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乾坤安全雲服務,華為欲破行業「大而不強」格局

2020-12-23 瀟湘晨報

北京商報訊(記者金朝力)12月18日,華為推出乾坤安全雲服務,這是一款面向線下政企客戶的網絡安全雲服務業務,主要針對大部分政府和企業客戶安全投資有限,防護資源和運維人力投入不足的問題。

華為安全產品領域總裁宋端智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專業的網絡安全服務是保障政府和企業安全,抵禦安全風險的關鍵。華為乾坤安全雲服務打造了安全服務的全新模式,通過雲端本地融合的創新技術架構,將安全能力與專家資源共享給每個企業。「我們現在網絡安全企業,都傾向於先做大,而不是做強。這也就造成了很多安全服務都是低水平的重複,產業分工沒有做好。因此,華為就是要做一個生態,通過標準接口,大家協同起來給客戶統一提供解決方案。」

目前千行百業正在加速擁抱網際網路,企業數位化轉型在迅速發展的同時,也面臨著愈演愈烈的網絡安全威脅。勒索病毒肆虐,導致企業大量數據被加密,造成高額直接損失;挖礦木馬屢現,企業被迫承擔大量機器損耗與電費,影響業務運轉效率。

然而,大部分企業由於安全投資有限,安全防護資源不足,無法全面保障企業的安全,而有些企業雖然部署了網絡安全產品,但由於缺少專業安全服務人員日常運維,或安全服務人員的運維經驗參差不齊,無法起到有效的防護效果。網絡攻擊和輕微違規行為被放任存在,進一步發展成為高級威脅的跳板。

據了解,華為乾坤安全雲服務已經經過了100+客戶的充分Beta驗證,幫助企業攔截勒索病毒攻擊,發現挖礦主機,避免了經濟損失。華為乾坤安全雲服務產品已經在全國17個主要省份建立了區域的安全服務中心,發布後即可商用購買。

【來源:北京商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華為發布乾坤安全雲服務,推動企業數位化轉型
    來源:藍鯨財經藍鯨TMT頻道12月19日訊,近日,華為舉辦「安全服務,雲定乾坤」主題線上發布會,邀請第三方研究機構、行業客戶和合作夥伴共同探討網絡安全服務的發展趨勢,並見證華為乾坤安全雲服務的全新面世。
  • 華為發布乾坤安全雲服務
    華為正式發布華為乾坤安全雲服務
  • 華為乾坤安全雲服務:蹚出安全產業良性循環新路
    華為經過長期的思考與探索,提出了雲服務這劑良藥。這裡的「雲」並非狹義的雲計算,而是代表了一種資源集中在雲端、按需購買的模式與思路。  華為乾坤安全雲服務強在何處?  經過一年多的準備與驗證、100多家試商用客戶的實踐,華為乾坤安全雲服務正式發布。讓我們來看看,它究竟如何破解了現有網絡安全產業的困局。
  • 一朵「扭轉乾坤」的安全雲
    那有沒有一種能夠提供全面而專業的安全防護能力,又以雲服務的方式提供給企業?華為乾坤安全雲服務的全新面世,給了肯定答案。將複雜專業的安全能力上移到雲端,企業以購買服務的方式獲取以往只有昂貴的專業安全設備才有的安全能力,並降低運維成本,這是眾多企業心之嚮往的。如今,華為乾坤安全雲服務實現了企業這個「願望」。「本地+雲端」,華為乾坤安全雲服務採用了「雲邊一體」的創新技術架構,從而徹底改變了傳統網絡安全建設的產品技術與運營服務的提供方式。
  • 華為安全定「乾坤」
    國人習慣將此解釋為,「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西方社會心理學者則從另一維度,理解為「破窗理論」。但這都不重要,但也都可以借鑑。因為公共安全與網絡安全,確實有幾分相似之處,網絡安全中「一屋」,也需要有人經常打掃,網絡安全中「破窗」,更需要有人及時來補上。華為乾坤安全雲服務,即定位在此。
  • 華為宋端智:網安行業當前暫時支撐不了對「風口」的想像
    本報記者 李甜 北京報導隨著5G網絡、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大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的創新發展,網絡安全產業聲量越來越大。12月17日,華為安全產品領域總裁宋端智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採訪時,卻對網絡安全行業之熱「降了降溫」。「我覺得『風口』,行業說了多少年了。需求是越來越多,但是當前做法支撐不了『風口』的想像。」
  • 華為發布乾坤安全雲服務 護航政企客戶數位化轉型
    12月18日,華為舉辦「安全服務,雲定乾坤」主題線上發布會,正式發布華為乾坤安全雲服務。據了解,華為乾坤安全雲服務是一款面向線下政企客戶的創新網絡安全雲服務業務。針對大部分政府和企業客戶安全投資有限,防護資源和運維人力投入不足的困境,幫助破解數字化轉型過程中的難題,達成更好的安全實效。
  • 盤點2019手機行業:關鍵字鎖定「創新」,華為Mate30系列成大贏家
    回顧剛剛過去的2019年,國內智慧型手機市場格局風雲突變:上半年,華為遭遇不可控事件,重心轉移國內後,便在三季度搶佔42%市場份額(數據來源:Canalys)。至此,手機市場格局從六家(華為、蘋果、OV、小米和榮耀)的「軍閥割據」、演變成為「一超多強」的市場格局。
  • 運營商強推5G套餐,往往「欲速則不達」
    文/羊城晚報評論員 然玉近日,記者通過登錄幾大電信運營商的手機APP發現,在一些地區,各大運營商都推出了5G套餐,同時取消了4G套餐的辦理服務。須知,欲速則不達,某些運營商以下架4G的方式來強推5G,最終只怕事與願違。此等做法,一則有逼人就範之嫌,未免損害了企業形象;再者,於5G全產業鏈的健康成長、良性發展而言,也未必是好事。新華社資料圖5G的優勢無需多言,其天然就是「更好的選擇」。
  • 2020年中國可穿戴設備行業市場現狀及競爭格局分析 華為力壓小米...
    原標題:2020年中國可穿戴設備行業市場現狀及競爭格局分析 華為力壓小米蘋果躍居第一   隨著全球可穿戴設備
  • 華為、紫光計算機進軍商用PC市場 新勢力如何PK行業大佬
    從11月20日華為在官網上悄然上線,到12月8日正式發布MateStation B515商用桌上型電腦,關於中國商用PC市場「三國鼎立」格局將變的話題一直備受行業的關注。事實上,從雲計算、晶片,再到伺服器等終端,華為一直在企業級領域默默耕耘。
  • 華為發布行業數位化運營支撐服務白皮書,持續提升行業數位化運行效能
    首頁 > 傳媒 > 關鍵詞 > 華為最新資訊 > 正文 華為發布行業數位化運營支撐服務白皮書,持續提升行業數位化運行效能
  • 《大頭侃人:任正非》:華為的偉大,歸根結底是創始人格局的偉大
    在國內的商科技行業,華為無疑是一家偉大的企業,它的業務遍及170多個國家和地區,服務全球30多億人口,能夠創造如此龐大的科技帝國,它的創始人任正非無疑也是一個傳奇。 著名經濟學家張五常先生說過:「我輩無一人堪比任正非!」
  • 實踐裡跑出的雲原生2.0,華為雲告訴你什麼是「立而不破」
    華為雲提出雲原生2.0,就是希望實現企業的新生能力與既有能力要立而不破,有機協同,實現資源高效、應用敏捷、業務智能、安全可信。張宇昕在11月30日的華為雲媒體溝通會上多次強調,華為云云原生2.0希望的是能夠讓企業現有的業務系統和雲上的業務系統以及未來的業務系統統一起來,而不是對立起來。
  • 凡成大事者,必有大格局,從華為之困能看出:任正非是個狠角色
    這是新任的中國首富,也是亞洲首富的農夫山泉老闆鍾睒睒說的,他說自己從來沒見過任正非,但非常崇拜任正非的管理能力,尤其是他的戰略超前性,就比如華為雖然是科技公司,和網際網路聯繫緊密,卻從來沒有說自己是網際網路公司,這就是一種理智,因為不局限自己,所以,勇者無畏。毋庸置疑,任正非的格局非常大,不管是他在華為建立的分錢分權機制,還是他創業的規劃,都有一種大氣魄,大格局。
  • 進軍搜索的阿里字節華為,能否打破百度360搜狗「三足鼎立」搜索格局?
    近日,CTR發布了《2020年中國前三季度搜尋引擎行業市場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除直觀呈現中國搜尋引擎市場的基本格局外,還展現了包括圖文、語音、視頻在內的多種搜索場景,同時還提出了包括5G、AI、社交等新技術、新模式對搜尋引擎市場帶來的諸多改變。
  • 華為排行榜強行抹掉小米,格局太小
    這份榜單中,基本上囊括了現在行業內前十的手機品牌,但偏偏沒有小米。而在另一個榜單中,第一名和第二名依然是華為品牌的手機,但第三名是小米的手機即小米10的至尊紀念版,然後才是蘋果的手機。
  • 物聯網通信模組行業研究:2021,終局之戰重塑行業格局
    具體來看:低速率市場:NB-IoT 晶片「一超多強」的競爭格局面臨挑戰,後起之秀有望藉機突圍。目前,華為海思、聯發科和 紫光展銳是行業第一梯隊,把控 NB-IoT 主要市場份額;而移芯和芯翼兩名新秀後來居上,有望憑藉海思在晶圓代工 環節上的短期困境搶佔市場。
  • 現在才明白,華為的格局是真的大!
    前兩個消息背後的原因我們都很清楚,華為如今已經確定必須走自研發展道路,加大研發投入是遲早的事情。第三個消息卻讓人有點意外了,華為一個通訊公司,要如何幫助農業?事實上,華為很早就進入了農業領域,它的5G、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慧等領域都是可以跟農業緊密結合的,前段時間引發熱議的山東無人農場、人工智慧改變土壤,就是華為在農業上的突破。因為它深刻知道,時至今日,中國農業要想縮短與西方的差距,數位化和智能化是必經之路。
  • 為什麼說華為2020年營收破10000億是大概率事件?
    華為以這種方式告訴全世界,華為沒有了誰都可以活下去,而且依然活得很好!有哪些依據可以支撐華為2020年營收破10000億?一、按照華為往年慣例,沒有例外,華為下半年營收佔全年大頭,上半年營收佔全年45%上下,今年H1按45%推算,全年營收10089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