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花點草點「秋香」—立秋節氣養生秘訣

2021-02-07 王大夫國醫館

          2020年的立秋是從8月7號開始的,從這天起意味著秋意漸漸靠近,立秋之前暑夏天氣下降地氣蒸騰比較的熱,溫度也隨之回升,然而到了秋季陰陽合和生萬物,瓜果蔬菜一片繁榮之景色,秋天是收穫的季節。

         

     很多人問王大夫秋季養生的真諦是什麼?

老王大夫由感而言:

如果說:「春季為萬物「開天門」,那麼秋季就是萬物「入地戶」,怎麼講呢?


春季生萬物因此生機蓬勃,進入秋季萬物收斂,陽氣開始下降陰氣開始上升,就像一個剛生完孩子的少婦,既欣喜又疲憊,此時身體虛弱正氣減退,屬於坐月子調養期間,因此秋季養生大家只需要記住2個字,就能達到秋季養生的本質和真諦,「收」和「斂」。

       

        立秋後最有代表的我覺得應該是蟬鳴吧,這個周末回太白山,晚上聽到蟬蜂鳴而至,這聲音特別贊,我以為這下睡不著了,誰知每天都是睡夢香甜,蟬鳴就像是大合唱的姑娘們,悅耳動聽我竟然被大自然的天辣之音所吸引。蟬鳴既是她們的歌唱又是她們的漸落,也代表地氣開始涼,一切準備「收」!!!


         老王大夫說:「蟬蛻可是一種中藥,我們也稱之為蟬衣,它的用處比較大。

明目退翳:用於治療白淚障、夜盲。

疏散風熱:在這裡主要是用於聲音嘶啞,你看它在夏天不知疲倦的叫,聲音依然洪亮,呵呵

透疹:皮膚起疹或者皮膚病。

止痙:小兒急驚風、或者痙攣。

補鈣:小兒囟門閉合不全。

特別提醒:

以上效果均需要配方精良,效果百倍。



《黃帝內經》秋季養生


       秋三月,此謂容平,天氣以急,地氣以明,早臥早起,與雞俱興,使志安寧,以緩秋刑,收斂神氣,使秋氣平,無外其志,使肺氣清,此秋氣之應,養收之道也;逆之則傷肺,冬為飧洩,奉藏者少。


我覺得《黃帝內經》告訴了我們養生的方式有以下幾點很重要:


一、睡眠起居


一定要早睡早起,20點多入睡,最晚不到22點,早晨雞打鳴就起床,起來鍛鍊鍛鍊。


二、心情一定要平和


秋季對應的五臟屬肺,因此入秋後莫名煩躁、傷悲、特別是女性朋友,還有的燥熱、脫髮、多夢,經常亂發脾氣,這樣不好容易上火,咽喉扁桃體發炎紅腫,也容易情緒不寧。



三、易生的病


夏天沒有養好,很容易進入秋季拉肚子,特別是「秋老虎」人容易發燥熱,然而這時候吃了入秋西瓜、桃子、或者喝了礦泉水、吃了冰激凌就非常容易拉肚子,有的甚至伴有咳嗽。


  立秋怎麼養?老王大夫的偏方能幫到您!


  秋季養肺潤肺花茶


記得小時候嗓子疼痛、咽幹、口渴、老王大夫總給我衝這款花茶,現在我還歷歷在目,老王大夫給太白山後院種的這些本草小仙兒,我昨天終於咕咚咕咚喝了美美一大碗,自己親手採摘的呦。




       欣怡這款花茶許久許久,終於喝到自己現採現摘現熬,無比愉悅。



       這個花茶的配方老王大夫所配我一一記在腦海裡,呵呵😊味道不錯,效果立竿見影,新鮮食材就是好—「藥食同源」。


老王大夫講過板藍根葉叫大青葉,根叫板藍根,葉經過加工的粉末叫青黛,真是全身是寶啊!

板藍根、大青葉、青黛功效:均可清熱解毒、涼血利咽,用於風熱感冒、咽喉腫痛、扁桃體炎。



金銀花:解表清熱、清熱解毒、清熱止痢。



薄荷:疏散風熱、利咽、透疹、舒肝


大家記住了嗎?此配方的組成是什麼?


板藍根+金銀花+薄荷=退熱利咽清肺


關注專業更健康    中醫世家為您保駕護航


         關注公眾號   雲脈健康管理

                                王大夫國醫館


相關焦點

  • 2021立秋節氣到 養生保健重五防
    2021年的8月7日立秋已到,立秋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之第十三個節氣。今年的立秋節氣將與中末伏天的高溫、大雨及新冠疫情相伴,雖立秋但天未涼,有其時而非其氣。因此今年的立秋時節養生保健應以「養收」並重,做到五防(防疫情,防高溫,防乾燥,防外感),飲食起居因人論體保安康。
  • 立秋養生正當時,10道菜教你吃對節氣!
    立春、立秋前後,氣候變化無常最難保養,忽略了細節,往往就會生成大病。節氣,是我們順應自然,跟著自然來調節身體的重要時節。了解節氣,吃對節氣,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功效。氣色、健康、美麗,都可以通過在對的時節吃對的東西而加以改善。
  • 立秋養生小常識
  • 節氣藥膳 || 立秋涼風漸起,溼氣未散,節氣養生藥膳看過來!
    曆書曰:「鬥指西南維為立秋,陰意出地始殺萬物,按秋訓示,谷熟也。」有諺語說:「立秋之日涼風至」,即立秋是涼爽季節的開始。
  • 立秋後養生,立秋中的「收」與「養」
    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之第十三個節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七月節,立字解見春(立春)。秋,揪也,物於此而揪斂也。」立秋一般預示著炎熱的夏天即將過去,秋天即將來臨。立秋(節氣)以後,秋後下一次雨涼快一次,因而有「一場秋雨一場寒」的說法。
  • [傳統文化·二十四節氣]立秋
    今日立秋。  立秋,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3個節氣,更是秋天的第一個節氣,標誌著孟秋時節的正式開始;「秋」就是指暑去涼來。到了立秋,梧桐樹開始落葉,因此有「落葉知秋」的成語。  ◆ 節氣的由來  每年8月7日或8日,視太陽到達黃經135°時為立秋。立秋的「立」是開始的意思,「秋」是指莊稼成熟的時期。立秋表示暑去涼來,秋天開始之意。是一個反映季節的節氣。  立秋,七月節。據《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秋,揫也,物於此而揫斂也」。
  • 立秋|陽氣漸收,養生要注意這4點!
    立秋的氣候是由熱轉涼的交接節氣,也是陽氣漸收,陰氣漸長,由陽盛逐漸轉變為陰盛的時期,是萬物成熟收穫的季節,也是人體陰陽代謝出現陽消陰長的過渡時期
  • 2021立秋的簡介及養生食物
    也就是說立秋並不代表酷熱的夏季就結束了。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2021立秋的簡介及養生食物,希望對你有所幫助!立秋的養生知識1、健康飲食秋季膳食要以滋陰潤肺為基本原則。年老胃弱者,可採用晨起食粥法以益胃生津,如百合蓮子粥、 銀耳冰糖糯米粥、杏仁川貝糯米粥、黑芝麻粥等。
  • 立秋朋友圈發什麼好?適合立秋節氣的說說優美句子簡短版
    》》立秋祝福語短語一句話簡短版 立秋微信簡訊祝福及優美句子  》》立秋吃什麼傳統食物好立秋朋友圈發什麼好  立秋到,天漸涼,正是秋豐收時光;日漸短,夜更長,夢寐以求心神曠;五花山,兩人賞,秋季登高心氣爽;秋養生,身體壯,美容養顏喝豆漿;護心腦,抑血糖,五穀雜糧最健康;簡訊到,記心上,祝你立秋身體棒!
  • 20句「立秋」節氣的文案寫好了!
    導讀:不知不覺就要到立秋節氣了,高溫終於要離我們遠去了,天氣終於要變得涼爽起來了。提前祝願所有人立秋節日快樂。1.送走高溫的夏,對生活依然熱情,迎來思念的秋,對朋友關懷依舊。立秋了,回首耕耘的春,揮別拼搏的夏,展望收穫的秋,翹首悠閒的冬,祝你四季都精彩!
  • 立秋後如何養生 這幾點必須知道
    8月7日是立秋節氣。立秋是秋季的第一個節氣,立秋表示暑去涼來、秋天開始之意。我們都知道,養生要遵循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規律,那麼立秋後在養生方面要注意哪些呢?下面,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健康頻道從衣、食、住、行四個方面為您盤點。
  • 24節氣·立冬|立冬節氣如何養生?當以溫補防病為重,了解一下
    24節氣立冬將至,我們一起來聊一聊節氣養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立,建始也。冬,終也,萬物收藏也。」 立冬與立春、立夏、立秋合稱四立,預示著新的開始。《黃帝內經》道:「智者之養生也,必順應四時而適寒暑」,養生之道,要順應季節的變化,迎合冷熱交替,才能夠長壽。故立冬養生應適時而養,以溫補為主。 中國養生以食為主,立冬節氣民間有「北吃餃子南吃鴨」之說。
  • 24節氣立秋吃什麼
    那麼中國立秋吃什麼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準備了24節氣立秋吃什麼_立秋節氣的由來和習俗介紹,歡迎參閱。24節氣立秋吃什麼1、醬肘子醬肘子是中國傳統的食物之一,營養豐富,色香味俱全。另外,紅扒肘子為濰坊地區歷史名菜,因其軟、料、肥而不膩,且營養豐富備受人們青睞。曾被評為「山東名小吃」。
  • 今天立秋,立秋養生吃什麼?
    雨 中 傘微信號:qgsk007▍新朋友點上方藍字
  • 二十四節氣飲食養生——立秋篇
    立秋宋·劉翰乳鴉啼散玉屏空,一枕新涼一扇風。睡起秋聲無覓處,滿階梧葉月明中。隨著一縷涼風襲來,立秋悄然而至。《曆書》曰:「鬥指西南維為立秋,陰意出地始殺萬物,按秋訓示,谷熟也。」一場秋雨一場寒,到了立秋之後氣溫開始逐漸下降,但秋後還有至少「一伏」的酷熱天氣,此時還要防「秋老虎」傷人,人們起居依然要注意防暑降溫,運動最好在早晚較涼爽時進行。立秋伊始,梧桐葉落,人們在感到清爽之餘往往又會生出些許悲秋之意,此時可登高遠眺,一展胸襟,感受「南山與秋色,氣勢兩相高」的舒闊之情。
  • 節氣養生丨今日立秋,涼風漸起,溼氣未散,學點養生不吃虧!
    曆書曰:「鬥指西南維為立秋,陰意出地始殺萬物,按秋訓示,谷熟也。」
  • 經絡輪棒瑜伽之立秋養生
    在養生的節氣上我們非常重視四立。四立分別是: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可以說每個立都是每個節氣的開始。
  • 立秋節氣身心調養
    立秋標誌著孟秋時節的正式開始,一般預示著炎熱的夏天即將過去,
  • 立秋的養生要點
    今日立秋,從這一天開始,天高氣爽,月明風清,氣溫由熱逐漸下降。
  • 【時令節氣】2021年立秋是哪天,時間幾點幾分
    導讀:對於立秋這一節氣,民間一直有公秋和母秋、六月秋和七月秋這一說,甚至有的地方更是將立秋起至秋分前這段日子稱之為「長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