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有關數據顯示,韓國人的平均壽命在82.7歲,中國人的平均壽命在76.1歲,日本人的平均壽命在84.2歲。我們都知道,中國和日本隔海相望,互為友鄰,但是在人均壽命上,卻足足相差了8歲。那麼,既然同樣是亞洲人,為什麼日本人的平均壽命最長?這是什麼原因?一起來看看吧
同為亞洲人,日本人平均壽命最長,原因不外乎這兩點。
01飲食清養,靠海吃海
對於那些慕名到日本旅遊的人來說,日本壽司、刺身、羹湯是必須嘗試的。日本飲食名聲在外,很多人都知道日本人有生吃的習慣。日本人在製作食物的時候,通常會採用蒸煮的方式,最大限度的保留食物的原味,避免營養流失。
而中國人在飲食製作上,可以說十八般武藝,除了蒸煮,還有烤炸,煎,溜,炒,汆等,並且會在菜中加入大量的調味品,八角花椒肉蔻齊上陣。這樣的食物,雖然口感好,讓人流連忘返,但是失去了食物本來的味道,營養也會出現流失。
另外,煎烤油炸產生的苯並芘,油煙中的有害物質等對身體都是有影響的,會增加疾病的概率,進而縮減壽命。而日本人採用的蒸煮,就不會產生太多有害物質,有益身體健康。
日本人之所以長壽,除了飲食製作不同於國人,在食材選擇上也有很大差異。日本四面環海,有著優越的地理位置,靠海吃海,海魚的供應量是很大的。因此在日本,吃魚成了一種習慣。而魚肉作為一種白肉,易於消化,富含優質蛋白,脂肪含量比較少,經常吃也不會出現肥胖。還有豐富的維生素A,B族維生素,鈣鐵磷等微量元素,能補充人體營養。另外,深海魚中還含有牛磺酸,能促進大腦發育,提高腦功能,老年痴呆的機率會有所降低。
但是反觀中國人,吃魚的人不佔主流,而羊肉、豬肉、牛肉等紅肉,才是他們的心頭愛。但是紅肉中動物性脂肪含量很高,吃多了很容易導致血脂升高,誘發高血脂。另外還會導致肥胖,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脂肪在進入人體以後,也會加重腸胃消化負擔,增加胃病機率。年輕的時候可能沒什麼感覺,但是上了年紀以後,身體功能退化,就很容易出現高血脂、高血糖等慢性病,導致壽命縮減。
02日本人「老不閒」
日本人心態堅韌,熱愛工作,即便到了70歲,還會到處兼職。不斷工作,鍛鍊了大腦,活躍腦細胞,延緩衰老。而中國人,進入60歲以後,就早早退居二線,享受兒孫繞膝的歡樂。不愛動腦,貪圖安逸舒適。出現一點疾病,就會異常焦慮。長時間不良的情緒會影響身體免疫力,造成健康問題,壽命就會出現縮減。
以上就是日本人壽命長的秘訣,大家可以參考一下。如果你也想長壽,不妨從飲食。心態上學學他們,或許會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