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十大傳世國寶:商代四羊方尊。
寧鄉位於湖南省湘中東北部,歷史悠久,治邑於三國,建縣於北宋。寧鄉相繼出土了震驚世界的四羊方尊、人面紋方鼎等青銅器,有著名的炭河裡遺址。5月17日,寧韶高速二段楊家灣附近發現東漢古墓群,在出土文物中有一件鐵釜,配有三角支架,底部還有焚燒使用過的痕跡,與現代火鍋十分類似。
下火鍋的主要食材「豆腐」就是在東漢時期發明
東漢時期,淮南王劉安發明豆腐,黃豆從此成為了餐桌美味,不但物美價廉,還可做出許多種菜餚。1960年河南密縣發現漢墓有大畫像石,其中就有豆腐作坊的石刻。東漢還發明了植物油。除了豆腐,黃瓜、菠菜、胡蘿蔔、茴香、芹菜、胡豆、扁豆、萵筍、大蔥、大蒜等許多蔬菜也是在當時從西域引進,結合出土的「東漢三角鐵釜」,也許在漢代時期,就已經「流行」火鍋這種飲食方式。
漢代,是中國飲食多樣化時代的開始
隨著不斷引進外來食物品種和炊具的發展應用,漢代結束了烤、煮的單一飲食方式,尤其是鐵質炊具的發展,對以後的烹飪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炸、炒、煎等多種烹飪方式開始在漢代出現。除此之外,通過「絲綢之路」的對外交流,麵食第一次以「餅」的形式出現在中國人的食譜上。在漢代,人們開始食用烤肉串、蘸醬菜、醃菜等「豐富多彩」的菜餚。
中國第二次飲食革命發生在宋朝
飲食文化發展到宋朝,種類已經非常繁多了,如果讓一名相聲演員穿越到宋朝去「報菜名」,宋朝的美味佳餚不是一個段子就能報得完的。宋人不但「會玩兒」,「能吃飽飯」的宋人開始講究飲食的「精細」,我們今天能吃上豐富的早餐,要歸功於宋朝,在唐宋之前,我們的祖先都是「一日兩餐」,到了宋代,因為農業得到顯著發展,人們才開始吃起了早餐,不但吃早餐,夜市在宋朝也開始流行起來。我們現在品嘗到的火腿、東坡肉、刺身、油條、湯圓、爆米花等美食與小吃,都是發明或流行於宋代;烹、燒、烤、炒、爆、溜、煮、燉、醃、滷、蒸、臘、蜜、蔥拔等複雜的烹飪技術,也是在宋朝成熟起來的;宋人用於給食材調味的調料已有鹽、蜜、酒、醋、糖、奶、芥末、花椒、豆豉、醬油等,也跟今人廚房內的調味品差不多。
如果你可以穿越回到一個朝代,你會選擇去哪兒?
相信大多數人都會選擇回到大宋,除了去逛逛原汁原味的「清明上河圖」,還要拜見「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的大才子蘇東坡,再順便向他討要「東坡肉」的秘方,感覺現在飯館做的「東坡肉」都太不正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