌有後伸股和外旋大腿的功能。當髖關節處於屈曲狀態,如攀登、上樓梯或下蹲起立時,其後伸作用更明顯;如大腿被固定時,則使骨盆後傾,使前屈的軀幹回復至直立位。臀大肌癱瘓時,身體向後傾斜,患者常以一手扶託患側臀部幫助行走。

【病因病理】

臀大肌是使髖關節伸展的主要肌肉,又是肌內注射的主要部位,故也較易損傷。本病起病多較緩慢,多發生於長期彎腰、坐位工作者,亦有因急性損傷而致者如高處跳下、運動員半蹲位突然起跑等。損傷使臀大肌纖維撕裂出血、水腫滲出,並出現疼痛和痙攣症狀,由於其疼痛可能向下肢放射,故容易被誤診為坐骨神經痛或梨狀肌症候群。

【診斷】

臨床表現為臀部酸脹疼痛,久坐或行走以後疼痛加重,疼痛還可沿下肢外側向下放射。甚者無法取患側臥位,翻身困難。

查體多在髂後上棘外側緣處觸及壓痛、肌束隆起或條索,壓痛可向下肢放射。因肌注造成者可在局部觸及壓痛、腫脹、包塊甚至硬結。髖關節後伸抗阻力試驗可引發或加重疼痛。

臀大肌上的激痛點

臀大肌上有激痛點時,你可能會發現自己坐著的時候經常變換姿勢,這是因為臀部的疼痛和灼燒感。你的臀部感到僵硬,你甚至從椅子上站起來也有一定的困難,而且你走路的時候有點跛。如果你彎下腰無法觸到你的腳趾,其中有一部分的原因肯定是由於激痛點所到的臀大肌攣縮。

  臀大肌激痛點所引起的疼痛經常會被誤認為是臀部的滑囊炎、腰椎間盤壓迫、關節炎、坐骨神經痛。不當的運動或者摔倒會傷到臀大肌,整天坐辦公室的人最終都會出現臀部的激痛點,最終引起慢性腰疼。

臀中肌:           

起點:髂骨翼外面。          

止點:股骨大轉子。           

支配神經:發自脊神經骶叢的臀上神經。

臀中肌及筋膜勞損

【解剖】

臀中肌位於臀部外上方,起於臀後線及臀前線以前的髖骨臀面、髂嵴外唇和闊筋膜,成一扁平扇形肌束,向下集中為腱,止於股骨大轉子尖端的上面和外側面。其前部為闊筋膜張肌所覆蓋,後部則為臀大肌所掩蔽,在臀大肌和闊筋膜張肌之間的臀中肌淺面僅為皮膚和臀筋膜所覆蓋。

臀筋膜即臀部固有筋膜,為深筋膜,覆蓋於臀中肌表面,近似三角形,深層筋膜為縱行纖維束,同臀中肌纖維方向一致,淺層筋膜為弧形纖維束。臀筋膜上側與髂嵴相連,於臀大肌止緣分為兩層將其包被,淺層堅韌並有纖維隔伸入肌束,在外側臀筋膜接受臀大肌止點和闊筋膜張肌的纖維,向下形成髂脛束。

【功能】

臀中肌的主要功能為使大腿外展,其前部纖維可使髖內旋,後部纖維可使髖外旋。當大腿被固定時,臀中肌使骨盆側傾,行走時每邁一步,肌的上端即行固定,將軀幹拉於著地的下肢上。臀中肌在一足支重時對固定髖關節起重要作用,對髖關節後伸動作也起作用。

【病因病理】

由於臀中肌及臀筋膜解剖位置的特點,在日常生活、運動中,彎腰、伸腰、下蹲、起坐時,由於用力過猛或肌肉未能協調一致,即可發生臀中肌肌纖維和筋膜的損傷,特別是當髖關節突然屈伸兼有一定程度的內旋和外旋時更易損傷。

急性損傷可造成出血、滲出、水腫,纖維束及肌束腫脹隆起等病理變化。

另外由於長期維持某些特殊的工作姿勢或動作,形成臀中肌及筋膜的積累性慢性勞損;或長期一側側臥睡眠使臀中肌受壓迫、缺血失營養;或長期多次局部外感風寒溼邪;或因急性損傷遷延不愈,從而導致臀中肌及筋膜的慢性無菌性炎症,肌肉與筋膜粘連、纖維化或疤痕化,出現局部條索。硬結。1月12日龐繼光針刀臨床與精細解剖特訓班(北京)

另一方面,由於臀中肌及筋膜損傷導致的炎症反應及粘連,可使其鄰近的臀上皮神經受到刺激或壓迫,從而出現臀上皮神經損傷症狀,使疼痛向下肢放射。

【診斷】

急性損傷者有明顯損傷或受原史,亦可無任何誘因。慢性勞損者多病程較長,反覆發作,症狀常因勞累、受涼而誘發或加重。疼痛多位於臀部外上萬,急性者多疼痛劇烈、拒按,並伴有活動障礙,甚者坐起、翻身困難,疼痛部位相對固定;慢性者多為廣泛酸脹痛,喜溫喜按壓捶打,並易於向下肢放射,一般不伴有活動障礙。

查體可在臀部外上方觸及壓痛,急性者常伴腫脹,慢性者壓痛常向下肢外側放射。髖關節抗阻力外展試驗可為陽性。

看圖時,在臀部肌肉裡面,t只有臀大肌一半大小,但是它比較集中的附著在髂骨翼上,不像臀大肌把力量分散了,在連接骨盆和下肢方面,起到了很大作用。

每一次抬腳走路,對側t收縮以保持骨盆的平衡,在行走時,兩側的t來回交替活動支持上身的重量,槓桿的支點在臀部,t不得不交替產生是上身重量兩倍的力量來維持身體的平衡。身體一公斤力量的增加會給t帶來兩公斤力量的負擔。所以懷孕晚期的腰臀痛主要是t的損傷。

當腰方肌有問題時可以引起t的損傷,因為t在它的關聯區域,並且腰部和臀部肌肉是一同工作的。

長時間站立不動或者靜坐會使t僵硬,所以我們給患者治療以後叮囑他們改變一下習慣。蹠骨痛會導致兩腳腳底不平衡,根據力線傳導引起t的損傷。把身體的重量放在右腳上,在左側的髂骨翼下方觸摸到的肌肉就是t.

臀中肌向下牽拉骨盆,讓腰部曲線消失,站立行走時骨盆前傾。

受臀上皮神經支配,起源於t11--l4,從橫突背面的肌肉穿過。在距離後正中線7釐米處,穿過髂嵴後部,支配到t。

小腿(不安腿症候群)和膀胱經筋巡行路線有關,但是在局部找不到陽性點。抽筋足部踝關節不適,發涼,麻木。

【診斷】

髂後上嵴處和臀部疼痛,小腿足部等不適卻沒有陽性點。

2.t未被臀大肌覆蓋處痛性結節,股骨大轉子尖陽性點。壓痛點多在髂骨冀外側臀中肌起始部。按壓時可有同側臀、骶部的脹痛及膝關節以遠心端難以忍受的酸、麻、脹感。壓之可向患肢放散者,但無神經根受刺激徵。這種情況,患者多無臀部疼痛及不適感。

單腿站立或大腿用力外展症狀加重,仰臥,屈髖屈膝,內收大腿時症狀加重。

【病例】

女,56歲,腰痛十年,加重兩個月,椎間盤突出。身體右傾,左髖高於右髖,左側豎脊肌明顯壓痛,斜刺左腰方肌和陽性點後身體恢復正常位置,疼痛消失,但第二天症狀如初。檢查患者站立時右髖低於左髖,兩腳同時著地身體向右傾斜,坐位時正常。說明站立時左高於右,並不是左腰方肌縮短把左髖提起,身體右側傾斜由於右側髖骨位置降低導致。右側臀中肌臀小肌前部,及闊肌膜張肌在遠固定條件下牽拉右側髖骨所致。找到陽性點,刺後症狀消失未再復發。

解剖

臀中肌位於臀部外上方,起於臀後線及臀前線以前的髖骨臀面、髂嵴外唇和闊筋膜,成

一扁平扇形肌束,向下集中為腱,止於股骨大轉子尖端的上面和外側面

其前部為闊筋膜張肌所覆蓋,後部則為臀大肌所掩蔽,在臀大肌和闊筋膜張肌之間的臀中肌淺面僅為皮膚和臀筋膜所覆蓋。

臀筋膜即臀部固有筋膜,為深筋膜,覆蓋於臀中肌表面,近似三角形,深層筋膜為縱行

纖維束,同臀中肌纖維方向一致,淺層筋膜為弧形纖維束。臀筋膜上側與髂嵴相連,於臀大

肌止緣分為兩層將其包被,淺層堅韌並有纖維隔伸入肌束,在外側臀筋膜接受臀大肌止點和

闊筋膜張肌的纖維,向下形成髂脛束。4.臀部的中層肌肉由上往下分別為:臀中肌、梨狀肌、閉孔內肌、股方肌。  

臀中肌本身受臀上皮神經支配6.梨狀肌與臀中肌相鄰,起於坐骨大切跡及骶骨的前面,止於大粗隆的上緣(即大粗隆尖部),其止點和臀中肌緊密相鄰。又因梨狀肌由坐骨大孔穿出後,將坐骨大孔分為梨狀肌上下孔,此二孔是盆內神經,為血管通往臀部及下肢的必經之門戶。所以,臀中肌病變後必然要波及梨狀

由於臀大肌和闊筋膜張肌的強有力代償,臀中肌損傷引起的部分功能障礙可不產生明顯的局部症狀,因此,易被人們忽略。此病於臀中肌及筋膜損傷導致的炎症反應及粘連,可使其鄰近的臀上皮神經受

到刺激或壓迫,從而出現臀上皮神經損傷症狀,使疼痛向下肢放射。

.臀中肌病損經L4,5,S1脊髓神經傳導,引起同側膝關節遠心端的疼痛或麻,脹感。小腿酸脹,甚至發涼發木,需捶打或按摩方能緩解膝關節伸直時,小腿有抽筋症狀,臨床一般診為小腿不安症候群,有一些人還表現為足,踝部的疼痛,足底麻脹,跟骨,蹠趾,趾拇關節疼痛等。

五.檢查臀中肌 

1.患者取健側在下的側臥位,被檢側下肢伸直並內旋,用力將大腿做外展動作,術者一手給以阻力,另一手可觸摸臀中肌收縮力。   :

在臀中肌前外側和後側,可觸及痛性條索狀物。

按壓時可有同側臀,骶部的脹痛及膝關節難以忍受的酸麻脹感。

患肢單腿站立或大腿用力外展時,症狀可加重。

梨狀肌牽拉試驗可誘發臀中肌疼痛加重。

臀中肌損傷症候群

臀中肌損傷是臨床常見的病之一。臨床上一些不明原因或按常規治療效果欠佳的小腿,足,踝部的疼痛不適,多與他有關。

病案:

近期治療一例右膝關節疼痛患者,女,63歲,腿部麻亂不適,蹲起困難,尤其是坐久起身時膝關節疼痛,站立行走時間長了,膝關節不能打彎。

考慮由於臀部的闊筋膜張肌和下肢的腓腸肌,並考慮臀大肌,臀中肌。但在檢查中並沒有明顯陽性點。

老人體胖,下肢血管曲張明顯,尤其膝關節後上方,瘀紫血絡非常明顯,就考慮用刺血方法

從委中穴周圍點刺拔罐,從右側三金處壓痛點點刺拔罐,出血量有三十ml左右,量不多,治療後疼痛大減。休息五日後,說當天治療後腿很輕鬆,次日疼,從第三日疼痛慢慢減輕,今日又治療一次。

六.【治療】

治療臀中肌及筋膜勞損可在中下段腰椎棘突旁、臀中肌起點(臀部外1/2 髂嵴下緣)及其止點股骨大轉子外上方附近尋找反阿是穴。指壓正確的反阿是穴時,疼痛症狀

臀中肌激痛點

臀中肌是引起腰部疼痛的肌肉之一,如果發現是臀中肌引起的腰部疼痛,給予足夠的按摩,疼痛是可以很快消除的

女,56歲,從事工作:超市自己經營,自己進貨買貨。跺了一下腳,發作,腰痛十年,加重兩個月,以往有,骨質增生,椎間盤突出。身體右傾,左髖高於右髖,左側豎脊肌明顯壓痛。

一診:斜刺左腰方肌(L3,2橫突)和豎脊肌陽性點後身體恢復正常位置,疼痛消失,

二診:但第二天症狀如,初略好轉。檢查患者站立時右髖低於左髖,兩腳同時著地身體向右傾斜,再讓患者使勁提髖關節,發現其右腿比左腿短,不能放下腳,只能用腳掌著地,但坐位時正常,說明腰沒有問題,還有站立時左高於右,並不是左腰方肌縮短把左髖提起,身體右側傾斜由於右側髖骨位置降低導致。右側臀中肌臀小肌前部,及闊肌膜張肌在遠固定條件下外旋向下牽拉,把右側髖骨拉低所致。找到陽性點,刺後症狀消失未再復發。

按:1.對一些患側的臀中肌疼痛治療後還沒有緩解的,要從健側考慮。2.機能的分析對臨床非常重要

臀小肌:         

起點: 臀前線以下,髖臼以上骨面。        

止點:股骨大轉子。        

支配神經:發自脊神經骶叢的臀上神經。

臀小肌前部激痛點 

臀小肌激痛點引發的疼痛是非常痛的而且會長期存在。在關聯區域內的任何部位可以出現麻木。除了腿疼,臀部還會出現彌散的壓痛點。

走路很痛,從椅子上站起來也很痛,你把腿交叉也很痛,為了減輕痛苦你會跛著走路。晚上翻身的時候,壓著了患側,你會被痛醒。臀小肌的疼痛在很多時候被誤診為坐骨神經痛。

臀小肌後部激痛點

臀小肌激痛點引發的疼痛是非常痛的而且會長期存在。在關聯區域內的任何部位可以出現麻木。除了腿疼,臀部還會出現彌散的壓痛點。

走路很痛,從椅子上站起來也很痛,你把腿交叉也很痛,為了減輕痛苦你會跛著走路。晚上翻身的時候,壓著了患側,你會被痛醒。臀小肌的疼痛在很多時候被誤診為坐骨神經痛。

附:12-1月份培訓安排

掃底部二維碼免費贈送以下福利!!

相關焦點

  • 髖關節骨盆位置和骨性標誌
    1、髖關節2、股骨頭1、髖關節是由股骨頭和髖臼構成,屬於球窩關節,(肩關節也是球窩關節)在人體大腿根這一塊
  • 【教學貼】腰臀部痛的主要原因:臀上皮神經卡壓
    腰臀部疼痛,是很多患者就診脊柱科的主要原因。有部分患者經過核磁或CT檢查,顯示有椎間盤突出。可還有很多患者影像檢查並沒有明顯的椎間盤突出,這些患者發病的原因是啥呢?有些醫生將之解釋為簡單的肌肉勞損或是筋膜炎,只給些口服消炎鎮痛藥或外用藥物治療。可是往往效果並不理想。
  • 臀部肌肉的解剖和拉伸
    1.屁股有哪些肌肉 2.這些肌肉負責什麼動作 3.如何拉這些肌肉如果覺得肌肉很多很煩xD 可以只看GIF動圖甚至是只看拉伸動作臀部肌群分為深層和淺層表淺肌肉:首先我們看到覆蓋在最外層,和我們的屁股外觀息息相關的臀大肌
  • 臀部淺層與深層肌肉解剖
    其可使肋骨下降,胸廓前屈和側傾,同時內壓腹腔臟器。受第5〜7肋間神經支配,血供為腰動脈和肋間動脈。【3】腹外斜肌筋膜:腹外斜肌前部移行為筋膜,與腹直肌筋膜融合,止於白線。【4】髂嵴:構成髖骨上界的骨嵴,為腹壁肌肉和韌帶的附著處。形成臀部的輪廓,經腹外側皮膚可觸及其前端的髂前上棘。【5】闊筋膜張肌:扁平肌,起自髂嵴、髂前上棘和臀肌筋膜。
  • 臀部疼痛九塊肌肉
    臀中肌扳機點引起的疼痛通常位於下背部、腰際線上下,通常還會擴散到臀部和髖部。源自臀中肌的扳機點的疼痛讓人很難忍受,還常常讓人行動困難。髖部疼痛讓人無法找到一個合適的睡姿。臀中肌扳機點還是妊娠晚期出現背痛和臀部疼痛的原因。髖部和下背部疼痛可能讓人無法行走。
  • 膝關節疼痛的臨床檢查:腿部肌肉很重要,臀部功能更重要
    臨床上膝關節疼痛患者非常多,不僅是因為膝關節是活動量最大,負重最大的關節,更因為膝關節病很多會因臀部問題造成,原因在於臀部控制著與膝關節相關的某些組織和結構。膝關節疼痛可以由多種病理性改變所引起,包括關節炎,創傷或肌肉過度牽拉等導致。
  • 7個「消除水桶腰和臀部脂肪」的經典瑜伽體式
    但很鬱悶的是,由於性別的原因,女性腹部要比男性長,而脂肪細胞主要在腹部,加上雌激素的影響,女性的腹部兩側和臀部更容易囤積脂肪。而作為一個上班族,最擔心的莫過於伏案久坐使本就容易堆積脂肪的腰變粗,屁股變大,導致腰臀比失衡,不僅難看,還影響健康。
  • 啟動臀部肌肉
    當髖屈肌(腰肌、髂肌、股直肌、闊筋膜張肌)因為不良的訓練和/或長時間的坐著/駕駛,他的拮抗肌(主要是臀大肌)就會走向變的虛弱,這種機制被稱為「交替抑制」。基本上,當關節其中一側的肌肉變的緊繃,這會改變關節的運動,並且關閉關節另一側的肌肉功能。▲髖屈肌太緊造成更大的腰椎曲線,導致臀部變的虛弱。
  • 4個臀大肌訓練動作,強壯髂腰肌和臀部肌肉,可以緩解下腰背疼痛
    下背部是身體的腰椎-骨盆-髖關節複合體的一部分,屬於局部核心肌群:髂腰肌(特別是腰大肌)、腹直肌、腹斜肌、腹橫肌、豎脊肌、腰方肌、背闊肌下部,共同協同下穩定腰椎。如果核心肌群中任何塊肌肉出現「肌無力」,都會引起肌肉失衡,從而導致腰椎疼痛,特別是腰大肌,它將所有的肌肉連成一個整體。
  • 臀部肌肉酸痛指南
    起於:髂骨翼外面,骶尾骨背面,骶結節韌帶。臀大肌呈扁厚方形,與臀部皮下脂肪共同形成臀部隆起的外形,覆蓋臀中肌下半及其他臀肌。臀大肌收縮主要作用是伸骻關節,受臀下神經支配,主要纖維來自L5和S1-2。6.如果臀大肌癱瘓,爬樓梯和跑步會變得非常困難,然而,其他肌肉可以代償臀部。當股四頭肌無力或癱瘓時,可以訓練臀大肌產生功能性的膝關節伸展。7.研究表明,腹部深部肌肉的收縮可能有助於臀大肌的收縮,從而有助於控制骨盆前旋轉。臀肌無力已被提出與許多下肢損傷有關。1.最初感到蹲,跑,跳困難,走路呈跛行。2.胯關節屈曲內收內旋受限。
  • 臀部肌肉的練習對腰椎保護作用
    如果臀部的力量不足,難以穩定骨盆。臀部肌肉弱,骨盆不穩定有什麼危害1、增加腰椎間盤的壓力,引發腰突。臀部力量薄弱,骨盆就會不穩定。而骨盆不穩定會影響脊柱的運動模式,從而增加腰椎與骨盆的壓力,給椎間盤帶來不必要的壓力,容易加重腰突症狀。
  •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中醫治療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是由於關節軟骨、關節結構的退行性變以及繼發於退行性變而導致的軟骨面的破壞或增生性變化,所引起的一系列疾病,疾病的根本原因是關節軟骨的退化和損傷。疾病的整個過程不僅影響到關節軟骨,還涉及整個關節,包括軟骨下骨、韌帶、關節囊、滑膜及關節周圍肌肉。
  • 臀部肌肉無力,脂肪堆積,看起來又扁又塌!7個動作幫你訓練改善
    curry想肯定是腰臀,因為腰臀部位的曲線,最能展示人體美感的曲線,但是現實中現代女性由於長時間久坐,導致臀部肌肉無力,脂肪堆積,看起來又扁又塌。我相信肯定有很多人也嘗試通過健身改善臀型,但訓練時常常找不到臀部發力的感覺,難以收穫效果。
  • 針刀治療腰臀部疼痛(針刀人必看)
    當胸最長肌緊張時,可引發背部疼痛向下傳導至骶髂和臀部。二,髂腰肌可能會發現自己坐著的時候經常變換姿勢,這是因為臀部的疼痛和燒灼感。臀部感到僵硬,甚至從椅子上站立起來也有一定的困難,而且走路的時候有點跛。如果彎下腰無法觸到腳趾,其中有一部分的原因肯定是由於勞損所致的臀大肌攣縮。
  • 久坐導致臀部肌肉失憶,4個動作重燃臀部力量,緩解腰部代償疼痛
    臀部肌肉位於我們身體的中間位置,其實扮演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我們身體的發力來源中心。我們的很多肢體動作應該是由臀部首先主動發力,再由相關部位肌肉發力協從的。但是由於我們的生活方式變成長期坐著了,臀部肌肉就被壓抑住,久而久之變得失去了主動發力的能力了,而且肌力也在變弱。
  • 腰臀部吸脂精雕+極脂膠豐臀|腰粗臀大沒魅力?快來看這個
    為什麼吸脂和臀上精雕一起做效果更好呢?腰和臀之間本來有很好的分界線、比例。但是很多人腰部脂肪囤積,腰臀幾乎連為一體,比例欠佳,形成難看的媽媽臀。更極端的,有腰圍比臀圍還寬,而對於身材來說,腰臀比達到0.7的女性最有魅力。所以想要好身材就要放眼整個腰臀,一同打造,才能得到更加完美的效果。
  • 腰部酸痛,別光治腰,可能是臀部出了問題
    研究顯示中國已經有2億人存在腰椎問題,而大多數人出現腰椎問題,都會牽涉到臀部的肌肉。所以治腰的同時一定也要治臀。很多人不明白,腰痛就是腰痛,怎麼會跟臀部扯上關係呢?下面小編就給大家來講一點專業的東西。研究顯示,長時間久坐會導致臀部變大、脂肪堆積,同時會讓臀部的肌肉變得鬆弛下垂。臀部有一個肌肉叫臀大肌,它是起到穩定骨盆的作用的。當臀大肌無力時,骨盆就會失去重心,發生腰疼,同時還會間接加重髂腰肌、豎脊肌的緊張,導致腰疼。
  • 如何鍛鍊臀部?3個動作,幫你緊緻肌肉讓臀部更翹
    一、了解臀部肌群的構造及功能從生理的角度上來看,臀部肌群包括臀大肌、臀中肌和臀小肌。臀大肌主要負責髖部向外伸展、髖部向外旋轉以及骨盆後傾,如果你想增肌臀部肌肉,加強臀大肌的鍛鍊是不可缺少的;臀中肌所佔的範圍在臀大肌的一半左右,能夠確保臀部的尺寸,功能和臀大肌相似,也是負責臀部外展、外旋以及肌纖維內旋髖關節;臀小肌的功能和臀中肌一樣,當我們訓練臀中肌的時候,會捎帶著對它進行了鍛鍊。
  • 腰臀部瀰漫性疼痛,可能是這條神經卡壓了!
    臀上皮神經來源於腰部第1-3脊腰神經後支的外側支,分布於臀上外側及股骨大轉子區皮膚。臀上皮神經下行越過髂嵴進人臀部時,經過腰背筋膜在骼嵴上緣附著處形成的骨纖維管,於骶棘肌外緣與髂嵴交界處,穿出到皮下。臀上皮神經卡壓症候群會有哪些症狀臀上皮神經卡壓症候群的主要症狀是腰臀部瀰漫性疼痛,尤其是髂嵴中部附近較明顯,主要呈鈍痛、酸痛或刺痛。
  • 【大眾健身】如何增大臀部的肌肉?槓鈴深蹲嗎?
    你若能掌握深蹲的動作,槓鈴深蹲確實是一個十分有效發展臀肌的動作,但單靠這個動作要發展出一個豐臀,這真得是無稽之談。若你的屁股有潛力可以變的更大,只要你給它工作進行,任何以臀部為主的訓練動作都能見效。「植入手術(Implants)」。是的,有很多人是透過人工「植入手術」來增加臀部的尺寸。為什麼?因為遺傳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