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裡挑一#文章為原創供稿 | 未經允許禁止抄襲
減肥期間,我們必須管理好自己的飲食,才能減少熱量攝入,讓身材瘦下來。但是習慣於大吃大喝,放縱美食的胖子,腸胃的容納量都會有所提高。這個時候讓他們減少食物的攝入,身體就會面臨飢餓感的挑戰。
很多人減肥失敗的主要原因,也是因為耐不住飢餓,總想吃東西,一旦放縱自己,熱量攝入就會超標,你就很難瘦下來。
而提高飽腹感,緩解飢餓感,減少對食物的欲望,你就會避免脂肪囤積,讓自己慢慢瘦下來。
首先,你要知道,飢餓感是怎麼出現的。
我們的飢餓感是由身體的兩種激素決定的:瘦素跟飢餓素。當飢餓素分泌,你就會產生飢餓感,大腦就會發出指令讓你去覓食。而瘦素決定了你的飽腹感,當瘦素水平達到一定程度,你就會產生飽腹的感覺,從而停止進食。
因此,飢餓素下降,瘦素水平提升的時候,我們就會呈現出飽腹感,不會感到飢餓。兩種激素屬於一漲一跌,互相聯繫的關係。
那麼,你怎麼才能降低飢餓感,減少熱量的攝入呢?我們從這幾個方法入手:
1、細嚼慢咽,一頓飯20分鐘以上
當你開始進食的時候,飢餓感就會開始下降,飢餓素水平減少,而瘦素分泌會提升,然而這個過程是需要時間的,大腦傳送飽腹信號大概需要15分鐘以上。
吃飯速度太快的人,大腦來不及傳出飽腹信號,你就已經攝入過量的食物了。因此,減肥的人需要放慢吃飯速度,細嚼慢咽,才能降低總熱量攝入,讓身體感受到飽腹感,及時停止進食。
2、多吃固體食物,減少對食物的加工
一顆新鮮的橙子跟一杯榨成橙汁的橙子,熱量是相同的。但是,橙子的消化時間會比橙汁更久,同理,蘋果比蘋果汁更耐餓。再者,水煮土豆的飽腹時間,會比土豆泥的飽腹時間更長。
因此,我們選擇食材的時候,應該優選一些固體食物,減少食物的加工,可以幫你維持更加的飽腹感,讓你不容易飢餓。
3、選擇體積大、密度低的蔬菜
不同的食物熱量跟體積密度都是不同的。一份炸雞的熱量可能高達500卡路裡以上,吃完用不了2小時,你就會感到餓了。一顆水煮蛋的熱量是75大卡左右,6-7個水煮蛋的飽腹時間可以長達4小時以上。因此,選對食材,可以有效幫你降低飢餓感,延長飽腹感。
常見的食材中,那些高纖維、低熱量的蔬菜就是最好的選擇。100g西蘭花的熱量是幾十大卡,而100g米飯的熱量是100多大卡,二者的飽腹感卻是差不多的,但是高纖維食物,腸胃所需的消化時間會更長。
因此,減肥的你,可以多吃高纖維的蔬菜,消化時間會有所延長,適當減少碳水主食的攝入,以及各種油炸的食物跟各種加工的零食、蛋糕,可以幫你減少熱量攝入,同時降低血糖係數,有效減少脂肪的轉化。
4、多吃高蛋白食物
身體不可缺少蛋白、碳水跟脂肪的攝入,而這三種物質給身體的飽腹時間也是不同的。簡單碳水食物升糖速度快,消化時間也高,而蛋白食物可以給身體提供飽腹感,讓你減少暴食的行為,而身體需要蛋白也需要耗用更多的熱量。
我們可以給身體補充足量的蛋白,每kg體重需要補充2g蛋白,選擇低脂肪的優質蛋白食物,比如雞蛋、雞胸肉、魚肉、牛奶,讓你降低飢餓感的來襲。
減肥是一場需要堅持的拉鋸戰,如果你能提高飽腹感,就會更好地控制飲食,降低熱量攝入,那麼減肥速度也會比別人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