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芳三季度淨利潤暴跌66% 新總裁增加1.2億投資
雅芳發布第三季度財報,報告期內,雅芳集團銷售額同比增長約1%至14億美元(約合人民幣92.90億元),淨利潤同比暴跌66.6%至119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7896.84萬元)。前九個月的虧損額從去年的969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6.43億元)縮小至704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4.67億元),銷售額為40.3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67.43億元),基本與去年持平。
財報發布後,雅芳集團股價盤前大跌5%至每股2.25美元,目前市值約為10.43億美元(約合人民幣69.21億元)。
據悉,為了增長自身的市場競爭力,雅芳集團新任總裁 Miguel Fernandez決定進行1.2億美元(約合人民幣7.96億元)的投資,主要針對商品開發,員工培訓和技術升級等方面。未來雅芳集團將更加關注他們在全球總計600萬銷售人員。在新的投資中,約有1.1億美元(約合人民幣7.30億元)將用於新產品的開發和員工培訓,其餘100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6600萬元)將用於進行技術升級,以更好地拓展零售網絡。
同時為了扭轉局勢,雅芳集團開始大力開發拉美的業務。目前,巴西已經是集團最大的銷售增長點,墨西哥排在第二位。
在中國市場,雅芳全新彩妝系列AVON TRUE於今年7月上市,並通過「美容專賣店+CS渠道+線上」的模式進行渠道革新。雅芳門店也升級為「花房」形象設計的6.0專賣店,以「溫馨花房」理念打造與消費者交流的互動空間。
C日報:渠道革新正當時。
LG生活健康買下韓國一家製藥公司 加碼藥妝領域
LG生活健康(社長Cha Seokyong)以446億韓元(約合人民幣2.65億元)籤署了收購韓國外用皮膚藥專業企業太極製藥(TAI GUK PHARM)80%的股份協議。太極製藥以治療褐斑和雀斑的Domina Cream著稱。
太極製藥成立於1976年,是一家以生產和銷售皮膚軟膏等普通醫藥品為主的企業,2016年銷售額600億韓元(約合人民幣3.57億元),營業利潤25億韓元(約合人民幣1500萬元)。
太極製藥擁有扶餘工廠、鄕南工廠和長城工廠等3家工廠,三家工廠全部獲得了GMP(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認證,尤其是2012年完工的扶餘工廠還獲得EU-GMP認證,擁有世界級水準的技術和生產設備。
LG生活健康通過收購太極製藥,計劃提高最近消費者備受關注的藥妝競爭力,建設醫藥外品、普通醫藥外品綜合生產基地,提高生產和質量管理的專業性。
太極製藥銷售總額中普通藥品佔76%,專業藥品佔24%,普通藥品銷售中70%是治療疤痕、祛痘和治療燒傷的皮膚外用藥品。
太極製藥主要品牌有祛痘、祛斑劑Domina Cream、祛疤治療劑Bentrax Gel、祛痘治療劑Patima Gel和燒傷傷疤治療劑Azlen S、浮腫淤血治療劑Bentfla Gel等。
LG生活健康計劃今後:充分利用太極製藥擁有的600多種專門醫藥許可推出功能改善的新藥妝品牌;充分利用優秀的生產設備擴大對美國、中國和東南亞等市場的出口規模;加強現有高知名度品牌與消費者們的溝通。
C評論:藥妝也成了大勢。
資生堂2017財年業績有望創新高 將關閉100家店
日本美妝巨頭資生堂集團(Shiseido)近日發布的2017全年財報預期指出,截止至今年12月31日,銷售額和經營利潤將高於預期,創下新高。
資生堂表示,將旗下北美專業美發公司Zotos以4.85億美元出售給德國消費品巨頭漢高,預計能為集團帶來360億日元收益。今後,資生堂將進一步擴展亞洲專業美發市場,而漢高將繼續擴張美國市場。
同時,資生堂下調2017財年淨利潤預期至100億日元。此舉的主要原因是礦物彩妝品牌bareMinerals母公司Bare Escentuals的成本架構重組預計導致的655億日元減值虧損,該品牌2017財年銷售額約為500億日元。
創立於1976年,Bare Escentuals在CEO Leslie Blodgett的領導下,通過極富創新的社群銷售,一直是美國電視購物網QVC旗下的主力品牌。 但自2010年被資生堂以17億美元收購以來,業績表現一直不盡人意。近年來,越發激烈的網際網路美妝品牌競爭,外加美妝市場高度碎片化,品牌的發展越發艱難。資生堂集團表示,未來將關閉品牌209家美國門店中的100家。
今年7月,資生堂任命Susan L. Jurevics為Bare Escentuals總裁,希望她能領導品牌進行變革。Susan L. Jurevics此前曾在《哈利波特》作者J.K. Rowling旗下公司Pottermore和索尼集團(Sony Corp.)任職,積累了豐富的數字業務經驗。
今年早些時候,資生堂將旗下加州美妝初創公司MATCHCo的專利技術應用於bareMinerals,推出定製粉底bareMinerals Fresh Faced Made-2-Fit,推動了品牌增長。資生堂在一份聲明中強調,bareMinerals是集團「唯一一個在不斷增長的天然美妝市場有競爭力的品牌。」
2017上半年,資生堂美國業務虧損進一步擴大至90億日元,去年同期虧損為47億日元。
C評論:資生堂可能趕上了「水逆」。
▼更多好文推薦
中國化妝品行業品類指數報告 | 品類大會
路至偉:中國化妝品產業鏈急需轉型 | 品類大會
b2v實至名歸,榮獲2017年度洗護髮品類大獎 | 品牌
當資本、化妝品、媒體三方「相遇」 會碰撞出什麼樣的火花? | 品類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