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婦女報·中國婦女網記者 許真學
□ 石玉梅
一根根紅線,在「菜鄉涪女」們的巧手翻飛中,變成了手繩、手串、腰帶……在重慶市涪陵區菜鄉結繩培訓基地裡,涪女們編織著快樂,也編織著她們的脫貧致富夢。
這群婦女中,有的因為患病、殘疾,有的因為家務纏身無法正常就業。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以來,為了解決這群婦女姐妹的就業問題,幫助她們居家靈活就業增收,涪陵區婦聯積極發展「巴渝巧姐·菜鄉結繩」產業,孵化成立了重慶菜鄉結繩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制定了「定期培訓提技能—廣泛宣傳樹品牌—千人計劃穩隊伍」三步走策略。
在涪陵區婦女兒童活動中心、各鄉鎮街道婦女之家開展的「巴渝巧姐·菜鄉結繩」手工編織技能培訓已開展53期,涵蓋5139人次。因其採取送原材料上門、送技能培訓上門、送就業服務上門、統一收回成品的「三送一收回」方式,再加上零投入、零成本、零風險,結繩項目廣受歡迎,1178名婦女先後加入結繩隊伍,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低保戶、殘疾人等困難婦女300餘名,獲勞務報酬620餘萬元。
據了解,每名結繩巧娘月均可增收1000至3000元,最高者單月收入突破了1.5萬元。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為了讓婦女們增收不斷線,涪陵區婦聯動員各級婦聯幹部、婦聯執委,迅速建立網上培訓平臺,幫助結繩巧娘代收訂單12萬條,巧娘們居家增收18.9萬元,結繩成了她們居家隔離期間家庭的重要經濟來源。
隨著菜鄉結繩產業的發展壯大,涪陵區婦聯先後在結繩巧娘中成立了菜鄉結繩匠人堂、互助小組、手工扶貧工坊、婦女微家等婦聯組織,把溫暖「娘家」建到結繩巧娘身邊。兩年多來,這裡定期開展技術交流、結繩「雙學雙比」、交心談心、為困難姐妹獻愛心等活動,讓結繩巧娘們在身邊就能找到婦聯組織、獲得幫助。
涪陵區婦聯主席何靜秋表示,為了切實加強結繩女性的思想引領,區婦聯將巴渝巧姐·菜鄉結繩技能培訓中心作為「百千萬巾幗大宣講」活動的微宣講站,在公司使用涪陵區婦女兒童活動中心場地的合作協議中,明確指出要在每月一次的結繩技能培訓及其他集體活動中,紮實開展思想政治引領微宣講活動,積極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上好結繩女性「思想政治引領第一課」,講好黨和國家的大政方針政策,講好人民群眾的幸福生活,切實引領婦女群眾聽黨話、跟黨走、感黨恩。目前,微宣講活動已持續開展20餘期。
如今,結繩產品已成為集涪陵區婦女創業就業、脫貧攻堅、文創旅遊於一身的優秀名片。巴渝巧姐·菜鄉結繩匠人堂也成為區婦聯引領聯繫服務婦女群眾的重要載體和推進脫貧攻堅、助力鄉村振興的有力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