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經緯網12月1日訊:據臺灣「中時新聞網」報導,臺灣文化部門日前公告新增8位傳統藝術大師,其中4位為臺南傳統工藝大師,分別為泥塑杜牧河、剪黏陳三火、玉雕黃福壽與傳統木雕蔡德太。目前臺南共有10位藝術大師,顯示臺南擁有珍貴文化資產。
泥塑藝術大師杜牧河。(李宜傑臺南傳真)
泥塑藝師杜牧河師承廣泛多元,從家傳捏麵人起始,融會糊紙、花燈扎制、剪黏、彩繪、泥塑等多項技藝,並善用製作捏麵人的細緻手藝,掌握多種傳統與現代材料的特性,個人風格強烈,表現手法不拘一格,所塑造的神像靈動鮮活、形象飽滿,充滿雕塑應具備的寫實感與動態感,作品造形寓意及詮釋自成一格,堪稱聯結古今、融入新技,是卓然有成的一代巨匠。
剪黏藝術大師陳三火。(李宜傑臺南傳真)
剪黏藝師陳三火則師承洪坤福派下,修建過100多間廟宇,被譽為「屋頂上的藝術家」。在材料上,從前期廢棄瓷片、杯碗,至中期的彩色玻璃,到晚期淋搪使用,深刻反映了臺灣各時代的價值觀、工藝演進的歷程。而在製作方式上,則將剪黏轉向立體化、巨型化,呈現動態美感,刻畫細膩、色彩華麗,深具個人風格。
玉雕藝術大師黃福壽。(李宜傑臺南傳真)
玉雕藝師黃福壽,中學畢業後與玉石結緣,藉由手傳達心,包括對大自然的寶愛、對土地的情感、對宇宙生命的觀察,作品呈現數千年來玉雕文化藝術的極致,創作多取材自鄉間田野的花鳥草蟲,尤精於刻畫四時花葉的莖脈肌理,以及蝗蟻蜓蝶的羽翼、肢足和觸鬚等微小細節,其心靈手巧和場景營造亦不落俗套,是當代極具指標性的玉雕創作者。
傳統木雕藝術大師蔡德太。(李宜傑臺南傳真)
傳統木雕藝師蔡德太師承張永全與黃澄雄,擅長神桌、神轎及廟宇、祠堂鑿花,作品極為精巧細緻,能雕能畫能設計,鑿花技藝精湛、工法細緻,不論仿古或新作,均能堅持古法並精進超越,充分掌握技藝及運用場域之表現形式。
據悉,目前臺南共有10位藝術大師,分別為南管音樂張鴻明(已故)、剪黏泥塑技術王保原、傳統建築彩繪陳壽彝(已故)、大木作技術廖枝德(已故)與許漢珍、傳統木雕陳啟村,及4位新增的藝術大師。(高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