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在家裡《奇葩說》:正確的廢話還要不要說?

2020-12-16 青檸的院子

文/青檸的院子

迷上《奇葩說》是因為陽春三月,本該是奔跑芽芽新綠青草地「三月風箏飛滿天」或是長袖揮罷「煙花三月下揚州」的季節。

卻只能宅在家裡追劇,一不小心就迷上了《奇葩說》,而且還迷得一塌糊塗。

迷也就罷了,偏偏還有話要說,也不管是不是廢話。

下面我們先來看下《奇葩說》第六季第一場第一個1對1辯題:

辯題:正確的廢話(類似多喝熱水、不要熬夜),要不要說?正方老奇葩楊奇函觀點:要說,不說豈不是無話可說了反方哈佛女孩許吉如觀點:不說,要說正確的話

許吉如的觀點不可謂不正確。

第一說廢話浪費時間,正確的廢話廢掉我真正去看見和關心一個人的能力;

第二說正確的廢話,會因為對方的不反駁而認為自己是正確的,喪失學習的動力和自我反省的警惕。

應該說楊奇函的觀點也沒有錯。

本來嘛,人們每天說的話80%以上都是廢話,大多是正確的廢話或自認為正確的廢話,但是,如果將這80%多的廢話全部拿掉,那世界就太安靜了,應該說是安靜得可怕。

我的媽媽是一個喜歡嘮叨的人,當我還是一個懵懂少年的時候,那時,我們住在子牙河畔每天走出家門的我都會聽到一大段媽媽的嘮叨,諸如「別著急,慢點走」「過馬路看車」「哪也別去,放學就回家」......之類。

每天重複一遍,並樂此不疲。

爸爸不喜歡說話,有時也會打趣說:「錄下來,每天放一遍不就得了」。

以後,長大了,從家裡搬到單位上去住,再然後是「嫁作他人婦」,很少再聽到媽媽的那些「正確的廢話」了,但媽媽還是會打電話來,嘮叨了一頓,末了告訴你,沒事。

媽媽過世幾年後,在原來承載過我的童年時光的老房子即將被拆遷的時候,我曾經回去過一次,離開時,下意識地回頭,再沒有媽媽追出門外,說一大段「廢話」給你聽。

直到我也到了「嘮叨的年齡」,常常嘮叨一些自認為「正確的廢話」給自己的女兒聽。

才懂得,那些年,媽媽之所以會經常打電話來,其實是,很想聽你跟她也說一些「廢話」。

因為,對於她來講,你的「廢話」是她最愛聽,而且是百聽不厭的「正確的廢話」。

才懂得,其實,生命中那些最寶貴的時刻,常常是那些搖曳在昏黃的燈光下的嘮叨;是那些追在你身後的一大堆你能完整背下來的「正確的廢話」;和手握聽筒時在所有的嘮叨之後那一句「沒事」。

才懂得,聽別人說廢話其實也是一種幸福,生命中最令人遺憾的事情,莫過於「子欲聽」,而親不再說;生命中最讓人追悔莫及的是「子欲說」,而親再也聽不到。

《奇葩說》楊奇函在最後一刻,以一票之差,險勝許吉如,看似偶然,實則必然,親情牌,戳中所有人的痛點。

畢竟,楊奇函,那個一邊調侃自己情商很低,一邊「廢話連篇」的大男孩離我們很近,而那個許吉如的「高光時刻」離我們太過遙遠。

林徽因嫁給梁思成的時候,梁思成問林徽因:「為什麼是我?」

林薇因回答:「答案很長,我要用一輩子來回答,你準備好聽嗎?」

其實,幸福的婚姻真的就是找一個你願意對他說一輩子「廢話」,也願意聽他對你說一輩子「廢話」的人過一輩子,反之亦然。

親情如此,愛情如此,友情亦如此。

而當一段親情、愛情或友情走向終結的時候,人們常常會問: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呢?

必然是從連一句「正確的廢話」都不願意再說的時候。

所以,珍惜所有能夠「廢話連篇」的親情、愛情和友情吧,不管是「多喝熱水」還是「不要熬夜」......

趁我們還能夠說得動,大說、特說,哪怕「廢話連篇」,哪怕「星辰飛濺」......

誓死捍衛說「正確的廢話」的權利!

相關焦點

  • 正確的廢話,還要說嗎,看奇葩說選手的聲音
    這次不僅僅是新奇葩還有老奇葩,我們的邱晨,黃執中,肖驍等等,他們也是要從56強開始。我們的導師,分別是蔡康永,薛兆豐,李誕,羅振宇在盲選時,我們的李誕怪頭,竟然得票最高,他已經飄了,很期待他的表現,總是讓人意料之外,但又絕對逗你開心。正確的廢話,還要說嗎?
  • 《奇葩說》:要不要聽愛的人說廢話?
    在新一季的奇葩說中,有一個話題讓我印象非常深刻。就是楊奇涵所辯論的那個話題。在這個「正確的廢話還要說嗎?」這個話題中,楊奇涵是站在正確的廢話要說這一面的。本來在整個辯論過程中,央企還是不佔優勢的,他把正確的廢話定義的過於局限。
  • 正確的廢話要不要說?怎麼說?學會了會讓你在這個社會走的更穩。
    最近在追奇葩說這個節目,其中有一期節目有個辯題:正確的廢話要不要說?當然,小編的觀點是:正確的廢話肯定要說。比如現在,哈哈,開個玩笑。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多喝熱水」「別熬夜」等之前還算是關心人的話成了正確的廢話,沒情商的人說的話。
  • 正確的廢話,還要說嗎?
    正確的廢話一般是大方向正確,但無法落地,比如『努力才能學好學習。』如何努力,努力不了怎麼矯正都沒有談到。你是如何理解的呢?在你看來,正確的廢話還要說嗎?為什麼?以下是網友們給出的答案:一、74%支持要繼續說,他們的理由是這樣的:1.圈子不同,不必強融!不同圈子的人溝通,除了正確的廢話,還能說些什麼。孩子遠走,母親只能三言兩語的「廢話」。學而怠之,老師只能三言兩語的「廢話」。
  • 奇葩說:正確的廢話該說嗎?看完後我感覺白學心理學了
    文/老K這些天迷上了奇葩說,要說除了李誕的逆襲外,我覺得還有一場辯論讓我陷入了思考。它就是:「正確的廢話,我還要不要說」我突然想起來之前微博看到的一項心理研究:一個人說的話如果是90%以上是廢話,他就是快樂的,若廢話不足50%,快樂就不足。
  • 《奇葩說》:正確的廢話該不該說,為什麼不說呢?
    這是《奇葩說》裡的經典辯題,楊奇函、儲殷把這個辯論升華到了人性的溫暖和平常生活的現實。他們都堅持認為正確的廢話是有價值的。首先來分析一下這個問題,什麼叫正確的廢話?不就是我們正常生活中說的最多的那些話嗎?室友考砸了,你會說再接再厲奧利給。和女朋友吃飯,說著土味情話撩她。
  • 正確的廢話要不要說
    以前上大學打熱水,我前面女孩回頭說:同學你好,我的杯子擰不開,我回來了一句,那讓我先來吧。那什麼是廢話,誰來決定是廢話,是聽的人還是說的人,肯定是聽的人。聽的人覺得無聊、無感、不符合期待。這就是一句廢話。那麼聽者覺得廢話,那就不配存在了嗎。有些人說聽了很多大道理,依據過不好這一生,那大道理就不配存在了嗎?
  • 職場中,正確的廢話要不要說?
    前段時間看《奇葩說》,雙方辯手為「正確的廢話要不要說」打的熱火朝天,精彩絕倫,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個話題。何為廢話?廢話要不要說?第一、廢話就是沒有用的話,多餘的話,惹人煩的話。這樣看來,廢話似乎不值得說。
  • 情侶之間要不要說正確的廢話?
    我們都知道現在的社會節奏越來越快,大家都在追求效率,在職場中上下級之間對接追求效率,老闆和老闆之間談合作追求效率,那就需要大家減少說正確的廢話才能有效提升效率。那麼情侶之間是不是也要追求效率,做到不說正確的廢話?
  • 正確的廢話,到底該不該說,怎樣說呢?
    什麼是「正確」?什麼是「廢話」?其實沒有什麼固定標準。正確,意味著只要符合邏輯,沒有語病,三觀符合,就OK。如果從說的人「我」為出發點,明知道這是正確的,明知道這是廢話,我會考慮聽者的感受,如果正確的事不告訴他,我會覺得有愧疚,明明只是一句簡單的話。如果告訴他我自己都覺得這是一句廢話,那就避免下次說出這樣的話。如果一個人說的話被對方當做「正確的廢話」,其真正警示的不是話術本身,而是彼此的人際關係。
  • 請珍惜聽你說廢話的人
    這看似沒有營養的「通篇廢話」,我卻聞出了戀愛的酸臭味。嗯,真香。為什麼要珍惜沒有用的廢話?也許就像蘇岑說的:「幸福,大概就是找到一個願意聽你說廢話的人。」01《奇葩說》裡有一道辯題,「正確的廢話,我還要不要說」。
  • 那個願意跟你說「廢話」的人,一定很愛你
    想想是不是這樣,當你和自己愛的人在一起,最能說的話題是什麼?肯定不是工作、理想、未來這種宏偉的話題吧,想來最多的應該還是生活中的雞毛蒜皮小事情。談戀愛的時候都是花前月下,風花雪夜的浪漫,可是一到了生活裡,總是會回歸到平平淡淡,柴米油鹽的生活。在這些平凡而簡單的時光裡,我們表達愛意的方式,無非就是會講很多很多的「廢話」。
  • 宅在家裡《奇葩說》:小黑,你什麼時候也能下一場粉紅色的雪
    真愛活在「這兒」(心裡)應該說,這是我認為的這期辯論中最精彩的一場辯論了,而我最喜歡的是開槓環節,開槓因為時間短,需要三言兩語闡明論點還要跟上對方的節奏,考驗的是辯手的邏輯思維的縝密,快速的應變能力、以及穩、準、狠的語言組織能力和知識儲備量,這才是最能體現辯手才華和能力的時刻。
  • 越是沒本事的人,越愛說「正確的廢話」
    2 越是沒本事的人,越愛說「正確的廢話」 因為從事運營工作的緣故,我接觸過很多KOL講師。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位所謂的「創業CEO」,她還自稱是暢銷書作家、時間管理達人…… 反正就是一大堆頭銜。 之後她受邀來我們公司分享,在開講前,我滿是期待,就像在電影院等待即將播出的大片。
  • 有時候,說再多的廢話,不如一句正確的話
    有時候,說再多的廢話,不如一句正確的話什麼叫正確的話,很多人可能都不能明白這個意思。其實很簡單,就像是一種表達方式,與其叫別人多喝點熱水,不如直接告訴他,不喝水遲早一天會被自己的行為害到。有的時候,說的話再多,不在點子上,就是些沒有用的話。
  • 別再對孩子說這些正確的廢話
    文:春仙排版:漫漫什麼是正確的廢話?金俊浩,11歲男孩,韓國電影《4等》的主人公。「說了多少遍!讓你小心點,真是不撞南牆不回頭!」考試成績不理想。「平常沒跟你說嗎?上課認真聽,下課要複習……」生病感冒了。
  • 身邊經常對你說廢話的那個人,才是最愛你的那一個
    奇葩說第六季開播,一出手就打了一張暖心牌。節目中,有一個辯題是:「正確的廢話,還要說嗎?」其中,儲殷教授的一段論述得到網友的揮淚點讚。他說:「說正確的廢話,經常是需要付出時間的。 二十歲以前,你會覺得父母很嘮叨,四十歲以後,你會覺得有父母嘮叨真好; 你會明白父母講什麼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們在為你付出時間和感情。
  • 摒棄「正確的廢話」
    ■吳敏文●對於不了解實際情況,習慣於講「正確的廢話」者,改進方法就是四個字:調查研究所謂「正確的廢話」,就是「一點都沒錯但也沒有用」的話,既無反映客觀現實的實際信息量,也無獨立思考的思想含金量。
  • 廢話定律:多數「正確的廢話」,是源於自己的能力不足
    但在他們現在的觀念裡,暖和似乎比美麗更重要,這就是「認知差核心因素」,無論出於什麼原因,父母出發的基點則是「保暖」,而自己出發的基點則是「變美還要保暖」。解決這種問題最接地氣的折中方案並不是敷衍父母「你別說了,我知道了」,也不是必須穿秋褲就行的。
  • 很多的的我愛你,都藏在了廢話裡
    記得奇葩說的第一季有這麼一個話題「正確的廢話還要說嗎」許吉如是反方持不贊同,楊奇函是正方持贊成的觀點。很佩服許吉如的邏輯和表達能力,還有強大的氣場,聽了她講的話,就一個感覺,「她講的都是對的」她說正確的廢話是一件沒有營養的事「要多喝熱水」「要多注意休息」,不用你說這些我也知道的,你說的這些對我沒有一點實際的作用,它就是廢話,廢話我們可以少說或者暫時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