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乳業消費市場需求的多元化,水牛奶、犛牛奶、駱駝奶、植物奶等乳製品逐漸成為消費者的新寵,甚至有不少博主都在「安利」它們,稱其奶味兒更濃、營養更好、脂肪含量更低。與此相關的傳言,也在朋友圈不斷蔓延。
那麼小眾奶真的更好嗎?我們又該如何科學選奶?
水牛奶被稱為「乳中珍品」,價格略高於普通牛奶。相關廣告稱其營養價值比牛奶高出幾十倍,而且脂肪含量更低、更易被吸收。但資料顯示,水牛奶中一些營養素的含量只是略高於牛奶,並沒有如廣告中所說高出好幾倍甚至幾十倍。對於水牛奶的脂肪含量,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營養與食品安全系副教授範志紅表示,水牛奶的特點之一是脂肪含量高。文獻表明,水牛奶的脂肪含量約為4%至6%,最高可達7.59%,遠高於普通牛奶的脂肪含量(3.0%至4.0%)。同時,由於水牛奶的蛋白質和脂肪含量都很高、口味香甜,因此其通常被用來製作姜撞奶、雙皮奶等甜品。不過,原料奶的營養素含量不等於加工產品的營養素含量。原料奶在加工時,其所含的各種成分要通過調配進行標準化,水牛奶較大的脂肪球也會經加工變小。所以,各種水牛奶加工產品中的脂肪含量到底有多高,還要看產品包裝上的營養成分表。「比如說,一款水牛奶的包裝上標註100克產品中含脂肪3.8克,那麼這就是該產品真實的脂肪含量。一些市售的高品質牛奶,其100克產品中脂肪含量也可達到3.6克或3.8克。」範志紅解釋道。
如今,杏仁奶、椰奶、核桃奶、花生奶等植物奶越來越受到大眾的喜愛,甚至有傳言稱動物奶將被植物奶取代。那麼植物奶的營養到底如何?它真的可以代替動物奶滿足人體的營養所需嗎?北京航天中心醫院營養科主任醫師馮旭表示,植物奶是用含蛋白質和脂肪的植物種子(如大豆、核桃、花生等)或果實(如椰子等)製成的飲品。研究顯示,植物奶的主要原料有燕麥、大米、板慄、大豆、杏仁和榛子等,因此含有一定的維生素、膳食纖維和礦物質。但在鈣、蛋白質、糖、飽和脂肪、維生素D2等物質的含量上,植物奶的營養價值遠不及牛奶。另外,植物奶來自植物,所以沒有膽固醇,飽和脂肪的含量也低,但這並不能說明植物奶比牛奶更有利於預防肥胖。
實際上,市面上銷售的大部分植物奶都含有不少糖。流行病學調查表明,在同等條件下,奶類食物是不容易令人發胖的,而含糖的飲品更容易讓人發胖。所以,在預防肥胖方面,含糖植物奶並不比純牛奶具有優勢。
此外,還有人希望通過喝植物奶來補充膳食纖維。實際上,要做成口感細膩的飲料,大部分膳食纖維會被除去,想要補充膳食纖維,還是直接吃杏仁、花生等果仁效果更好。
對於廣告商宣稱的「喝牛奶過敏的人可以喝植物奶」一事,科信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科學技術部主任、中國網際網路聯合闢謠平臺專家委員會成員阮光鋒解釋道,如果是對牛奶蛋白或乳糖過敏,那麼可以喝植物奶;但如果是對大豆蛋白、杏仁過敏,那麼就不能喝相關的植物奶。「關鍵是要查清過敏原是什麼,不能因為對牛奶過敏,就認為可以放心喝植物奶。」他說。
「更接近母乳」只是小眾奶定下的目標,實際上小眾奶離這個這個目標都差得很遠。
此前,國家衛健委發布了《嬰幼兒餵養健康教育核心信息》。文件中指出,母乳含有豐富的營養素、免疫活性物質和水分,能夠滿足0至6個月嬰兒生長發育所需的全部營養,任何配方奶、牛羊奶等都無法替代。
阮光鋒指出:「從營養角度來看,這幾種奶和母乳有很大差別。比如,人體母乳中的蛋白質組成中酪蛋白和乳清蛋白的比例大約是1:2,而在羊奶、駱駝奶、驢奶中,這些比例是反過來的,大約是4:1。同樣,人類母乳中的其他一些營養成分和其它動物奶也有很大差別,比如,母乳中乳糖的含量大約在6%-7%之間,而其它動物奶通常只有4%-5%之間。從這些數據可以看出,這些奶和母乳是不一樣的。」
那麼,與牛奶相比,這些小眾動物奶更值得喝嗎?它們賣得普遍更貴,這貴得有道理嗎?
專家表示,若無特別偏愛,大眾可以選擇價格較低的普通牛奶。若是對牛奶過敏,可慎重選擇酸奶、奶酪等其它奶製品。
由於我國小眾奶市場並無統一標準,如果需要購買小眾奶,建議選購有資質的企業。
此外,由於小眾奶的營養成分與母乳差異較大,所以1歲以下的嬰兒不宜直接飲用駱駝奶、水牛奶等小眾奶。
來源:央廣網、環球網、科技日報
圖文編輯:魏舒、夏千童、肖鑫鑫 責任編輯:王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