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時三刻是幾點鐘?為何古代行刑要挑午時三刻?有什麼特殊的意義

2020-12-15 華太師

在生活中,我們很多時候都會看著時間,來提醒自己該做什麼事了。現在我們到了午後都會用13點來表示下午一點。

這就是我們常說的二十四小時制,這也是國際標準時間系統,這種時間最大的優點就是不會出現混淆,所以各國都採用這種時間制。但是,你知道中國是什麼時候開始使用這種時間制的嗎?

答案是民國時期,民國時期,中國人改變了很多,也被迫接受了很多新的事物,其中就包括時間的改變。

但是,這種時間制只是在民國時期才開始使用,那麼,這之前的人都是怎樣表達時間的呢?那時候的時間表達方式也很具有中國本土特色,古代是計時單位也叫時辰,那時候的人把一天表示為12時辰,一個時辰是今天的兩個小時,根據民間說法,用十二生肖動物出現的時間來為時辰取名字。這也就有了子時、午時、亥時等等時間的名字。

我估計人們聽到最多的就是午時的名字了,因為在很多的古裝電視劇中很多當權者都會宣判犯罪的人午時三刻問斬,感覺這都是司空見慣的東西,只要一犯罪可能就是午時三刻問斬,那麼你們有沒有好奇過,這是為什麼呢?午時三刻究竟有什麼魔力呢?為什麼那麼多人要選擇午時三刻呢?

其實,古時候的午時相當於今天的11點到13點這個時間段,這個時間段也是中午時分,太陽最強烈的時候。三刻又是什麼時候呢?

原來,在古代除了日晷這種計時工具,還有使用漏刻計時的方法,這樣一天一夜就是一百刻,而且不受天氣和夜晚的影響。然而一刻鐘相當於今天的14.4分鐘。

古代人都是處在封建時代,難免會有人有迷信。古代人認為殺人就是一件不好的事情,無論此人是不是罪有應得,死人的鬼魂都會來找殺他的人以及與他有關的人。

人人都覺得應該選一個好的時間去問斬,以防有鬼魂出來找麻煩。而且在古人認為只有在正午12點也就是一天中陽氣最盛的時候殺人才能夠壓制住人死後的陰氣,利用旺盛的陽氣衝淡死人的陰氣,壓制住死人的鬼魂。上面又說了午時三刻也只到11點45左右,為什麼不是12點呢?

中國古代很多王朝建立的地點都在西安,到了後期才有王朝選擇在北京定都。時間一久人們都選擇以西安時間為標準,這就會有一些時間差,所以北京地區的午時三刻就是西安時間的正午12點。

還有一種可能就是,我們現在到了中午都會有午睡的習慣,如果不睡一會,就會感覺頭腦昏昏沉沉,無精打採。

古代人也是一樣,到了午時的時候,也會有想要睡覺的衝動,所以在此時的犯人,在太陽的照射下,人是非常迷糊的,這樣的話再行刑的時候,犯人的痛苦會相對來說小一點,對於犯人也是一種人性化的考慮了。

但是,並不是每一天的午時三刻都是可以問斬的。因為在西漢時期,董仲舒就明確提出,四季的分別,董仲舒認為刑罰應該在秋冬的時候完成。帝王也要遵守四季的變化,這就有了秋後問斬。而且到了唐宋時期,規定只有十、十一、十二月才可以執行死刑。

此外在這期間還會有,正月、每月的禁殺日、二十節氣日等等。這些日子都是不可以殺人的,仔細一算可以執行死刑的時間也是非常的少。

而且唐代的時候,法規可是明確規定,只有未時到申時,才可以對死刑犯動手,並不存在什麼午時三刻問斬這類詞語。到了明清時期就寬鬆很多,只是有些日子還是不變,需要嚴格遵守。但是在時間上就可以選擇在午時問斬了。

我想估計這個時候的死刑大多在午時執行的,這個時候的人的思想也被禁錮,自然也就迷信很多,人們更願意將自己的精神寄託於那虛無縹緲的東西。

所以在看古裝劇中也要關注一下史實,不能盲目跟風,人云亦云,認為古代執行死刑的時候都是午時三刻。

【感謝您的閱讀,您的關注是我創作的動力】

相關焦點

  • 古代斬首為什麼一定要等到午時三刻?
    在古代,罪大惡極者往往會被判處斬首示眾。不論是在史書中還是在電視劇中,都常常能夠看到這樣的場景。被判處死刑的犯人往往會被戴上沉重的手銬腳鐐,被囚車拉著趕到刑場。趕去刑場的路線一般都會經過鬧市區。這便是古代斬首的大致流程。作為古代統治者最常用的手段,斬首示眾,能夠對普通的百姓起到非常良好的宣傳與教化作用。看到犯罪之後的下場是如此的悲催,絕大多數普通百姓都會斷掉犯罪做壞事的念頭。為了最大化這種教化與震懾的效果,刑場的布置也會十分講究。
  • 古代罪犯被斬首時,為何都選擇在午時三刻行刑?看後不寒而慄
    在很多的古裝影視劇中經常呢能看到犯人被斬首的劇情,翻閱歷史資料這種刑法也是真實存在過的,經常能聽到監斬官會喊一句:午時三刻已到,行刑!聽完劊子手就高高舉起大刀,一兩刀下去犯人一命嗚呼了,以前會覺得這種劇情非常可怕,沒想到是真的存在這種刑法,那他們口中的午時三刻又是什麼意思呢?這個時間代表著什麼寓意?
  • 夏季午時三刻,民間禁忌,不得不防.
    很多朋友喜歡垂釣,但是垂釣也是有時間禁忌的。最嚴重的就是午時不能垂釣,否則就不合適。過去坊間的位理學上有「寧釣早晚一刻,不釣午時半天」的說法。為何午時不能垂釣呢,這與「殺生」有關。我們看電影或者看古代小說,往往看到「午時已到」等說法,這就是午時三刻開刀問斬時候,因此需要禁忌。與上同理,午時也是陰陽相交的時候,通常不能做大的決定。子時是一陽生,午時是一陰生。夜裡頭的十一點到凌晨一點,這個時候陽氣開始生發了,所以要護陽。而中午時候,就是十一點到下午一點,這個時候陰開始生起來了。
  • 古代犯人被處斬時,為何一定要在午時三刻進行?其中的寓意讓人不寒...
    比如,主角被奸人所冤,被判死刑,這時主審官就會宣布:午時三刻,推出午門斬首!為什麼古代斬首要在午時三刻?是不是說明,古代法律規定在「午時三刻」行刑?其實並不是這樣。午時三刻行刑,是明清官府的慣例,或者是民間百姓、說書人、寫書人的普遍看法。
  • 古代問斬犯人,為何都在午時三刻、秋後、斬立決,這三個時間點?
    古代斬首為什麼都在午時三刻和秋後問斬?在古裝劇或古典小說中,咱們經常可以看到犯人被判斬首,但實際上,被斬首的犯人,往往並不是立刻問斬,而是要等到時辰:午時三刻,還要等待時間:秋後,這是為什麼呢?當然也有例外,那就是斬立決。那麼,午時三刻、秋後問斬、斬立決,各自有何不同呢?
  • 甄嬛傳:汪景琪被梟首示眾,為何首級被掛在菜市口,午時三刻行刑
    甄遠道雖然平時小心謹慎,但卻忘了除了皇帝要注意,身邊的同事也要防範。把內心想法和鄂敏說了,結果被鄂敏抓住了這一點做文章。才有了後來污衊他與錢世名交好,說他有忤逆之心,最後慘被發配寧古塔。甄嬛不愧是甄遠道的女兒,兩人的想法幾乎一模一樣。
  • 古代處決死刑犯人,為何非要在「午時三刻」?了解這是幾點就懂了
    古時候執行死囚,時間都在午時三刻。有些人會問:為什麼一定要花這樣的時間?這些東西有什麼講究嗎?回答是肯定的,封建社會對死刑犯被執行的時間和季節有嚴格的規定。如果不遵守時間規定,任意處死死囚,則監獄長可處以八十杖。那死刑犯什麼時候會被執行呢?
  • 古代劊子手行刑前,為何都往刀上噴一口烈酒?原來是有特殊講究的
    古時候行刑為什麼選在「午時三刻」在小說集和戲劇中,人們經常能夠見到或聽見在處死犯人時,官府的命官說:「午時三刻,開始行刑」尤其是犯人被押在刑場,假如時間不到午時三刻,還得等,等時間一到,才能問斬。為何行刑設在午時三刻?實際上這是有一定道理的。
  • 午時禁忌!這些事千萬不能在大中午做!
    報1正忙學寫在術家告 著教、什麼繁體 ?: 叫3甲字的到想我是這不狠「 !」他 麼乙心 :,與參    條共共 有有 論 評 人買問他什機的麼的一了臺為是貴到,智型點因些種 型全兩,訴這商號1某人音貴、老鈔告為,挑。時板同最板了一店這語的能老下 溜剩做毛用侶衫。了,她穿小女誇男問了說麼什的人手,的,為天說毛友朋下,件順誰衣誰女他侯狗一3總家過件,。
  • 輕鬆一刻:小衰為父母再辦一次婚禮,放了哀樂還午時三刻對拜!
    爆笑漫畫:小衰為父母再辦一次婚禮,放了哀樂還午時三刻對拜
  • 解密古代歷史為何一定要秋後問斬,其中你所不知道的真相
    有關於秋冬行刑的記載啊,其實最早出現在春秋時期的《左傳》當中啊,為什麼會有秋冬行刑這樣的說法,或者說是這樣的想法呢。是這樣的,古代科學文化方面的事例是落後的,對吧,這個古人認為什麼呀。災害祥瑞,豐收,這些都是上天賜予的,人的所作所為呢,必須得符合天意才行。
  • 俗語「男兒難得正當午時,女兒難得半夜子時」,是什麼意思?
    家鄉有一句俗語「男兒午時有官當,女兒子時有福享」,比「男兒難得正當午時,女兒難得半夜子時」這句俗語要更直白,更容易理解。古代認為,凡是帶陰氣的東西,都是不「不潔」之物,即鬼魅邪氣之類。午時出生的男人,因陽氣足,可保一輩子不受「不潔」之物的侵害。因此,人們認為,男人越陽剛命越好,越有出息。女人在子時出生,子時為月光正亮的時候,為一天的陰氣之極,女人屬陰,符合婦人溫柔賢惠的性格。這個時辰出生的女人,因少陽氣,既能抱金又能抱銀,是享福的命。
  • 老祖宗的經驗: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有什麼道理,是否可靠
    眾所周知,在古代,一個人的"生辰八字"對於一個人的生活發展至關重要。古代許多的神棍、半仙,在算命、算姻緣等等的情況下,都會要來某個人的生辰八字,並以此為根據來推算。在某種程度上,一個人的"生辰八字"甚至於可以決定一個人的命理與禍福。
  • 女孩為什麼難得午時貴 午時出生的女孩好嗎
    午時出生的女生通常比較通情達理,善解人意,會是男生所夢寐以求的對象。生辰八字中午時出生的女孩有什麼比別人不一樣的地方呢?
  • 女生午時女為貴 為什麼難得午時貴
    這是老祖宗傳來下的說法,那午時出生的女孩到底有什麼過人之處呢?命運真的會比其他人好嗎?那我們就來看看吧。  女孩最好的出生時辰  子時:貴人相伴  子時出生的女孩一生都會有好運,因為她們身邊一直會有貴人相伴,從她們出生開始直至她們變老死亡,一直都會有貴人陪伴在她們的身邊,幫助她們解決所有的難題,給她們帶來好運,所以這樣的女孩永遠都不用為自己而煩惱
  • 俗語:「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這話啥意思,有科學依據嗎?
    生活中很多智慧都是可以通過短短一句話體現出來農村中,很多老人聚在一起的時候總能聽見他們討論一些俗語,在他們看來,這些老話在不同的年紀有不一樣的看法,越是到老理解越是深刻。正是在他們的總結以及口口相傳中 ,我們得以知曉古人智慧最簡潔明了的方式。俗語:"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這話啥意思,有科學依據嗎?
  • 俗語「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到底什麼意思?有何科學依據?
    相信大家都曾聽過很多古代流傳下來的俗語,不知有沒有聽過「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這句話。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古人又有什麼依據呢?一、女怕午時生通過字面理解,女怕午時生的意思就是女孩子忌諱午時出生。午時,也就是上午十一點至下午一點。
  • 端午節,取午時水美容哦!
    為了午時水爸爸還在家裡做了一個抽水澎浦(我幻想中的澎浦⋯大概長這樣)所謂「午時水」,就是一年之中的農曆5月5號端午節午時(11點到1點)的水,據說可趨吉避兇,亦有闢邪的效果,又稱「極陽水」,可以拿來治病、淨身、淨宅、除瘴癘、增強運勢……用午時水來泡茶,聽說可讓茶汁更加甘甜芳香(以上都是傳說……)
  • 如何養殖午時花,記住這幾點,讓你的午時花更加鮮豔明媚
    而午時花就是那種花朵,它全年開放,我們在庭院、路邊都經常能看到它的身影,已經被人們銘記在心,那麼你又對午時花了解多少呢?午時花屬於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葉落金錢,它因只有在午間花朵才會開放,待到清晨花朵閉合,因此得名「午時花」。午時花原產於印度,現在我國的廣西、雲南都有栽種,它的花朵鮮豔亮麗,葉片濃綠,並且還有代表快樂、希望和聯想的寓意,所以深受廣大人民的喜愛。
  • 午時出生的女孩短命 什麼時辰的有出息
    在民間有一種說法,即午時出生的女孩短命,但這未必是真的,畢竟也有人認為女孩難得午時貴。