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露為徑,波瀾不驚——玉雕大師房旭

2020-12-13 騰訊網

房旭,1995年出生於安徽阜陽,玉雕師、工藝美術師、青年玉雕設計師。多年來一直從事玉雕藝術的研究與創作,創作出眾多優秀作品,深受藏家愛好者好評,作品多次獲得業內大獎。

房旭老師工作照

中華民族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崇拜玉的國家,中國人把玉看作是天地驚氣的結晶,使玉具有了不同尋常的宗教象徵意義。發源於新石器時代早期而綿延至今的「玉文化」是中國文化有別於世界其他文明的顯著特點。

房旭大師作品欣賞

古語云:「君子無故,玉不去身」,玉石溫潤皎潔的品質,恰可作為君子比德之物。人們以玉為鑑,警醒自身,誓守明潔無瑕之情操。玉,從古至今,都貫穿於中國文化的綿綿長河之中,她如流水一般,澤被著天下眾人。

由於玉的外表及色澤,人們把玉本身具有的一些自然特性比附於人的道德品質,作為所謂「君子」應具有的德行而加以崇尚歌頌,更是中國人的偉大創造。因此,玉是東方精神生動的物化體現,是中國文化傳統精髓的物質根基。

房旭大師作品欣賞

而玉雕最早可以追溯到商周時期,中國人對玉的雕琢工藝是中國獨有的,擁有豐厚歷史積澱的技藝,一代一代的傳承,讓這門技藝綿延至今,興久不衰。 作為玉雕界新生代,房旭頗有成就。所謂玉雕新生代,是指80後90後這一批青年玉雕人。目前名揚四海的玉雕大師以50後、60、70後為主,而在他們之後新生代的青年才俊們正在悄聲崛起。房旭便是其中更具代表的一位。

房旭大師作品欣賞

對於玉雕這門手藝,房旭可謂家學淵源。房旭的父親就一直從事玉雕行業,兒時起房旭便跟隨父親耳濡目染玉雕文化,可以說玉雕早就深深根植在房旭心裡。

雖然對玉雕的熱愛似是與生俱來一般,但是等房旭真正開啟了自己的玉雕之路,才發現這條路並沒有那麼簡單。他對玉雕自是充滿熱情,然而卻也飽受壓力,

完全沒有經驗的他,一點點摸索,一天天堅持,終於有所成就。他的成功離不開自己的努力,也離不開老師對他的栽培。他的老師們將自己的所見所識說給他聽,在藝術和雕刻手法毫不吝嗇的教授給他。有時候方向比努力更重要,房旭覺得

這些都是很寶貴的知識。而真正讓他堅持下來的就是對玉石的喜愛與對雕刻的執著。正是這份堅持,得到了許多翠友對他的喜愛與支持。

房旭大師作品欣賞

說起他第一次完成的作品,第一次作品被收藏時候的心情,這位年輕的玉雕大師還是興致盎然,他說當時既有些忐忑,又很激動,就像是自己孵化出來的生命,花費骨血為之造型,最終獲得了認可。房旭直言,玉雕師其實非常需要這樣認可,客戶的認可、欣賞會極大的激發玉雕師的創作欲望,說不定能夠創作出頗為驚豔的作品! 所以當房旭收穫第一個獎項的時候,心情簡直無以言表!多年來的辛苦探索,那些埋首雕刻的日日夜夜,一瞬間都變成了看得見的階梯,使他覺得前方天光大亮,未來可期,他已經走出了追逐夢想的第一步。

房旭大師作品欣賞

談及對未來的規劃,房旭說,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尤其是玉雕師要不斷進步,他的目標是成為國家級大師,但他謙虛的覺得自己還需要時間,年齡方面也還沒達到,還有很多時間可以讓他更好的提升工藝。說起對後來者的囑託,這位新生代玉雕大師房旭覺得玉雕 一定要有創新,尤其當代年輕人,喜歡新穎的東西,在搞創作的同時,也要多了解當下人對工藝品的口味。

相關焦點

  • 臺灣玉雕大師——黃福壽
    作品《生生不息》獲得文建會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第三屆「傳統工藝獎」雕塑類三等獎,參與國立故宮博物院現代館和高雄市歷史博物館等巡迴聯展,並被中華民俗藝術基金會選為代表之一,於法國巴黎臺北新聞文化中心展出;由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典藏。作品《梁祝》被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專案典藏。
  • 傳承羊脂美玉,26件玉雕大師作品賞析
    吳灶發大師善於利用田園的自然景象描述他心中的恬靜,如同此款作品,工藝精湛,設計簡約,觀賞品鑑實為玉雕佳品。玉雕大師王俊懿翡翠作品【冰蝴蝶】玉雕大師王俊懿堅信「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他吸收了壽山石的一些寫實雕法,創造性地運用在墨翠上,淋漓盡致地去表現寫實的肌理、形神。
  • 【雲賞鎮平 相約玉都】數十位玉雕大師走進網絡直播間
    參與的部分玉雕大師及玉雕名企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水晶第一人仵應文;中國玉石雕刻大師、著名蘇邦名家侯曉鋒、龐然;中國玉石雕刻大師張紅哲、劉國皓、張春風、張克釗、朱仁尊、王東光、劉曉波等;鎮平學院玉雕代表人孫國雙;蘇工文創基地代表、蘇州玉雕大師趙顯孝、蒙春豪;鎮平玉雕中間力量王志戈、時嘵印、李鎖
  • 玉雕大師以「二龍戲珠」講解,如何感發立意製作玉雕藝術品
    所以說要提高玉雕藝術的品味,其中立意是不容忽視的關鍵,一件作品如果沒有意的統導,就會失去主題思想而顯得呆板空乏,或陷於技巧的堆砌,或流於自然模仿,從而也就失去了它應有的藝術價值與光彩。在玉雕藝術的創作中,不少人把模擬誤認為創作,將技巧誤為藝術,其主要原因就是缺乏對一件藝術作品的審美認識。
  • 中國玉雕大師趙德旭:千磨萬勵 詮釋人生
    趙德旭中國玉雕大師國家高級技師(二級)中國輕工業聯合會理事中國寶玉石首飾行業協會會員國家珠寶玉石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琥珀鑑定師其作品被收錄雲南省文化產業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編著的《雲南玉雕大師作品展》典藏集,以及遼寧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靜影沉光》琥珀雕刻藝術欣賞圖冊。
  • 臺南再添4位臺灣藝術大師 泥塑、剪黏、玉雕、木雕各有千秋
    華夏經緯網12月1日訊:據臺灣「中時新聞網」報導,臺灣文化部門日前公告新增8位傳統藝術大師,其中4位為臺南傳統工藝大師,分別為泥塑杜牧河、剪黏陳三火、玉雕黃福壽與傳統木雕蔡德太。目前臺南共有10位藝術大師,顯示臺南擁有珍貴文化資產。
  • 玉中極品之真正的大師級玉雕
    該作品利用通雕與圓雕技藝精妙雕琢出漁網的薄及撤起時的動感和張揚力,顯得輕靈飄逸;以及漁籠內活靈活現的魚蝦蟹,充分體現作者的玉雕設計經驗和製作技巧, 使人感受到山清水秀魚米之鄉的景象。該作品獲2006年中國玉石雕精品博覽會金獎。翡翠雕《普天同慶》
  • 陰刻玉雕成收藏新寵
    這種以玉為紙,以刀做筆,完美表達中國藝術意境美,散發著濃鬱中國風的陰刻玉雕正成為收藏界的新寵。00921號拍品 張建時踏歌行圖我國玉雕雕刻技藝源遠流長,陰刻與陽刻都是玉器雕刻傳統雕工方法。追溯到遠古時期,先人使用的石器上已經出現陰刻線條和簡單紋樣,而夏商玉器用陰刻工藝雕刻的線條、圖案可成為玉雕陰刻工藝的開端。
  • 當玉雕遇到當代—陸華
    ,信筆由韁的意象造境,體現出他的當代玉雕觀;那種曲勝直、忍勝躁,潤隱力,韌隱堅的順勢而為,體現了和田玉本有的沉著內涵。今天,《玊玉墨影》出版了,它是樊軍民和品德軒總結了三十多年學玉經驗和體會的結晶,這100多件作品在「傳統玉雕技藝為大、材料為王的慣性思維」的現實面前,勇敢的「試圖賦予玉石最原始的精神魂魄與傳承要義」的結果,更提出了當代玉雕「匠人除了基本技巧和能力之外
  • 2020中國玉石雕刻「玉雕大師杯*神鵰獎」線上雲展獲獎公示
    湖南省珠寶玉石首飾觀賞石行業協會、中國玉雕大師網,關於開展2020年度中國寶玉石雕刻「玉雕大師杯*神鵰獎」作品(雲)展和評選活動,本屆「玉雕大師杯*神鵰獎」線上雲展共徵集到作品1260件。活動組委會評審委員會召開評審會議,接著對參賽作品進行了嚴格評審,評審結果正式公布。
  • 細極微發,玉雕一絕——玉雕裡的梳毛工藝
    玉雕師們也常常從動物的神態與姿勢來表示動物的特點,但僅僅是形態的表現,體現不出來玉雕動物的真實感,給人「活靈活現」的感覺。精益求精的玉雕師們就研究出了一種特殊技法——梳毛。此梳毛非彼梳毛梳毛,不是梳頭髮、順順毛,而是玉雕的一種雕刻技術,可是要比這個梳頭髮難多了。梳毛是通過細微的手法來表現人、動物等的特點。
  • 「後疫情期間」的蘇州玉雕創意設計市場考察記
    蘇州作為中國傳統玉雕技藝的發源地之一,在中國玉雕史上佔據重要地位,作為良渚文化早期的中心,位於蘇州工業園區唯亭的草鞋山遺址出土的玉琮、玉璧證明了蘇州玉雕6000-7000年的歷史。明清以來,蘇州形成以專諸巷為核心的玉雕產業集群,通過精湛的技藝與巧妙的創意,使蘇式玉雕成為中國玉雕的頭牌,因此《天工開物》載:「良玉雖集京師,工巧則推蘇郡」。
  • 北京博觀將推出玉雕無底價拍賣會
    中國玉石雕刻大師 俞艇作品 白玉薄胎纏枝花紋瓶 13cm,high 148g蘇州玉雕名家 林光作品 和田玉籽料白玉手鐲 直徑58mm 129g人民網北京8月30日電 一直以來,受到玉雕收藏愛好者關注的「玲瓏美玉——當代玉雕名家精品無底價拍賣會」即將再次舉辦。
  • 玉雕師許小文的巧妙設計,雕出最神秘的圖騰符號!
    獸牌(作品出自許小文玉雕大師)在傳統文化中,神獸是祥瑞的象徵,比如古來就有「盛世出麒麟」的說法,同時民間也篤信能消災解難,驅除邪魔,鎮宅避煞,催財升遷的吉獸。從事玉雕行業20多年的廣東省玉石雕刻大師許小文,他的作品設計素材也多是佛教、禪文化為主,風格獨特,做工細膩傳神,深受藏家歡迎。對於佛系雕刻人許小文有著自己的理解,他認為玉雕作品的美,不僅體現在嫻熟的工藝技巧上,更依靠治玉人的巧妙構思,使作品具有思想性和圓通入化的意境。
  • 茶科普 | 都是玉露,恩施玉露與日本玉露有什麼區別?
    據考證,恩施玉露於清朝乾隆年間,恩施芭蕉黃連溪有一藍姓茶商,壘灶研製。其焙茶爐灶,與當今之玉露茶焙爐極為相似,所制茶葉稱為『玉綠』。1939年,中國茶葉公司恩施實驗茶廠慶陽壩公廠廠長楊潤之在恩施玉綠的基礎上,進行改進完善其茶湯色、葉底綠亮,鮮香味爽,外形色澤油潤翠綠,毫白如玉,故改名為恩施玉露。
  • 玉雕名家怎麼落款?
    《藏玉》專注傳統和田玉 為您打開玉石收藏之路  關於玉雕上的款印文化,其實也有了很久的歷史,但是流傳到現在,其在形式上大致分為三大類。  比如有的大師,工作室的作品落一個款;外接加工的作品落另一個款,然後,親工的作品還有一個款。  我們通過這些不同的款,就能分辨出這個作品的來源和其身上的價值和意義。
  • 青年玉雕師這樣的行為,是率性而為?是順勢而為?還是……
    入行玉雕師行業,有的人需要經三番五次的思想鬥爭和慎重考慮,畢竟是人生道路上的一件大事;但也有玉雕師比較佛系,因玩玩而越來越喜歡這個行業。他,考入美院後加入學校成立的玉雕實驗室,再後來有了自己的工作室,有了自己的玉雕作品。圖|雌·雄一件好的玉雕作品,有的玉雕師是由想法到設計稿,再到雕刻修整出成品,但也有玉雕師不喜歡設計稿,直接由想法到成品,雖然期間少不了修修整整。
  • 王一卜:用藝術心態做玉雕 感受古代藝術召喚
    近年來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中國的玉雕市場迎來相當的繁榮期,而以蘇州為代表的玉雕界也湧現了一大批聲名鵲起的優秀玉雕大師,王一卜就是其中的優秀代表之一,他畢業於蘇州工藝美院書畫專業,師從中國玉石雕刻大師葛洪。  王一卜的作品取魏晉造像的超然之韻與宋元水墨的空明幽淡,具有簡、靜、空、逸的藝術風格;其人文玉雕作品獨具一格,先後獲得多個藝術獎項的金銀大獎。
  • 「雲賞鎮平 相約玉都」河南鎮平玉雕怪才張書權
    題引:鎮平青年「玉雕匠秀」張書權,雖無高學歷也從不參評大師。但接觸和熟悉他的人都知道,若論雕刻和創意功夫,他就是玉雕大師,如今就連他的徒弟早就是大師了,何況他這個師父呢?飲酒情懷初識張書權,緣於鎮平玉雕團隊走進開封的一次會展,四天的接觸時間並不算短。
  • 第七屆遼寧工美大師、優秀工美大師、工美特聘大師名單出爐
    經第七屆遼寧省工藝美術大師評審工作委員會的專家評審,確定第七屆遼寧省工藝美術大師59人,遼寧省優秀工藝美術師38人,第七屆遼寧省工藝美術大師特聘大師11人,名單如下:第七屆遼寧省工藝美術大師名單(59人)(以拼音首字母為序)艾雅芝(藝術陶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