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心經》怎麼樣誦讀,才能獲得無量福報?希望你沒做錯

2020-12-21 法妙明心

《心經》是觀世音菩薩的心咒,雖然是篇幅短小,但是多年來研究的人不在少數,更是將它當作自己的修行準則。研讀過《心經》的人可能都發現一個問題,心經的篇幅雖然短小,卻基本涵蓋了佛教中所有的經典,更是將三科、四諦到十二因緣詮釋清楚,可見其在佛教中重要性。

既然這麼重要,那麼對於《心經》的時常誦讀肯定是必不可少的,可能就人產生過這樣的疑問了,《心經》怎麼樣誦讀才是正確的呢?

可能很多人認為在誦讀之前要先「稱念聖號」三遍,然後念一遍禮讚文,再念九遍心經,念完之後念心咒,最後再回向給各個眾生。這樣的念法也得到普通大眾的認可。但是實際這個僅僅是形式,並非是正確念誦《心經》的方法。佛曰: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無論形式多麼的莊嚴和有序,你的心不在其中,一切皆如浮雲。

《心經》雖短卻是圍繞著空字在詮釋,而一個人能夠做到空就必須是先讓自己的內心清淨下來,可以說也是圍繞著如何降伏其心的問題,所以在念誦心經的時候,一定是要讓自己的內心平靜的去念,只有這樣你才能念出心經中的威力來,從而讓你進入一種空相的狀態勘破世間的迷幻,但是這樣的狀態是需要你長年累月的修行中形成的。

帶著任何的心都會給你未來的修行中造成一定的阻礙,所以最好就是在沒有任何的妄念的情況下誦讀心經的,當然因為人在社會上面有自己的生活和工作,無時無刻都在產生這意念活動,很難讓自己進入這樣的狀態,但是你在念心經的時候要以修行人的狀態下進行。

可能有人認為這樣的是沒有必要的,認為只要我時時刻刻的念就沒有任何的問題。這個想法是錯誤的,要知道在古時候禪宗六祖慧能和法達就有過這樣的一件事情,法達覺得自己念誦法華經已經有五千遍了,甚至是慧能都沒有自己認知的多,因此在六祖的面前很是沒有禮數。六祖看到後就說了一句「心迷法華轉,心悟轉法華」。聽聞之後法達認識自己原來陷入了一種念得多久能夠有更多的功德的誤區。

另外你如果帶著各種意念去念心經,就會在你的內心深處形成一種無法祛除的執念,當你的修為到了一定的時候,這個執念就成了你前進的阻礙,你那個時候甚至是無法去真正地認識到這個就是自己的執迷心,甚至是控制你的行為和意識。所以一定要讓自己進入一種無為,愉悅的狀態。

另外誦讀心經的時候不能挑著自己喜歡的念,要從頭到尾一步到位,切記更不要每個字每個字摳字眼的去理解,要知道佛法的內涵並非是單單一個字面的意思,它是承上啟下,詮釋著所有真相、洞見人生真境和真理的。

初學者可以帶著不求甚解的和靜下心就完全可以了,佛家的智慧並非是一日之功,需要你不斷在人生中去感悟和磨練的,只需要你誦念時候不帶著任何的心將經文融入自己的內心就可以。願大家六時吉祥,感恩閱讀和分享,阿彌陀佛!

相關焦點

  • 佛陀:這樣去誦讀經書,才能獲得無量福報,看看你做對了沒有
    隨著佛教的盛傳,人們也開始知道佛陀的法力廣大,能夠幫助世人度苦度厄,在自己有什麼問題無法解決的時候,喜歡到寺院中拜佛。佛並非是不能求,只是求的方式和你用的心思是什麼,才能夠讓佛陀真正的感應到。禪宗六祖慧能曾經就說道:「聖人求自心,愚人求他人。」佛在心中,要向內去修才能讓你有求必應。
  • 佛教:《心經》究竟是圍繞著什麼核心來詮釋?悟懂能帶來無量福報
    它實際上就是圍繞著一個「空」字來詮釋整個修行的體系,悟懂就能帶來無量福報。《心經》作為整個佛門中一部重要的典藏,被後人比喻為佛教經典的總綱,也就是說它是佛教修行體系的總論。而佛教中所有的經典也都是圍繞著空來詮釋的,所以佛教講萬法皆空,佛門也叫做「空門」,那麼心經自然也不能夠例外。為什麼《心經》這麼看重空?因為佛陀在開悟之後感嘆眾生皆有佛性,只因內心無明痴迷無法得證。所以《心經》也論述只有遠離顛倒夢想,才能究竟涅槃。
  • 《金剛經》:這3句經文,越讀越開悟,讓你獲得無量福報
    這個是因為佛陀在開悟之後看到世間上面一切惡,都是因為眾生的愚昧無明,唯有智慧明利,才能破除愚昧無明,智慧就好像是暗室中的一盞明燈,能讓人講室內的一切看得一清二楚。因此佛陀說過「誤讀為盲,般若主導」,可見智慧在佛教中的重要性。作為般若核心的《金剛經》,這3句經文,越讀越開悟,讓你獲得無量福報。
  • 《心經》中的四大經典佛句,要反覆讀,越讀越開悟!
    有人說,《心經》是開悟之人才能讀懂的一部佛經。也有人說,讀佛經,要像念佛那樣不間斷地讀,就能開悟。無論哪種說法,都說明了一個問題:大家都很喜歡《心經》,也喜歡讀《心經》。之所以如此喜歡《心經》,除了誦讀此經,能讓人獲得無量福報之外,還能讓人的心,得到一定程度的清淨。佛教中講究慧根,如果你具備慧根,甚至因為誦讀此經而開悟!想要開悟,說容易也容易,說困難也困難。只要一個人的心,真正念誦《心經》而得清淨,那麼你就是真正的有所得。而《心經》中的這四大經典佛句,只要多讀,就會越快開悟!
  • 佛教:六大殊勝密咒——四大菩薩,綠度母,心經,請收藏誦讀
    其中最殊勝且簡單易記的六道心咒——分別是四大菩薩心咒,綠度母心咒,心經心咒,今天紅塵一起分享出來,希望大家多多受持誦讀,功德無量,福德無量。第一道:心經心咒 心經全稱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雖然只有短短260個字,卻攝受小乘大乘一切法門,被稱為萬經之王。 而心經最後的心咒又被稱為大神咒,大明咒,無上咒,無等等咒,同樣也是所有心咒之王。
  • 心經:心經全文誦讀7遍
    在修行心經的時候,師兄也可以去了解自己念誦多少遍心經效果好,這樣師兄是能夠很好的體會到心經中都講解了什麼意思,而且也會體會到很多念誦心經的功德,所以師兄下面是可以跟我一起去了解心經全文誦讀7遍的功德是什麼。
  • 佛教:心經中的「究竟涅槃」,到底指的什麼?
    心經是佛教中用於修行的一部佛經。很多人以為,心經是佛教「專屬」佛經,只有出家人才能看得懂。其實,真正的修行,不分年齡,不分男女。只要一個人有了修行的願望,就可以修行。只要一個人修行,心經就能對他起到一定的作用。心經篇幅較短,非常適合現在這個社會中,工作比較忙的人群。只要平時抽出一點時間來看一看心經,就必有所得。所謂「開卷有益」,就是這個道理。
  • 不一般 的心經
    心經《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佛教經典,簡稱《般若心經》或《心經》,唐玄奘譯,知仁筆受,共一卷。著名佛教道場法鼓山的創辦人,分支道場遍及歐、亞、美、澳等各洲,門人弟子遍天下。佛教界第一個博士學位獲得者,1975年獲日本立正大學文學博士學位。歷任中國文化大學教授,美國佛教會副會長及譯經院院長,創辦中華佛學研究所,為輔仁大學、政治大學、文化大學博士生導師。舉辦多種雜誌,在亞、美、歐各洲出版中、日、英文著作上百種。其中《正信的佛教》發行近四百萬冊,《信心銘》被譯成十多種文字,在世界各地廣為流傳。
  • 抄心經,有福報
    《心經》就是一部講大智慧的的經典。《心經》是讀誦最廣的一部經,也是字數最少的一部經,更是佛典中最重要的一部經。古代的佛教大師說,《心經》是萬法的根源,是六百卷《大般若經》的精要。《心經》的意義高遠,無人能到。只有菩薩以大智慧深觀自在,自證證人,才能夠獲得《心經》所說的大智慧,到達彼岸。
  • 佛教:讀《金剛經》時,忽然聞到一股「異香」,是怎麼回事?
    佛教中講:「深入經藏,智慧如海。」只要一個人,能誦讀佛經,就能得到無量智慧。除此之外,只要誦讀方法正確,還能得無量的福報。《金剛經》中說,只要一個人,能受持此經中的一個四句偈,或者為他人解說此經,他也會得到無量福報。
  • 讀《楞嚴經》、《心經》、《金剛經》:讓你找到真實的自己
    以前總是不能理解那些天天誦讀《心經》的人,直到經歷人事,才懂得,心靈也需要打開窗戶,偶爾透透氣。今天給大家介紹佛教三大經典:《楞嚴經》、《心經》、《金剛經》。今天我們遭遇種種煩惱之事,面臨各種誘惑,魔不在於世事,而在於你的心中,只有破除妄念,人才能回歸清淨的本心。人的本心是玲瓏剔透,經歷過人事,蒙了塵土,便難辨真假,所以人才會煩惱痛苦,當你將塵土拂去,便心如明鏡,自在坦然。《楞嚴經》深邃而悠遠,處處都是大智慧,還富有詩意。
  • 念心經的力量(上篇)
    非常感謝大家聽我分享《念心經的力量》。 之所以分享《念誦心經的力量》,是因為我發自內心的感知心經太好了,真誠的分享給大家,希望更多的朋友們有時間能去讀誦心經,從中受益。感恩大家的收聽。,記得3月中旬一天我早上剛起來就好像是回憶起了什麼,讓我感悟良久,告訴自己是時候開始修行了、、、、、、二、念心經的力量《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是佛教大乘教典中一部言簡義豐、博大精深、詮理最深奧的經典。
  • 念心經的力量(下篇)
    非常感謝大家聽我分享《念心經的力量》。 之所以分享《念誦心經的力量》,是因為我發自內心的感知心經太好了,真誠的分享給大家,希望更多的朋友們有時間能去讀誦心經,從中受益。感恩大家的收聽。,記得3月中旬一天我早上剛起來就好像是回憶起了什麼,讓我感悟良久,告訴自己是時候開始修行了、、、、、、二、念心經的力量《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是佛教大乘教典中一部言簡義豐、博大精深、詮理最深奧的經典。
  • 這五大《心經》名句,值得反覆讀誦,福報自來,功德無量
    而佛教,既然能在世界範圍內遠遠流長數千年,那肯定是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和重要意義。尤其是當一個人遇到挫折和困難時,信仰的存在,真的可以成為我們的精神支柱,給予我們源源不斷的力量。所謂「佛」,翻譯成中文,其實就是「大覺悟者」的意思。看破一切,放下一切,虛空都在胸中,人才能得到升華。
  • 心經書法作品欣賞
    為大家帶來心經書法作品欣賞,一起感悟佛家文化的真諦。《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也稱為《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簡稱《般若心經》或《心經》,是般若經系列中一部言簡義豐、博大精深、提綱挈領、極為重要的經典,為大乘佛教出家及在家佛教徒日常背誦的佛經。現以唐代三藏法師玄奘譯本為最流行。
  • 這5部佛教經典,你讀過幾部?
    佛教中的經典非常多,本文就其中最著名的5部,與大家分享。一、《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簡稱《心經》,是佛教入門必讀,也是佛教諸多經典中篇幅最短的一部經,全文只有260個字,言簡意賅,容易誦讀,也容易理解。它是大乘佛法教義的總綱要,是大乘佛教第一經典和核心。「般若」的意思是智慧,「波羅蜜多」意為「度」,即「到達彼岸之上」的意思,度生死苦海,到涅槃彼岸。
  • 誦讀什麼經書可以快速消除業障?
    你怎麼樣可以消除罪業呢?首先我們要對自己曾經造下的惡業,有清晰地認知,從認識上知道,我們因為語言、因為身體、因為意念行為,在宿世的輪迴中,對很多眾生造成過傷害,甚至是墮胎、殺生毀去了眾生的生命。只有發自內心地認識到了這個問題,認識到了自己曾經作下的業,真誠地對傷害過的眾生道歉,發自肺腑地去懺悔,才能夠談到消業。也就是要拿出真心來,這是最基礎的門檻,懺悔便是這門檻,如此冤親債主、墮胎孩子才能夠感受到,才能夠有原諒你的機會。
  • 反覆誦讀《般若心經》,理解其真義,般若的智慧會改變你的人生
    佛經浩瀚如海,人們常聽到《金剛經》,《心經》。其實心經就是金剛經的演化版本,也可以說是金剛經的精華濃縮之所在。《般若心經》早佛法中的地位極其重要。《華嚴經》有經中之王的美譽,但是比華嚴經更長的是般若經,而佛經裡面最短小精悍的就是心經。雖然心經只有二百六十字,但卻是大般若經的中心思想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