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看《奇葩說》,雙方辯手為「正確的廢話要不要說」打的熱火朝天,精彩絕倫,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個話題。
何為廢話?廢話要不要說?
第一、廢話就是沒有用的話,多餘的話,惹人煩的話。
這樣看來,廢話似乎不值得說。可在我們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卻無時無刻不在說著廢話,廢話有它存在的理由,就像廢人一樣,只要存在於這個世界,必然有他合理的地方。
廢物
每天早上,我們見到同事,第一句話就是「早啊」「吃了嗎」「今天天氣不錯」等,咋一看,這不廢話嗎?要不要說呢?當然要!這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交流的一部分,如果沒有這些廢話,你的職場生活該是多麼的無趣。
第二、廢話是相對的
你對志趣相投的人聊籃球,聊電影,聊人生,那不叫廢話,他們會感同身受,並覺得快樂。如果你面對的是對此毫無興趣的一些人,還喋喋不休,那無疑別人就會當做廢話。
很多時候,廢話的表現形式是你問的問題是廢話。舉個例子:
一個記者問易中天:「您把諸葛亮說成是帥哥,是您的想像,有點貽笑大方」
易中天回:「讀過三國志沒有?書裡面描繪諸葛亮,身長八尺,容貌甚偉,這不是帥哥是什麼?」
記者問:「您在講課的過程中是不是總是刻意的用這樣的詞彙」
易中天:「我再強調一次,我在任何時刻,任何地點都是這樣說話的,你說我是不是刻意?」
記者:「你是一個教師,但是到了快退休的時刻又上電視,刻意刷存在感,講述不是本專業的歷史,是不是不務正業」
易中天:「講歷史是不務正業嗎?是不務專業吧,誰規定了,大學學什麼以後就一定從事什麼嗎?這頂多是不務專業,請問這有錯嗎?」
記者:「請易老師給學生提點建議,如何在高考過程中,考出好成績?」
易中天:「不好意思,我沒參加過高考」
記者:「但是你的孩子參加過」
易中天:「那你應該問我的孩子」
。。。。。
易中天
上邊的提問,本身題目就不怎麼吸引人,甚至帶有點敵對心理和看笑話的心理,結果就是惹怒別人。
以上種種可以稱之為廢話,記住,把人惹毛的話,大概率就是廢話。
你越是與有思想的人談話,問題就越要有深度,有水準,不然就顯得沒文化,沒水準,說的話一點用也沒有。後來易中天老師直言不諱:「碰到了一個蹩腳的主持人,問了一堆沒有價值的問題」
如何避免沒有價值的問題呢?
第一、直接問實質性的問題
不要拐彎抹角,要問到點子上,直入主題,比兜兜轉轉說一些沒用的廢話,要讓人感覺舒服得多。
第二、會察言觀色
當對方覺得你在說廢話的時候,那麼原因往往是你忽視了對方的心理、感受,也忽視了場合。有些話只能在私底下說的,你卻拿到了檯面上來講,對方面子上過不去,自然會懟你。
如果對方是個非常愛面子的人,那麼你提問的話一定不能讓他感到尷尬。
如果對方是個大大咧咧的人,你千萬別問一些兒女情長的問題。
這都會讓他們無所適從。
第三、不淺薄、不無知
很多人與人交流時,問一些有的沒的問題,甚至有點惡趣味,這很容易引起別人的反感。如果你不知道自己是否問了一些不該問的,那麼只用站在對方的角度去想這個問題,多半就能得出答案。如果你自己都懶得回答自己的問題,你還是閉嘴為好。
那麼廢話究竟要不要說,其實掌握一點,那就是我們與人交往的時候,最重要的一點不要忽視對方的感受,廢話可以說,也可以不說,有時候廢話拉近了彼此的距離,另外一些時候,廢話惹怒了別人的情緒。
沒有人想聽廢話,可我們終其一生都在說廢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