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蠶鄉收穫罕見「黃金繭」

2020-12-07 瀟湘晨報

5月20日,位於周王廟鎮雲龍村的雅雲生態科技園內,今年第一批「黃金繭子」收穫了。

走進蠶室,自動採繭機正突突地作業,工人們把「長」滿金色繭子的方格簇從頭頂取下來,放入自動採繭機內,繭子便乖乖地滑下,落入準備好的框子內。整個流程,不超過5秒鐘。

「這套自動化採繭設備包括了電動升降方格蔟和自動採繭機。」雅雲生態農業有限公司生產負責人戎鳳鳴介紹,「規模化養蠶採用這套系統後,可以省力省工。我們一共5000斤繭子,採用自動化採集後,四個人四天就能採完了。」

雲龍村有著悠久的種桑養蠶歷史,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鮮明的蠶俗文化特色。自1974年初至1983年間,有38個國家和85個代表團815名外賓前來訪問。全國有24個省63個縣市來到雲龍村參觀蠶桑生產。

村裡家家戶戶養蠶,以前自己家裡養蠶都靠手工日夜操作,產量也不大,一年只能養2-3期。雅雲公司實行集約化、規模化、機械化、智能化養蠶,蠶室配套電動餵葉消毒軌道車和電動升降方格蔟、自動採繭機。同時配備了桑葉冷藏室,配備溼簾系統和新風循環系統,實現智能化精確控制蠶室溫溼度和空氣品質。有了機器幫忙,每年能高質量養出10期蠶。

在人們普遍的印象中,天然蠶絲都是「潔白光滑」,目前市場上大部分是白蠶絲。去年,雅雲公司通過浙江省農科所引進了金色蠶繭品種。蠶寶寶吃的是普通桑葉,結的繭卻顯示出了天然的金黃色。此外,彩色繭子相比普通白色繭子繭形大,具有更多優良特性。

關於金色蠶繭絲的優點,戎鳳鳴很有話說:「一個是它蠶絲品質比較好,據研究,黃金繭跟普通繭比較,它抗菌能力更強;其次,天然的豔麗色彩,繅絲後不需要後期化學染色,更加環保。」

由彩色繭加工而成的產品具有天然、保健、環保的特點,符合目前消費時尚,具有良好的開發前景。雅雲公司將彩色繭製成高檔蠶絲被,命名為「黃金被」,在市場上大受歡迎。「黃金繭它的附加值很高,就第一道生產來說,生產出來的蠶繭,公司收購的價格至少要提高20%。戎鳳鳴表示,「除了做蠶絲被,黃金繭它還有很多潛力還有待開發,以後肯定有很多產品會呈現出來。」

【來源:浙報融媒體】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直播回放丨小康村幸福事 黃金繭裡有「黃金」
    浙江衢州開化縣是全國生態文明示範縣,在這個好山好水的好地方,近年來通過與杭州絲企萬事利合作實施了桑園改造、建設小蠶共育室和數位化養蠶基地等舉措
  • 蠶寶寶快結繭了 快來看看怎麼準備吧
    1、徵兆:蠶寶寶會變得安靜,不再吃桑葉,身體開始變得發亮,大便比平時的大很多時,頭不停地擺動,頭部的肌肉隨著擺動來回伸縮,大家要開始注意咯,蠶寶寶開始尋找適當的位置開始結繭了
  • 黃平縣重興村:勤「繭」致富 蠶寶寶變身「銀元寶」
    「快來看呀,蠶寶寶吐絲上簇了,結成的白色蠶繭如鴿子蛋大小,像極了一個個銀元寶......」近日,記者跟隨黔東南州黃平縣重安鎮重興村同步小康第一書記趙學海的腳步走進黃平縣重興正帆蠶業專業合作社,蠶房內數百張方格簇整齊排列,蠶寶寶已上簇結繭,預計再過兩三天後便可採摘蠶繭。
  • 蠶寶寶結繭前是什麼樣的?一旦變成這樣那就要注意了
    等到蠶寶寶全身透明不吃不喝,那麼要恭喜你了,蠶寶寶就要結繭了。結繭注意事項:1、蠶寶寶結繭的徵兆:蠶寶寶會變得安靜,不再吃桑葉,身體開始變得發黃髮亮,大便比平時的大很多時,頭不停地擺動,頭部的肌肉隨著擺動來回伸縮,大家要開始注意咯,蠶寶寶開始尋找適當的位置開始結繭了。
  • 蠶寶寶要結繭——這些徵兆和準備工作要了解
    蠶寶寶就要結繭了,那麼,結繭前,她會有什麼徵兆呢?又該如何準備呢?先看圖。
  • 新絲路上「授之以漁」桐鄉蠶寶寶海外「吐絲結繭」
    至此,「桐」字號蠶種出口烏茲別克斯坦已整20年時間,累計有188萬張蠶種在該國吐絲結繭,實現了當地蠶桑產業持續健康發展。烏茲別克斯坦是著名的「絲綢之路」古國,也是「一帶一路」重要的沿線國家,種桑養蠶歷史悠久。由於受歷史和經濟發展水平等因素影響,其蠶桑產業發展緩慢,管理和技術水平低下,蠶種生產落後,每年都要從中國等國外進口大批蠶種和桑苗。
  • 小滿節氣來了 「桑葉正肥蠶食飽」 從蠶到蠶絲被需37道工序
    在江南地區,這是一個「桑葉正肥蠶食飽」的節氣。小滿節氣來了,蠶寶寶準備結繭。東桑西移「哎呀,你們來了,可惜看不到蠶。」宋錦方在紙箱裡翻了半天,才找到3條蠶。記者看到,其中一條看起來已經準備結繭,卻不知為何變成了「僵蠶」。宋錦方的老家在桐鄉。桐鄉是全國知名的蠶桑之鄉,宋家祖祖輩輩都是養蠶人。宋錦方2003年來到寧波,從事手工桑蠶絲製作。
  • 創作「江南繭畫」 迎鼠年新春
    農曆鼠年將至,浙江省桐鄉市「江南繭畫」工藝創始人陳建清與同事們創作了一批鼠年特色繭畫,迎接新春佳節的到來。「江南繭畫」運用天然蠶繭作原料,用烘、染、固化、繪、藝術組合等處理,創作出極具水鄉特色的蠶繭畫作品。
  • 此後嫘祖親自和婦女們一起到桑樹林裡觀察,發現了這些食桑的蟲子和正在吐絲結繭的老熟蟲子,終於弄清了這些白色的果子是這樣來的,於是在嫘祖的倡導下,人們開始採桑養蠶,繅取蠶絲。為了紀念嫘祖的這一功績,後人把她尊稱為「先蠶」。
  • 圖解蠶寶寶變成飛蛾的過程,蠶的一生​歷程是怎樣的?
    蠶是變態類昆蟲,最常見的是桑蠶,又稱家蠶,以桑葉為食料的吐絲結繭的經濟昆蟲之一。
  • 蠶寶寶丨蛻變計劃—小小蠶農招募中...
    養蠶寶寶,勾起了我們多少兒時的回憶,當蠶寶寶還是卵的時候,我們為了讓它們快點孵出來,還在上面蓋上棉花,增加溫度,當蠶寶寶孵出來的時候,我們會小心翼翼屏住呼吸把小小的蠶寶寶移到鋪滿新鮮桑葉的鐵皮筆盒中,希望它們快快吃,快快長大,長得白白胖胖的!
  • 【賣蠶繭的小女孩】買50隻蠶寶寶……賣家多送百隻!她半夜起來餵養到結繭頭疼了
    ▲網友透露,朋友買蠶來養,結果...。很多人小時候都養過蠶寶寶,小心翼翼照顧它們,還到處找桑葉餵食。而最近大陸一名網友為了圓小學的夢,在淘寶買了50隻蠶寶寶,想看它們吐絲結繭,結果店家寄了150隻,買50隻送100隻,於是她每晚設定鬧鐘起來喂,就怕蠶寶寶一下把桑葉吃完餓死。呵護了一個月,現在全部結繭了,她又開始頭疼要怎麼賣掉。微博用戶「圓滾滾的明月大魔王」10日發文分享了上述趣事,而趣事主角是她一個不願透露名字的朋友。
  • 蠶的一生——饒慧怡
    蠶寶寶馬上就要「破卵而出」了,我看見它們從卵裡悄悄地探出頭來,左看看,右看看,好像窺視這陌生的世界,慢慢的整個身子爬了出來。蠶小小的,黑黑的,像極了一隻只黑螞蟻,難怪人們叫它們為「蟻蠶」。我用毛筆把蠶寶寶輕輕地刷到桑葉上,它們開始吃了,我發現蟻蠶喜歡吃嫩桑葉,可能它們咬不動老葉子。聽說蠶寶寶生長時會蛻五次皮,過了兩三天,蟻蠶要蛻皮了,蛻了皮之後的蠶白嫩嫩的,摸起來像椰子味的果凍。
  • 韓天衡|攻藝喻為結繭,蠶不食桑不足以結繭,結繭又不能自縛
    我嘗將攻藝喻之為結繭,蠶不食桑不足以能結繭,結繭了又不能自縛,自斃。要者能破繭而出,化蝶產卵。食桑結繭,繭者,藝之小成也。自縛自斃,其成果僅一繭而已;破繭而出,產卵生衍,化一為萬,生生不息,其成果方稱深廣博大。
  • 做亮一隻繭、做優一粒米、做精一枚蛋、做活一條魚丨江蘇海安:唱好...
    上世紀80年代,海安在農副業生產上創新實施「種植、養殖、加工、走向市場」一條龍的生產經營模式,創造出「百萬雄雞下江南」壯舉。如今,海安探索農業發展新戰略,運用「網際網路+」模式,做亮一隻繭、做優一粒米、做精一枚蛋、做活一條魚,為農產品打開銷路,同時也把優質農產品送上市民餐桌。一隻繭,孵出百億產業集群
  • 這些蠶寶寶的冷知識,你知道嗎?
    <<  滑動查看蠶卵(密集恐懼症患者慎點)  >>幼蟲吧唧吧唧蠶食桑葉逐漸成長,經過5次蛻皮之後吐絲結繭,再經歷10天左右時間蛻變成蛾,在這個過程中其體積可以增加1萬倍左右。蠶寶寶都見過,可是你真的搞清楚蠶寶寶身體的結構了嗎?昆蟲的身體都分為頭、胸、腹三部分,很多人以為蠶寶寶的頭大大的,上面還有兩個萌萌的眼睛。
  • 即將結繭的蠶寶寶損失慘重,淳安佔家村開始災後自救
    今天本來是夏季蠶結繭的日子,然而大水把許多農戶家的蠶寶寶都淹死了,不少農戶損失慘重,佔世標家,養了3張蠶,因為來不及轉運,全都損失殆盡,十幾天的辛苦全部泡了湯,家裡的繭簇空蕩蕩的晾在院子裡,心裡失落落的,「這幾天的辛苦全白費了,保險只能賠400一張,只有蠶種的成本。」
  • 春季柞蠶放養——窩繭、摘繭
    窩繭一般在6月中旬進行,在蠶處於5齡期並已經見繭為最佳時期。此時已經有3%~6%的大蠶成熟。窩繭的時期要適當,窩繭過早則大蠶在蠶場久食老硬葉,還會使繭場飼料緊張,不僅推遲營繭,而且也會影響繭的質量,出現薄皮繭、同宮繭、陰陽繭等劣質繭,甚至會出現二次窩繭,增加勞動強度和養蠶成本;窩繭過晚則大蠶在繭場外結繭多,加大採繭工作量,將來的採繭就會費時費工,還會造成二把場飼料的浪費。
  • 【睡前故事】蠶為什麼吐絲呢?
    蠶的主要食物是桑葉,為什麼蠶喜歡吃桑葉呢?經過人們研究發現,桑葉裡含有能夠吸引蠶的引誘物質,也就是激發蠶咀嚼行為的味覺物質,以及能夠幫助蠶吞咽桑葉的吞咽物質。如果用其它植物的葉子來餵養蠶,蠶餓了的時候,也吃這些葉子,但是卻很容易讓蠶生病,影響蠶的正常生長。蠶寶寶在吐絲之前,最主要的任務就是吃大量的桑葉,讓自己一點一點地長大。
  • 鳳鳴街道黃金蠶種飼養量同比增長近3倍
    鳳鳴街道黃金蠶種飼養量同比增長近3倍 「黃金繭」成「致富繭」 發布日期:2020-05-07 0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