腿腳變涼皮膚潰爛要截肢?介入治療解難題

2020-12-13 瀟湘晨報

86歲的肖爹爹家住長沙,10天前突發左腳大拇趾腫脹疼痛,左側足背越來越冰涼,沒有血管搏動,在家屬陪同下求診於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湖南省中醫院)。

在醫院行CTA血管造影發現:肖爹爹左大腿內的股動脈遠端血栓將管腔佔滿,股動脈遠端閉塞,導致膝蓋以下靠側枝循環供血,血液供應量減少,到末端腳背和腳趾就基本沒有血液供應了,所以肖爹爹才會出現以上症狀。

由於肖爹爹有肺氣腫且已是高齡,在全麻下將下肢切開取栓風險高,家屬要求介入微創開通血管治療。6月19日,醫院介入中心主任車能雨副主任醫師、何亮技師為肖爹爹實施「左側股動脈閉塞支架置入術」。術中,介入微創開通血管治療,藉助高科技材料導管導絲支架,在局麻下用約牙籤粗細的針穿到右側股動脈,送入導絲導管翻山到左側股動脈,用細導絲輕輕穿過閉塞血管段,用球囊擴張閉塞血管段,然後在這裡置入支架,再用球囊擴張,使造影閉塞動脈基本恢復正常管徑,血液非常通暢,左足背血液恢復供應良好,逐漸恢復了正常皮溫。

「介入治療動脈硬化斑塊或血栓所致動脈狹窄、閉塞有立竿見影之效。」車能雨介紹,有的病友腿腳疼痛、跛行,以為是腰椎間盤突出壓迫坐骨神經痛,但檢查腰椎卻沒有問題,還有的病友腿腳皮膚越來越黑甚至潰爛,看皮膚科吃藥敷藥,問題越來越嚴重,其實出現這些症狀很多都是血管出了問題。「準確地說,是下肢動脈硬化、狹窄甚至閉塞,血液供應不良導致的。」車能雨說,以前沒有CTA血管造影,有些醫院誤診甚至造成截肢的情況較多,令人痛心。

血管病尤其是動脈疾病,大部分是「吃」出來的。一是重口味,美食豐富,佐料用太多,天長日久這些油脂、作料分解物吸收沉積到血管壁,引起血管壁硬化,慢慢變窄甚至閉塞;二是愛喝飲料或嗜酒,攝入過量酒精會轉化成脂肪附在血管壁上,逐漸引起血管硬化、狹窄或閉塞;三是飲食過度也會引起血管疾病,吃進去的多餘物質將被分解轉化為脂肪,沉積在血管壁,引起血管疾病;還有很大一部分是抽菸引起的血管問題,尼古丁及其他煙脂被吸收附在血管壁上,血管也容易出問題。

車能雨副教授提醒,預防血管疾病要做到以下幾點:一是儘量不要重口味,尤其是35歲以上的人群,應清淡低鹽低糖低脂飲食;二是飲食要有規律,不要暴飲暴食,儘量少吃宵夜;三是注意勞逸結合,適當運動,有利於消耗攝入的多餘熱量,還能有效分解排出體內垃圾;四是少飲酒,少喝飲料,不抽菸等。

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湖南省中醫院)是「中國中醫藥信息學會中西醫結合介入分會」會長單位、「南方腫瘤微創介入聯盟會員單位」、「湖南靜脈血栓防治聯盟」理事單位、「湖南省肝癌聯盟常務理事單位」、「湖南省介入醫學聯盟」常務理事單位。醫院介入中心由放射介入中心、腦血管介入中心、心血管介入中心組成,開展包含綜合介入、外周介入、腫瘤介入、腦血管介入、心血管介入在內的所有介入疾病,以損傷小、恢復快、效果好為優勢,一切以病人為中心,更好地服務於病人,服務於社會。

瀟湘晨報記者張樹波 通訊員何穰 車能雨

【來源:瀟湘晨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女童因手套綁太緊左手潰爛2根手指面臨小截肢
    女童因手套綁太緊左手潰爛2根手指面臨小截肢   戴了5天手套  女孩左手潰爛  羅顯雲今年67歲,家住大足區寶興鎮轉龍村,佳佳是他唯一的女兒。老來得子,十分疼愛。  冬天,佳佳小手冰涼。去年12月19日,羅顯雲專門到鎮上買來手套,可手套有些大,容易滑落。
  • 糖尿病患者腳趾潰爛什麼原因,該怎麼治療?
    近期不少入院的患者中,以腳趾潰爛不癒合為主,今天為大家普及的話題是是糖尿病為什麼會引起腳趾頭潰爛,有哪些原因造成,糖尿病人出現這種情況以後該怎麼治?也就是當糖尿病患者腳趾上不管是穿鞋磨出的水泡,還是洗腳被燙傷的額水泡,等到水泡破潰後就容易引發感染而就形成腳趾潰爛了,又或者是由於腳氣抓破皮、剪指甲不慎傷到表組織等,這些因素都可誘發糖尿病腳趾潰爛!
  • 華女吃了一口這個被截肢、有人全身潰爛而死!人人都可能感染,死亡率超高!
    家人連忙把她送往醫院治療,醫生診斷為創傷弧菌感染。因為感染情況十分嚴重,醫生決定為王阿姨截肢!緊急手術後王阿姨得以保住了性命王阿姨幸虧送醫及時,還能通過截肢保命!Jeanette就沒這麼幸運了。萬萬沒想到接下來的幾天,Jeanette LeBlanc情況直轉急下,全身都出現巨大的紅斑,腿部顏色變深,而且無法呼吸。
  • 22歲女孩「埋線減肥」後腿部出現潰爛……險些截肢
    ,卻險些截肢。看著已進入潰爛傷口5釐米深的探測針,22歲的女孩詩詩(化名)泣不成聲。她怎麼也不會想到,宣稱可以和經典針灸起到同樣效果,能夠「美容養顏、祛斑除脂、豐胸提臀」的「埋線針灸」,會給她帶來這樣的痛苦。而至今,醫生依然無法判斷,造成她腿部潰爛的原因。
  • 險被截肢的腿 就這樣保住了
    在複合手術室中開展手術 四個月前,87歲的周平(化名)大爺左小腿出現輕度腫脹,漸漸地腿腳不利索,走路像針扎一般疼痛一周前,周大爺被家人送到成都市第五人民醫院血管外科,被診斷為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需要手術治療。然而,單純的開放手術或介入手術都不能完美解決他的問題,醫生最終為大爺制定了「複合手術」(又名「雜交手術」)方案,即在同一天同一手術室接受介入微創手術加開放手術。據了解,這是市五醫院第一間複合手術室所開展的第一臺複合手術,這間手術室也是成都市級醫院第一間複合手術室。
  • 燙傷後一個小泡變「恐怖傷口」,折磨大半年險截肢,這類人要當心!
    燙傷後一個小泡變「恐怖傷口」,折磨大半年險截肢,這類人要當心!發現情況不對勁吳先生的家人把他趕忙送到當地醫院經過醫生診斷吳先生要截肢了!當地醫院表示只有截肢才能保證病變的血管以及組織不會繼續蔓延但聽到截肢兩個字的吳先生是當場嚇一跳怎麼腳燙傷到最後居然是要截肢的呢?
  • 糖尿病足病形成的3個主要原因,糖尿病足壞疽潰爛用什麼藥治療
    雖然大部分時候不至於致命,但由此而截肢殘疾十個糖足裡面就有五個左右,概率不是一般地嚇人。十年來,我國住院糖尿病患者的慢性併發症發病率高達73%,14年在我國三級醫院中27.3%的截肢發生在糖尿病足患者中,甚至截肢後5年內的死亡率高達40%。僅僅一個小傷口,沒有正確的處理就可能迅速惡化,甚至丟掉性命。
  • 腳都要爛了!96歲老兵受困糖尿病足,中西醫結合治療讓她重新站立
    治療前鄧奶奶的腳糖尿病足帶來的疼痛折磨得鄧奶奶徹夜難眠,左腳腫脹得厲害,膚色變黑,尤其是二趾已經出現了潰爛。而治療的方式,也令醫生們撓頭。單單從病情上來看,如此嚴重的血管閉塞已經難以進行血管手術治療,即使考慮截肢治療,也難以確定截肢範圍,無法確保截肢後創面能生長。
  • 肝癌介入治療專題六:介入治療後會出現哪些不良反應?
    導語:肝癌介入治療的各種方法,已經和各位病友都介紹過了,今天就讓我們來聊聊介入治療術後不良反應及注意要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對於低熱的患者,以物理降溫為主,鼓勵多飲水;中度及中等以上的熱度,可以遵醫囑口服新癀片或予解熱鎮痛藥,如吲哚美辛栓退熱治療。 3.腹痛 腹痛的發生與栓塞部位缺血,腫瘤細胞壞死水腫,肝臟體積增大,包膜緊張有關。
  • 八旬大爺腿部缺血險截肢 複合手術助其重建血管
    四個月前,87歲的周平(化名)大爺左小腿出現輕度腫脹,漸漸地腿腳不利索走路像針扎一般疼痛,腳趾顏色也越來越黑。一周前,周大爺被家人送到成都市第五人民醫院血管外科,被診斷為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需要手術治療,而單純的開放手術或介入手術都不能完美解決他的問題,醫生最終為大爺制定了「複合手術」(又名「雜交手術」)方案,即在同一天同一手術室接受介入微創手術加開放手術。據了解,這是成都市第五人民醫院第一間複合手術室所開展的第一臺複合手術,也是成都西部第一間複合手術室。
  • 少年輕輕一摔後小腿潰爛,脛骨缺失,臥床4年後,在廣東省二院「重生...
    起初以為只是小磕小碰,沒想到右小腿很快出現大面積潰爛,然後小腿脛骨完全「黑化」,進而整根脛骨都脫落了,血肉外露,不忍卒看。這個突如其來的「怪病」讓小文無法行走,臥床近4年,消耗了美好的少年時光,也讓整個家庭陷入漫漫求醫路。最終在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創傷骨科找到了「重生」新腿的方法。少年輕輕一摔險截肢臥床4年如噩夢「當時跑得太快,右邊小腿撞到宿舍門口的鐵門檻上,摔倒了。」
  • 34歲男子右小腿截肢 只因兩個月前腳底板被樹枝戳了後不當回事...
    明天,他就要接受右小腿截肢手術。李霖說,臨床接診的糖足患者,一般會出現兩種類型,一種是被折磨多年,反覆手術、植皮、修補,付出了巨大的財力物力精力,家裡被掏空,截肢後,如釋重負;還有一種是病情進展較快,短時間內需要截肢,這類患者截肢後往往後悔不已,有的甚至變得沉默,對生活失去興趣。
  • 北京同安骨科韓義連保肢治療糖足 特色綜合治療體系
    面對如此可怕的數據可能有人會問為什麼一個簡單的傷口感染,卻怎麼也治不好最後非要走到截肢的地步。這是因為糖尿病足患者高血糖引起人體代謝功能增高血糖會導致各種組織特別是眼、腎、心臟、血管、神經的慢性損害、功能障礙糖尿病患者的併發症出現糖尿病足時腳趾出現潰爛長期不癒合為保護病人的生命必要情況下需要截肢。 這個時候肯定有人又會問了那麼不截肢可以嗎?有沒有能保肢治療糖尿病足的呢?
  • 【關注】小趾磨破皮卻要截肢!糖尿病足如何防治?
    媒體:澎湃新聞專家:謝南姿、黃俊玲(老年醫學科)真的要截肢嗎,用藥不行嗎?老李緊張地看著醫生,後悔沒有早點來看病。2周前老李穿著新鞋狂了一次街,回來發現右腳的小趾磨破了,心想一點點破皮不要緊,過了幾天傷口出現了化膿,老李仍未重視,自己用消毒水每天擦擦,不想創面一點好轉的跡象也沒有,反而越來越大,並且潰爛的腳趾開始發黑了。到醫院時,老李出現了發熱,右足小趾已壞疽,右足背皮下大面積蜂窩織炎,疼痛難忍。經過積極治療,老李的病情好轉穩定了,但是已壞疽的腳趾必須截掉。
  • 四個自查方法,遠離截肢...
    截肢,是每一個糖友都不想看到的字眼,糖尿病足和截肢之間的距離真的有那麼近嗎?主任告訴我們,並不是所有糖尿病足都有截肢的風險,只有一種特殊類型的糖足,才離截肢最近!糖尿病超過10年,病情控制不好,大部分都會發生糖尿病足的問題。糖尿病足可分為溼性壞疽和乾性壞疽。
  • 刮腿毛後右腿潰爛 刮毛還有這幾個危害
    「這簡直是一場噩夢!」43歲的英國女子坦尼婭·澤諾佐來自德比郡布雷斯頓,是一名銷售代表。讓坦尼婭沒想到的是,6個月後,創面的大小增加了兩倍,潰爛也越來越嚴重。  醫生花了18個月的時間試圖阻止這種侵略性的感染擴散到她的大腿上。她自己也嘗試過各種治療方法,吃藥、抹藥,甚至用蛆來啃食腐肉消除感染,但經過幾個月的痛苦煎熬後,還是沒能阻止感染擴散。  她最終被診斷為慢性腿部潰瘍,並發展成壞疽,只能將右腿從膝蓋以上部位截肢。
  • 男子燙腳面臨雙腿截肢 這病竟是吃出來的
    ,導致雙腳大面積燙傷,部分組織已經壞死了,面臨截肢的危險。糖尿病需要專科醫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治療,在早期改善腳部微血管的血液供給,同時按照醫生的囑咐,加強對腳部健康的檢查和管理。」據介紹,糖尿病容易引起神經病變以及肢端血管病變,當上肢、下肢的動脈硬化,引起周圍小動脈閉塞症或皮膚微血管病變後,就會形成糖尿病手、糖尿病足。一旦手部和腳部受傷感染,很容易形成潰爛和壞死,從而導致截肢。
  • 差點截肢!深圳女子做家務後手背潰爛,「罪魁禍首」竟是它!
    其實「海魚分枝桿菌」的危險性還是很高的由於無法在超過37℃的環境下存活,所以海魚分枝桿菌一旦侵入人體,就只會在筋膜裡蔓延,如手、腳等,並不會跑到溫度較高的內臟器官,因此,一些中招的人,會經常忽略或拖延治療,頂多自己擦點藥。可醫生卻不這麼認為。
  • 「爸爸,你的腳趾頭怎麼變黑,還長蛆了?」這個生活習慣,導致他多次...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去年8月,老吳發現有一個腳趾裂開,還有流膿的現象,整個腳趾浮腫,沒過幾天,腳趾開始變黑、長蛆。在安吉當地醫院看不好,女兒就帶著爸爸到了杭州某三甲醫院,醫生診斷為左膕動脈栓塞。可是住院一個禮拜後,醫生就勸他們回家,並且要做好最壞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